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軼劼張晶晶(云南師范大學文學院,云南昆明650500)
張愛玲的人生境遇與其作品的荒原意識
黃軼劼張晶晶
(云南師范大學文學院,云南昆明650500)
張愛玲是一個思維獨特而復雜的作家,她獨特的人生經(jīng)歷,形成了她獨特的荒原意識。她用自己的悲劇人生,來書寫人世間的一切悲劇,并把它們融于作品之中,其筆下的男性世界表現(xiàn)了荒涼感和悲劇感。本文試圖通過淺析張愛玲的人生經(jīng)歷,來探究其作品中蘊含的荒原意識。
張愛玲;荒原意識;人生境遇;悲劇精神
張愛玲的荒原意識是其對人類文明和人性的深層意義的探索,使其傳奇性的故事有了嚴肅的哲學意味。她的作品所體現(xiàn)的荒原意識,不僅是20世紀40年代上海洋場社會中人的精神狀況的投射,而且也和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面對物質文明侵蝕的當代人的思想危機相吻合。因其處在社會轉型期,張愛玲的作品表現(xiàn)出對傳統(tǒng)文化的顛覆,體現(xiàn)出對傳統(tǒng)文化的超越和作家自身對現(xiàn)代文學貢獻的價值。
荒原意識是西方現(xiàn)代主義文學中的基本主題,在象征主義的作品中表現(xiàn)得非常突出。其作品展示的多是貪婪、猥瑣、絕望的人性,人們深陷于這種幻滅的環(huán)境之中無法自拔。在荒原的世界里,沒有可靠的愛情、親情等一切情感,人們對彼此失望。生于戰(zhàn)爭年代的張愛玲認為,“個人即使等得及,時代是倉促的,已經(jīng)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有一天,我們的文明,不論是升華還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涼’,那是因為思想上感到了隱隱的威脅。”[1]這是她對所處時代的深刻探究,是她從人類精神家園里窺探出它本質的空泛與無情。這就是張愛玲對人性探索的深層世界,一個人性的荒原世界。
她所處的時代,展示給她的是社會、人生、精神的脫節(jié)和腐敗。于是,各種幻滅萎靡,都會出現(xiàn)在張愛玲獨特的以“荒原”為主色調的審美視角當中。于是,她的作品里,都會帶著這樣的眼光審視世間:在急劇破壞的時代中,上海是充斥著腐敗氣息的“地獄天堂”,《傾城之戀》中香港的遺老遺少們的醉生夢死;《紅玫瑰與白玫瑰》中男女之間赤裸裸地互相玩弄。她的筆下或者是遺老遺少們荒淫萎靡的生活或者是金錢主宰下無愛的婚姻,再或者是病態(tài)而畸形的亂倫之情。時間如流水般逝去,看似風平浪靜的現(xiàn)實生活,實際充滿了令人不安的恐懼和慌張。在她的作品背景里,妖嬈多姿的上海,仿佛永遠在墮落前展現(xiàn)最璀璨的光芒。這些現(xiàn)實的社會痼疾,使張愛玲自然產(chǎn)生了幻滅的悲涼,顯得無力與無助。她從這些人間百態(tài)中窺探出了真正的人性荒原,這才是她一直在尋覓的所得,是她透過蕓蕓眾生的七情六欲做出的結論。她用自身的體驗感受著這個時代,形成一種失落的“荒原意識”,并將其融入她的作品中。
(一)張愛玲的生活經(jīng)歷
張愛玲自幼家庭破裂,這對其性格的形成影響很深,自小家庭的不和睦,讓自卑和孤獨寂寞占據(jù)了她的內心。她是家族衰敗后的見證人,也是家族解體的受害者。雙重的失落,深深地積淀在張愛玲的內心深處。1938年,在倫敦大學的遠東區(qū)選拔考試中,張愛玲名列第一。后來由于歐洲戰(zhàn)爭爆發(fā),她沒有去成,改去了香港大學。這種學業(yè)上的成功給了張愛玲十足的信心與鼓勵,她憧憬著自己的美好未來與似錦的前程。在香港大學期間,她學習優(yōu)異,一直名列前茅,這更加增進了她的自信心。她沉浸在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之中,民族危機和戰(zhàn)爭并未對她帶來太多的恐懼,她好像獨立于世人之外,冷眼旁觀著社會的變遷。然而,香港之戰(zhàn)還是摧毀了她對前程的計劃和安排,她認識到了戰(zhàn)爭的殘酷和生命的脆弱,戰(zhàn)爭讓張愛玲失去了原本的生活規(guī)劃,并且使她陷入了捉襟見肘的生存境地。于是,要想在這個社會上生存下去,除了寫文章,對于她而言似乎沒有別的什么出路了。憑借著獨特的文學天賦,張愛玲開始了她的文學創(chuàng)作。在時代的風口浪尖上,她成了一個冷眼旁觀的“現(xiàn)實揭露者”。
(二)親情的殘缺
