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啟 李靜 郭玉琪 錢成 馬艷艷 張新 侯瑞生.河南國際旅行衛(wèi)生保健中心,河南鄭州 450003;.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河南鄭州 450003
?
新形勢下輸入性瘧疾疫情防控研究
王勝啟1李靜1郭玉琪2錢成1馬艷艷1張新1侯瑞生1
1.河南國際旅行衛(wèi)生保健中心,河南鄭州450003;2.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河南鄭州450003
[摘要]隨著國際交往的日益加深,輸入性瘧疾逐年增加。以河南為例,近三年無本土病例發(fā)生,而輸入性瘧疾卻呈現(xiàn)逐年增加的趨勢,不僅給國家?guī)斫洕徒】碉L險,同時也給瘧疾防控和消除工作帶來嚴峻挑戰(zhàn)。在對輸入性瘧疾防控諸多困難分析研究表明,加強組織管理是瘧防工作成敗的關鍵;強化技術培訓是瘧防工作的基礎;綜合性防治措施是瘧防工作的核心;加強健康知識教育是防控瘧疾的重要手段;強化聯(lián)防聯(lián)控是瘧防工作不可忽視的一環(huán)。
[關鍵詞]新形勢;輸入性瘧疾;疫情防控
作為傳染性疾病,輸入性瘧疾目前已成為嚴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傳染病之一。全國瘧疾感染和發(fā)病病例逐年下降,以河南為例,河南省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已無本土瘧疾病例發(fā)生,但是,近年來由于經濟全球化、勞務輸出、經商、旅游等人群來往頻繁,輸入性瘧疾病例卻呈現(xiàn)出日益增多的趨勢,對瘧疾的防控已成為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2015年“全國瘧疾日”的宣傳主題為“消除瘧疾:謹防境外輸入”,旨在加強對出國經商、旅游和務工人員等重點人群的宣傳,提高自我防護能力,增強患者及時就診、配合治療的意識,謹防境外感染,減少境外輸入病例。
河南省地處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地帶,特定的地理環(huán)境適宜瘧疾的流行,是我國瘧疾嚴重流行的省份之一。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河南省瘧疾防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瘧疾發(fā)病人數由1970年的1022.24萬例減少到1992年的318例,發(fā)病率由16944.4/10萬下降至0.4/10萬,流行區(qū)范圍大幅度縮小[1]。
令人欣慰的是,自2012年起河南省已連續(xù)3年無本地感染瘧疾病例,但輸入性瘧疾疫情卻呈逐年上升的趨勢,2009~2014年全省瘧疾報告分別為1616例、896例、314例、156例、197例、216例,其中輸入性病例數分別為70例、106例、146例、156例、197例、216例(2015年截止4月22日,全省已報告59例輸入性瘧疾病例,其中惡性瘧40例)。
由于輸入性疫情已經沒有明顯的地域特征、沒有明顯的季節(jié)高峰,也就是說河南口岸面臨的防控難度在加大,且隨著對外勞務輸出人數的逐年增加,輸入性瘧疾給瘧疾防控和消除工作帶來嚴峻挑戰(zhàn)[2],境外輸入已成為河南省瘧疾病例的主要來源。
2.1經濟風險
