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亞峰
(北京師范大學 哲學學院,北京 100875)
淺析維特根斯坦對“懷疑”的思考
黨亞峰
(北京師范大學 哲學學院,北京 100875)
維特根斯坦《論確實性》意在對懷疑論的懷疑作一種批判性的分析,指出懷疑的意義問題是需要首先討論的問題。在分析關于懷疑的意義問題的基礎上,維特根斯坦進一步揭示出懷疑本身乃是屬于人自身的一種理解,懷疑的前提是理解的“確定性”,而對由懷疑產(chǎn)生的不確定問題的討論則旨在提醒人們注意,其實質(zhì)是理解自身中所包含的不確定方面的問題。
懷疑;理解;確定性;不確定;維特根斯坦
懷疑論在西方哲學發(fā)展的歷程中幾乎是與哲學自身的發(fā)展史同步的,可以說哲學史發(fā)展的每一階段都有懷疑論者的身影。比如,古希臘羅馬時期,蘇格拉底對以普羅泰戈拉為代表的智者的批判,皮浪哲學對伊壁鳩魯學派和斯多葛學派的批判;中世紀時,有唯名論和唯實論之間的論爭;到了近代,改變了哲學發(fā)展方向的笛卡爾哲學,也是建立在一種“懷疑一切”的評判標準之下的[1]17-25。綜觀哲學史,懷疑論像是哲學的叛逆者一樣,總是給哲學的安定造成危機,但也同時促進了哲學自身的發(fā)展。然而,無論是懷疑論者還是反懷疑論者,都承認懷疑的合理性,卻沒能對懷疑本身的意義問題提出思考。站在懷疑論的角度看,沒有什么不能懷疑,沒有什么免遭懷疑,一切皆可懷疑。站在反懷疑論的一面,力圖證明的也不過是懷疑論所懷疑的對象確定無疑,不應該被懷疑。
摩爾作為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新實在論的代表,主張以常識的確定性來對抗懷疑論者和唯心主義者對外在世界的存在的懷疑。維特根斯坦《論確定性》探討的主題就是從摩爾對懷疑論的反駁切入的?!叭绻愦_實知道這里有一只手,我們就會同意你另外所說的一切?!盵2]191“我知道我有兩只手”是摩爾為反駁懷疑論所引述的一個常識命題。在《為常識一辯》中,摩爾認為常識命題是我們對一切判斷所認可的命題,因此是我們做出判斷的標準,只要我們承認類似“我知道我有兩只手”的這樣的常識命題,我們就能夠為“有兩只手”存在這樣的命題提供證明。換言之,“有兩只手”就是不受懷疑的。在維特根斯坦看來,摩爾的反駁是無效的。“‘我知道這里有一只手’這個語句可以這樣接著說下去:‘因為我正在看的就是我的手?!虼艘粋€講道理的人是不會懷疑我知道的?!^念論者也不會懷疑這一點;他大概會說他不是在講那種受到否定的實際的懷疑,而是講在那種懷疑背后還有一種懷疑。這是一種幻覺,必須用另外一種方法加以證明?!盵2]194這里所說的“觀念論者”其實就是質(zhì)疑摩爾“我知道這里有一只手”的懷疑論者。但是正如維特根斯坦所說的那樣,“觀念論者”在這里并不是質(zhì)疑“這里有一只手”,他們一樣也是摩爾所認可的那種“講道理的人”?!坝^念論者”懷疑的不是“那種受到否定的實際的懷疑”,即每個“講道理的人”都承認的“這里有一只手”。他們所懷疑的是“在那種懷疑背后還有一種懷疑”,這就是說“觀念論者”認為摩爾所謂“我知道這里有一只手”就證明了“這里有一只手”是值得懷疑的,更進一步說,摩爾的根據(jù)“是一種幻覺,必須用另外一種方法加以證明”。
維特根斯坦把摩爾論證中的錯誤描述為,“摩爾的看法實際上可以歸結如下:‘知道’這個概念與‘相信’‘猜想’‘懷疑’‘確信’等概念的相似之處在于‘我知道……’這一陳述不可能是一種錯誤。而如果情況是這樣,那么就可能有一種從這樣一個語句得出一個斷言為真的推論。而在這里‘我認為我知道’的形式卻受到了忽視。但是如果這是不許可的,那么在該斷言中也必然不可能出現(xiàn)錯誤。任何熟悉這種語言游戲的人必定明白這一點——從一個可靠的人那里所得到的‘他知道’這項保證不能向他提供任何幫助”[2]195。這一段話有兩層含義在里面,第一層含義就是揭示摩爾自身的論證中所包含的矛盾,第二層含義是把“知道”與“懷疑”的概念放在一起并提示它們之間的“相似之處”。