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寧, 張 歡
(西南交通大學 人文學院, 四川 成都 611756)
?
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第十八屆年會暨唐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羅 寧, 張 歡
(西南交通大學 人文學院, 四川 成都 611756)
2016年9月9日至11日,由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和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主辦的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第十八屆年會暨唐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西南交通大學九里校區(qū)召開,來自國內(nèi)外近百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140余位學者出席了大會。這是中國唐代文學學會首次在四川舉辦年會,在開幕式上,學會會長、復旦大學陳尚君教授也特別指出唐代文學與四川、成都的密切關系。西南交通大學總會計師張兵教授、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常務副院長向仲敏博士、四川大學張志烈教授、臺灣中興大學林淑貞教授先后致辭。此次會議共收到學術論文130多篇,數(shù)量多、內(nèi)容廣,涉及唐代文學研究的各個方面,充分展示了唐代文學研究的新成果、新動向。學者們通過兩次大會發(fā)言和四個分會場進行了熱烈的學術討論和交流。
四川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故鄉(xiāng),也是杜甫長期流寓和生活的地方。此次會議也有意將李白、杜甫研究作為會議主題之一,共收到約30篇論文,充分展現(xiàn)出此次唐代文學年會的地域特色。
華南師范大學戴偉華將李白與科舉的關系研究歸納為“性格論”和“身份論”,認為李白沒有參加科舉的原因應該是如范傳正所說的“漏于屬籍”。臺灣淡江大學呂正惠指出李白作品中有兩項特質(zhì):①文字簡明、意象簡單和口語化;②有大量擬古(包括擬古樂府)之作,承襲和模仿痕跡明顯,進而推測這是因為李白是異族胡人,他的作品的兩項特質(zhì)正說明這是一個異族人在學習和使用漢語。華南師范大學陳建森發(fā)現(xiàn)李白之“思”或逆向穿越到古代,或幻想穿越到神話傳說時代,或異化為物穿越到異質(zhì)時空,神思的獨運使太白詩“飄然”“不群”。安徽大學丁放在此前對玉真公主的研究基礎之上,重新討論和肯定了玉真公主以及吳筠推薦李白的舊說。成都大學楊挺運用身份認同理論揭示李白在其詩歌敘事中展示的自我認同,以及對自己與長安的密切聯(lián)系的強調(diào)。河北師范大學曾智安指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贈孟浩然》是李白蹈襲自己舊作或前人作品,帶有矯飾色彩,而這種草率的熱情很容易帶來反面的社交效果,故未得到孟浩然的回應。