“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重點是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過南海到南太平洋。沿線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fā)展中國家,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占全球的63%和29%。這些國家因受環(huán)境和經濟因素的影響,大多公共衛(wèi)生狀況不佳,瘧疾等多種傳染病流行,每年因此導致的經濟損失達90億美元。未來5年中國將進口10萬億美元的商品,對外投資將超過5000億美元,增加游客數量約5億人次。同樣作為勞務大省,對外勞務輸出人員也在逐年增加,2014年比2009年增長44.46%。
隨著“一帶一路”發(fā)展戰(zhàn)略的實施,必將會對勞務輸出起到推動作用,對廣大想要外出務工人員來講是一個很好的機遇,但同時也面臨很大挑戰(zhàn),傳染病跨境傳播風險也日益加大。
2.2健康風險
2.2.1輸入性瘧疾病例逐年增多隨著我省出國務工、經商、旅游人數的逐年增長,特別是出國勞務的目的地多位于瘧疾高發(fā)區(qū)的非洲和東南亞國家,而且出國勞務人員多為農民工,普遍缺乏防護意識,在國外感染瘧疾人數也是逐年增長,從而導致輸入性瘧疾病例逐年增多。
2.2.2輸入性瘧疾絕大多數為惡性瘧疾東南亞國家以惡性瘧為主,少數為間日瘧,而非洲幾乎為惡性瘧,少數為卵形瘧、三日瘧。所以輸入性瘧疾絕大多數為惡性瘧疾,占80%以上。惡性瘧疾較其他瘧疾病情最嚴重,??赏{人的生命,且容易誤診,往往延誤治療時機導致死亡。
2.2.3輸入性瘧疾導致本地傳播的風險自2010年以來,全國本地感染瘧疾病例以年均77%的比例持續(xù)大幅下降,到2013年,全國僅報告本地感染瘧疾病例44例,約占全國報告瘧疾病例總數的1%,分布在云南、安徽和西藏3個省份的部分地區(qū)[3]。河南自2012年已連續(xù)3年無本地感染瘧疾病例,但不斷增加的輸入性瘧疾病例導致河南本地瘧疾傳播的風險也不斷加大。
3.1出入境人員數量多,輸入性瘧疾管理涉及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和部門多
境外輸入性瘧疾患者大部分為青壯年男性,且大多為通過勞務公司在非洲從事建筑等行業(yè)的勞務工人,其瘧疾防治知識較為缺乏,在非洲條件艱苦,防蚊設施差,不能有效地自我防護,瘧疾感染率高,而且大部分患者回國后產生相應癥狀也未能及時就診,這些患者有時是一個人來就診,但經詢問基本都是在同行回國的其他人也有癥狀,呈現(xiàn)連續(xù)多人發(fā)病的情況。因此,需建立健全多部門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從源頭抓起,通過商務、旅游、檢驗檢疫和出入境管理等部門,重點做好援非建筑和勞務輸出人員的瘧疾防治知識健康宣教工作,知識普及,提高歸國人員主動就診意識,對輸入性瘧疾的防控至關重要[4-8]。
3.2出境人員自我防護的意識差,相關專業(yè)知識匱乏
研究表明,前往瘧疾疫區(qū)人群預防瘧疾的認知水平及依從性有待提高。針對出境人群,特別是前往瘧疾疫區(qū)的出境人群,開展相關知識專業(yè)調查發(fā)現(xiàn)其對瘧疾的認識不夠,,普遍缺少有效的自我防護措施,防護意識淡薄,即使是在瘧疾流行區(qū)的人群對瘧疾的認知水平同樣較低,低認知水平是其有效預防瘧疾的障礙[8-10]。其次,感染后發(fā)病缺少主動就診的意識,或誤診或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導致死亡病例時有發(fā)生。其三,境外務工受到環(huán)境和醫(yī)療條件等限制,往往導致境外感染瘧疾后不能及時就診或者是不能很好地使用有效的預防性藥品,防蚊措施不夠,導致感染和病情嚴重。研究表明,在出境前加大瘧疾知識宣傳教育力度和人群覆蓋率及知曉率,特別是告知其感染風險及采取預防措施的重要性,可以促進用藥行為形成,將有效降低感染瘧疾的風險。
3.3基層臨床醫(yī)師普遍缺乏瘧疾尤其是惡性瘧的診治經驗