在維特根斯坦看來,摩爾對“我知道”的用法忽視了“我認為我知道”這一形式,但“如果這是不許可的”,那么“我認為我知道”所做的斷言就“也必然不可能出現(xiàn)錯誤”,而問題在于,和摩爾一樣熟悉這一游戲的人“必定明白這一點——從一個可靠的人那里所得到的‘他知道’這項保證不能向他提供任何幫助”,這就向我們揭示出摩爾自身存在的矛盾。這是第一層含義,即摩爾誤用了“我知道”這一表達的用法[3]132-133。根據(jù)維特根斯坦,類似的誤用還有“我相信”“我猜想”“我懷疑”和“我確信”等。顯而易見,在同樣的意義上,摩爾也誤用了“懷疑”的用法,即用“我懷疑”來證明我所懷疑的東西是可懷疑的,這是第二層含義?,F(xiàn)在的問題是,懷疑論者是否在此犯了和摩爾一樣的錯誤?[4]10
對此,維特根斯坦說,“觀念論者的問題大體有如下述:‘我有什么權利不懷疑我的雙手的存在?’(對此不能回答:我知道它們存在。)但是某個提出這類問題的人卻忽視了這一事實,即對于存在的懷疑只能在一種語言游戲中進行。因此,我們必須先問:這種疑問會是什么樣子?而不要直接去理解它”[2]195-196。這里維特根斯坦明確指出,“觀念論者”在提出他們所認可的問題的時候“卻忽視了這一事實,即對于存在的懷疑只能在一種語言游戲中進行”。這告訴我們,懷疑論者所認可的懷疑,或者說他們所有以出發(fā)的絕對前提,實際上是有條件的,即“懷疑只能在一種語言游戲中進行”。但他們“忽視了”這一條件,錯把自己的懷疑當作是絕對的,這就是傳統(tǒng)懷疑論的誤區(qū)。接下來,我們將具體分析懷疑論忽視的“事實”,以便更明確地理解摩爾的“我懷疑”和懷疑論者的“懷疑”之間的關聯(lián)。
維特根斯坦揭示了懷疑論的“懷疑”忽視了一個事實,即懷疑不是無條件的,而是“只能在一種語言游戲中進行”。懷疑論所由以出發(fā)的絕對前提(一切都是可懷疑的),恰恰沒有考慮對“懷疑”本身做一番考察。用維特根斯坦的話說,“我們必須先問:這種疑問會是什么樣子?而不要直接去理解它”。而維特根斯坦《論確實性》對“懷疑”本身的考察就是對“懷疑”這一意義問題的揭示。換言之,我們需要首先確保我們的“懷疑”有意義。
“懷疑”是有意義的,這說的是什么呢?首先來看維特根斯坦給我們描述的一種陷入了無意義的“懷疑”的情形:“設想學生真的問‘即使在我轉過身去的時候,即使在沒有人在那里看到的時候,還有桌子在那里嗎?’教師是否該讓學生放心而說‘桌子當然在那里!’也許教師會變得有些不耐煩,但卻認為學生長大后將不再提出這些問題。這就是說,教師會感到實際上這并不是一個合理的問題。而如果學生懷疑自然界的均一性即歸納論證的合理性,情況也正好一樣。教師會感到這只會把他和學生纏住,這種學習方式只會讓學生停下來,無法取得進步。教師該是對的。情況就好像某個人在教室里找尋某件東西,他打開抽屜看不到那件東西,然后他又關上抽屜,等待一下,再一次打開它,看看那件東西現(xiàn)在是否在那里,并且一直這樣做下去。他沒有學會找東西。同樣,這個學生也沒有學會怎樣提問題。他沒有學會我們正在力圖教給他的那種游戲。”[2]243這里,不斷向老師提問題的學生,不斷對老師的教學提出懷疑的學生,就像是懷疑論的“懷疑”那樣,自身即是自己的前提。換言之,在“懷疑”的面前,一切都是被懷疑的對象,沒有什么是免于懷疑的。但現(xiàn)實的情形卻與此不同,因為要使我們的懷疑有意義,恰恰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學生懷疑老師,首先得學會理解老師,理解老師所教的內(nèi)容;一個要找東西的人,懷疑他要找的東西能被找到,首先得學會如何找東西。顯然,“懷疑”要有意義,在此不是無條件的,更不是自明的,而是基于學習,基于對游戲的掌握。因此,在教師面對學生的懷疑的時候,“感到實際上這并不是一個合理的問題”,而也正是在此意義上,維特根斯坦認為“教師該是對的”。
