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遠玲
沈陽市大東區(qū)草倉路小學,遼寧沈陽110041
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研究與實踐
鐘遠玲
沈陽市大東區(qū)草倉路小學,遼寧沈陽110041
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能激勵小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文章探析了“主題式閱讀”教學的基本內涵與主要特征,并闡述了其在單元導讀、語言內涵、閱讀方法等方面的操作策略,力求在教學中更好地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閱讀教學效率,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閱讀教學;主題式;研究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基礎?!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小學階段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并且在“實施建議”中強調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主題教學以其統(tǒng)整性、開放性以及對學生認知特點的尊重等方面優(yōu)勢,成為小學語文教學改變現(xiàn)狀、適應課程改革的新選擇。筆者現(xiàn)就該閱讀教學模式做如下闡述。
“主題式閱讀”就是圍繞一個主題,充分重視個體生活經驗,通過與具有共同主題的多個文本的碰撞交融,在重組過程的生成理解中,實現(xiàn)文本主題意義建構的一種開放性的閱讀實踐。零散的語言形式因為主題獲得內在意義上的鏈接,學習目的是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獲得對主題全面和深入的認識。這里的主題,可以是思想主題,也可以是知識主題或文化主題。它主張在實際閱讀實踐中,將內容零散、形式單一但具有共同主題的閱讀文本重新做一番精心的統(tǒng)整。小學語文主題教學,是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單篇教學支離破碎、目標不清及教學方式僵化、工具性與人文性割裂等問題,根據教學內容和兒童身心發(fā)展特點,在綜合思維指引下,以主題的方式,整合課內外資源,以語文立人為核心,在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挖掘教學內容的原生價值以及教學價值,在語言文字的理解與運用中,引導兒童生成主題,促進兒童語言發(fā)展、思維提升、精神豐富,整體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一種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以語文S版《一只貝》(第二課時)為例,筆者做了如下設計。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在課堂的開篇,讓同學們觀看貝殼的圖片。通過對美麗貝殼的直觀觀察,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向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到過海邊嗎?看見過美麗的貝殼嗎?”進而引進新課“你們想知道很久很久以前發(fā)生的‘一只貝’的故事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入這只貝的世界?!?/p>
(二)自讀自悟,多元交流
圍繞“為什么作者說‘這是一只可憐的貝,也是一只可敬的貝’”這個問題,請同學們自主讀課文,用橫線畫出你認為重點的字詞語句,思考體會到了什么,做好批注,然后小組內進行交流。
(三)由此及彼,拓展延伸
1.主題閱讀
讓同學們在預習的基礎上,默讀楊朔的《荔枝蜜》這篇文章,并比較兩篇文章的不同寓意,同時分析比較兩篇文章寫作方法和寫作特點的不同。
2.小練筆
出示席慕容的《貝殼》,讓學生閱讀。貝有很多種,有色彩斑斕、光彩奪目的貝,有外表丑陋卻用血與肉孕育珍珠的貝,還有席慕容筆下這只精致的貝。
在《一只貝》這一主題閱讀教學中,通過“奉獻”這一主題,將3篇美文聯(lián)系起來,將聽說讀寫各項語文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將對“奉獻”的各種認識整合了起來。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主題式閱讀教學和傳統(tǒng)閱讀教學模式相比,呈現(xiàn)出以下幾個鮮明特征。
(一)統(tǒng)整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經??梢钥吹竭@樣的現(xiàn)象: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學拼音,只能一遍遍地跟老師讀,跟同學讀,頂多是張大嘴巴aaa、扁扁嘴巴eee、圓圓嘴巴ooo、像把椅子hhh;中高年級的閱讀往往是“引入新課→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檢查自學效果,理解新詞→分段理清思路→逐段學習,歸納段落大意→歸納中心思想→質疑討論解答→小結,作業(yè)”,沒有將孩子們的一個個學習活動串起來,沒有將課文中的一個個知識點串起來,整個教學活動顯得松散,沒有結構。
如果我們給一年級的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營造一個主題,比如:今天天氣真好,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去動物園逛逛?不過老師有個要求,咱們得帶上幾個拼音寶寶一起去。先跟拼音寶寶打個招呼,記住拼音寶寶的名字……在這樣的游園主題的統(tǒng)整下,孩子們的一個個零星的學習活動就被串了起來,整個學習活動就會趣味盎然。同樣道理,如果我們給中高年級的閱讀設計一兩個主題,就能將課文中的一個個知識點串起來。
(二)開放性
正所謂綱舉目張。主題教學中建構起的學習主題,就像魚網上的總繩,只要一提起魚網的總繩,所有的網眼都張開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只要建構起學習主題,所有與這一主題有關的知識、活動、生活都向我們的老師、學生張開了笑臉,等待我們去選擇,去擷取,去建構屬于我們自己的主題意義。所以,主題教學開放了教學內容,可以“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把教材看作一種可以改造的客觀存在,積極審視和批判教材,科學地處理加工教材,準確地自選教材”。
(三)實效性
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特別是剛跨進校門的孩子,不超過15分鐘,而且在學習興趣方面,“低年級的小學生從對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外部活動更感興趣,逐漸發(fā)展到對學習的內容和需獨立思考的作業(yè)感興趣?!?/p>
