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漢魏六朝女性詩歌的情感基調

2016-02-13 03:09:07陳元瑞
天水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1期
關鍵詞:女詩人基調詩歌

陳元瑞

(信陽職業(yè)技術學院語言與傳媒學院,河南信陽464000)

?

漢魏六朝女性詩歌的情感基調

陳元瑞

(信陽職業(yè)技術學院語言與傳媒學院,河南信陽464000)

漢魏六朝女性詩歌,總是籠罩著一種憂郁感傷的基調。漢魏六朝女性詩歌中的感傷之作可分為兩種類型,即表現(xiàn)兩性之愛帶給女性痛苦與哀傷的作品和表現(xiàn)男權政治帶給女性悲傷和幽怨的作品。漢魏六朝女性詩人主要用三種方式來營造作品中的感傷意緒。首先,她們直接用感傷字眼來表現(xiàn)自己的哀傷;其次,她們還通過人物與景物的關系來營造哀感幽傷的悲凄色調;最后,漢魏六朝女性詩人還通過比喻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心中的感傷。這三種營造感傷色彩的方式使作品所蘊含的哀怨和苦痛之情得到了更進一步的強化,漢魏六朝女性詩歌中的情感基調也因此更具有憂郁感傷的傾向。

漢魏六朝;女性詩歌;情感基調;感傷

漢魏六朝時期,是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女性處處受到男性的操縱、壓迫、欺騙和藐視。不論在政治上、經(jīng)濟上還是家庭生活中,女性只能淪為男性的附庸。在注重父權夫權的封建社會里,她們始終處于從屬和被壓抑、被蹂躪的地位,即使是身處高位的上層女性也多是一夫多妻制的犧牲品,有時還要淪為政治斗爭的犧牲品,那么下層女性的命運便可想而知。所以,她們不論在肉體上還是精神上都是不自由的,她們的整體生存狀態(tài)更是悲劇性的。那么作為漢魏六朝女性群體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漢魏六朝女性詩人們的生活同樣也充滿了不幸,而且她們又多被拘束在閨閣庭院之中,過于熟悉而又無力突破這種生活環(huán)境的事實,使得她們很容易沉浸于一己之悲中難以擺脫,她們的心中總會被一種感傷情懷糾結著,所以在她們創(chuàng)作的詩歌中,也總是籠罩著一種憂郁感傷的基調。本文擬從漢魏六朝44位女性詩人創(chuàng)作的110首詩歌入手,并進行整體分析和梳理,來闡釋漢魏六朝女性詩歌中感傷之作的主要類型以及女詩人們用來營造感傷意緒的主要方式。

一、漢魏六朝女性詩歌中感傷之作的主要類型

當我們翻閱漢魏六朝女性詩作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她們的作品中感傷色彩非常濃厚,甚至成了她們的創(chuàng)作中涵蓋一切的色彩。而且在感傷中還滲透著一種無可奈何的悲涼,這種悲涼多為一己之悲??偟恼f來,該階段女性詩歌中的感傷之作可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一)兩性之愛帶給女性痛苦與哀傷的作品

漢魏六朝女性由于在經(jīng)濟、社會地位等許多方面要依賴于男子,她們便將婚姻愛情看作自己人生幸福及精神上的寄托。她們所處的依附地位和生活天地的狹小便決定了她們對愛情孤注一擲的投入,把婚姻看作生活中的全部。而男性則擁有廣闊的外部世界,愛情只是他們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而且漢魏六朝的上層男子蓄妓納妾成風,如,陶侃便有“媵妾數(shù)十”,[1]劉宋南郡王劉義宣“多蓄嬪媵,后房千余……”,[2]并且他們有著休妻棄妻的權利。這就注定了當時的女性無法從男性那里得到對等的愛情,而當女子不能從男性那里得到對等的愛時,便會產生痛苦與哀傷。這種痛苦和哀傷在漢魏六朝女性詩歌中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失寵被棄的痛苦。漢魏六朝女子失寵被棄不外乎三種原因:因無子而見棄、因色衰而被棄、男子因富貴另攀高門而休妻再娶。[3]“(魏)王宋者,平虜將軍劉勳妻也。入門二十余年,后勳悅山陰司馬氏女,以宋無子出之”,[4]王宋作詩曰:“翩翩床前帳,張以蔽光輝。昔將爾同去,今將爾共歸。緘藏篋笥里,當復何時披?!迸娙司腿缤熬}藏篋笥里”的帳子一樣被無情地拋棄了。全詩雖然“淺淺說去”,不露半點怨恨之言,[5]但其中所暗含的痛苦和傷心還是顯而易見的,女詩人有著無盡的幽傷和無可奈何。在以男性為中心的封建社會里,女子只不過是供男子取樂玩賞的對象,男性總是用容貌來衡量女性的價值,所以她們便會因容顏的憔悴而見棄。西晉石崇魏末于胡中得一女子名翾風,當時年方十五,絕艷,為崇所愛,年三十時因年長而寵衰。[6]翾風在她的《怨詩》中寫道:

春華誰不美,卒傷秋落時。突煙還自低,鄙退豈所期。

桂芳徒自蠹,失愛在蛾眉。坐見芳時歇,憔悴空自嗤。

因“蛾眉”無色而失去寵愛,她只能為自己的紅顏老去而傷心,對自己的“憔悴”也只能“空自嗤”。詩中充溢著濃濃的哀怨和憂傷。在封建時代,當丈夫富貴攀上高門時,妻子同樣也遭受著被棄的命運。南朝齊女詩人謝氏,其丈夫王肅初為齊秘書丞,后歸魏,為尚書令,便娶了魏孝文帝之妹陳留長公主。[7]謝氏無端被棄,作詩贈肅,詩曰:“本為箔上蠶,今作機上絲。得絡逐勝去,頗憶纏綿時。”鐘惺評此詩曰:“幽情細語,不欲直白陳說,但非引喻提醒辭意,可想棄婦胸中有一段冷暖,自知不敢向薄幸人叨叨絮絮也?!保?]雖然沒有明寫其怨,但隱含在詩中的傷感和凄婉卻是顯而易見的。不管女詩人們是因何種原因失寵被棄,在她們的棄婦詩中,無一不流露出對自己悲劇命運的哀傷與感嘆。

兩性之愛所帶來的痛苦和哀傷,在女性詩作中另一方面的表現(xiàn)即為抒寫相思之苦、離別之恨?!澳兄魍狻钡姆饨ń巧ㄎ皇鼓行砸酝獠渴澜鐬榛顒犹斓兀麄円?jīng)常外出以求得自身更好的發(fā)展。而丈夫的離去不歸使得妻子在感情和精神上失去了寄托,便會感到異常的空虛和失落。她們害怕與丈夫離別,一旦離別便日夜都在思念的煎熬中度過,并急切地盼望夫君的歸來。所以無論是離別之作還是相思之作,女詩人們都以悲吟苦唱的方式來表達它們心中的哀傷與幽怨。徐淑的《答秦嘉詩》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與丈夫天各一方時,女詩人不僅會“瞻望兮踴躍,佇立兮徘徊”,還會因思念太深而“思君兮感結,夢想兮容暉”,并希望能長上羽翼以便“高飛兮相追”,當女詩人無力更無法排遣思念之苦時,便只有“長吟兮永嘆,淚下兮沾衣”了。沈滿愿的《晨風行》中有這樣幾句描寫離別時之悲愁的:“留子句句獨言歸,中心煢煢將依誰?風彌葉落永離索,神往形返情錯漠。循帶易緩愁難卻,心之憂矣頗銷鑠。”以秋風蕭瑟、落葉飄零作比,寫女子與情人離別時的愁苦。其中,深沉的眷戀和無法排遣的憂愁構成了作品無限感傷的基調。離別之后無盡的相思之苦更是讓人難以承受,于是在閨中日夜思夫的女子們便只有以淚洗面了?!版忠簧鷾I,經(jīng)秋復度春”(鮑令暉《代葛沙門妻郭小玉作詩》其一)便是她們思念之苦之悲的真實寫照。丈夫的外出不歸使得她們只能年復一年地以淚水為伴,獨自承受著這份難耐的孤獨和苦痛。陳少女的《寄夫詩》也以同樣的筆墨寫出了與丈夫離別后思念的苦痛,“自君上河梁”之后,因離別的悲傷而無心梳洗妝扮自己,她每天能做的只有“蓬首臥蘭房”苦苦等待夫君的歸來而已,但夫君的歸期卻是渺茫的,她便只能借一樽樽的酒來慰藉因思念之深而糾結的“九回腸”,而酒入愁腸卻只能是化作相思淚。