上海師范大學朱易安則注意到歷代以來以圖畫藝術的形式再現(xiàn)的李白形象,但早期真品多已不存,詩文吟詠則保存了不少信息,如詩文中涉及到的李白寫真、文人題畫詩以及李白詩歌的詩意圖等。此外,四川師范大學王紅霞《南羲采〈龜磵詩話〉解李白諸條辨析》、暨南大學曾肖《一本特別的詩歌選本——大英圖書館藏〈太白詩話〉考述》、西南交通大學商拓《李白及其詩歌在美國的傳播與研究情況簡述》、任顯楷《〈靜夜思〉及其三種英譯文的新批評解讀:兼論中國古典詩歌翻譯問題》則帶來了傳播學和海外漢學視野下的李白研究成果。
和李白研究一樣,此次會議中的杜甫研究也熱烈而深入。復旦大學陳尚君介紹了最近三年出版的三種杜集——蕭滌非先生主編的《杜甫全集校注》、謝思煒教授的《杜甫集校注》、下定雅弘和松原朗教授主編的《杜甫全詩譯注》的編纂特點、體例和成就,評價公允,對了解和閱讀這三部新出的重要著作具有指導意義。四川大學張志烈從總體風貌、自然景色、都市繁華和人文勝跡四個方面論述了杜甫吟唱中反映的成都文化,比較全面地展現(xiàn)了杜詩中的成都風物。西南大學劉明華分析了現(xiàn)代以來中國文學史教材和語文課本對杜甫其人其詩的選擇和評價,折射出時代思潮,也樹立了杜甫在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綿陽師范學院伍聯(lián)群指出杜甫的蜀道行役詩不僅描畫出蜀道山川奇絕之景,亦將山水之奇與行程之艱、世路之難的詠嘆交織在一起,突破了山水行紀詩的軌范。蘭州理工大學楊曉靄探討了同谷七歌的體式特點和其中蘊涵的“歌詠言,聲依永”的聲詩傳統(tǒng)。河南大學吳河清提出杜甫晚年作于夔州的《壯游》和漂泊在荊湘大地時期的詩篇共同構成了“詩史”的內(nèi)涵,也是詩人對自己一生的反思。高雄師范大學王頌梅注意到杜甫八首律詩為兩截體詩,其中都蘊含了背離意義,由此發(fā)展出兩截體的象征意義。日本大阪大學黃小珠從杜甫自身處境的變化出發(fā),發(fā)現(xiàn)入蜀前的罷官經(jīng)歷使得杜甫對陶淵明產(chǎn)生認同;草堂時期的創(chuàng)作亦受陶詩影響,表現(xiàn)日常生活的真切性和平凡性,成為杜詩創(chuàng)作的一個轉(zhuǎn)型期。鳳凰出版社李相東將李白《贈孟浩然》與杜甫《遣興五首》寫孟浩然的第五首進行對照,發(fā)現(xiàn)其中反映出兩位詩人在政治理想、創(chuàng)作理念、人生態(tài)度方面的差異。西南交通大學宦書亮討論了杜甫詩中的情緒類心理動詞使用情況及其表現(xiàn)的不同時期杜甫心理情緒的變化。中國海洋大學鞠巖分析了杜甫《北征》的敘事結構,著意發(fā)現(xiàn)其形式之下潛藏的意蘊。樂山師范學院唐瑛從《前出塞》等作品分析了杜甫的戰(zhàn)爭觀。
杜詩的影響和接受研究也是此次會議的一個亮點。中央財經(jīng)大學左漢林探討了杜詩風格在宋詩中的再現(xiàn),分析了蘇軾、蘇轍、陳師道、陳與義、陸游等人學杜的不同風格。蘇州科技大學凌郁之發(fā)現(xiàn)在北宋后期除詩文寫作外,李公麟的畫也在詮釋著杜詩,并與蘇黃對杜甫的表彰形成呼應。西南交通大學沈如泉以南宋李劉《四六標準》為例,闡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以后駢文創(chuàng)作深受杜詩影響的事實。成都大學劉詠濤分析了文天祥《集杜詩》對杜詩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風格的繼承與發(fā)展,認為《集杜詩》是脫離原著具有自己靈魂的優(yōu)秀作品。