張愛玲出生于一個曾經(jīng)非常顯赫的家族,然而到1912年,家道中落。雖然依舊是榮華富貴,錦衣玉食,但她的父親卻是一個浪蕩弟子,整天抽鴉片,閑來無事便看看閑書、逛戲院、泡賭場、養(yǎng)外室。而張愛玲的母親是名門閨秀,思想先進,崇尚西方文化,與出身官宦世家的丈夫格格不入,經(jīng)常吵架。每到夫妻鬧矛盾時,仆人們便會把張愛玲姐弟倆帶出去讓她們在一邊靜靜地玩,張愛玲便和弟弟聽到樓房內父母的無可理喻的爭吵聲。她四歲時,母親舍棄丈夫和一雙兒女,獨奔國外,張愛玲在幼年便缺失了母愛的關懷。之后母親回國,短暫的歡樂之后,父母離異,這又給張愛玲稚嫩的心靈關了一扇窗。
張愛玲高中畢業(yè)選擇了出國留學之路。然而自己的向往和母親的支持換來的卻是父親的囚禁。最終,她逃出了這囚禁她的空房子,投向了母親。母親的西方式思想深深地吸引著張愛玲,但與此同時,她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天賦只限于文學寫作,在生活中,就連待人接物的小事,都很難達到母親的要求。女兒與自己理想的差距、丈夫的不上進,都讓張愛玲的母親感到失望,她甚至對張愛玲說道,“我寧愿看你死,也不愿看你活著使自己處處受痛苦”[2]。這讓張愛玲幾乎失掉了全部自信。她對母親的愛一點點被摧毀,她的孤獨無助也一步步加深,她的性格越來越與人格格不入,越來越敏感、封閉、自卑。一開始她失掉了父愛,現(xiàn)在又失去了母愛,她的家庭觀念一夜轟塌……
父母關愛的極度缺失在張愛玲幼小的心里烙下深深的痕跡。她對父母的失望、絕望甚至到最后的敵意,都不是她這個年紀的孩子該有的情緒。這種過度的不安全感又因為中國傳統(tǒng)的孝道而無法發(fā)泄,她只能默默地把失望壓在心底,時間久了,這種壓抑影響到張愛玲心理的發(fā)展,她對生活的熱愛在某種程度上也轉變?yōu)閷κ澜绲慕^望。在《我看蘇青》里,張愛玲提及自己的夢中是一個下著大雨的夜晚,她一個人在雨中既恐懼又孤獨,十分可憐。由此可以看出,夢是她內心無助絕望的體現(xiàn),表明張愛玲對世界的絕望與恐懼,在她的心里,世界就是一個充滿黑暗的恐怖的地方,她無處藏身。
(三)婚姻的不完美
張愛玲在《愛》這篇文章中寫道:“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3]這個人便是胡蘭成,他是一個高級的文化漢奸。汪精衛(wèi)組織偽政權時,胡蘭成作為“公館派”分子被任為偽宣傳部政務副部長,又任過偽行政院法制局局長。張愛玲在家人反對的情況下和胡蘭成結了婚,后又因胡蘭成要政治避難而與其離婚。1946年的冬天,面對前來探望的張愛玲,胡蘭成惡語相對,“你來做什么,還不快回去?!保?]這讓張愛玲極其心痛悲傷。她曾經(jīng)說過:“我真是心疼你了,你這個人啊,我恨不得把你包包起,像個香袋兒,密密的針線縫縫好,放在衣箱藏藏好”[5]。
張愛玲的愛情小說中不乏病態(tài)的、畸形的社會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又是人無法抵制誘惑,不能把握自己、克制自己而導致的,而這似乎是張愛玲對自己婚姻的總結。這種婚姻上的不完美,從側面給內心敏感的張愛玲留下深刻的痛,這種作家自身的感受又會或多或少的照應在文章中,荒原、恐懼、幻滅……這樣的影子便時常在作品中體現(xiàn)。
隨著家族的衰落、父母的離異,家庭關愛的缺失讓她的內心充滿了失落與復雜的心理。長大后又面臨戰(zhàn)爭的災禍、時代的動蕩,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她的心底扎根發(fā)芽,漸漸形成了她充滿了荒原的精神世界,而這種精神又決定了她看待世界和人性的獨特視角,也由此形成了她小說的主題:現(xiàn)代性與傳統(tǒng)性的融合,亂世中世界的冷漠和人性的荒原。
(一)人物的悲劇
在張愛玲的小說里,人與人之間沒有真正的感情,充滿了虛情假意。自私、假道學、變態(tài)成了她小說里人物的主要特征。張愛玲筆下的人物大多都是這種失去自我、內心被扭曲的都市小人物形象,從這一點上看,張愛玲小說的荒原意識,再加上清一色的瑣碎人生,確實是現(xiàn)當代文學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所以,與其說張愛玲寫出了一個個充滿孤寂、凄涼、破敗、無奈的社會現(xiàn)實,倒不如說是張愛玲將其內心深處的蒼涼感、孤寂感與荒原意識投注到她筆下的人物刻畫中,成為人事交相呼應的人生注解?!秲A城之戀》中的范柳原、《花凋》中的女兒鄭川娥、《紅玫瑰與白玫瑰》主人翁佟振保、《封鎖》中的人物形象等等,都表現(xiàn)了在現(xiàn)代社會中個人意識的喪失,揭示了人們精神的荒涼和空虛。