既然懷疑不是無條件的,懷疑也就需要條件或是理由。維特根斯坦說:“難道人們進行懷疑就不需要提供理由嗎?”[2]213“因此合理的懷疑必須有理由嗎?我們也許可以說:‘有理性的人相信這一點?!虼?,我們不應當把一個無視科學證據(jù)而相信某種事物的人叫作有理性的人?!盵2]224-225這里維特根斯坦把“理由”描述為“有理性的人”是對“科學證據(jù)”的“相信”。對于“我有大腦”,“我有兩只手”或者“地球在150年前存在”等等這樣的命題,懷疑論者之所以不能懷疑,原因不是摩爾提出的“我知道”這類命題是常識命題,而是懷疑論者自身沒有理由或根據(jù)來支持他們?nèi)岩?。換言之,所有的“科學的證據(jù)”都支持上述常識命題,所有“有理性的人”也都“相信”這樣的常識命題。
懷疑不僅需要“科學的證據(jù)”提供的理由,還需要訴諸人的行動[5]42-43。“說‘我們不懷疑所有這些事實’不是更正確嗎?我們不懷疑所有這些事實只是我們的判斷方式,因而也就是我們的行動方式?!盵2]232“學生不讓人向他解釋任何事物,因為他一直在提出疑問打斷教師,比如說事物存在、字詞的意義等等。教師說:‘不要打斷我,照我講給你的去做。直到現(xiàn)在你的疑問沒有一點兒意義?!盵2]242“然而為證據(jù)提出理由根據(jù)并為之辯解終會有個盡頭,但是其盡頭并非某些命題直接讓我們感到其為真,即不是來自我們方面的一種看,而是我們的行動,因為行動才是語言游戲的根基?!盵2]226所有這些維特根斯坦的評論,無不是在給我們揭示“行動”的意義。不論是把“我們的判斷方式”理解為“就是我們的行動方式”,還是教師告誡學生“照我講給你的去做”,抑或是“理由根據(jù)”的“盡頭……不是來自我們方面的一種看,而是我們的行動”。當我們的懷疑在“看”的盡頭仍然什么都看不見的時候,就只剩下“我們的行動”。此時,懷疑不再會給行動造成什么影響,而相反行動自身就成為我們出發(fā)的基礎。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懷疑在行動之后。
由懷疑依賴人的行動,而行動又“是語言游戲的根基”,我們可以看出懷疑已然以語言游戲作為自己有效的背景。語言游戲的概念是維特根斯坦在《哲學研究》第7節(jié)提出的。簡單來說,語言游戲是關系語言學習和運用的活動的概念。語言游戲的概念向我們揭示出,對一個句子的理解不是依靠分析這個句子的語法或是構成這個句子的語詞的意思就能實現(xiàn)的,而是依賴于這個句子所從屬的語言,是在該語言的語言游戲中才能展示出它的意義?!袄斫庖粋€句子就是說:理解一種語言。理解一種語言就是說:掌握一種技術?!盵6]122懷疑論者從不懷疑自己的懷疑,也不懷疑他所懷疑的一方不能理解他的懷疑,因為這一切都被當作自明的東西而成為討論的前提。拋開維特根斯坦所說的懷疑論者所忽視的事實,仍然可以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懷疑論與反懷疑論共處于同一個語言游戲中,否則懷疑將無從談起。換言之,為了能夠懷疑什么,懷疑論者必須首先理解它。“……一個詞的一種意義就是對于該詞的一種使用。因為這就是我們在字詞并入我們的語言時所學會的東西。”[2]202“語言游戲一旦發(fā)生變化,概念也就隨之發(fā)生變化,而概念的變化又引起詞的意義的變化。”[2]202“(我的)懷疑構成一個體系。因為我怎么知道有人在懷疑?我怎么知道他使用‘我懷疑這件事’同我的用法一樣?”[2]213-214顯然,維特根斯坦這里說的是,懷疑要有意義,要求懷疑者和懷疑對象處于同一個語言游戲之中,否則一方對另一方是陌生的,彼此也無法有效交流。
綜上所述,有一點始終貫穿維特根斯坦對懷疑的意義分析,即懷疑擁有一種理解的確定性,或者說人們之所以能夠懷疑,懷疑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人們能夠理解懷疑,懷疑在此是確定的?!叭绻阆霊岩梢磺?,你就什么也不能懷疑。懷疑這種游戲本身就預先假定了確定性。”[2]212維特根斯坦在這里明確指出,懷疑的意義基于懷疑“預先假定了確定性”。這一點是所有懷疑之所以有效的基礎,包括笛卡爾式的懷疑。笛卡爾以懷疑的方法確立了近代認識的根基,在他看來,一切都是可懷疑的,但對懷疑的懷疑仍然是懷疑,因此懷疑本身是確定無疑的。懷疑本身的這種確定無疑,雖然不像笛卡爾論證的那樣由自身得到保證,但其對懷疑的理解卻只能基于對懷疑的意義的肯定,因為懷疑在此已經(jīng)是有效的了。從這一前提出發(fā),也就是從懷疑有意義本身出發(fā),懷疑已經(jīng)“預先假定了確定性”。正因此,笛卡爾式的懷疑才表現(xiàn)為一種確定無疑,但這種語言游戲中的確定卻被笛卡爾錯誤地當作了絕對的前提。