澳門大學汪欣欣、鄧駿捷指出劉辰翁關于杜詩中“麗”與“老”兩種審美范疇的評點,不僅揭示了杜詩豐富的美學內(nèi)涵,還透露出劉辰翁的“以心會心”與以時人審美觀念為參照的評點特色。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張慧玲結合明人對“性情”的認識,分析了明人對杜詩根柢性情還是乏于性情的爭論。西南交通大學周芳發(fā)現(xiàn)杜甫在亂世中能保身的智者形象被晚清大詩人鄭珍肯定,鄭珍還以杜甫“窮余而闊壯”的超然激勵自己,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宗杜學杜自寫心史。中國人民大學曾祥波則介紹了美國漢學家宇文所安新近完成的杜詩英文全譯本,宇文所安的譯本既是中國典籍為英語世界翻譯和接受的一件大事,也是杜詩研究的一項重要成果。西南交通大學張宇將杜詩與梓州的地理和古跡結合起來探討,介紹了這些古代遺存的興廢變化,除利用文獻記載外,還引入了大量田野調(diào)查的內(nèi)容。
李杜之外的其他詩人和作品,也有不少論文予以討論。如中南民族大學蕭曉陽從襄陽民歌的角度探究孟浩然詩流麗品格的由來。四川大學周裕鍇注意到韓愈詩中身體痛感的書寫展示的韓詩的獨特性,認為韓詩或者說韓孟詩派風格之所以傾向險怪,很可能與其身體狀況相關。日本大學益西拉姆通過對劉方平《月夜》的“蟲聲”、“南斗”等詞語進行分析,提出了新的解釋可能,進而認為該詩可能是描寫女性艷情的作品。人民文學出版社葛云飛考察了孟郊的生平和家族世系,并在其世家大族的背景之下來分析孟郊的“不平則鳴”。西南交通大學段莉萍、李曉丹對姚合送別詩的類型、意象和情感進行了闡述。中國社科院陳才智梳理了白居易接受史研究涵蓋的范圍,指出將從時間線索展開的接受史研究與從空間領域展開的詩跡研究結合在一起,是未來白居易研究需要拓展的方向。新疆師范大學魏娜認為白居易詩歌自注中包含強烈而自覺的讀者意識,白居易以自注作為信息擴充的手段,為詩歌傳播提供了便利。中華書局馬婧認為李商隱樂府詩創(chuàng)作的成功經(jīng)驗和失敗原因中體現(xiàn)了前代創(chuàng)作傳統(tǒng)與作家個人性格要素對作品風貌的復雜影響。西南科技大學何娜、周于飛指出李商隱詩中有“怨而不怒”的美德,實乃“弱德之美”。安徽社科院王樹森通過比較李商隱與杜牧的邊疆民族題材詩文,發(fā)現(xiàn)李商隱專注于反思唐朝最高政治倫理的腐敗,杜牧則側重于檢討唐朝應對邊禍的具體政策失誤與體制機制弊端。蘇州大學羅時進對《寒山子詩集序》的偽托問題重新進行了分析,引出寒山、拾得形象演變的思考。四川師范大學張海發(fā)現(xiàn)貫休和孟浩然在生平思想、詩歌創(chuàng)作上的某些相似之處。
除了詩人、詩作的個案研究,此次會議中的唐詩綜合性研究也是精彩紛呈。南京大學莫礪鋒對晚唐詩風進行微觀考察,揭示了晚唐詩長于律體、重視琢句、意盡句中而韻味不足的特點。廣西民族大學張震英考察了在中唐韓孟、元白諸人淡出詩壇后興起的“第三種勢力”姚(合)賈(島),認為在當時存在一個以姚賈為核心的詩人群體,而姚賈余緒不僅成為晚唐詩風的主流,也推動了唐風向宋調(diào)的轉(zhuǎn)型。浙江大學咸曉婷以唐詩題注為切入點,探索唐詩的書寫體式、別集編纂等問題,提出揭示唐詩題注的特征和形成過程,為探索唐詩別集的編纂過程提供了新視角。