張愛玲筆下的人物形象多是灰暗的,她塑造的男性形象多是扭曲變態(tài)的,就如同其《金鎖記》里敘述的“一級一級走進沒有光的所在”。《茉莉香片》中,主人公聶傳慶從小失去父愛,性格扭曲到變態(tài),對母親同情,對父親迷戀,聶傳慶的父親出場次數(shù)不多,但據(jù)張愛玲的描述也是暴虐成性。讀者在《多少恨》中,惋惜三個女人的人生悲劇,也痛恨虞老先生對家茵的壓榨,在家茵的生活剛有起色的時候,父親剝奪了家茵微薄的工資,家茵無奈讓宗豫為自己的父親找工作,父親卻私吞公款,隨后又答應夏太太讓家茵做宗豫的姨太太。張愛玲筆下的“父親”像極了自己的父親,年輕花錢如水,年老仍然揮霍無度,活脫脫一個紈绔子弟?!缎慕?jīng)》更是一部有意思的作品,小寒生活在一個看似圓滿的家庭,實際上她和父親的關系曖昧不清。父親有錢有地位,儼然是一個成功者的人物形象,然而當父女陷入感情糾葛不能自拔時,父親卻選擇逃避離開,將痛苦留給妻女,成功的父親此刻是一副道貌岸然的虛偽形象。
《傾城之戀》表現(xiàn)的是一對亂世男女在愛情掩蓋下的情感荒原。范柳原與白流蘇之間僅有“一剎那的徹底了解”。他們之間的愛情是建立在互相索取的基礎之上的,范柳元希望白流蘇能永遠做他的情婦,而白流蘇則是希望獲得“經(jīng)濟上的安全”。范柳原憑借著在外打拼的精明圓滑,在女人之間成功周旋,但是這也足以見得他追求的只是畸形的暫時的歡樂,而這種歡樂注定是不會長久的。他們倆的愛情故事體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虛偽而又無奈的荒原感。
(二)環(huán)境的凄涼與詭異
張愛玲是聰慧的,她成功地抓住人物生活的環(huán)境,積極地為人物營造一種與人物性格心理相匹配的環(huán)境。生動形象地站在人物立場上看待周圍的環(huán)境,又通過環(huán)境描寫進一步深化故事中人物的內心世界。
張愛玲筆下的環(huán)境描寫大多是凄冷、詭異、荒涼的。比如,在她小說中的夜色描寫是清冷的、陰森的,月亮是模糊的、殘缺的。《茉莉香片》中對夜晚半山腰的景色描寫相當恐怖,“林子里的風,呼呼吼著,像捌犬的怒聲。較遠的還有海面上的風,因為遠,就有點凄涼,像哀哀的狗哭”。與傳統(tǒng)的“思鄉(xiāng)”之意截然不同,張愛玲筆下的月亮充滿了恐怖與凄涼。《金鎖記》中長安眼中的月亮是殘缺的“墨黑的天,幾點疏星,模糊的缺月,像石印的圖畫,下面白云蒸騰”。月亮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團圓”“思念”這些美好意義的象征,更多表現(xiàn)是殘缺、詭異與恐怖。《金鎖記》里體現(xiàn)了很多人與人之間的壓迫,尤其是揭示了七巧扭曲、變態(tài)的內心。環(huán)境的描寫對人物內心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陰森的月亮與冷漠的人物內心是相契合的。
張愛玲的小說中的人物大多是亂世風雨中的浮萍,為了一己私利,展現(xiàn)著人性的各種丑態(tài)。這里既有作者對人生的真實體驗,也有悲涼經(jīng)歷在張愛玲身上留下的痕跡,這種荒原感極強的意識籠罩在整個作品中,讓小說充滿了厚重的荒原意識。因此,張愛玲的小說,處處體現(xiàn)著一個失落的人生體驗,絕望與幻滅是世界的永恒主題。
張愛玲作為中國現(xiàn)代極其特殊的重要作家,每個接觸到她作品的讀者,都被深深震撼。本文對張愛玲小說的荒原意識作了簡單分析,從作家本人到作品,她不動聲色地將讀者帶到一個精神流失的“荒蕪”環(huán)境之中。張愛玲內心極度敏感,她自己本身是一個缺“愛”的人,又看到了這個世界上太多令人絕望的一面,以至于她一生都很難擁有永恒真摯的愛。在她的作品中,她關注自我,關注人類本身,并且在細碎繁雜的日常生活中揭露現(xiàn)實的真相,以此來傳達出對世界和人性的絕望與無奈。
[1]張愛玲.傳奇[M].上海:上海山河圖書公司,1946:72.
[2]任茹文,王艷.沉香屑里的舊事:張愛玲傳[M].北京:團結出版社,2002:97.
[3]張愛玲.流年[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53.
[4]胡蘭成.今生今世[M].臺灣:遠景出版事業(yè)公司,1986:34.
[5]劉川鄂.張愛玲傳[M].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0:189.
2016-02-25
黃軼劼,女(漢族),2014級文藝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學理論與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