維特根斯坦的研究使我們得以明白,懷疑與理解并不像我們?nèi)粘UJ為的那樣是一對矛盾的概念,好像懷疑就是要去推翻理解,或者懷疑與理解無法相容。真實的情形是,懷疑的意義來自理解的確定,沒有這種理解的確定性,懷疑本身就不能被我們理解,更無法進一步去探討它的效用了。
我們討論了懷疑作為理解的確定性內(nèi)涵后,所謂“理解的不確定”并不是在與理解的“確定性”相對立的意義上而言的,而是就理解的性質(zhì)做進一步的思考。懷疑作為有意義的懷疑,已然建立在對理解的確定性的承認,并進一步達到了自覺。同時懷疑作為理解的一種樣式,自身即體現(xiàn)出理解的性質(zhì)的要求。而由懷疑所表現(xiàn)出來的對于確定的東西的質(zhì)疑,在維特根斯坦關于理解的不確定的相關問題性質(zhì)探討中得到了深化。
涉及這一理解的性質(zhì)的有關思考,維特根斯坦的下述評論值得我們特別關注?!暗俏业玫轿业氖澜鐖D景并不是由于我曾確信其正確性,也不是由于我現(xiàn)在確信其正確性。不是的,這是我用來分辨真?zhèn)蔚膫鹘y(tǒng)背景。描述這幅世界圖景的命題也許是一種神話的一部分,其功用類似于一種游戲的規(guī)則。這種游戲可以全靠實踐而不是靠任何明確的規(guī)則學會。人們可以想象:某些具有經(jīng)驗命題形式的命題變得僵化并作為尚未僵化而是流動性的經(jīng)驗命題的渠道;而這種關系是隨著時間而變化的,因為流動性的命題變得僵化,而僵化的命題又變得具有流動性。這種神話可能變?yōu)樵瓉淼牧鲃訝顟B(tài),思想的河床可能移動,但是我卻分辨出河床上的河流運動與河床本身的移動,雖然二者之間并沒有什么明顯的界限。但是如果有人說‘這樣看來邏輯也是一門經(jīng)驗科學’,他便錯了。然而這卻是對的:同樣的命題有時可以當作受經(jīng)驗檢驗的東西,而有時則可以看作是檢驗的規(guī)則。”[2]208-209
維特根斯坦的上述一段話,可以看作是他對人的理解的性質(zhì)的一個集中性的思考,在《論確實性》中上述內(nèi)容也是集中安排在一塊的。概括而言,維特根斯坦的思考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一是世界圖景及其與正確性的關系;二是世界圖景與神話;三是經(jīng)驗命題的流動與僵化。
世界圖景及其與正確性的關系。維特根斯坦對“世界圖景”的說法是在評述摩爾命題的時候提出來的,“在我的世界圖景中沒有一件事物支持其反面的說法”[2]208。為了區(qū)別于摩爾,維特根斯坦在提及摩爾命題的時候采用了自己的解釋,比如“我知道地球在150年前存在”這一命題,按照維特根斯坦的解釋,該命題的意思是“很難想象一個人為什么該當相信其反面”[2]208。換言之,即便在此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見,或者直接質(zhì)疑上述命題的合理性等等,這些都是允許的,但關鍵的問題是要提出支持的理由。在維特根斯坦看來,一個人提出反對或質(zhì)疑的問題很簡單,重要的是同時有支持自己的理由,而不論是摩爾對自己的論證還是懷疑論者對摩爾的反駁,都沒有就自己的觀點提出合適的支持的理由,因此都是無意義的?;诖?,雖然維特根斯坦贊同摩爾的命題,但卻提出了與摩爾不同的理由。正是對支持命題的理由的謹慎和重視,維特根斯坦看到了對于一個命題的理解依賴于與此相關的一切命題[7]24,這樣每一個命題的背后是使得該命題有意義的一幅世界的圖景,也是在這個意義上維特根斯坦才說“在我的世界圖景中沒有一件事物支持其反面的說法”。但是這樣的世界圖景并不是建立在我的理解的正確性上,相反“我用來分辨真?zhèn)巍敝钥赡軈s是處于我的世界圖景的宏大背景之中,它與我們繼承的傳統(tǒng)相關[8]32??梢姡澜鐖D景不受我的正確性的約束,而是后者以前者為背景。
