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fā)展,獨立學院的發(fā)展面臨轉型的挑戰(zhàn),而獨立學院中大學英語課程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仍側重于語法詞匯等基礎語言結構的教學。本文從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面臨的挑戰(zhàn)及社會對畢業(yè)生的需求,探討并分析了獨立學院大學英語課程與ESP課程相結合的重要性及其實施的策略。
【關鍵詞】獨立學院 大學英語教學 ESP教學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fā)展,獨立學院的發(fā)展面臨轉型的挑戰(zhàn),而獨立學院中大學英語課程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仍側重于語法詞匯等基礎語言結構的教學,學科專業(yè)化的特點較弱。因此,獨立學院中大學英語教學應加快自身的改革步伐,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應賦予大學英語教學更多的專業(yè)化色彩,以培養(yǎng)出能夠適應社會發(fā)展的應用型人才。
一、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及面臨的挑戰(zhàn)
獨立學院,始于于20世紀90年代末,首先在我國浙江地區(qū)出現(xiàn),它所招收的學生是在高校本科層次第三批次錄取。獨立學院是指實施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舉辦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經過十余年的發(fā)展,獨立學院已經成為促進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獨立院校設置與管理辦法》實施五年后,自2013年起,國家開始對獨立院校進行評估驗收?,F(xiàn)階段,獨立學院以轉型發(fā)展培養(yǎng)應用型本科人才為目標,擴大辦學規(guī)模,以增強自身的整體實力為突破口,逐步探索屬于獨立院校的發(fā)展出路。
目前,獨立學院的大學英語課程為校級通實教育課程,教學主要側重于包含英語詞匯與語法等在內的基本語言結構的講解,學科專業(yè)化的特點較弱。然而,隨著國際間經濟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社會中對畢業(yè)生專業(yè)英語水平的要求也隨之增高。社會需求與英語教學現(xiàn)狀之間的差距逐漸凸顯。獨立學院需要為社會培養(yǎng)出能夠適應社會發(fā)展的應用型人才,而現(xiàn)階段側重基礎語言知識教學的大學英語教學的模式與內容并不能促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因此,獨立學院中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應賦予大學英語教學更多的專業(yè)化色彩,培養(yǎng)出能夠適應社會發(fā)展的應用型人才。
二、ESP與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融合的重要性
Hutchinson and Waters把外語教學分為兩大類,即通用(General English)和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其中,專門用途英語,即ESP,是指根據(jù)學習者特定的目的和需求開設的英語課程,包括商務英語、科技英語、旅游英語等。ESP教學強調培養(yǎng)學習者在特定專業(yè)環(huán)境中運用英語開展工作的交際能力。
大學英語教學研究者曾多次指出,隨著我國大學新生英語整體水平的提高,大學的基礎英語教學應適時向專門用途英語教學轉移。自改革開放后,為數(shù)較多的外語界專家紛紛認為大學英語在完成基礎英語教學后,主要發(fā)展方向是ESP。例如,程雨民認為“中學培養(yǎng)基本外語能力,高校結合轉移進行提高”。秦秀白指出“從長遠角度看,我國高校英語教學的主流應該是專門用途英語(即ESP)教學”。2010年,陸儉明提出“鑒于小學、中學和大學的英語教學內容重復,建議對各階段的英語教學重新定位。中小學英語教學應定位在打基礎上,而大學和研究生的英語教學則應定位在偏重于學術或者特殊目的需要的英語教學上”。目前,國外研究者對ESP教學的研究與運用相對成熟,我國的外語界專家也正在研究ESP教學模式。ESP課程能夠反映出獨立學院和學科特點,能夠有效的進行個性化教學。獨立學院以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大學英語教學采用ESP教學模式有利于促進獨立院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有利于大學生適應當今社會需求。
三、獨立學院開展ESP教學的策略
針對獨立學院自身的辦學特點與人才培養(yǎng)目標,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進行ESP課程的開設需要結合自身的情況與特點。
首先,獨立學院應增強師資配備。ESP課程的教學對大學英語教師英語語言及專業(yè)要求大大提高。大學英語教師大多數(shù)是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yè)畢業(yè)的碩士或博士,他們在校學習的課程主要為語言學、英美文學、翻譯等。而開設ESP課程需要教師有相關理論并且要具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因此,相關的師資培訓必不可少。
其次,ESP課程的開設要滿足學生及社會的需求。在開設ESP課程之前,任課教師可以采用問卷調查或訪談的方式對學習者學習目的和學習需求進行深入的分析,以便課程能夠達到最好的效果。針對不同專業(yè)的學生,采用與其專業(yè)相關的真實的語言材料進行ESP課程的教學,以便于切實提高學生在真實情景下的交際能力。
總之,獨立學院正面臨著轉型的挑戰(zhàn),如何從容的應對考驗,如何培養(yǎng)出更加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是每一位在校老師亟需思考的問題。其中,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應加快自身的改革步伐,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本文結合獨立學院自身的特點與大學英語教學所面臨的挑戰(zhàn),探討了ESP教學與大學英語教學結合的重要性及其實施策略。從整體來看,將ESP教學融入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必要性和作用。
參考文獻:
[1]Hutchinson,T&A.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蔡基剛,廖雷朝.ELE還是ESP,再論我國大學英語的發(fā)展方向[J].外語電化教學,2010.9.
[3]程雨民.入世形勢下的外語教改[J].外國語,2002(6).
【作者簡介】趙瑩,女,碩士研究生,助教,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大外部,研究方向為語料庫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