復旦大學査屏球探討了范文教材印本化與宋初對唐末詩風的傳承問題,認為從五代到宋初流行各類印本詩學教材,使得唐末五代人的作品成為宋人詩學知識結構的基礎和宋代詩學的一個起點。內(nèi)蒙古大學米彥青認為草原絲路上的唐詩書寫從文學的視角很好地展示了不同民族對于草原絲綢之路文化多樣性與復雜性的認知。吉林大學沈文凡、李瑩從唐代詩文中“渤海國”的形象和唐、渤的政治關系出發(fā),討論了唐文化對渤海國的文化影響。西北大學郝潤華認為唐詩中的“涼州”有邊塞、詞曲名、葡萄、女兒等意象,這與后代文人的盛唐情結與愛國情思有關。首都師范大學郭麗則梳理了“涼州”的稱謂和來源,對其音樂特點與傳播方式進行了考述,指出在盛唐之后“涼州”被賦予了多種內(nèi)涵:盛世符號、亂世先兆以及書寫河西之痛的載體。揚州大學柏紅秀注意到中晚唐音樂格局變化對銅雀妓詩的影響,認為此類詩歌對于研究唐代樂府詩和理解唐詩繁榮有重要意義。海南大學海濱分析了唐詩中的西域器樂,指出西域器樂文化景觀所表達的哀傷的審美意味。西北大學田苗分析了唐詩中的珠喻,認為唐詩在使用珠作為象喻對象時,不僅關注其外形特征,也注意到內(nèi)蘊精神,唐人通過對于比喻本體、表達方式的多元開掘,既催生出新的語匯,又將原本關于珠喻的語匯從陌生化發(fā)展至普遍化,成為后世詩歌語言乃至日常語言表達中的常見用法。首都師范大學吳相洲重新解讀了郭茂倩有關新樂府辭定義的關鍵表述,澄清了有關新樂府范圍和新樂府是否入樂的誤解。四川社科院王永波分析了唐代郎官與詩歌創(chuàng)作之關系。廈門大學胡旭、李蕓華指出集賢學士參與詩文活動并開始主導文壇的狀況促進了朝野雅俗詩風的交融,為中唐文體文風的變革奠定了基礎。中國社科院李桃在唐宋轉(zhuǎn)型視野下探討了士人從文儒到通儒、從士人到官僚的身份轉(zhuǎn)變。四川外國語大學羅燕萍探討了唐代詩歌與巴蜀園林的互動關系,注意到不同園林類型影響下的詩歌類型創(chuàng)作和歷史記憶。新加坡新躍大學陳珀如從相關詩歌文本出發(fā),探討文人庭園空間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關系,并通過后代文人以成都杜甫草堂為主題的詩歌文本探尋文人庭園如何在詩歌書寫中由物質(zhì)空間生成精神性的符號化空間。河北大學吳淑玲分析了驛傳在傳遞詩歌理論、交流詩作、切磋詩藝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阜陽師范學院張明華從拓展旅游文學內(nèi)涵的方面探討了唐代山水詩文的寫作。
佛教、道教對唐代文學發(fā)生了重大影響,此次會議中有數(shù)篇論文涉及。如北京外國語大學徐曉峰從格律的角度對詩禪融合進行分析,認為部分詩人在古律創(chuàng)作中的超越格律、破除規(guī)則與禪佛打破法度、離卻對待的宗旨相契合。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劉學軍對賈島“獨行潭底影,數(shù)息樹邊身”詩句進行詳論,以揭示賈島詩歌創(chuàng)作與佛教之間的關系。贛南師范大學張艮論述了唐宋以來天臺宗詩僧形成的自己的創(chuàng)作傳統(tǒng),指出學界常常忽略這些詩僧的天臺宗背景而誤作“禪詩”加以解讀。臺灣逢甲大學周誠明對《敦煌詩集殘卷輯考》中的僧詩進行了詳盡的詮釋,旨在由此加深對唐代佛教的認識,彌補中國詩史中有關僧詩在敘理、通俗詩方面的不足。寶雞文理學院劉林魁則對白居易的外丹燒煉及其道教信仰進行了探討。
