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述寶
(中共鄭州市委黨??蒲刑?,河南鄭州450042)
?
芻議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的道德支撐
胡述寶
(中共鄭州市委黨??蒲刑帲幽相嵵?50042)
摘要:道德是社會治理的剛性基礎,社會治理離不開道德的引導與推動,道德與社會治理具有緊密的耦合關系。雖然,我國當前社會道德的主流是積極、進步、向善的,但是仍然存在誠信缺失、道德底線失守、道德冷漠上升、道德建設缺少理性支撐、社會治理缺乏道德支撐等問題。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不僅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而且需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鞏固道德情感、喚醒道德自覺;著力三觀教育,夯實理性支撐;拓展公共領域,培育公共精神;借鑒征信體系建設經(jīng)驗,構建道德信息傳遞機制。
關鍵詞:社會治理;道德支撐;道德建設
道德是社會系統(tǒng)中的一個要素,內含于社會體系,并與其他社會要素相互作用,具有認識、調節(jié)、教育、評價、平衡等功能,無論是國家發(fā)展還是社會進步都離不開道德的引領和推動作用。社會治理同樣離不開道德的引領與推動,道德與社會治理具有緊密的耦合關系。我國古典名籍《左傳》提到,“德,國家之基也”;德國哲學家康德提出,“德行就是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系列重要講話中也明確指出,“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這些都說明了道德是社會發(fā)展與治理的重要的基礎性力量。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強調,要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完成好這一重要的歷史任務,同樣需要堅實的道德基礎和給力的精神支撐。
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均明確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這是當前我國完善社會治理的戰(zhàn)略方針和戰(zhàn)術思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包括方方面面,其中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長期性。在社會運行過程中,制度既承擔著引導行為的準繩作用,又對人的行為起著約束作用,還發(fā)揮著統(tǒng)攝行為的協(xié)調作用??梢哉f,制度使人們社會關系結構和活動方式定型化、模式化和固定化,是社會關系和交往活動的規(guī)范體系。因此,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關鍵在制度。制度又有顯性與隱性之分。道德,作為一種隱性制度,既引導和約束著人們的公共社會行為,又對人的品行修養(yǎng)做出規(guī)范,其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十分突出。
1.廣泛適用。與顯性制度有著明確的范圍和邊界不同,道德的規(guī)約滲透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幾乎涵蓋所有人,有效填補了顯性制度的空白。第一,個人的品行修養(yǎng)等私人領域。品行,是指人的行為品德,體現(xiàn)在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譬如罵人、說謊、插隊、隨地吐痰等現(xiàn)象,看似個人的生活習慣,但它關乎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操守,是立身做人的根本,可以說是人生的大手筆,而不是小事情。第二,行為動機。即行為主體為實現(xiàn)一定
