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永利
暮色爝火 浮世書評
鄒永利
日本的圖書情報學院大都有一門叫“抄讀會”的課程,是研究生的必修課,也是唯一一門全體教師都會出席的課程。每次課約由四名學生報告學術(shù)論文,每人一篇,論文全部選自學院指定的十余種英文專業(yè)刊物。負責報告的學生需要將論文縮寫成千字左右的梗概,連同文中的圖表一起復印分發(fā)給所有與會者。報告者用大約十分鐘介紹論文,然后接受大家的提問,過程頗似論文答辯。顧名思義,“抄讀會”就是將重要期刊中重要論文的重要部分摘抄出來,讀介給大家,是一種高效分享專業(yè)領域研究動態(tài)的學術(shù)互助會。一個學期下來,經(jīng)抄讀會報告的論文近70篇,權(quán)威期刊上的關鍵論文幾乎一網(wǎng)打盡,效率之高令人興嘆?!白厝招邪巳f里”,搭乘上抄讀會,課下看不看書,課上聽不聽講,都不至于在專業(yè)上被甩出地球去。抄讀會翹課的學生少,翹課的老師更少,常常是男女老少濟濟一堂,是找老師最靠譜的時間。往事如煙,筆者在日本經(jīng)歷的四年抄讀會印象猶深。
《圖書館論壇》開設的“爝火書評”欄目像是我今天的抄讀會,最相似之處當然是效率高?!办呋饡u”欄目有傳統(tǒng)的長書評,也有一兩千字的短書評,更有一篇二三百字、十篇一個專題的超短書評,效率之高令人竊喜。期待“爝火書評”欄目一網(wǎng)打盡天下圖書情報學好書,讓我等也能坐地萬里行,不致于落伍。這也許是筆者的一廂情愿,目前“爝火書評”欄目似是“季評”,辟欄一年余,總共刊登十幾篇評論,相顧滾滾書流,恰似螢光爝火,美雖美哉,秉之以識圖書館學江湖,仍然牽強了些。
不過,仍要期待,期待“爝火書評”欄目周期更短、容量更大。這恐怕非我一人之念想,書流滾滾,泥沙俱下,“吹盡黃沙始到金”,靠自己吹嗎?當然不行,成本過高。人越來越忙,時間成本高漲,大大提高了我們對高效率、高水平、專業(yè)“吹沙者”的需要。對高效率、高水平、專業(yè)書評欄目、書評人的需求之大也許超出我們的想像——當今自媒體中最火的談話秀“羅輯思維”就是一書評節(jié)目,粉絲數(shù)僅次于郭德剛的相聲。主持人羅振宇的開場白說得明白:讀書是件苦差事兒,從此以后我替你讀書。不管書有多厚、多大部頭,他在一小時內(nèi)幫你讀完、評完,為你把書讀薄。還有比羅振宇更快的:“樊登讀書會”40分鐘評完一本書,每周一本;日本的“書評合戰(zhàn)”五分鐘講評一本書,比誰講得動人深刻,短短六七年時間,“書評合戰(zhàn)”從京都大學的一個書評沙龍成長為一項轟轟烈烈的全國性賽事;“谷阿莫講電影”三分半鐘講完一部電影……這是一個快不一定就好,但一切要快、不得不快的時代。搜索引擎?zhèn)涫軞g迎,是因為它能幫助我們快速找到大量所需信息,問題是如何消化、吸收這些大量的信息?問題日見迫切,搜索引擎一時又無能為力。下一個大受歡迎的將是能幫我們迅速吸收大量信息的某種機制或機器,一種能將大量信息制作成高質(zhì)量、高密度、易消化成品的機制或機器。最好像黑客帝國里描繪的那樣,實現(xiàn)碟片、U盤與人體的物理連接,知識可隨時根據(jù)所需,瞬間導入大腦……在那一刻到來之前,人們需要羅振宇、樊登、書評合戰(zhàn)、谷阿莫……還有“爝火書評”。
在我國圖書館學專業(yè)雜志中,“爝火書評”類的欄目似乎不多,書評文章也少。個人感覺而已,沒有就此做過專門調(diào)查,也沒有找到新數(shù)據(jù),因此引用一份舊資料,作為這種感覺的旁證。津田調(diào)查了1978-1980年美國圖書情報學雜志上的書評類文章,發(fā)現(xiàn)12種核心雜志三年間共發(fā)表書評1771篇,評論圖書1183部,每本圖書平均獲評1.5篇,每種雜志年均刊載書評50篇[1]。以當時圖書的出版量、專業(yè)雜志的出版周期與載文量衡量,這一數(shù)字有些令人意外,也不禁令筆者對我國專業(yè)雜志的書評,對“爝火書評”欄目生出許多期待。
爝火雖微,卒能燎原!
[1]津田良成,宮治規(guī)子.最近の英米の図書館·情報學関係主要図書の書評による調(diào)査[J].library and InformationScience,1982(19):1-19.
(責任編輯:劉洪)
鄒永利,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教授。
2016-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