在引入新理論分析唐詩方面,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論文。美國西華盛頓大學俞寧使用西方的生態(tài)文學批評理論分析唐詩中的猿,發(fā)現(xiàn)唐人對猿的分類、觀察、傾聽和解讀均有獨到之處。臺灣逢甲大學廖美玉從物候詩學的角度觀察詩歌創(chuàng)作,強調(diào)只有在場視維,方能親身感受時光流轉(zhuǎn)、物候多元的自然流露,“詩人在場”更是一種生存價值。青海師范大學方麗萍注意到中晚唐文人對南方的感知開始發(fā)生變化,由表現(xiàn)險怪苦惡到觀察其美好,享受其好樂,以致表現(xiàn)出四海一家的地理感知,開啟了新的南方認識的時代。臺灣逢甲大學李堯涓考察了唐代士人在求仕之路或仕宦之途上的“寒”和“孤”,注意到“京城書寫”呈現(xiàn)出正、負兩種張力,構建出繁富的京城面向。兩篇論文均引入了人文地理學的視角。西北大學邱曉則通過引入原型理論和神話學理論,對神話、道教和詩歌中的“天梯”意象做了初步考察。
在文獻研究和作家考證方面,湖北文理學院王輝斌研究了明清流行的四卷本《孟浩然集》,發(fā)現(xiàn)四家詩本、王孟集本、四庫全書本、四部叢刊本等四卷本,均源出于十二家本。安慶師范學院童岳敏介紹了方苞、姚范、張裕釗三家批杜本的概況,認為方批要言不煩,張批則具體細致,對杜詩風格和詩法技藝的評析較為全面。安徽師范大學韓震軍總結了《唐詩紀》??碧迫嗽娂某煽?,并評定其整理唐集的得失。河南社科院胡永杰對明人改竄唐詩《黃臺瓜辭》“四摘”為“摘絕”進行辨正,發(fā)現(xiàn)“四摘”、“摘絕”之異只是古籍流傳過程中常見的異文現(xiàn)象。天津外國語大學馬驍對杜甫與高適、李白等人的“梁宋游”的時間、地理、眾人交游和相關詩作進行了考述。西南大學劉潔通過對日本《千載佳句》中楊巨源作品的考察,發(fā)現(xiàn)平安時代初期即有相異于中土所存一卷本“楊巨源詩”傳至日本,而且對平安朝大江家族的文人有所影響。魯東大學陳冠明指出《唐五代人物傳記資料綜合索引》中存在的一些失誤和遺憾,提醒學界使用時注意其中的學術風險,并附以《〈唐五代人物傳記資料綜合索引〉李姓部分疏誤辨正》,有益于此書之使用。石河子大學趙紅考證了唐中期宋若莘、宋若昭等宋氏五女的生平事跡。
在唐詩流傳和海外的影響研究方面,除上述劉潔文外,還有天津外國語大學馬蘭州探討越南漢文燕行詩對唐詩的接受與選擇,認為以阮忠彥為代表的越南燕行詩人學習繼承了唐詩的性情之美卻未展示出風骨之力,長于抒情而弱于言志。西南交通大學劉玉珺探討了越南詩人阮秉謙《白云庵詩集》中的唐音宋調(diào),認為阮秉謙是越南詩人學習宋詩的典型代表,言志明理傾向鮮明,以自己的創(chuàng)作實踐了宋代理學詩人景理合一的詩學取向。中國社科院王瑩對英國漢學家麥大維的論文《不安的記憶:杜甫、皇家園林和國家》進行了介紹,涉及到唐詩中的一些植物意象及其與政治、文化、宮廷禮儀的關系。西南交通大學徐臻探討了唐代鑒真僧團與日本奈良詩壇的文學交涉。西南交通大學何俊總結了李白、白居易和杜甫在德語區(qū)傳播的三種類別。西南交通大學唐均探討了中古阿爾泰語民族文學對唐代文學的借鑒和吸收。日本東海大學佐藤浩一介紹了2014至2015年日本學界在唐代文學研究方面的學術成果。