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和早治療,可有效減少瘧疾的傳播并預防死亡病例的發(fā)生。包括顯微鏡、膠體金快速檢測以及分子生物學在內的診斷方法及時應用,加上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聯(lián)合用藥是瘧疾感染病例處理的關鍵。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重視對瘧疾疫情的防控工作,成效顯著,本土病例逐年減少,相關部門宣貫力度、培訓力度和重視程度降低,直接導致基層醫(yī)務人員缺乏診治經驗,對臨床癥狀認識不足,檢測技術水平下降,極易引發(fā)臨床誤診和重癥病例的發(fā)生[9-15]。
3.4歸國人員的衛(wèi)生檢疫規(guī)定不能得到有效落實
根據國家相關規(guī)定,出國3個月以上需要進行歸國傳染病監(jiān)測體檢。目前情況是歸國人員基本無人主動前往檢驗檢疫部門進行傳染病監(jiān)測體檢,相關勞務輸出或商務合作的派出單位雖然知道歸國體檢的要求,但基于經濟成本以及國人普遍是有病才就醫(yī)的傳統(tǒng)思維,加上文化水平低,不是非常理解歸國傳染病監(jiān)測體檢的重要意義等因素導致此項工作未能有效落實[16-19]。
衛(wèi)生檢疫執(zhí)法面臨諸多尷尬。目前衛(wèi)生執(zhí)法部門面臨歸國人員分散、管理難度大、傳染病監(jiān)測費用高、執(zhí)法力度弱、執(zhí)法難度大等諸多問題,尚需引起政府和社會的關注和深度思考。
4.1加強組織管理——是瘧防工作成敗的關鍵
河南地區(qū)瘧疾防治工作之所以取得三年無本地感染瘧疾病例的成績,與各級政府的重視是分不開的。為消除瘧疾,首先,制訂了《河南省消除瘧疾行動計劃(2010-2020年)》(豫衛(wèi)疾控[2010]40號)、《河南省消除瘧疾技術方案(2011年版)》(豫疾控[2011]234號)和《河南省消除瘧疾監(jiān)測方案》(豫疾控[2012]179號),明確消除瘧疾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將瘧防工作納入政府議事日程。其次,設置了消除瘧疾辦公室、成立了消除瘧疾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由分管衛(wèi)生的黨政領導親自負責瘧防工作的領導及防治措施的制定,各單位把瘧防工作列為防治疾病的重要內容,定期召開部門聯(lián)席會議,交流經驗,表彰先進,使瘧防工作不斷深入發(fā)展[1]。
隨著改革開放和國際化進程的日益推進,河南外出務工、商貿、旅游等人員迅猛增多,隨之而來的輸入性傳染病也在不斷增加。就河南地區(qū)而言,近三年所發(fā)生的瘧疾疫情均為輸入性瘧疾,因而瘧疾成為名副其實的“進口病”。為此,更需要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針對輸入性瘧疾的特點,加強分析研判,制定防控方案,強化組織管理,健全防治網絡,建立合作機制,采取得力措施,確保輸入性瘧疾發(fā)生率逐漸下降,直至消除。
4.2強化技術培訓——是瘧防工作的基礎
實驗室鏡檢人員、一線醫(yī)療人員和瘧疾預防控制人員是瘧疾防控工作的基礎力量。實踐證明,只有人才隊伍的穩(wěn)定和防瘧網絡的健全,才能實現(xiàn)瘧疾從有效控制到目前消除。但是,目前部分地區(qū)實驗室鏡檢技術力量薄弱,一線醫(yī)療人員瘧疾知識匱乏,導致發(fā)生瘧疾疫情不能及時檢驗和診治。同時,一些地區(qū)信息化建設滯后,網絡培訓及疫情上報跟不上發(fā)展要求。因此,建議采取不同形式,加強實驗室檢測人員、臨床醫(yī)生瘧疾診治與救治知識培訓,做好知識和人員儲備,提高鏡檢和診治水平,儲備必要的抗瘧救治藥品,以保證及時發(fā)現(xiàn)和救治瘧疾病例,避免誤診漏診和延誤治療,保障消除瘧疾工作的順利開展。
4.3綜合性防治措施——是瘧防工作的核心
河南地區(qū)是以中華按蚊為媒介的間日瘧流行區(qū)。多年來,采取以消滅傳染源為主的綜合性防治措施,從抓現(xiàn)癥患者的管理,到狠抓休止期重點人群服藥,減少了傳染源的傳播,有效地保護了易感人群,使河南地區(qū)的瘧疾防治工作逐步實現(xiàn)控制流行、基本消滅和消除的工作目標。