世界圖景與神話。維特根斯坦曾說:“總是有著這種危險,即想通過觀察表達式本身和人們使用表達式時的心境,而不是通過思考實際的使用來找出表達式的意義。這就是為什么人們對自己常常多次重復這個表達式的原因,因為情況就好像人們一定要在表達式上和表達式給人的感受上看前所要尋找的東西似的?!盵2]294當我們達到了對世界圖景的認識的時候,很自然地就想要進一步追問關于世界圖景的“命題”,我們無限地希望可以實現(xiàn)對這一命題的描述,進而希望能夠對此形成一種確定的知識。但這一要求在維特根斯坦看來恰恰是“危險”的,是按照錯誤的思考所做的無效的努力,也即“人們對自己常常多次重復這個表達式……來找出表達式的意義”。對此,維特根斯坦給我們的建議是“思考實際的使用”。換言之,要求我們通過應用基于我們的世界圖景的一切有效命題來達到領悟這一世界圖景的意義。具體的實踐在此相較于單純觀察,顯然更有效。強調(diào)實踐,強調(diào)行動,是維特根斯坦在《論確實性》中一再提醒人們的東西?!耙环N實踐的確立不僅需要規(guī)則,而且需要實例。我們的規(guī)則留下了不確定的漏洞,所以實踐必須為本身辯護。”[2]216正是在這一意義上,維特根斯坦把對世界圖景的命題的描述關聯(lián)到我們對于神話的理解中,他啟發(fā)我們思考這里蘊含的意義,啟發(fā)我們注意“這種游戲可以全靠實踐而不是靠任何明確的規(guī)則學會”。
經(jīng)驗命題的流動與僵化。在維特根斯坦看來,我們的命題歸根到底都可以稱為是經(jīng)驗的命題,即命題的有效性依賴于支持它的經(jīng)驗,而經(jīng)驗在此無疑是指我們生活的整個世界圖景,這一點區(qū)別于邏輯實證主義者的所謂意義的證實說。在此,維特根斯坦對數(shù)學命題和一般經(jīng)驗命題的分析無疑具有重要的啟發(fā)作用。他說:“12×12=144,對此我是不能算錯的。現(xiàn)在人們不能把數(shù)學的確實性同經(jīng)驗命題的相對不確實性進行對比。因為數(shù)學命題是通過一系列行為得出的,這些行為與我們其余的生活中的行為并無不同,并且可能在同樣程度上被人遺忘、受到忽視和引起錯覺。……數(shù)學命題也許可以說成是固定了的東西。而‘我的名字叫作……’這個命題卻不是。但是它也被那些和我一樣具有支持它的強有力證據(jù)的人認為是無可爭議的。而這并不是由于粗心。因為證據(jù)的強有力恰好就在于我并不需要在相反的證據(jù)面前退卻。所以我們在這里也有一個類似作為使數(shù)學命題無可爭議的支柱的東西。”[2]303-304維特根斯坦在這里明確把“數(shù)學命題”和“經(jīng)驗命題”在“行為”的意義上看作是“并無不同”。這樣,人們對數(shù)學命題的尊重,其實同樣地在一般的經(jīng)驗命題那里適用,只要我們對此擁有“強有力的證據(jù)”,而后者是“類似作為使數(shù)學命題無可爭議的支柱的東西”。闡述經(jīng)驗命題對于維特根斯坦的意義,更重要的在于理解他對于經(jīng)驗命題的流動與僵化在時間中的辯證運動的洞察。簡單來講,按照維特根斯坦的觀點,我們可以把僵化理解為“檢驗的規(guī)則”,而把流動理解為“受經(jīng)驗檢驗的東西”,但同時要注意這樣的區(qū)分是在時間之中,因此“兩者之間并沒有什么明確的界限”。這一理解與維特根斯坦對于世界圖景的有關論述密切相關,因為我們的經(jīng)驗命題正是依賴于我們的世界圖景。對數(shù)學命題這種特殊的經(jīng)驗命題而言,它是“固定了的東西”,是“通過一系列行為得出的”,是得到經(jīng)驗的支持的命題,因此是確定的。但同時,這樣的經(jīng)驗命題雖然被當作“檢驗的規(guī)則”,但是得出它的“行為”與“我們其余的生活中的行為并無不同”,它也“在同樣程度上被人遺忘、受到忽視和引起錯覺”。相反,類似于“我的名字叫作……”這樣的一般的經(jīng)驗命題,只要“具有支持它的強有力證據(jù)”,就一樣是“無可爭議的”??梢?,在這里,經(jīng)驗命題的流動和僵化是其自身在時間中的辯證轉化,而不是那種對立意義上的雙方之間的轉化,其中一個作為流動的一方,而另一個作為僵化的一方。這種把雙方對立起來的做法,就是維特根斯坦批評的那種把“邏輯”也算作“一門經(jīng)驗科學”的做法,如此“他便錯了”。