詩學文論研究也出現(xiàn)了一批研究成果。南開大學盧盛江《平聲與唐詩聲律說》討論了唐人聲律重視平聲的現(xiàn)象,認為這和近體詩律的追求、平聲的聲音特性、平聲字多等有關。中國社科院劉寧討論了晚唐出現(xiàn)的《本事詩》等唐代詩歌本事批評這樣一種詩學現(xiàn)象,認為《本事詩》中圍繞本事批評展開的對“詩史”和“詩教”的獨特理解,對深化唐代詩學有重要意義。中國社科院高曉成從晚唐詩格中注意到“物象比”理論,對此理論的構成機理及其對詩歌意象化的作用、集中出現(xiàn)的原因等幾方面作了初步探討。貴州師范大學吳夏平討論了唐代詩歌、小說、散文等與史學發(fā)生的關聯(lián),認為唐代呈現(xiàn)出“文之將史”的演進態(tài)勢,如雜傳和小說與正史構成了互補關系。臺灣中興大學林淑貞透過元結編選的《篋中集》,發(fā)現(xiàn)元結追求的雅正詩風和其詩歌創(chuàng)作在內(nèi)容、形式和風格上的特點。上海師范大學王新荷揭示了白居易崇雅抑俗,力主恢復“正始之音”的音樂主張。南開大學盧燕新認為殷璠在《河岳英靈集》中采用例證法、比較法等方法,在小傳中加入文士生平事跡品評、詩人詩歌成就論析以及詩章與詩句品鑒等,擴大了選本的傳播功能,也表述了編選家的詩歌理論。臺灣清華大學李欣錫對韋莊所編《又玄集》“清詞麗句”的選詩標準進行了細致討論。臺灣中央大學李宜學梳理了《才調(diào)集》的版本源流,分析了二馮、紀昀對《才調(diào)集》中李商隱詩的詮釋及其詩學淵源。廣東財經(jīng)大學胡玉蘭討論了王夫之對“唐無五言古詩”說的態(tài)度,認為王夫之即借用這一論斷來表達他對儒家詩教傳統(tǒng)的維護。河南大學焦體檢指出清代詩話對唐詩文獻的輯佚考證、唐代詩人與詩作和詩論的研究均有不小的價值和貢獻。華南師范大學蔣寅認為清代喬億《大歷詩略》作為古代唯一一部大歷詩評選,展示了格調(diào)派評點的批評風格和批評話語,喬億詩學總體上顯示出格調(diào)詩學在乾隆年間的深化。上海師范大學查清華對陳伯海先生主持的“唐詩學書系”八種專書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了介紹。上海師范大學李定廣提出“唐詩選學”的學術概念,以探究唐詩總集編纂演變史及內(nèi)在邏輯線索、理論和實踐意義。
文章研究方面仍以韓愈為中心,但研究的重點并不限于韓文。如遼寧大學畢寶魁強調(diào)了韓愈在宣城四年是其學業(yè)的開始,他在此跟從竇牟學習,竇牟及竇氏家族對韓愈的人生有重要影響。華中科技大學劉真?zhèn)悘奈幕祟悓W視角來審視韓愈的人論,認為韓愈的人論實質(zhì)上是討論人類文明進化的過程與途徑。北京大學管琴注意到韓愈有意識地效仿同輩朋友的寫作風格,將此稱作“效體”;而杜甫在酬唱和贈詩中也善用效體,這可佐證“杜詩韓筆”的特殊性。鄭州師范學院張弘韜注意到韓柳二人從思想和創(chuàng)作實踐上對待古文、駢文的差異,二者在古文與駢文的互動中實現(xiàn)了兩種文體的新變。西北大學李芳民依據(jù)柳宗元的釋氏題材文類寫作了解其個人與佛教的關系,探究當時釋俗交涉中豐富的社會文化蘊涵。中國人民大學谷曙光認為南宋黃震的韓愈研究既富于理學意味與學術色彩,又顯示出敏銳的文藝感受力和獨到的藝術鑒賞力,集宋代詩話、筆記論韓愈之大成。河南社科院張清華討論了姚鼐《古文辭類纂》對韓文的選錄和評注,認為其校注精審、評論確當,并將其與茅坤《唐宋八大家文抄》、高步瀛《唐宋文舉要》進行比較,以深入認識姚鼐對韓愈古文的接受和研究。河南大學楊國安從林云銘的《韓文舉》探討明清時期韓文接受的文化背景,注意到當時出現(xiàn)的這種韓文普及選本與科舉制藝的關聯(lián)。