在瘧原蟲種群數量大且又缺乏理想的防治措施和人群免疫力極低的非洲地區(qū),加強境外勞務人員的個體防護,改變露宿習慣,進一步提高和合理使用蚊帳、窗紗、門簾等方法,對控制瘧疾傳播及鞏固已取得的防治成果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建議對前往非洲、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qū)的勞務人員,政府免費提供防蚊驅蚊藥品或用品,減輕出境勞務人員的經濟負擔,將更加有利于輸入性瘧疾的防控。
4.4加強健康知識教育——是防控瘧疾的重要手段
采取多種形式,開展瘧疾防治宣傳工作,普及瘧疾防治知識,尤其對出國務工、經商和旅游等重點人群的瘧疾危害和防治知識宣傳教育。充分利用全國瘧疾日等載體開展宣傳咨詢活動,宣傳國家政策和防瘧知識。實踐證明,開展廣泛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可以營造消除瘧疾的良好社會氛圍,極大地提高群眾的瘧疾防治意識。
4.5強化聯(lián)防聯(lián)控——是瘧防工作不可忽視的一環(huán)
輸入性瘧疾是以惡性瘧為主,與本土瘧疾病例防控具有明顯不同的特點。隨著對外貿易的不斷擴大,輸入性瘧疾防控帶來新的挑戰(zhàn),需要進一步加強多部門協(xié)調與合作,協(xié)同開展輸入性瘧疾防控活動[20-25]。多年的實踐證明,建立檢驗檢疫、商務、衛(wèi)計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旅游、公安等多部門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定期召開聯(lián)席會議,加強溝通協(xié)調,疫情通報,信息互通,技術互補,是符合輸入性瘧疾疫情且行之有效的防治工作措施(備注:4.3和4.5不能合二為一,因為4.3為具體的防治措施,4.5主要是多部門防控要求)。
隨著國際交往的日益加深,輸入性瘧疾逐年增加。為有效控制輸入性瘧疾,必須加強組織管理,強化技術培訓,強化綜合性防治措施,加強健康知識宣傳教育,強化多部門聯(lián)防聯(lián)控。
[參考文獻]
[1]河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省消除瘧疾行動計劃(2010-2020年),http://www.hncdc.com.cn/.
[2]王玉蘭,王學軍,楊錄魁,等.日照口岸檢出首例輸入性惡性瘧疾病例報告[J].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2012,6(6):80.
[3]鐘其浪,李祖海,周潤華,等.東莞出入境人員瘧疾流行病學調查[J].檢驗檢疫科學,2005,5(5):32-33.
[4]張麗,豐俊,夏志貴.2013年全國瘧疾疫情分析[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14,32(6):407-413.
[5]錢丹,張紅衛(wèi),周瑞敏,等.河南省2009~2013年瘧疾流行特征及趨勢分析[J].中國熱帶醫(yī)學,2015,12(1):64-66.
[6]林榮幸,張賢昌,潘波,等.廣東省消除瘧疾可行性研究[J].熱帶醫(yī)學雜志,2011,11(1):93-95.
[7]劉耀寶,曹俊,周華云,等.江蘇省境外輸入性瘧疾疫情分析及防控策略探討[J].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13,25(1):44-47.
[8]梁桂華,謝為民,焦雪成,等.2005~2013年濮陽市輸入性瘧疾疫情分析及防控措施探討[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5,1(23):129-133.