2.自動遵從。第一,主動選擇的行為才有穩(wěn)定性。各類顯性制度的制定和實施,直接來自國家或社會組織,具有強制性和權威性。而道德不同,它是對主體行為的引導與規(guī)范,作用機理主要依靠社會輿論和個人信念,其權威性總是以社會成員的認可為前提,以社會成員的主動性做保障,具有自律性和非強制性,是一種軟性約束、柔性規(guī)范。只有這樣的自動遵從,才能使道德的約束更具有無縫性。因為,人是理性的動物,其行為選擇歸屬于價值追問,選擇一個行為與否,關鍵看行為對個人有無價值。對制度也是這樣,再好的制度,沒有社會成員內心的認可和主動遵從,終會流于形式。正如康德所說,“任何外部立法,無法使得任何人去接受一種特定的意圖,或者,能夠決定他去追求某種宗旨,因為這種決定或追求取決于一種內在的條件或者他心靈自身的活動”[1]。任何外在的制度安排與非制度設施,必須經(jīng)過內在的“意志自律”的升華。第二,道德是人類自身自我實現(xiàn)的內在尺度。道德既是社會關系的一種調節(jié)方式,同時又是人類自身自我實現(xiàn)的方式和人類把握世界的方式。蒂洛曾說,“只要我們還活著,就要同道德這樣的價值打交道”[2]。因為,道德價值確定人們在世界上的地位、生命活動的意義,彰顯人格、尊嚴和自我價值,是個體自我肯定、自我實現(xiàn)、自我完善、提升和拓展自己的本質,實現(xiàn)生命價值的根本途徑。道德對于個人具有巨大的精神意義,譬如,儒家提出內圣外王,作為修身為政的最高理想。內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礎,外王是內圣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結果。儒家提倡通過內修的濟世功用,以實現(xiàn)個人的理想和達濟社會。有了如此的人生理念,對道德遵從的主動性則成必然。
3.價值基礎。從概念上講,社會治理就是政府、社會組織、企事業(yè)單位、社區(qū)以及個人等各種多元主體,通過互動和協(xié)調,依法對社會事務、社會組織和社會生活進行規(guī)范和管理,最終實現(xiàn)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過程。簡而言之,是為了維護和達成社會的穩(wěn)定與和諧發(fā)展,而對公民社會領域的社會組織、社會事務和社會活動進行規(guī)范和協(xié)調等的管理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道德的引導作用極為重要。從個人層面看,一個人的行為選擇遵循的是其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也就是我們常講的價值理念,價值理念是人必須具有的思想觀念,人只有形成穩(wěn)定的價值理念,才清楚自己的價值方向在哪里,從而才能確定人生的目的、意義和理想??梢哉f,人的價值理念是其安身立命之本。對社會治理而言,也只有個人建立了清晰且不悖于主流價值的價值理念,才可能以其穩(wěn)定的行為成為社會秩序的正因子。從社會層面看,社會價值理念規(guī)約著個人的價值理念,引導社會成員自我的行為和思想符合社會發(fā)展的要求,使個人價值在社會規(guī)定的合理價值體系中得到確認,并得到有意義的實現(xiàn)。換句話講,價值理念通過無形的手,將社會成員引導至預定的總目標和大方向上的推動力就是我們社會所需要的道德。價值理念解決人生的價值目標問題,即確立什么樣的人生價值,生活才有意義的問題。而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需要解答什么價值目標是可取的,這就離不開道德的闡釋和支撐。在哲學上,價值與道德這對范疇的意義是相通的,價值觀是人們對于價值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道德作為一種意識形態(tài),代表的是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可以說,價值觀決定道德觀,道德觀對價值觀又具有反向推動作用,歷史上每一個時代,社會主流價值都會被一種道德觀所主導。由此可見,道德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個人的行為取向與社會發(fā)展的最終方向,為人們的社會行為乃至國家的社會治理提供價值基礎和理性支撐。
道德是社會治理的剛性基礎,黨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視道德建設,經(jīng)過改革開放多年的奮斗,伴隨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斷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質不斷提高。整體上看,當今中國社會道德的主流是積極、進步、向善的。但從個別層面上看,當前我國社會道德建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1.制度文化與觀念文化失調。公德與秩序相生相伴,缺少了任何一方,另一方便喪失了存在的條件。道理很簡單,我們不是一個人存在于社會中,而是億萬人共存于同一個社會之中,社會是一個巨大的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為了預防和避免分歧、沖突甚至相互傷害,就必須保持一個良性的社會秩序,而要保持良好的社會秩序,每個社會成員都必須遵守社會公德、法律規(guī)則等。遺憾的是,近些年我們對道德文化的制度遵從、公共生活秩序的恪守都有所缺失。譬如,城鎮(zhèn)化拓展了人們的公共生活空間,增加了人們的財富,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觀念,使走出家門乃至到異國他鄉(xiāng)去旅游的人越來越多。然而由于個別人缺乏自覺遵守旅游公共場所規(guī)則的習慣,以致不文明的行為屢見不鮮,如隨地亂丟垃圾、隨處刻畫“到此一游”,跨騎“華爾街銅?!薄⒃诒人_斜塔前草坪席地開餐等失德行為,破壞了良好的社會秩序。
