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桶車學校 湖南湘西 416800)
減少農(nóng)村英語教學“兩極分化”之我見
李 靜
(桶車學校 湖南湘西 416800)
農(nóng)村英語教學中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一直是熱門話題。時至今日,在我身邊,“兩極分化”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更加嚴重。根據(jù)我多年來的初中英語教學實踐,基本能做到班級中后進生的數(shù)量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減少,所以,我想把自己的一些做法與大家分享。
一位學生放棄英語學習,其實最初是從放棄開口朗讀開始的。而拒絕開口朗讀英語的最主要原因是不會讀。當一位學生不會念的單詞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我們再要求這位學生開口朗讀英語,已經(jīng)是毫無意義了,對這位學生來說,已經(jīng)是無濟于事。所以,每個單元的單詞教學,絕對值得初中英語老師高度的重視。我的建議是:
1.充分利用教材后面的單詞表,實行“地毯式”教學,即每個單元每個單詞都要求學生會讀,記住它的中文含義,掌握該單詞所搭配的重要短語及重要句型。
2.在七下八上期間,適時滲透音標教學,在此基礎(chǔ)上,同樣以滲透教學原則,培養(yǎng)學生利用音標與單詞字母組合,自行認讀單詞(直拼法)的能力。
3.刻意強調(diào)單詞的中文意思。很多英語老師受到“全英式”課堂教學的束縛,以為完美的英語課,堅決不允許中文的出現(xiàn)與使用,甚至以此作為評判一節(jié)英語課是否優(yōu)劣的標準,我個人感覺這是違背中國初中生學習英語的客觀實際的。
4.單詞的聽寫,應(yīng)該稍微延遲于學生實際掌握的時間。例如,當我們教Unit5的時候,再去聽寫Unit4。這樣經(jīng)過一周甚至更長時間的朗讀、運用與消化,相信學生能夠記住大部分單詞的拼寫。事實上,很多單詞學生朗讀多了,過目多了,自然也就記住單詞的拼寫了。(我一直認為這是學生記憶單詞的最值得推薦的方法——在運用過程中不知不覺記住單詞的拼寫)
5.單詞聽寫如果能實現(xiàn)相同程度的兩人小組競賽模式,可以大大促進后進生認真準備英語單詞聽寫的積極性。如果你只擔任英語任課老師,那么對于兩人小組競賽模式中單詞聽寫準確個數(shù)多的學生進行加分。半個學期或一個學期進行一次積分總計,對于積分多的學生給予精神與物質(zhì)鼓勵。
如果你有機會在早讀的時候找我,你會發(fā)現(xiàn)我正拿著英語書,和全班學生一起大聲朗讀英語。這個習慣我已經(jīng)堅持了多屆了,最直接效果是全班學生都能大聲讀英語,有些學生還會比賽看誰讀得好,讀得快。而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班級的學生在早自讀的時候都不愛朗讀英語的話,不妨親身體驗一下我的做法。很多老師都是讓英語課代表來領(lǐng)讀,而我堅持每個早自習都和自己的學生一起大聲朗讀英語,效果自然更好。
正因為兩個班級學生在英語朗讀量上遠遠超過其他班級,所以我所任教的兩個班級學生的英語書面作業(yè)量遠遠低于其他班級。在這種情況下,兩個班級的學生的英語考試成績依然能夠名列前茅。我有時候?qū)W生們開玩笑說:我們用最省力的辦法,取得了最佳的效果。
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自然用于交流。交流的最常見方式是兩人交流(聊天)。然而,令人非常遺憾的是,我們的英語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兩人交流的設(shè)計少之又少。我感覺現(xiàn)在中國很多省份的初中英語教學,依然停留于大量的語法講解層面,從而浪費了學生大量寶貴的對話操練機會。Pairwork在課堂過程中所占時間比例太低,有些老師雖然設(shè)計了Pairwork,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一下帶過,學生都沒怎么操練,就開始轉(zhuǎn)入下一個大型任務(wù)。而我的觀點是:在一節(jié)聽說課是上,最基礎(chǔ)最重要的Pairwork句型操練,至少要占三分之一強,甚至更多,最好能做到讓全班所有學生都有站立起來用英語表達的機會。尤其對于平時不愛開口的英語學習后進生,更要給予適當?shù)膬A斜。
另外,個別老師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Pairwork,取而代之的是自己和學生間的Pairwork,這樣做的“好處”是:一堂課上得非常流暢,表面上(極個別)學生掌握得很好,其實導致的是一個班級中大面積學生處于“陪讀”狀態(tài)。長此以往,班級中自然能夠造就出個別英語特別拔尖的所謂“精英學生”,他們的英語口語完全可以與英語老師媲美。然而,這幾個屈指可數(shù)的“精英學生”的造就,完全是以犧牲其余“陪讀學生”公平接受初中英語教育為代價的。如果我們班級的學生英語基礎(chǔ)特別薄弱,那么我們在備課時,不妨多設(shè)計一些簡短的、生詞量少的學生問一問一答pairwork,充分發(fā)揮同桌兩人互幫互助的優(yōu)勢,積極調(diào)動全班所有學生參與到英語課堂口語交際中來。
對于學習方法欠佳,學習效率低的后進生來說,完成正常的學習任務(wù)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教師必須指導他們改進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通過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和檢查,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課前預習、課堂上全身心投入,積極參與、課后復習的好習慣。放學后要求其認真復習老師講課的重點,試著找出問題,做好標記,以便向同學或老師請教。然后按老師的要求認真預習,在自己不懂的地方或重點處畫上記號,以便上課有重點的聽講。這樣,就在學習中掌握了主動。在上課過程中,要集中精力,做到“五到”:看書或看黑板時“眼”到,跟讀或發(fā)言時“口”到,聽老師講或同學發(fā)言時“耳”到,做筆記或作業(yè)時“手”到,做以上事情時“心”到。對于做得有進步的同學一定要及時表揚鼓勵,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之后,好習慣才能內(nèi)化為他們自己的行為。但要想做到這一點,需要教師長期堅持不懈地指導和檢查,否則功虧一簣。
激發(fā)學生興趣不但使師生在愉悅的心境中學習,而且是防止分化的一種有效的手段。在實際的教學中我采用了各種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學唱英語歌曲、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形式。這些方式的利用給教學帶來較好的效果,也讓更多的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大大激發(fā)了學習的熱情,有效地防止了分化。中學生的榮譽感強,競爭意識強烈。所以我把這種競爭意識巧妙地引入課堂,如在教完知識點之后,設(shè)計小組競賽,男女競賽完成必答題、搶答題,比賽猜單詞,現(xiàn)場完成小故事等。對總分高的小組給予鼓勵或適當?shù)莫剟?,這對激發(fā)學生的熱情非常有效。
盡管我們英語老師完全可以把單詞教學、早自讀,和課堂對話操練真正落到實處,但如果一個班級整體班風不正,學風不濃,那么以上所有的努力,都可能付諸東流。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扭轉(zhuǎn)“兩極分化”現(xiàn)象,依然要從班級學生整體的學習態(tài)度和狀態(tài)入手。
姓名:李靜;單位:桶車學校; 職務(wù):中學教師;職稱: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