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晶
(同濟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 200092)
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時代內涵及發(fā)展
王紫晶
(同濟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 200092)
我國開展社會主義新聞輿論工作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而面對新的社會發(fā)展形勢,還應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時代內涵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基于這種認識,本文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時代內涵進行了論述,然后對新的歷史機遇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發(fā)展問題進行了探討。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時代內涵;發(fā)展
在新的歷史階段,新聞輿論研究者及工作者應加強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時代內涵的認識,以便更好地促進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發(fā)展。
(一)使命觀
從本質上來講,新聞事業(yè)社會功能來源于新聞、輿論和社會的關系。作為輿論工具,新聞同時也是社會公器。在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指出新聞輿論工作開展事關黨的路線方針的貫徹、事關黨和國家事業(yè)的推進、事關各族人民力量的凝聚、事關黨和國家的命運。所以在復雜的輿論生態(tài)下,應始終把握新聞輿論工作的導向作用,以建立正確的新聞輿論使命觀。而這種使命觀則是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每個媒體和每篇報道都承擔起傳遞正能量的責任。
(二)政治觀
在政治上層建筑中,意識形態(tài)是重要組成部分。而作為社會意識形態(tài)傳播和形成的重要工具,新聞與政治的關系極其密切,新聞輿論工作也一直都是政黨活動內容。在國家發(fā)展的新時期,習近平更是指出新聞輿論工作應將政治方向擺在首位,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和黨性原則,同時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和正面宣傳引導。[1]所以,政治觀也是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新聞輿論工作者增強政治家意識,以繼承馬克思主義新聞觀。
(三)人民觀
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的過程中,中國共產(chǎn)黨人一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新聞輿論工作導向。習近平指出,新聞輿論工作者應明確“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句話清楚闡明了新聞輿論工作的人民觀立場,確保了黨性和人民性的內在統(tǒng)一。將人民觀當成新時期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才能體現(xiàn)新聞輿論工作的根本立場,并確保新聞輿論工作能夠堅持這一根本原則,使其依靠群眾、服務群眾和引導群眾。
(四)真實觀
遵循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以及新聞真實性不僅是對新聞報道的首要要求,同時也是新聞報道實現(xiàn)科學報道的途徑,記者要堅持用唯物史觀和辯證法全面反映事物的發(fā)展進程。針對這一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也指出: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根據(jù)事實完成對事件的準確描述和報道,則能從宏觀角度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但是,在將一般事實轉化為新聞事實的過程中,原本大量自在的事實發(fā)生了規(guī)則化、目的化的重組,具體表現(xiàn)在:無限向有限的轉化,無序向有序的轉化,自在向自我的轉化,所以新聞質量取決于新聞工作者的立場、觀點和采取的方法。[2]掌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則能避免工作者采取形而上學的思想方法,因此能使新聞微觀事實基礎得以保留。
(五)創(chuàng)新觀
擁有正確的目標和立場,并不能確保新聞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因為,從動機到效果的過程,還要依靠新聞輿論工作者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傳播方式和報道方式才能取得最好的傳播效果。面對全新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tài),新聞從生產(chǎn)到接收這一過程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所以習近平在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一再強調,新聞輿論工作需實現(xiàn)理念、內容、方法、體裁、手段、形式、體制、機制和業(yè)態(tài)的創(chuàng)新。因此,樹立創(chuàng)新觀這一新時期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才能加快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從而使新聞輿論工作更好地適應分眾化和差異化傳播趨勢。
(一)打破舊有理論框架
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時代內涵解讀后可以發(fā)現(xiàn),想要在新時期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還要使其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從而通過打破舊有理論框架取得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為此,在具體研究新聞輿論工作的各種問題時,還應摒棄蘇聯(lián)東歐馬克思主義研究中的傳統(tǒng)解釋構架,并完成當代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科學理論體系的構建,以便使學術思想的深度和廣度得到提升。在此基礎上,才能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深刻專題性研究,進而發(fā)揮其對新媒體的導向作用。
(二)開創(chuàng)新的研究圖景
為促進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發(fā)展,還要開創(chuàng)中國新的研究圖景。針對馬克思主義原著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想要使經(jīng)典文獻有完全不同的理論語境,就要對其進行有新意的研究。具體來講,就是對后來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進行評判時,還應回到馬克思處來把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基本精神和內容,以便完成基于開放文本的研究視野的開拓。而作為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功能性特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僅僅是對馬克思話語進行了轉換。從哲學和經(jīng)濟學多個方向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深層預警進行挖掘,則能夠完成新時期對新聞話語轉換問題的探索。
(三)形成有效實踐指導
新聞輿論的全球化,使得當代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與過去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產(chǎn)生了差異,并使人類全球實踐結構和生存方式發(fā)生了深刻變革。為使新時期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能對新聞工作形成有效的實踐指導,還要在當前語境下完成新聞實踐的科學概括,通過與時代對話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理論升華。[3]另外,想要使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構建和諧社會中起到實踐指導作用,還要確保新聞輿論工作能夠對各階級、利益集團、階層和社會群體間的利益矛盾及沖突進行正確認識和報道,并從資本主義各種新聞實踐中獲得警示和寶貴的經(jīng)驗,進而使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能有效促進社會和諧。
在全球化時代,輿論生態(tài)變得愈發(fā)復雜,媒體格局也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所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已經(jīng)擁有了全新的時代內涵。加強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時代內涵的認識,并堅持尋求促進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不斷發(fā)展的途徑,才能為我國的新聞輿論工作實踐提供科學指導,進而更好地開創(chuàng)新時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事業(yè)。
[1] 許正林,李蕓.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的當代維度與未來取向[J].現(xiàn)代視聽,2011(04):6-15.
[2] 胡鈺.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時代內涵[J].思想教育研究,2016(03):26-30.
[3] 童兵.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形成的時代條件和在今天的發(fā)展[J].當代傳播,2014(01):37-40.
G210
A
1674-8883(2016)21-0086-01
王紫晶(1992—),女,江西贛州人,本科,畢業(yè)于井岡山大學,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