2.道德底線失守,道德冷漠上升。中華民族有著扶危濟困、見義勇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曾被世界上其他民族譽為“禮儀之邦”和“道德大國”。然而近些年來,不少人卻感覺到這樣的傳統(tǒng)正在丟失,“道德冷漠癥”在不斷蔓延。例如2015年7月2日,成都彭州市一高中學生楊川楀,上學途中扶起雨天自行滑倒的一位老人,老人不僅不感謝,還誣陷是楊川楀將自己撞倒。幸好有“天網(wǎng)”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資料,還原了事實真相。做善事不僅不得好報有時還會適得其反、扶危濟困者不被人感激反被污蔑為肇事者,這類事件的多次發(fā)生,刺激并加重了社會的“道德冷漠癥”。
3.誠信缺失嚴重。當前,社會誠信缺失問題非常突出,商業(yè)欺詐、制假售假、偷稅漏稅等不誠信現(xiàn)象屢禁不止,重特大生產(chǎn)安全事故、食品藥品事件也時有發(fā)生。譬如,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2015年10月公布了對國內部分旅游線路為期一個月的體驗式調查結果,在國內27個省份96條線路中,74%以上的線路存在嚴重問題,集中反映在強制消費或誘導消費、線路路程與合同不一致。再如,360手機安全衛(wèi)士監(jiān)控數(shù)據(jù)顯示,平均每部智能手機每天偷跑流量約2.33M。按照工信部最新公布的數(shù)據(jù),2015年1到10月移動流量平均資費為80元/G,據(jù)此保守計算,安裝了360手機安全衛(wèi)士的近6億用戶,每年因流量“偷跑”而額外付出的流量資費就將近400億元。還有天價大蝦事件,2015年10月4日,肖先生在青島市某燒烤店吃飯,點菜時已向老板確認過“海捕大蝦”是38元一份,結果結賬時卻變成38元一只,一盤蝦要價1500余元[3]。如此種種現(xiàn)象,嚴重損害了社會發(fā)展和穩(wěn)定的信用基礎,嚴重困擾著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健康發(fā)展。
1.道德遵從缺乏理性支撐。道德作為一種規(guī)范,本質上確實是對人性的一種約束,是對個人自由的一種限制,是對自由裁量權的一種剝奪。這樣,要使道德入心入腦,變成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需要堅實的理性支撐。古往今來,不同時代不同國家,概無例外,都提倡自己的主流道德。改革開放幾十年來,我黨也一直提倡社會主義道德,并采取種種措施大力弘揚社會主義道德,但效果不很理想,原因就在于理性支撐不堅實。哲學上講,凡事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們在知其然上下足了功夫,然而在知其所以然上做的卻很不到位。道德遵從,是一種價值追求,它受人生觀、世界觀的支配,要使道德遵從產(chǎn)生內發(fā)的主動性,就必須有清晰的人生觀世界觀做支撐。我們共產(chǎn)黨人提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這是最科學的世界觀,但把這種最科學的世界觀與當前人們道德遵從的內在關聯(lián)講清楚,讓社會成員真正都了然于心,我們還有很多欠缺,以致對很多人來說,“三觀”實際上是三張皮,沒有成為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體系。
2.公共精神缺失。當代中國,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社會生活的公共性不斷拓展,人們越來越多地參加公共生活,這在客觀上也提出了培育公共精神的時代要求。公共精神是指孕育于人類公共生活之中的、以公共性作為價值皈依的、位于人類內心深處的基本道德和政治秩序觀念、態(tài)度和行為取向。它表現(xiàn)為社會成員對公共生活的熱情融入和體驗,對公共事務的積極關懷和參與,對政治社群的虔誠認同和歸屬,對公共善的澄明和踐履[4]。公共精神是一種秩序精神、公共關懷精神、社會整合精神和參與精神。坦率地講,中國民眾的“公共精神”原本就有歷史欠賬,早在百年前,梁啟超在《新民論》中就指出:“我國民中,無一視國事如己事者,皆公德之大義未有發(fā)明故也?!保?]到了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個人主義被無限放大,而民間組織又生長緩慢,以民間組織為基礎的公共意識和公民美德難以發(fā)育,幾個因素疊加,就造成了公共精神的嚴重缺失,這也是近些年一直被詬病的道德冷漠背后的深層原因。