(二)男權政治帶給女性悲傷和幽怨的作品

漢魏六朝時期,男性有著絕對的話語權,所謂的政治只能是男性的政治,女性很少有直接參與政治的可能,但這并不意味著政治就不會帶給她們傷痛。相反,該時期的一些女詩人們深刻體驗到了政治所帶來的死的痛苦、生的悲哀以及遠嫁的憂傷。

華容夫人,漢武帝第四子燕刺王旦的妃子,昭帝時,旦謀反被發(fā)覺,遂自殺,夫人也隨之而死。[9]她在死前曾作歌一首曰:

發(fā)紛紛兮窴渠,骨籍籍兮亡居。

母求死子兮妻求死夫,徘徊兩渠間兮君子獨安居。

這首詩勾勒了一幅陰森森、凄慘慘的死亡畫面,前兩句使用對偶的手法使全詩悲劇色彩更為濃厚。可以想象到華容夫人在寫這首詩時心情是何等的悲苦和傷感,而這種悲苦恰恰就是男性間的政治斗爭強加給她的。死有死的苦痛,生也有生的悲哀,東漢少帝劉辯妃唐姬,帝遭董卓之害時她作《抗袖歌》抒哀傷之情,[10]歌曰:

皇天崩兮后土頹,身為帝兮命夭摧。

死生異路兮從此乖,奈何煢獨兮心中哀。

身為皇帝竟無力保全自身,身為帝妃卻要孤苦煢獨,該詩哀將死者(少帝)之慘痛無奈,悲生世者(自身)之孤獨無依,用凄愴悲涼的語調表達了讓人黯然神傷的意蘊。不論是唐姬還是華容夫人,都因著她們所依附的帝或王在政治上的失勢而身處困危,心中自然有著難以言說的愁苦哀怨,所以,當她們借詩歌抒發(fā)自己的情懷時,詩中便籠罩著一層濃重的憂郁感傷色彩。

有時,女性甚至成為男人們進行政治外交的工具,她們被嫁到邊塞異域用以和親。我們知道,古代的交通是極不便利的,一旦遠嫁可能就無法生還,從而造成她們遠離親人和家鄉(xiāng)的終身悲哀。漢魏六朝的女詩人中,王昭君和劉細君便遭受了這樣的命運,所以,當她們把自己的經(jīng)歷發(fā)而為詩時,詩歌的情感基調便具有明顯的哀怨感傷色彩,甚至被稱之為“塞外飛鴻般的哀感文學”。[11]劉細君的《悲愁歌》和王昭君的《怨歌》中都滲入了極濃的悲傷與哀情。昭君在詩中這樣寫道:

離宮絕曠,身體摧藏。志念抑沉,不得頡頏。雖得委食,心有徊徨。

我獨伊何,來往變常。翩翩之燕,遠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道里悠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

在詩中,作者“呼父呼母,聲淚俱絕”,[12]流露出遠離家國父母后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愁,除此之外,詩中還有傷己“志念抑沉”的不遇之怨。哀怨之情充溢在整首詩中,讀來凄楚含悲,令人傷神落淚。

漢魏六朝女性詩歌中的感傷之作除上述兩種主要類型外,還有飽經(jīng)戰(zhàn)亂的女子的身世之嘆,像蔡琰的《悲憤詩》??傊?,在漢魏六朝女詩人筆下,哀怨與憂傷是她們的主要抒寫對象,她們總是在痛苦中吟唱著哀怨的心曲。

二、漢魏六朝女性詩作中營造感傷意緒的主要方式

漢魏六朝女性詩人主要用三種方式來營造作品中的感傷意緒。

首先,她們直接用“淚”、“泣”、“啼”、“悲”、“傷”、“哀”、“愁”、“憂”、“嘆”、“嗟”、“恨”、“歔欷”、“嗚咽”等詞來表現(xiàn)自己的感傷。這些具有感傷色彩的字眼在她們詩歌中出現(xiàn)的頻率是極高的。其中直接和哭泣有關的詞就有“淚”、“泣”、“啼”、“涕”、“歔欷”、“嗚咽”,共出現(xiàn)20次。如:

長吟兮永嘆,淚下兮沾衣。(徐淑《答秦嘉詩》)

觀者皆歔欷,行路亦嗚咽。(蔡文姬《悲憤詩》)

夕泣已非疎,夢啼太真數(shù)。(劉令嫻《題甘蕉葉示人詩》)

臨女欲含涕,羞畏家人知。(劉令嫻《代陳慶之美人為詠》)

