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梓雯 張繼蘋 黃 泳 肖 煒
(南方醫(yī)科大學中醫(yī)藥學院針灸推拿教研室,廣州510515)
學生社團實踐與針灸治療學的學習※
陸梓雯 張繼蘋 黃 泳*肖 煒
(南方醫(yī)科大學中醫(yī)藥學院針灸推拿教研室,廣州510515)
對于針灸治療學的教學問題,在中醫(yī)院校已取得了廣泛的關注與重視。但是目前,在針灸治療學教學方面仍存在不少問題。文章從針灸治療學教學與學生社團實踐相結合模式的可行性,結合的具體措施,結合之后的效果等三個方面論述了此種教學模式對于針灸治療學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與促進作用。
教學模式;針灸治療學;學生社團
針灸是祖國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一些常見病及疑難雜癥有較好的治療效果,為人類衛(wèi)生保健事業(yè)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隨著社會對醫(yī)學人才需求的不斷變化及醫(yī)學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原有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在針灸治療學這門課程的教學上亦是如此[1],因此對針灸治療學的現(xiàn)有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勢在必行。與此同時,高校社團活動作為大學生在校生活和學習期間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將學習附于日常生活及實踐活動中,為學生枯燥的學習生活增添了一抹亮麗的風景。中醫(yī)藥文化社團作為南方醫(yī)科大學唯一的中醫(yī)類學術性社團,在傳播中醫(yī)藥文化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索針灸治療學教學與中醫(yī)藥文化社團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利用社團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針灸治療學的應用性理論知識。
針灸治療學是研究運用針灸方法治療疾病的一般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是中醫(yī)基礎理論、中醫(yī)診斷學、經(jīng)絡腧穴學及刺法灸法學等相關基本理論知識及基本技能的綜合應用,是針灸專業(yè)的臨床課程。
目前,針灸治療學的教學多采用教師講授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式的輸送式教學模式,其以記憶、灌注、強制為特點[1]。此教學模式雖能讓學生充分了解相關的專業(yè)知識,但學生處于被動接受地位,這限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與主動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且此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及體驗,沒有師生間的雙向交流,從而造成學生不能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相結合,淡化了實踐操作對掌握及理解理論知識的輔助作用。然而,社團所具有的以下特點恰好彌補了該教學模式的不足。
1.1 社團活動具有自主性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大學生參與活動的意識也發(fā)生了變化,由被動變?yōu)橹鲃?,在社團中,學生就是社團的主人[2]。中醫(yī)藥文化社團作為我校學術社團之一,每年都舉辦各種類型的學術活動,例如學術講座,校園義診、知識競賽等,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主觀愿望參加任何一次社團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僅對學生的疑惑進行指導及幫助,不干涉學生的選擇。這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參加社團活動具有自由行和自主性。在社團中,學生們充分享自主權,這可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組織的能力,而這些恰恰可以克服傳統(tǒng)模式中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的弊端。
1.2 社團活動豐富多彩具有趣味性由于高校社團活動不受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及需要舉行社團活動,因此社團活動更具有廣泛性,其內容既可以高端深奧,也可以淺顯易懂,其形式更是多種多樣,從而使大學生可以在這個廣闊的天地里自由馳騁[3]。中醫(yī)藥文化社團通過舉辦尋針灸名家、中西醫(yī)標本館之旅等一系列趣味盎然的活動,打破了學生“教學-食堂-宿舍”枯燥乏味的三點一線生活模式,破除了只知閉門死讀書、苦讀書、不問世事的觀念。因此社團活動增強了學生汲取知識的趣味性。
1.3 社團活動更加個性化具有特異性眾所周知,老師在課堂上的授課是針對全體學生進行的,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4]。而社團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
