王金虹+馬斌
摘要:貧困生認定工作是做好貧困生資助管理的基礎。文章從學生家庭經濟量化、班級評議量化和輔導員評議量化三個維度構建了助學金量化評定體系,并通過多年的實踐證明,全面客觀地量化評定體系對于營造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和良好的校園文化以及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貧困程度;量化;評定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0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6-0173-02
高校貧困生資助是黨和國家落實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貧困生認定是做好資助工作的首要環(huán)節(jié)。近年來,由于高等教育的不斷普及,高校經濟困難學生也隨之迅速擴大,盡管國家的資助力度也在不斷加大,但“貧困生認定方式落后、指向對象和收益對象不一”[1]等弊端日益凸顯。因此,如何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科學合理的貧困生認定體系,是各高校面臨的一個緊迫且非常重要的現實課題。本文建立了基于學生家庭經濟量化、班級評議量化和輔導員評議量化“三維一體”的助學金量化評定體系,并在多年的實踐應用中不斷完善。
一、高校貧困生認定工作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貧困生認定工作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普及,高校貧困生數也明顯增加。國家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視高校貧困生,不斷加大對貧困生的資助力度。國家助學金從1500元/生/年提高到1000~3000元/生/年范圍內確定,分為2~3檔;新設立的國家勵志獎學金,獎勵金額也高達每生每年5000元,確保所有學生不會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2]。貧困生認定作為資助工作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其準確性將直接影響資助工作的效率,也將影響高等教育的公平性。
(二)高校貧困生認定工作存在的問題
1.缺乏科學的量化認定標準??茖W合理的量化標準是貧困生認定的關鍵。長期以來,貧困生認定一直缺乏科學有效的量化標準。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認定方式是:根據生源地政府開出的貧困證明,依據學生日常行為和表現,結合家庭電話采訪及實地考察等甄別手段,再以學校當地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為基準線,對學生的貧困狀況給出判斷,進行資助??v觀目前的認定方式,總體是“定性多、定量少,主觀依據多、客觀依據少”[3],因為“對貧困生的認定缺乏明確的標準和量化指標……就造成在實際操作中認定標準的多樣化,甚至在同一院校的不同專業(yè),認定標準也不能統(tǒng)一?!盵3]所以,科學合理的認定標準已成為困擾高校貧困生認定工作的難題之一。
2.個別學生缺乏誠信意識。貧困生資助是國家推進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手段,體現了教育的公益性[3]。由于社會誠信制度中缺少必要的自我約束和懲戒制度,導致個別大學生缺乏社會責任感,在利益的驅動下,通過開具假證明、弄虛作假等手段,冒領國家資助金。一些真正需要資助金的貧困生由于自卑等個人原因放棄申請,致使資助政策無法真正惠及到貧困生上。因此,誠信缺失是貧困生認定工作陷入一定困境的又一原因[4]。
二、基于“三維一體”的助學金量化評定體系的構建
對學生貧困程度評價是一個復雜、系統(tǒng)的工作,具有多層次、多指標的特點[5]。本文在多年工作實踐的基礎上,本著全面、客觀和系統(tǒng)的原則,研究出從學生家庭經濟量化、班級評議量化和輔導員評議量化三個維度來量化學生的貧困程度,構建了助學金量化評定體系。學生家庭經濟量化主要從生源地、影響家庭經濟情況的眾多因素來量化,班級評議量化和輔導員評議量化側重于班內其他同學和輔導員對學生在校內經濟支出和品德修養(yǎng)等方面表現的認可程度,具體各項的量化指標與權值如表所示。