以上都用哭泣來強化傷感的情緒,在無形中更加重了悲哀愁苦的情感基調?!氨焙汀皞惫渤霈F(xiàn)14次之多,如:

居常土思兮心內傷。(劉細君《悲愁歌》)

春華誰不美,卒傷秋落時。(翾風《怨詩》)

還入門,中心悲。(蘇伯玉妻《盤中詩》)

悲且傷,參差淚成行。(劉妙容《宛轉歌》其二)

悲哀和傷感的情緒彌漫在字里行間。直接使用“愁”和“苦”的地方共有11處:

出亦復苦愁,入亦復苦愁。(甄后《塘上行》)

循帶易緩愁難卻。(沈滿愿《晨風行》)

日落應門避,愁絲百端生。(劉令嫻《和婕妤怨》)

另外,“哀”、“怨”共出現(xiàn)8次,“嗟”、“嘆”共出現(xiàn)8次,“憂”字共出現(xiàn)4次,“恨”字共出現(xiàn)5次。在100多首漢魏六朝女性詩作中,這些具有濃烈感傷色彩的字眼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如此之多,足以說明漢魏六朝女詩人的整體情懷都是感傷的,而且這些字詞的使用使她們的作品在情感基調上表現(xiàn)出極其濃郁的哀怨感傷色彩。

其次,作品還通過人物與景物的關系來營造哀感幽傷的悲凄色調。在這一點上,漢魏六朝女性詩人主要用樂景來反襯哀情,通過人和景主客體間的不協(xié)調乃至相互對立來突出主人公心中的苦悶感傷。這時,美好的景物并不能給主人公帶來絲毫的慰藉和愉悅,反而會增添她的痛苦傷悲。如鮑令暉的懷人詩《寄行人》:

桂吐兩三枝,蘭開四五葉。

是時君不歸,春風徒笑妾。

在微風吹拂的春日里,蘭桂都已吐枝發(fā)葉了,一切都顯得生機勃勃那么美好,然而在這美好的季節(jié)里,主人公所思念的人依然沒有歸來,那么處于傷感之境的主人公是不可能從這樣的美景中得到愉悅的。相反,只能使她更深地體會到愁苦的凝重,于是便發(fā)出了“春風徒笑妾”的感嘆,其中所蘊含的感傷與無奈便不言而喻了。并且,主人公的憂傷之情在情與景的不協(xié)調中顯得更加鮮明突出。梁劉大娘的《贈夫詩》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妝鉛點黛拂輕紅,鳴環(huán)動佩出房櫳。

看梅復看柳,淚滿春衫中。

在春日融融的庭院中,梅花點點,柳條飄飄,然而夫君卻遠在他處,于是,這樣的春光便成了引發(fā)主人公傷心之情的外物,自己的形只影單和這樣的美景之間產生了鮮明的沖突,以致于使她“淚滿春衫”。由于“梅”和“柳”這兩種自然景物的襯托,從而使主人公相思傷離的情感表現(xiàn)得更為具體生動。

最后,漢魏六朝女性詩人還通過比喻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心中的感傷。班婕妤在《怨歌行》中以團扇自喻,最終被“棄捐篋笥中”的團扇便是女詩人自己失寵遭棄命運的真實寫照。雖然全詩并未明寫女詩人的悲傷,但其傷感的情緒卻寓于其中,該詩通過這種巧妙的設喻,把棄婦的悲愁哀怨表現(xiàn)得生動形象、淋漓盡致。再來看魏文帝曹丕之后甄氏的《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

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獨愁??啾?/p>

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念君??啾?,夜夜不能寐。

莫以賢豪故,棄捐素所愛。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

莫以麻枲賤,棄捐菅與蒯。出亦復苦愁,入亦復苦愁。

邊地多悲風,樹木何翛翛。從軍致獨樂,延年壽千秋。

甄后在該詩中使用了一連串的比喻,甚至不惜以“蔥”、“薤”、“菅”、“蒯”等來自比,祈求文帝不要喜新棄舊,反映了她遭讒被棄后內心深處的哀愁悲苦。彌漫在甄后《塘上行》一詩中的感傷意緒通過這些比喻的使用得到了更進一步的體現(xiàn)。另外,還有東漢竇玄妻的《古怨詩》及魏劉勳妻王宋《雜詩二首》(其一)也都是借比喻來抒發(fā)感傷之情的代表之作。前者通過“東走西顧”的“煢煢白兔”來自比,借以表現(xiàn)女詩人被棄后的彷徨無措和悲傷幽怨;而后者則通過被“緘藏篋笥里”的“床前帳”暗喻被棄的自己,詩中同樣也充溢著一種不可避免的感傷意緒。