3.道德信息傳遞機制不健全。所謂道德信息,是指經(jīng)過收集加工,對接收者的決策具有價值、并對其行為產(chǎn)生影響的數(shù)據(jù)。道德信息傳遞可以加快信息資源的交流和共享,從而提高其使用價值。道德信息傳遞機制可以描述為,通過特定機制進行主體道德信息的集中收集整理,使道德信息能夠在全社會范圍內被快速查閱,以實現(xiàn)對主體的道德制約、強化主體道德意識。道德信息傳遞是社會道德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作為道德信息傳遞的渠道,它直接左右著道德評價機制,而道德評價在道德五大功能中又具有基礎性地位,直接影響著一個社會道德體系運轉得順暢與否,由此可見道德信息傳遞機制的重要性。然而,伴隨著社會轉型,基于“熟人”間傳導的舊機制的有效性已經(jīng)被人們日益擴展的交往活動范圍所突破,許多人游離于熟人社會之外,其道德信息無法有效傳導,實際上也就脫離了慣有的道德評價,僅靠個人“良心”的道德自律來維持,道德調控力量的弱化就在所難免。
1.喚醒道德自覺。人具有自然和社會兩種屬性。作為自然人,人有自私、殘忍、貪婪的一面,這是人生存的自然和生理基礎。但同時,作為社會的一員,人又具有社會屬性,在實踐活動基礎上產(chǎn)生各種社會關系,社會用道德規(guī)約這些關系,可以喚醒人們自我反省、約束、克制等道德良知,讓道德成為自覺的需要,繼而引發(fā)道德行為,解決道德問題,彰顯人的文明特性,真正區(qū)別于其他動物。所以,喚醒道德自覺,體認道德在社會發(fā)展中的教化使命、倫理責任,自覺承擔用先進道德理念和道德規(guī)范引領社會進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歷史使命,是提升個人精神境界和加強社會道德建設的第一內驅力。當前要喚醒道德自覺,第一,要滿足人的內在需要,鞏固道德情感。人是理性的動物,其道德選擇受制于道德認知與實踐的情感體驗,個人正當?shù)膬仍谛枰玫綕M足,產(chǎn)生積極穩(wěn)定的內心體驗,就有助于演變?yōu)槌掷m(xù)的道德實踐,反之,道德實踐就會產(chǎn)生抵觸。第二,要有清晰的道德建設目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目的是要努力實現(xiàn)把人的世界和人的關系還給自己,即努力建設和諧社會,使得個人的獨創(chuàng)和自由發(fā)展不再是一句空話,讓人真正實現(xiàn)與人相稱的有尊嚴的地位,過與時代合拍的真正人的生活。只有目的明確,才有道德建設的自覺。
2.夯實理性支撐。當前之所以道德底線失守,道德冷漠嚴重,根本原因就在于“三觀”扭曲,信仰缺失。信仰是對某種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信奉和遵從,它是人類最基本的一種情緒,是人類生存須臾不可分離的基本生存條件,是人們靈魂的標志,也是支撐道德生活的基石。相對于無垠的宇宙而言,人的有限性無法改變,這也就決定了人對信仰的絕對需要。所以,我們要扎實有效地推進道德建設,必須先解決好“三觀”問題。這雖是老話題,卻又是新常態(tài)下的新課題。當前最重要的是創(chuàng)新思維,加強教育的針對性。第一,加強黨員干部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宣傳教育。唯物主義世界觀信奉什么?毛澤東早在1945年就做出了經(jīng)典的回答,“一定要堅持下去,一定要不斷地工作,我們也會感動上帝的。這個上帝不是別人,就是全中國的人民大眾”[6]。人民是共產(chǎn)黨人心中的“上帝”,所以,黨員干部的信仰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的人生價值就在這里體現(xiàn),人生意義就在這里閃光。第二,辯證地揚棄宗教和民間信仰。宗教是一種重要的社會文化體系,與任何自然物和社會現(xiàn)象一樣,并非永恒,終將走向自身歷史的終結。但在實際生活中,宗教將長期存在,對于這樣一種長期客觀存在的巨大力量,理智的態(tài)度就是科學引導,引導各種宗教與民間信仰與社會主義道德相適應。