[1] 笛卡爾.第一哲學沉思集[M].龐景仁,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2] 維特根斯坦.維特根斯坦全集:第10卷[M].涂紀亮,張金言,譯.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 AVRUM STROLL.Moore and Wittgenstein on Certaint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4] 陳常燊.《論確實性》中的“相對主義之謎”[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6-11.
[5] 戚本芬.維特根斯坦論懷疑論與確定性[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5):40-47.
[6] 維特根斯坦.哲學研究[M].陳嘉映,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7] 徐為民.維特根斯坦論“我相信p”[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3):21-27.
[8] 石敏敏.維特根斯坦論懷疑的確定性和知識的經(jīng)驗基礎[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5):29-34.
(編輯:趙樹慶)
An Analysis of Wittgenstein’s Thinking on “Doubt”
DANG Ya-feng
(SchoolofPhilosophy,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Wittgenstein’sOnCertaintyis intended to make a critical analysis of doubt of skepticism,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meaning of doubt is a question that needs to be discussed first.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meaning of doubt, Wittgenstein further reveals that the doubt itself is a kind of understanding about oneself. The premise of doubt is the “certainty” of understanding. However,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uncertainty produced by doubt is intended to remind people that the essence of the problem is to understand the uncertainty involved in their own.
doubt; understanding; certainty; uncertainty; Wittgenstein
2016-10-26
黨亞峰(1988- ),男,山西呂梁人,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主要從事語言哲學、實用主義研究。
B521
:A
:1009-5837(2016)06-0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