四川大學祝尚書對“王楊盧駱當時體”的“當時體”進行了論述,指出其顯著特點是文章用典多,內(nèi)容華而不實。黑龍江八一農(nóng)墾大學田恩銘認為中唐士風的復振與文風、文體改革互相作用,形成“直正”之史家風范及弘揚儒學精神的士人群體。日本富山大學鄧芳詳細考證了元德秀生平、作品及其精神內(nèi)涵,揭示出元德秀對中唐詩人的精神影響及其在文學復古方面的作用和意義。湖南科技大學李德輝將唐人行記分為傳記體、日記體、筆記體和綜述體,分別進行了論述。濟南大學李偉探討了唐末小品文在內(nèi)容與藝術方面的開拓,即內(nèi)容上的尚“理”趨向與藝術上對“怪奇”文風的糾偏。
在此次會議上,新出石刻文獻研究是一個亮點。浙江大學胡可先介紹了新出石刻史料中有關李德裕的資料,認為由此可就李德裕的生平、李德裕的文學創(chuàng)作、李德裕與唐代文化、牛李黨爭等問題展開更深入的研討。西北大學李浩介紹了新見兩方回紇碑志,對其史料價值進行了初步探討。陜西師范大學郭海通過對《大唐故淮南大長公主墓志銘并序》的解讀,明確了公主的家庭、年譜、才華、死亡原因及喪葬儀式。與石刻文獻密切相關的墓志碑文研究,這次會議中也出現(xiàn)了好幾篇論文。浙江師范大學孟國棟注意到墓志的選材、形制和文化內(nèi)涵等帶有強烈的地域色彩,考察地域因素對墓志形制的影響,還可揭示墓志在其他方面的價值。廣西師范大學莫道才以盧藏用《景星寺碑銘》為中心,討論嶺南唐碑之間內(nèi)在的關聯(lián)以及駢文文風在嶺南地區(qū)的影響。東莞理工學院徐海容探討了初盛唐文館制度與碑志文體革新之間的關系。石河子大學楊向奎認為義例研究在墓志文獻整理中的應用可以有效避免文獻整理中的一些錯誤。北方民族大學王東通過分析墓志的撰寫方式,發(fā)現(xiàn)撰寫者可能會進行史料造假,認為墓志呈現(xiàn)出來的是修正過的墓主生平世界。日本島根大學戶崎哲彥以柳宗元《獨孤君(申叔)墓志》為考察線索,又以新出土唐代墓志為參考材料,結合考古、禮制等,就唐人石本與集本互異之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廣西民族大學李謨潤對四篇碑文的撰者、書者、所立佛寺、書體及所立時間等內(nèi)容作了考訂,揭示了佛寺碑刻作品對研究唐代文化史、文學史的價值和意義。臺灣逢甲大學劉家華考察了千唐志齋所藏唐亡宮人墓志的書風,在墓志研究中投射了書法藝術的眼光,給墓志研究帶來新的視野。
小說研究方面的論文在唐代文學年會上發(fā)表一直不多,本次會議則有所改觀。臺灣大學康韻梅根據(jù)前人研究成果,進一步揭示《玄怪錄》顯示幻設的策略,認為從這類文本可探知全書的撰作是為純粹對“奇誕”的興味,與元和崇尚奇詭的文風和文士“征異話奇”撰述小說的時代風氣相關,指出牛僧孺有意使用幻設手法產(chǎn)生的效果體現(xiàn)出唐代小說兼具史才、詩筆、議論的問題特質(zhì)。西南大學黃大宏提出唐傳奇以虛構一個完整的故事作為小說意義的載體,是傳奇文體從傳統(tǒng)小說中獨立出來的標志,而《易經(jīng)》“立象以盡意”的方法論原則是唐傳奇虛構敘事原則的思想淵源,唐傳奇是借故事表達文學意圖的典范形式。針對當前流行的傳奇概念和觀念,西南交通大學羅寧提出應以古人對小說和傳記的看法為出發(fā)點,重新審視傳奇這一自魯迅之后建立起來的現(xiàn)代概念,主張將傳奇看成是一種風格和寫法,使用“傳奇性(體)傳記”的表述,指出唐代傳奇不過是中唐時期好奇思潮在傳記上的表現(xiàn),現(xiàn)代的傳奇概念擴大化了。