竇桂梅老師根據自己的實踐探索認為,“借助于主題,……在學生入情入境的情況下,再來進行語言的學習、推敲,同時達到深化情感、磨礪思想的目的。這就好像每一個戲劇的引子、每一個風景點的引道一樣,先把孩子從聲、光、色的世界里引進語言的殿堂,然后教師仍舊借助主題給學生指出一個個路徑,讓學生有可能走近更多的作家、更多的文本,進行更豐富的語文實踐,他們的收獲才會更大?!?/p>
(一)以單元導讀作為總領
單元導讀課重在導,以單元導語為切入點,帶領學生對整組內容進行整體感知。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導趣,引發(fā)情感參與。學習一個單元要兩周時間,為使學生在這段時間里始終保持積極參與的良好狀態(tài),此環(huán)節(jié)的設置至關重要。二是導讀,全面感知內容。這里的讀,是指整體的瀏覽感知,是將課文、資料袋、插圖有機融合,引導學生對整組內容獲得整體印象,形成單元主旋律。三是導學,明確學習任務。導語中對本單元的教學在人文目標、學法目標、實踐目標上均提出了要求,應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總結。四是導行,課內延伸課外。引導、鼓勵學生主動搜集相關資料,為后面的學習鋪墊一種共同的學習情緒,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擴大語文學習的平臺。預習全單元,讓學生粗知單元內容,對單元的整體脈絡有一個大概的印象,這是總領階段的另一重要任務??筛鶕滩膬热莺蛯W生實際,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由學生通讀,有時也可由教師概述。有必要提高通讀要求,可適當提出思考問題。掃清文字障礙,往往與通讀全單元同步進行。
(二)以語言內涵作為承載
語文語言的意義和語文語言交際功能始終是閱讀教學的核心。學生始終關注豐富有序的語言內容,而不是沒有意義的語言形式,學習始終發(fā)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語言的輸入和輸出是一個反復刺激、不斷加深印象的過程,語文閱讀教學必須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可理解的語言輸入與輸出機會。主題式語文閱讀教學以主題為中心組織煩瑣零亂的語言材料,從聽、讀的角度為學生集中提供可觀的目的語輸入。主題資料庫最能集中散亂的語言形式,配合學生記憶和運用。以主題為中心的語言閱讀教學在孤立零散的語文知識間建立起一系列內在聯(lián)系,有利于學生獲得全面的、整體的、具有一定深度的認識。
(三)以閱讀方法作為橋梁
“批注法”和“誦讀法”都是小學階段學生應掌握的重要閱讀方法。在主題閱讀中融合這兩種方法,有利于學生對主題的把握及對文本的理解。
“批注閱讀”是以自覺為基礎,以自學為主線,以思維為核心,以畫、注、批為載體,以理解文本、提高自學能力為目的的一種閱讀方法。也就是徐特立先生提倡的“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樣讀書,眼到、心到、情到,才能真正走進文本,與作者進行深層次的對話。主題式批注閱讀,是讓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感受到主題的思想、主題的精神、主題的情感。這過程是從形式到內容、再從內容到形式,從“文”到“道”、從“道”到“文”,從理解到吸收、從吸收到表達的思維加工過程。比如,學生自讀《大禹治水》《虎門銷煙》,也許沒有能力批注出準確的主題,也許還不能用一個詞語、一個句子概括出歷史英雄怎樣偉大,但是學生在自己的圈圈點點中,欣賞崇敬大禹、林則徐這樣的人,被他們的故事所感動,閱讀的初步意義就實現(xiàn)了,就能引導兒童去讀整本的《歷史名人故事》。
“誦讀閱讀”是通過視覺接受文字信息,經過大腦加工,轉化為語言表達出來,是將無聲的文字轉化為有聲的語言的一種閱讀方法。在“主題式經典誦讀”中,我們主要采用三種方式:一是先誦讀后反芻的“鯨吞誦讀法”,即利用小學生記憶的黃金時期,把一些內容淺顯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的經典背誦下來,“吞下去”,高效積累,如誦讀《弟子規(guī)》《三字經》等。二是先理解再誦讀的“蠶食誦讀法”。這種方法適合那些內涵豐富、意義深遠的篇目,值得慢慢品味、咀嚼、體味、感悟,是一種欣賞性誦讀。如誦讀岳飛的《滿江紅》、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等。三是“鳥鳴誦讀法”,即圍繞一個主題,在一定范圍內,讓學生自主選擇讀哪些篇目,留給孩子自主閱讀的空間,進行散文式的“形散而神不散”的個性化閱讀。其過程書聲瑯瑯、議論紛紛、其樂融融。三種類型的誦讀方法,適用不同的文本,讓學生誦出精神,誦出情感,誦出語言的魅力。
與傳統(tǒng)閱讀教學相比照,語文主題式教學優(yōu)勢更加明顯,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助于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語文主題式閱讀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拋棄了教師的串講串問,刪除了師生間無效的對話,把課堂真正還給了學生,教師的教完全是服務學生的學,學生成了課堂的主角,小組合作、探究、匯報成了課堂上學生主要的學習方式。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充分體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有助于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主題閱讀找準了學生們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根本點,一切從讀開始,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巧妙地以教材主題為主線,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將閱讀方法由課內習得遷移到課外應用,讓閱讀實現(xiàn)“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讓學生們在有主題的閱讀中,獲得思想,獲得情感,獲得知識體系的生成。主題閱讀以語文能力為目標,以學習活動為中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得到迅速提升。
(三)有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主題式閱讀教學需要教師對課標理念、教材內容和學生情況有細致深入的研究。因此,該模式的實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專業(yè)要求,需要教師堅持學習,勤于思考,不斷探究,從而推動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1]賴儷.小學語文能力的分析和培養(yǎng)[J].科匯,2013(8).
[2]李學勇.試論語文主題學習的重要性[J].當代教壇,2013(10).
[3]蒙新英.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之初探[J].成才之路,2008(15).
(責任編輯:符潔)
鐘遠玲(1993-),女,遼寧沈陽人,小學一級教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