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耀南洪玉雙
清風降逆湯治療寒熱錯雜型反流性食管炎臨床療效研究※
●吳耀南1*洪玉雙2
觀察清風降逆湯治療寒熱錯雜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隨機對照的方法,共納入本病患者69例,隨機分為治療組35例與對照組34例,治療組予清風降逆湯治療,對照組予西藥雷貝拉唑鈉腸溶片10mg bid,枸櫞酸莫沙必利5mg tid治療,兩組療程均為8周,治療前后各觀察記錄臨床癥狀1次,復查電子胃鏡評價療效。結果:治療組胃鏡下療效有效率為80.00%,優(yōu)于對照組的73.52%(P<0.05);治療前后的癥狀療效對比,治療組有效率85.71%,優(yōu)于對照組的76.47%(P<0.05);治療組在改善臨床癥狀積分方面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結論:清風降逆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療效確切且無毒副作用。
清風降逆湯 反流性食管炎 中醫(yī)療效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最常見的消化道動力障礙性疾病,屬胃食管反流病(Ge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一種,約占GERD患者的30%[1]。本病的發(fā)病年齡以40~60歲多見,男性多于女性(2~3∶1),北京、上海兩市的發(fā)病率達1.92%[2]。RE的主要發(fā)病機制是抗反流防御機制減弱和反流物對食管粘膜攻擊作用的結果;主要的病理表現(xiàn)為鱗狀上皮增生、黏膜固有層乳頭延伸、上皮細胞層內炎細胞浸潤、黏膜糜爛、潰瘍形成、Barrett食管改變[3]。該病病程纏綿,易反復發(fā)作,深為患者所苦。部分本病患者若失于治療或不注意生活調攝,易發(fā)展為Barrett食管,甚至可導致食管腺癌發(fā)生[4],故其防治應引起重視。近年來,中醫(yī)藥對RE的研究逐漸深入,運用中醫(yī)藥治療該病積累了一定的經驗。2014年1月~2015年3月,筆者采用隨機對照的臨床設計方法,以自擬清風降逆湯治療35例RE患者并進行了療效觀察,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診斷標準
1.1.1 西醫(yī)診斷標準 參照2006年《中國胃食管反流病共識意見》推薦使用的1994年洛杉磯反流性食管炎診斷和分級標準。其中,胃鏡檢查分級標準為:0級:正常食管粘膜;A級:1個或1個以上的粘膜破損,長徑小于5mm;B級:1個或1個以上的粘膜破損,長徑大于5mm,但沒有融合性病變;C級:黏膜破損有融合,但小于75%食管周徑;D級:黏膜破損融合,至少達到75%的食管周徑。達A級及以上者即可診斷為RE。
1.1.2 中醫(yī)證候診斷標準 參照2002年《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中藥新藥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所制定的診斷標準,患者出現(xiàn)“肝郁化熱”,“脾虛胃熱”主證,并見有怕冷肢涼,喜熱飲食、噯氣,納呆,舌淡或紅,苔薄白或薄黃而膩,脈沉或弦細等,可診斷為寒熱錯雜證。
1.2 納入標準 ①年齡18~65歲;②經內鏡診斷為RE;③符合RE之寒熱錯雜證候診斷標準。
1.3 排除標準 ①凡不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②有消化道腫瘤、消化道出血、食管狹窄、胃食管手術史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者;③合并腦、心、肝、肺、腎疾病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疾病、精神病患者;④妊娠或準備妊娠的婦女、哺乳期婦女;⑤有相關藥物過敏史者;⑥不能堅持用藥者。
1.4 一般資料 觀察病例來源于本院門診及住院患者,共69例。將納入病例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齡19~64歲,平均(42.94±10.649)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16個月,平均(7.80±3.513)月;治療前癥狀總積分:(9.09±3.15)分;胃鏡分級:A級:7例;B級:21例;C級:6例;D級:1例。對照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齡18~65歲,平均(42.65±11.252)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15個月,平均(7.56±2.956)月;治療前癥狀總積分:(8.38±3.03)分;胃鏡分級:A級:8例;B級:20例;C級:5例;D級:1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治療前癥狀總積分、胃鏡分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5 治療方法 治療組采用自擬方清風降逆湯加減口服,基本藥物組成:清風藤(雞屎藤)15g,半夏10g,黃連5g,黃芩10g,干姜10g,黃芪15g,浙貝10g,吳茱萸3g,海螵蛸15g,生蒲黃10g,草珊瑚30g,莪術10g,甘草10g。胸痛明顯者加郁金10g、延胡索10g;痞滿嘔吐加厚樸10g、代赭石30g(打碎先煎);咽干明顯者加牛蒡子10g、桔梗10g;瘀血明顯加丹參15g、三七6g(沖服);食積者加雞內金10g、炒麥芽15g;心煩、失眠加夜交藤15g、合歡花15g。日1劑,加水500mL煎至150mL,煎2次,分早晚2次飯后溫服。對照組采用西藥雷貝拉唑鈉腸溶片(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10mg bid(早晚飯前),枸櫞酸莫沙必利(江蘇豪森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5mg tid(三餐飯前)。兩組均用藥8周。治療期間停用其它一切治療RE的藥物。