香港嶺南大學劉燕萍從唐代小說對雷州雷神的相關記載中,發(fā)現(xiàn)了雷州雷神的特殊性,如卵生雷種、豬首神以及與雷相斗并迫其降雨等,反映了當?shù)孛褡宓男叛觥_|寧大學熊明將客店奇遇故事分為三種亞型,分析了客店在唐人小說情節(jié)建構中的功能,并指出這類故事最顯著的特征即故事情節(jié)的奇幻性與審美體驗的驚奇效果。汕頭大學楊為剛認為在衙署化與宅第化兩種祠廟空間功能對應下出現(xiàn)了冥府敘事和人神婚戀敘事,是兩種唐人祠廟信仰的主要書寫形式。天津財經(jīng)大學崔際銀分析了唐代商賈小說《竇乂》的經(jīng)營之道,認為其展現(xiàn)出的經(jīng)營理念值得今人學習借鑒。重慶師范大學何亮從“互類互文”的角度探討公牘文作為互文文類與漢唐小說的融合,指出小說文體組合的多樣化也使其形成“文備眾體”的藝術體制特征。
四川師范大學房銳探討了五代王仁裕的《王氏聞見錄》,分析和肯定了其書在記載前蜀歷史與文學方面的文獻價值。常州大學沈揚指出李德裕的平泉記憶詮釋著他的仕隱矛盾,彰顯了他焦慮彷徨的復雜心緒,而從宋人對他的批評中,可以窺探宋代文人對玩物所持有的態(tài)度。香港浸會大學陳偉強注意到敦煌曲子詞中的一個母題原型——“我于此洞求仙”,探討了敦煌曲子詞中帶“仙”字的調(diào)名與歌辭的關系,論證了“仙”意的來源,但也強調(diào)不能拘泥于女仙傳說在作品中的作用而造成過度闡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王治田以《韓朋賦》為中心,對敦煌俗賦的講唱文學特色進行了分析,并就賦的性質(zhì)及其在中國講唱文學史上的地位、中國的講唱文學發(fā)展等問題作出了一些思考。河南師范大學周相錄分析了《西廂記》的嬗變,指出王實甫《西廂記》雜劇宣揚的不是愛情至上,而是合法婚姻,其描繪的是彌補現(xiàn)實缺陷的一場人生美(迷)夢。
此次會議還有一項特別活動,在開幕式上舉行了對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前會長傅璇琮先生和臺灣唐代文學研究宗師羅聯(lián)添先生的追思,中華書局總經(jīng)理徐俊、臺灣淡江大學呂正惠、西北大學李浩、臺灣大學康韻梅、南開大學盧燕新上臺發(fā)言,介紹了兩位前輩在學術研究中的巨大成果和貢獻,回憶起與兩位前輩相處的種種細節(jié),沉痛深情,令人動容。此次會議還完成了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第九屆理事會與第十屆理事會的換屆選舉,增補了十一位理事和四位常務理事。由于有兩位副會長屆齡不再擔任學會領導工作,補選徐俊、蔣寅為副會長。中國唐代文學會副會長羅時進教授在閉幕式上致辭,指出本次會議的學術討論收獲很大,在總結了會議中的精彩發(fā)言和觀點之后,他對將來唐代文學的研究路徑提出展望,希望能恢復良好的學術生態(tài),繼續(xù)基礎文獻的研究,重視唐代詩歌的接受和影響研究,同時吸收新理論、新方法,拓寬學科視野,促進唐代文學本體研究。
(責任編輯:武麗霞)
2016-09-28
羅 寧(1971-),男,四川成都人。教授,主要從事漢宋文學文獻研究。E-mail:13540754071@139.com。
I206.2
A
1009-4474(2016)06-00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