為全面客觀地了解學生家庭經濟情況,學生家庭經濟情況量化指標需要考慮到影響家庭經濟的所有因素,并系統(tǒng)分析各個因素對學生家庭經濟的影響度,根據不同影響程度,賦予不同權值。影響因素主要集中于區(qū)域資源、家庭經濟資源、家庭人力資源以及特殊性事件等方面,區(qū)域經濟主要考慮學生所在地是我國的東部、中部和西部以及村鎮(zhèn)還是縣市;家庭經濟資源、家庭人力資源主要從二級指標家庭情況得到,又將二級指標細分為:雙親情況、經濟類型、父母身體狀況、父母年齡狀況、贍養(yǎng)(外)祖父母情況、家庭成員(兄弟姐妹)情況等7個三級指標,每一個三級指標也需要進一步細分各個觀測點,如雙親情況細分為:雙親家庭、單親家庭(因父母離異-監(jiān)護人為父親)、單親家庭(因父母離異-監(jiān)護人為母親)、單親家庭(因父母離異-監(jiān)護人為其他人)、單親家庭(因一方亡故-監(jiān)護人為父親)、單親家庭(因一方亡故-監(jiān)護人為母親)、單親家庭(因一方亡故-監(jiān)護人為其他人)、關于單親家庭學生撫養(yǎng)費支付其他情況等8個不同的觀測點,而且根據不同觀測點對家庭經濟情況的影響程度不同,賦予了不同的權值。家庭特殊性事件的發(fā)生為附加加分項,主要從自然災害與危重病人兩方面量化。
班級評議量化和輔導員評議量化主要考察貧困生在校期間,相比于非貧困生,物質資源的占有、使用、消費和社交情況以及衡量貧困生能否在學校學習生活中遵紀守法、勤儉節(jié)約和自立自強。主要側重于物質資源和精神資源方面的表現,以精神資源為主。物質資源主要考察貧困生每月消費開支情況,具體包含:每月伙食開支;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價格總和是否≥6000元;是否擁有多件名牌服飾、中高檔化妝品、其他高檔奢侈品;是否經常上網、玩電腦游戲、聚餐、旅游、K歌等情況。精神資源主要考慮學生在校期間的綜合表現,以便在資助時更加全面,同時也能教育和引導貧困生正確對待助學金。作為一名貧困生要充分利用助學金更好地完成學業(yè),同時也有力地避免了貧困生滋生對助學金的“等靠要”的消極心理和接收助學金是理所當然的錯誤心態(tài)。
三、助學金量化評定體系的實踐
從2012年起,我院就采用量化評定的方法來認定貧困生,現已覆蓋全院5個年級共近1300名學生。一年級新生入學報到時,組織填寫《學生家庭經濟情況調查問卷》,作為“學生家庭經濟情況”量化的主要依據,而后在學校組織貧困生認定助學金評定時,由學生本人提出申請和提交證件,再組織班級評議和輔導員評議的量化工作,多渠道、全方位了解學生的貧困程度以及全面考察學生在校期間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綜合表現,使得貧困生認定工作做到全面、客觀。
實踐證明,助學金量化評定體系避免了“假貧困生”的出現,同時使得具有自卑心理的貧困生也得到認定和資助,做到指向對象和收益對象的統(tǒng)一;獲得資助的貧困生的自我管理以及對學生事務、學生管理的積極參與,也讓學生認識到助學金是學校對自己實施權利和義務的充分認可,加強了學生的義務感,充分營造了和諧美好的校園環(huán)境和心理環(huán)境,為學生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結語
貧困生資助是扶貧、勵志、助學的有效統(tǒng)一,是體現我國教育公平、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重要舉措?;凇叭S一體”助學金量化評定體系的構建與實踐,使高校貧困生認定工作做到客觀全面、公正公平,使得有限的資助能真正幫助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yè),保證國家助學解困惠民政策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楊晴,葉芃.國外高校學生貸款資格審查的借鑒與啟示[J].高校學生管理,2009,(3).
[2]于美亞.從“假貧困生”現象看高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機制[J].新課程研究,2010,(4).
[3]白華.從二元組合到三維一體——高校貧困生認定的新視角[J].社會科學家,2012,(3).
[4]孔慶磊,安娟.某高校貧困生資助現狀調查[J].濟寧醫(yī)學院學報,2014,(2).
[5]周小祥.基于貧困度的高校貧困生認定探討[J].江蘇科技信息,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