1.6 觀察指標與方法 (1)通過癥狀積分的改善情況,評定患者主要臨床癥狀如反酸、燒心、胸骨痛、胃脘痛、嘈雜、脹滿、納差、便溏、口干口苦等改善情況,按照無、輕、中、重分別記為0、1、2、3分。(2)通過復查電子胃鏡,觀察內鏡下患者食管粘膜的改善情況。根據(jù)內鏡分級標準(1994年洛杉磯分級標準)將RE分為正常、A、B、C、D級,分別記為0、1、2、3、4分。
1.7 療效標準 (1)癥狀療效判定效標準:參照2002年《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采用尼莫地平法計算癥狀改善百分率,即(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痊愈:癥狀消失;顯效:癥狀改善百分率≥80%;有效:50%≤癥狀改善百分率<80%;無效:癥狀改善百分率<50%。(2)內鏡療效評價標準:痊愈:內鏡下食管黏膜正常;顯效:炎癥未消失,治療前后積分減少2分;有效:炎癥未消失,治療前后積分減少1分;無效:炎癥未消失,治療前后積分無變化。
2.1 兩組癥狀積分比較 兩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治療組在改善臨床癥狀積分方面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1。
組 別例數(shù)(n)治療前治療后治療組359.09±3.15△4.06±2.15★▲對照組348.38±3.025.18±2.29★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癥狀療效比較 治療組有效率為85.71%,對照組有效率為76.47%,經秩和檢驗,兩組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癥狀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 兩組胃鏡下療效比較 治療組有效率為80.00%,對照組有效率為73.52%,經秩和檢驗,兩組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胃鏡下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4 不良反應 兩組中雖有個別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但休息或對癥處理后可恢復正常,未發(fā)現(xiàn)有嚴重不良反應。患者治療前后的一般體檢項目如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等均未見明顯異常。
本病無中醫(yī)病名,但根據(jù)其臨床表現(xiàn)可歸入“痞滿”、“吐酸”、“翻胃”、“噫醋”等范疇。脾為陰臟,胃為陽腑,脾主運化,胃主受納,兩者相互諧調,共同完成飲食水谷精微的消化和吸收。脾病多見虛證,有“陰道虛”、“虛則太陰”之論,脾氣虛衰,虛則易寒;胃病多見實證,有“陽道實”、“實則陽明”之說,胃氣壅實,實則易熱。脾胃同病,易表現(xiàn)為寒熱癥狀交互錯雜的復雜局面,即寒熱錯雜證[5]。因此治療上,須用寒熱并用的方法治療,如《醫(yī)偏》所言:“寒熱并用者,因其人有寒熱之邪夾雜于內,不得不用寒熱夾雜之劑?!薄稖夭l辨》又云“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應以寒熱并調,以平為期。寒熱并用是陰陽互根原理在中藥配伍中的具體運用。
本課題從中醫(yī)理論出發(fā),抓住RE發(fā)病的關鍵,根據(jù)辨病辨證結合原則,以寒熱并調、標本兼治為法,以清風藤(雞屎藤)加《傷寒論》中治療上熱下寒,脾胃氣機阻滯成痞之半夏瀉心湯化裁,擬定清風降逆湯治療本病,達到調理氣機、制酸止嘔、益氣化瘀的目的。方中清風藤(雞屎藤)功善清熱祛濕,消滯,止痛,清熱解毒,為君藥;半夏味辛苦,性燥,功能散結除痞,降逆和胃亦為君藥。干姜味辛,性熱,功能溫中散寒除痞,此為辛開;黃連、黃芩味苦性寒,功能清降泄熱開痞,此為苦降,三藥寒熱平調,辛開苦降,合用為臣。黃芪溫中健脾,益氣補虛亦為臣藥。吳茱萸與黃連配伍,即左金丸,功善清泄肝火,降逆止嘔,吳茱萸既可助黃連和胃降逆,又可制約黃連之苦寒,使瀉火而不涼遏,溫通而不助熱;久病入絡,瘀血內生,以生蒲黃、莪術活血化瘀,《本草匯言》指出:“蒲黃,行止之藥也……,血之滯者可行,血之行者可止,凡生用則性涼,行血而兼消”,而莪術性溫,既能破血行氣,又能消積止痛,且《本草圖經》有云:“治積聚諸氣,為最要之藥?!币虼?,生蒲黃與莪術性味一涼一溫,共奏活血行氣止痛之功;草珊瑚性平,功善清熱解毒、抗菌消炎,亦能活血止痛;海螵蛸制酸和胃,且與浙貝母合用,即烏貝散,既能制酸和胃,又能化痰散結,以上幾味共為佐藥。甘草調和眾藥為使。諸藥配合,為寒溫并用,標本兼治之法,既能清熱化痰,又能去瘀補虛,從而達到調理氣機,制酸止嘔,益氣化瘀的目的。
本觀察結果顯示:清風降逆湯可有效改善患者癥狀,療效優(yōu)于西藥治療組。清風降逆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療效確切,安全可靠。
[1]楊玉巧,高社光,郭 皓,等.反流性食管炎病癥的機理和治療[J] .求醫(yī)問藥,2012,10(4):207.
[2]潘國宗,許國銘,郭慧平,等.北京上海胃食管反流癥狀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消化雜志,1999,19(4):223.
[3]2003反流性食管炎的診斷及治療指南,中華消化內鏡雜志[J].2004,21(4) :221-222 .
[4]李兆申,徐曉蓉,許國銘,等.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特征分析[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05,22(5):315-318.
[5]任小寧.方劑寒熱并用配伍規(guī)律研究[D] .陜西西安:陜西中醫(yī)學院,2009.
福建省中醫(yī)藥科研一般課題(No.wzy0914)
吳耀南,男,主任醫(y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脾胃病的中醫(yī)臨床研究。
1.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廈門市中醫(yī)院(361009);2.福建省廈門市同安中醫(yī)院(36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