學生的層次來舉行不同的社團活動,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因此中醫(yī)藥文化社團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了多層次、多方位的社團活動。例如,對于想要加強基礎的學生會進行醫(yī)學經(jīng)典誦讀活動;對于想要接觸臨床實踐的學生進行學生分組研討病例并匯報、義診等活動;對于想要開拓眼界與專家交流的學生進行講座等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克服了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無法運用到實踐中去的缺點,而且改善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培養(yǎng)目標單一、忽略個性的缺點,從不同角度鼓勵學生參與到針灸治療學的學習。由此可知,社團和活動正是相輔相成的。
2.1 針灸治療學實際操作課與社團的義診活動相結合針灸治療學是針灸專業(yè)本科生在大三時開設的一門臨床課,是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礎之后即將走向畢業(yè)見習前的一門實用性較強的課程。學好針灸治療學的關鍵在于理論聯(lián)系實際,課堂的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只有根植于臨床,通過接觸更多的病人,增加對疾病臨床表現(xiàn)、治療方法及預后各方面的了解才能對針灸治療學的理論知識有更深刻的認識及掌握。但事實上,目前的教學方法仍以灌輸式為主,臨床見習及實踐操作的缺乏導致了學生對理論知識一知半解,缺乏基本的臨床思維和臨床操作動手能力[5]。對此,中醫(yī)藥文化社團的義診活動可以給學生們提供很多接觸病案病例的機會,彌補了學生在課堂上缺乏實踐性的不足。學生通過親身接觸病人,對患者進行問診、辨證、診斷、治療來增加自己對于所學疾病的認識,逐漸對臨床診治過程有充分了解,形成臨床診療思維。
2.2 社團誦讀相關針灸治療經(jīng)典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教師雖然是知識的傳播者,是學生通往學科知識海洋的及渡船人,但教師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解答每個人的疑惑[6]。并且作為大學生,應該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中醫(yī)經(jīng)典著作作為祖國醫(yī)學的瑰寶,記載了大量醫(yī)家在行醫(yī)過程中遇見的病例及其診治心得,閱讀經(jīng)典著作對學生目前的在學習生活及今后的臨床診治均有巨大幫助。中醫(yī)藥文化社團內部小組一起誦讀經(jīng)典更增加了學生對于經(jīng)典的趣味性與挑戰(zhàn)性,學生在閱讀經(jīng)典之后通過互相交流可加深對中醫(yī)相關理論及針灸治療學實際應用的認識。
2.3 針灸臨床操作考試與社團舉辦針灸技能競賽相結合目前,針灸治療學的考試方法仍以筆試為主,該考試方法僅對學生理論知識的記憶程度進行測評,而對學生是否能將理論知識真正運用于臨床,完成對常見病、多發(fā)病治療的能力未予評價。且該考試方式使得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精力只集中在考試內容上,弱化了實踐操作的重要性,也形成了教師只對教材與考試負責,忽略學生本身的需求[7]。這種片面的考核方式一方面嚴重地束縛了教師的創(chuàng)造才能,泯滅了教師的教學熱情,也助長了教師的隋性;另一方面,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限制學生的操作能力,影響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甚則使學生產生“實踐恐懼癥”“臨床不能癥”。因此,針灸治療學的考核應將理論考試與操作考試相結合,考察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既往,中醫(yī)藥文化社團舉辦的針灸技能大賽包括點穴定位基礎知識,刺法灸法操作方法及病例分析診斷治療等環(huán)節(jié),綜合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在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評分過程中由多個老師審核評分。在比賽最后,得出每個學生的得分作為操作考試成績,并且評出一二三等獎,對獲獎學生以資鼓勵。如將針灸治療學的操作考試與社團舉辦的針灸技能大賽相結合則更加了學生的競爭心和趣味性,同時也更全面地考核了學生對針灸治療學的掌握情況。
2.4 該課程成績與參與社團活動的頻率掛鉤針灸治療學成績主要以理論考試,操作考試,平時成績三部分為主。為了增加學生們積極參與社團活動的積極性,可以將平時分與參與社團活動的頻率掛鉤,督促學生們多參加實踐,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3.1 激發(fā)學生學習針灸治療學的興趣中醫(yī)藥文化社團所舉辦的活動種類豐富多彩,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因此吸引眾多學生參與其中。與此同時,將針灸治療學教學與社團活動相結合之后,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對于針灸治療學的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參加社團活動為學生日后所學的知識鋪下一層奠基石。
3.2 提高學生掌握針灸治療學基礎知識的水平學生自發(fā)舉辦的社團活動涉及到各個領域,需要各個方面的知識,因此其需要不斷地從書本中汲取知識才能在活動中學到更多。學生們若想在經(jīng)典誦讀、知識競賽等針灸相關的活動中嶄露頭角必須對本知識完全掌握書且有較好理解,這充分調動了學生們學習專業(yè)知識的積極性。同時此類知識競賽不僅對學生的知識水平有要求,還要求參賽者有較高的隨機應變能力及較強的心理素質,可鍛煉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3.3 促進學生所學針灸治療學知識較好地運用于臨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偏重于教師的主導作用卻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8],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們的臨床操作能力動手能力則會大幅度下降。而這些多樣性的社團活動給學生們一個平臺充分展示自己的動手能力。因此像中醫(yī)藥文化社團舉辦的一些義診活動可以促進學生將所學的針灸治療的知識更好地運用到臨床上。