感傷字眼的頻繁使用、用樂景襯哀情以及運用比喻的手法這三種營造感傷色彩的方式使作品所蘊含的哀怨和苦痛之情得到了更進一步的強化,漢魏六朝女性詩歌中的情感基調也因此更具有憂郁感傷的傾向。

漢魏六朝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女性詩人開始嶄露頭角的時代,中國女性詩歌也進入第一個繁榮期。在這個時期里,出現(xiàn)了一大批才情煥發(fā)、充滿個性的女性詩人,如:卓文君、烏孫公主劉細君、班婕妤、王昭君、徐淑、蔡琰、左芬、綠珠、謝道韞、桃葉、鮑令暉、劉令嫻、王金珠、沈滿愿等等。此時的女詩人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第一批進行大量創(chuàng)作的女性詩人,她們用自己的歌唱出了自己的故事和自己內心的情感。盡管她們歌唱的聲音還是那么地稚嫩,盡管她們的詩作在數(shù)量和內容上并不怎么豐富,但她們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依然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和作用。雖然從漢魏六朝女詩人的人數(shù)以及她們所創(chuàng)作的詩歌數(shù)量上來看,都顯得有些單薄,但這并不代表這一時期的女性詩歌沒有自己的特色。從情感基調上看,漢魏六朝女性詩歌以感傷哀怨為主調的,這種感傷哀怨的基調主要體現(xiàn)兩性之愛帶給女性痛苦與哀傷的作品和男權政治帶給女性悲傷和幽怨的作品之中;并通過感傷字眼的使用、用樂景襯托哀情及比喻手法營造出來了漢魏六朝女性詩歌的獨特哀怨感傷之美。所有這些,都是值得研究者關注的。

[1]房玄齡,等.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1779.

[2]沈約.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1799.

[3]陳中原.中國婦女生活史[M].上海:上海書店,1984:6.

[4]徐陵.玉臺新詠箋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5:58.

[5]陸昶.紅樹樓歷朝名媛詩詞[M].清乾隆三十八年紅樹樓刻本(卷二).

[6]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M].北京:中華書局,1983:646.

[7]楊銜之.洛陽伽藍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146-147.

[8]鐘惺.名媛詩歸[M].內府藏明末刻本(卷七).

[9]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2757-2759.

[10]范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450-451.

[11]譚正璧.中國女性文學史[M].北京: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36.

[12]沈德潛.古詩源[M].北京:中華書局,1963:52.

〔責任編輯安建軍〕

I206.2

A

1671-1351(2016)01-0006-04

2015-12-23

陳元瑞(1982-)女,河南固始人,河南信陽職業(yè)技術學院語言與傳媒學院講師。

河南省社科聯(lián)、經(jīng)團聯(lián)調研課題“漢魏六朝女性詩歌研究”(SKL-2010-801)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女詩人基調詩歌
中央定基調 明年經(jīng)濟工作這么干
詩歌不除外
著名女詩人胡茗茗
鴨綠江(2020年26期)2020-10-22 09:18:52
著名女詩人 池凌云
鴨綠江(2020年23期)2020-10-13 13:29:06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蘇并繁榮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詩歌島·八面來風
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08:25:54
于情于詩,曰俊曰麗——青年女詩人徐俊麗和她的無題詩
中華詩詞(2017年5期)2017-11-08 08:48:18
俏麗基調
風采童裝(2017年2期)2017-06-01 11:29:33
總基調:穩(wěn)中求進
2015 醫(yī)改奮力求進總基調:穩(wěn)重求進
长汀县| 定安县| 玛曲县| 青川县| 获嘉县| 阳原县| 北海市| 土默特右旗| 岳普湖县| 衡南县| 同德县| 乌拉特中旗| 红安县| 古丈县| 清丰县| 云梦县| 嘉祥县| 津市市| 彭州市| 遂溪县| 东至县| 呼图壁县| 上林县| 锦州市| 沅陵县| 龙江县| 宜川县| 兰西县| 娄底市| 前郭尔| 屏南县| 许昌县| 元朗区| 乾安县| 潜江市| 小金县| 陇川县| 北海市| 青田县| 黑河市| 云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