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洲
?
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的化學自主探究能力*
趙大洲
新課程標準把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作為重要目標。探究能力即自主探究與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機結合。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結合初中化學“剛入門,較簡單”的特點,許多初中教師嘗試著采用“邊實驗邊學”的教學方式,以學生動手做實驗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邊實驗邊學”,即學生在教師的專業(yè)指導下,通過觀察現象、思考問題、設計實驗、相互討論、交流結果等活動體驗對理論知識進行實驗論證的過程[1]。其特點表現為如下兩個方面:
1.“邊實驗邊學”是一種高有效思維密度的教學方式
所謂“有效思維密度”,即單位時間內的思維集中程度。在教學課堂中,有效思維密度即可延伸為學生在課堂上能夠集中注意力、充分開展思維活動的有效時間。如果學生一味地聽教師講理論知識,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會很短,其有效思維密度會很低,但是在課堂中穿插動手實驗活動,理論結合實驗,就會延長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較大的提高有效思維密度。
2.“邊實驗邊學”的教學方式體現了因人制宜的理念
“邊實驗邊學”可以按照學生對學習要求的程度來制定學習目標。因為學生的學習理解能力各有不同,學習成績優(yōu)秀,理解知識能力較高的學生,通過“邊實驗邊學”教學方式自定學習步調,把知識延伸和擴展,對難以理解的理論知識和現象加以實驗輔助,使自己學得更深一些,更廣一些。
能讓學生充分地動眼、動手、動腦的實驗,都可以被列入“邊實驗邊學”的教學內容。
1.教材中實驗器材要求不高、操作不復雜、安全有保證的實驗,都可以變演示實驗為學生“邊實驗邊學”。
例如,教材中二氧化碳的檢驗,實驗器材較為簡單,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完成。首先,將澄清石灰水倒入玻璃杯中,然后打開“可樂”瓶,把從瓶中溢出的氣體通入玻璃杯中,發(fā)現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觀察實驗現象后,學生得出結論:從 “可樂”瓶溢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可以檢驗二氧化碳。
2. “邊實驗邊學”所選用的實驗儀器都比較簡單,有些可以由學生自己動手自制。
例如,學生可以用廢舊的小藥瓶來代替試管;可以用禮品包裝盒來代替反應升降臺;可以用廢鋼絲繞制成夾子來代替試管夾等。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自制實驗儀器,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自主探究是科學素養(yǎng)的一種體現,包括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揮自主探究的主導作用,積極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了依據和保障[2,3]。
1. 通過“邊實驗邊學”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的能力
觀察是一種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的自我意識,是學生發(fā)現問題,獲得材料的重要手段,同時,觀察也是“邊實驗邊學”教學方式的基礎。善于觀察是培養(yǎng)自主探究能力的必要條件?;瘜W知識的學習,尤其是化學實驗,離不開觀察。只有善于觀察,學生才能擁有豐富的想象力,飽滿的學習熱情,激情倍增的求知欲望,才能通過不一樣的化學實驗現象,得到不一樣的結論,更深刻的掌握已有的化學知識。那么,如何通過“邊實驗邊學”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的能力呢?
(1) 明確觀察目的
同一實驗內容不同的人會采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得到的結果亦有不同,這是由于他們觀察的目的不同造成的。因此,學生在做實驗前就要按照“邊實驗邊學”教學方式的要求,明確觀察的目的,這樣,才能集中注意力觀察到想要的實驗現象。
(2) 掌握觀察方法
明確觀察的目的后,就需要掌握觀察的方法?!斑厡嶒炦厡W”教學方式要求觀察實驗現象要分清主次,抓住重點,全面細致,不錯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其方法有多種。對現象相近的實驗,采用對比觀察法;對于不易發(fā)現或容易消失的實驗現象,采用空白實驗法;對于現象不穩(wěn)定,容易變化的實驗,采用反復觀察法等。
2. 通過“邊實驗邊學”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的能力
學生在學習時要勤于思考,善于剖析,提出新的見解,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中學化學理論知識較為枯燥,學生初步學習,對知識僅為表面認知,有時需要借助實驗進行“邊實驗邊學”,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只有通過思考學會透過現象找出物質本質的特性、變化規(guī)律等,才能不斷地提高自主探究能力。例如,教材在講到“燃燒的條件”時,多數教師對燃燒的三個條件(要有可燃物、要有氧氣、要達到著火點),只是理論講授和演示實驗,并沒有讓學生參與實驗,因此,學生并沒有進行深層次的思考,也就不能深刻地理解。如果按“邊實驗邊學”的教學方式,以學生動手為主,學生在設計實驗時,就可能會思考:三個條件同時滿足才能燃燒,還是滿足其中一個或兩個就能燃燒?這樣,學生就會通過設計對比實驗解決遇到的問題。因此,只有通過“邊實驗邊學”,讓學生參與到實驗當中,才能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4]。
3. 通過“邊實驗邊學”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的能力
初中化學課程只在初三開設,結合理論知識,編排了一些趣味小實驗。這些趣味實驗取自于大自然、家庭和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讓學生感覺到化學就在身邊。例如,教材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中提供了一套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但是并未提及凈化裝置和尾氣處理裝置。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大膽地聯(lián)想,積極地思考,發(fā)揮創(chuàng)新思維,每個小組各自設計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實驗所需要的凈化裝置和尾氣處理裝置,通過實驗設計展示,再組織小組間的討論與交流。這樣,學生通過設計實驗,培養(yǎng)了學習興趣,學會了化學知識,真正地體現了“邊實驗邊學”教學方式的宗旨,增強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將“邊實驗邊學”的教學方式引入到初中化學教學中,不僅激發(fā)了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增加了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而且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體驗了探究和設計的樂趣,學會了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朱秀芳.新課程下初中物理"活動"的教學探討[J].考試周刊, 2011(2):199.
[2] 楊少山.談化學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J].成功(教育), 2009(6):37.
[3] 馮曉林主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能力培養(yǎng)與訓練[M].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0.
[4] 曹坤.善用現象類比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2010(4):23-24.
作者信息
趙大洲,博士,講師。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化學與化工系,710100
*基金項目: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趣味化學實驗對幼兒科學啟蒙教育的實踐研究”(編號:14JG013Y);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博士研究生科研基金項目“基于趣味化學實驗的幼兒化學啟蒙教育”(編號:2014DS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