3.培育公共精神。針對公共精神缺失的歷史和現(xiàn)狀,必須做好如下工作:第一,培育民間組織。民間組織是衡量人的現(xiàn)代化和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標志,是公共意識和公共精神的基礎,觀念更新可以有效促進社會自律和維護社會穩(wěn)定,應正確認識民間組織對于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加大制度供給,完善政府購買服務機制,讓民間組織獨立自主、依法依規(guī)地健康發(fā)展。第二,進一步完善基層民主制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明確提出要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切實發(fā)揮好基層自治作用,真正實現(xiàn)基層群眾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自己辦。第三,弘揚集體主義精神。一方面,集體主義是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是社會主義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集體主義強調并提倡發(fā)揮個人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注重培養(yǎng)獨立人格、自主意識,這與公共精神具有內在的一致性。第四,發(fā)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制定切實可行的弘揚公共精神的計劃、方案,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財力,通過立法實施有效監(jiān)控和監(jiān)管,并開動國家宣傳機器造勢助力。
4.暢通道德信息傳遞機制。道德信息傳遞機制是一個新事物,我們可以借鑒西方成熟征信體系的成功經(jīng)驗。國外的模式主要有三種,英美的民營征信管理體系,法德的公共征信管理體系,以及日本的會員制征信管理體系。考慮到我國的實際情況以及道德信息本身的特殊性,我們可以探索建立公共道德信息傳遞機制,也就是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征信管理體系。第一,建立專門機構,進行道德信息收集、評判和傳遞,實現(xiàn)道德信息收集、傳遞管理等的專業(yè)化、制度化、和機構化。第二,建立和完善法規(guī)體系,為道德信息傳遞機制的運轉創(chuàng)造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與其他信息不同,道德信息可能關系個人隱私,涉及當事人的尊嚴,要消除這種觀念障礙,只有通過立法,明確道德信息的使用條件和適用范圍,監(jiān)督和保障道德信息傳遞和使用。第三,建立覆蓋全國的道德信息數(shù)據(jù)庫,避免道德信息的壁壘和重復建設。第四,明確政府的職能。加快道德信息立法進程,完善道德信息管理法律制度,使道德信息傳遞有法可依;明確道德信息監(jiān)督管理部門,統(tǒng)一使用標準;維護道德信息傳遞的順暢,打擊各種不道德行為。第五,加大宣傳力度,真正讓社會成員清楚認識到道德信息傳遞機制的重要性,從而積極主動地予以配合。
參考文獻
[1][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學原理——權力的科學[M].沈叔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34.
[2][美]J·P·蒂洛.哲學——理論與實踐[M].古平,肖峰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205.
[3]趙鏑.誠信缺失的秘鑰何在?——盤點2015年十大失信事件類型及典型案例[EB/OL].http://www. jingji.com.cn/html/news/djxw/3379.html,2016-01-04/2016-01-16.
[4]劉鑫淼.當代中國公共精神的培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8.
[5]梁啟超.新民論[M].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65.
[6]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051.
[責任編輯游玉華]
作者簡介:胡述寶(1963—),男,河南南陽人,碩士,中共鄭州市委黨校科研處處長,副教授。book=81,ebook=83的目標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主觀愿望和意圖,從心理學上講,人的動機具有激發(fā)、導向、維持和調整的功能,直接影響行為的結果。顯性制度,例如法律,更多追問的是人的行為是否符合制度,而道德規(guī)范重在塑造與改善人性、人格,讓人在選擇行為時自覺地擇善棄惡。
基金項目:2015年度河南省政府決策研究招標般課題(編號:2015B351)階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6-01-16
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6701(2016)02-008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