[9]李凱杰,黃光全,張華勛,等.2006-2011年湖北省輸入性瘧疾分析及防控策略[J].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13,25(3):259-262.
[10]劉君,史蕾,劉春芳.出入境人員瘧疾流行現(xiàn)狀及防控措施[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11,6(6):488-492.
[11]戴俊,洪燁,張顯光,等.廣東口岸2010-2011年入境人員瘧疾監(jiān)測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2,16(6):517-520.
[12]戴俊,洪燁,吳惠明,等.廣東口岸非洲歸國勞務人員瘧疾監(jiān)控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C].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學術大會,2011.
[13]劉小寧,任文鋒,鐘斐,等.2008-2012年廣州市輸入性瘧疾病例流行病學分析[J].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13,31(5):412-413.
[14]劉君,劉春芳,劉春曉,等.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員瘧疾相關知識態(tài)度和行為的研究[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13,36(1):11-14.
[15]劉偉,胡婷,徐鐵龍.出國勞務人員瘧疾感染情況與行為干預關系的分析[J].口岸衛(wèi)生控制,2014,19(2):28-30.
[16]陳杰.輸入性惡性瘧79例診治情況分析[J].中國熱帶醫(yī)學,2011,11(12):1516-1517.
[17]劉建國,馮進,孫國英,等.2000~2002年泰州地區(qū)歸國勞務人員傳染病監(jiān)測結果分析[J].口岸衛(wèi)生控制,2003,8(3):20-22.
[18]王永亮,錢成,馬艷艷.輸入性瘧疾的衛(wèi)生檢疫法律義務反思[J].口岸衛(wèi)生控制,2015,20(1):10-13.
[19]王永亮,錢成,王俊杰.2008~2013年中國口岸輸入性瘧疾分析[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15,4(4):293-297.
[20]金行一,朱素娟,徐衛(wèi)民,等.2003-2013年杭州市境外輸入性瘧疾報告病例分析[J].中國預防醫(yī)學雜志,2015,23(4):256-258.
[21]高世同.深圳市輸入性瘧疾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國際醫(yī)學寄生蟲病雜志,2014,41(4):332-334.
[22]仰鳳桃,王波,陸群.合肥市2008~2011年境外輸入性瘧疾流行病學分析[J].安徽預防醫(yī)學雜志,2013,13(3):185-187.
[23]嚴彩娟.桂林市2008~2013年輸入性瘧疾流行病學分析[J].中國熱帶醫(yī)學,2014,14(7):871-872.
[24]謝軼青,何明禎,朱仕英.常州市2011~2013年輸入性瘧疾流行病學分析[J].中國熱帶醫(yī)學,2014,14(10):1220-1222.
[25]夏志貴,楊曼尼,張少森,等.2011年全國輸入性瘧疾病例流行病學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4,18(3):226-230.
·醫(yī)學教育·
The study of plague prevention about imported malaria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ANG Shengqi1LI Jing1GUO Yuqi2QIAN Cheng1MA Yanyan1ZHANG Xin1HOU Ruisheng1
1.Henan International Travel Healthcare Center,Zhengzhou450003,China;2.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450003,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s,imported malaria increased year by year.Take Henan as an example,it didn’t spontaneous appear in local nearly three years,but the imported malaria have the trend growth to increase year by year.Not only can it brings to country economics and health risks,but also it brings to the prevention and elimination of malaria control and elimination of severe challenges.Analysis of many difficulties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mported malaria,the key to a successful malaria work is strengthen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It’s the foundation of strengthen technology training for malaria prevention.The core of malari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is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To strengthen health knowledge education is an import means to control malaria.It’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ork of malaria is to enhance joint control.
[Key words]New situation;Imported malaria;Lague prevention
[中圖分類號]R531.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9701(2016)04-0132-04
[基金項目]河南檢驗檢疫局重點政策研究課題(豫檢辦函[2015]164號)
收稿日期:(201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