教學與社團模式的推廣首先社團要有足夠的指導老師,保證社團的師資力量[9]。其次社團內部要建立完整的制度,活動舉辦井然有序。最后可通過宣傳,宣講的途徑來向大眾宣傳這種教學模式的可行性。
總之,在探討針灸治療學教學與社團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中,筆者力求實現(xiàn)從灌輸式教學法,向啟發(fā)智能的方向轉變;從以信息知識教育為主的教學法,向以實踐為主的方向轉變;從以單一講授式的教學法,向手段多樣化、綜合化的方向轉變[10]。并結合專業(yè)特點,實施教學,注重因材施教,支持個性發(fā)展。社團是偏于實踐,讓學生施展才能的舞臺。而針灸治療學是讓學生走向臨床的橋梁學科,將二者相結合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勢在必行。希望以上針灸治療學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能給這門課程帶來明顯的教學效果,真正實現(xiàn)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
[1]王宛彭,劉洪恩,劉紅.《針灸治療學》教學方法研究探討[J].長春中醫(yī)學院學報,2002,18(3):63.
[2]祝雪虎.新時期高校學生社團活動的特點和作用[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1,11(3):91-92.
[3]吳萍鮮.淺析大學生社團建設在素質拓展活動中的作用[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03,16(5):21-24.
[4]王巖松,鄭學華,王宏哲.大學生社團活動淺析[J].新長征,2008(9):57-58.
[5]唐強,孫忠人,王大偉,等.針灸推拿學三點式臨床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34):64-65.
[6]陳梅,董勤,甘君學,等.《針灸治療學》實訓教學的改革探討[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08,29(12):66-67.
[7]徐世芬,張學亮.《針灸治療學》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探析[J].中醫(yī)藥導報,2009,15 (10):87-93.
[8]袁青,吳運才,俞裕天,等.淺談提高針灸治療學教學效果的若干體會[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4,12(24):89-90.
[9]賀簫楠.針灸推拿專業(yè)創(chuàng)新培養(yǎng)模式的實踐與探討[J].中等職業(yè)教育,2010(21):9.
[10]喬寬寬.公共音樂教育引入社團式教學模式可行性研究——以韶關學院為例[J].韶關學院學報,2014,35(1):148-151.
The Practice of Students'Association and the Study of Therapeutic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LU Ziwen,ZHANG Jiping,HUANG Yong*,XIAO Wei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15,China)
The teaching of Therapeutic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has obtained a wide range of attention and attention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However,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it at present.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ree points to reform and innovate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Therapeutic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including combination of the teaching and students'community,the specific measures and the effects.
teaching mode;Therapeutic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students'community
10.3969/j.issn.1672-2779.2016.21.009
1672-2779(2016)-21-0020-03
:李海燕本文校對:曲珊珊
2016-06-27)
廣東省質量工程項目;廣東省教改項目(No:GDJG20142123);南方醫(yī)科大學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專項研究課題項目
*通訊作者:nanfanglihu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