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
(商洛學院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部,陜西 商洛 726000)
高校普及延安精神教育的可行性初探※
張文
(商洛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部,陜西商洛726000)
延安精神具有豐富、實在的精神內涵。利用延安精神,要在高校普及理想信念教育,使其具有針對性與實效性,就應當創(chuàng)新教育手段、豐富教育內容,使延安精神與學生工作緊密結合,為理想信念教育創(chuàng)造可操作性、可實踐性的平臺與路徑,不僅使延安精神得到升華也使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具有可量化性。
高校;延安精神;教育
延安精神是我黨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長期艱苦卓絕的戰(zhàn)略環(huán)境中,運籌帷幄、高瞻遠矚,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革命思維,為全黨全軍奪取全民族的解放與全國革命的勝利所孕育出的思想,它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上的一朵奇葩,是共產黨人繼長征精神之后的又一思想結晶。延安精神的主要內容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
利用延安精神這一紅色文化為載體,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是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目前,以延安精神為主導的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在國內已取得一些學術成果。延安精神作為一種文化信念范疇,是一種基于物質遺留與精神遺留視閾下的被廣大群體所認可的積極的社會意識。張愛芹等《弘揚“紅色文化”促進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中強調:“文化是一個民族賴以存在和發(fā)展的內在根基和重要標志?!崩仔∠肌稖\析延安精神與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①雷小霞.淺析延安精神與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J].吉林教育學院學報,2014,(11).中指出:“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蓖貘P偉等《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是弘揚延安精神根本所在》②王鳳偉,陶秀軍.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是弘揚延安精神根本所在[J].論壇,2010,(12).中認為:“開展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須緊緊抓住理想信念教育這個核心。”石儒標《社會轉型期的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缺失與重構》③石儒標.社會轉型期的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缺失與重構[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中認為:“就當前而言,中國的理想信念教育最根本的是堅持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币虼?,吳宇《弘揚延安精神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④吳宇.弘揚延安精神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J].四川文化產業(yè)職業(yè)學院(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2014,(1).中提出:“將延安精神和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結合起來,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理想,堅定崇高信念。”
(一)內涵及教育作用
延安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和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是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的全面體現(xiàn),是我國的主流價值觀,在當代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與現(xiàn)實意義,具有教人向善的導向作用、具有啟人心智的教育意義。理想信念教育作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青年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向上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這不僅是時代精神的召喚,在當代更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因此,利用延安精神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其重要意義在于:一是切實貫徹中省精神,在廣大學生中全面開展理想信念教育;二是著力借鑒有效的教育手段,充分加強學生工作的針對性;三是不斷優(yōu)化教育資源的利用率,利用主流引導加強學生工作的時效性;四是充分結合學生喜聞樂見、參與率高的文體活動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提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可持續(xù)性。
(二)應用價值
理想信念是古代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追求。通過調查研究,進一步掌握延安精神的深刻內涵,與習近平來陜視察重要講話精神、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強調的“三嚴三實”要求,認真貫徹趙正永書記“三個不動搖”要求,面向廣大學生,全面普及延安精神的精神內涵,從嚴治學、科學從教,在學生中全面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實在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方面面、將理想信念教育普及在學生工作的時時處處。
大學生作為廣大青年人中的優(yōu)秀代表,具有超前的社會意識、扎實的專業(yè)素養(yǎng)、過硬的知識功底、良好的道德品質,能夠廣泛的接觸到社會發(fā)展的新事物、新產物,對于社會問題有其獨特的視角與眼光,因而成為時代發(fā)展的代言人、社會進步的“領頭羊”、國家建設的接班人。目前,我國大學生理想信念狀況的主流是好的。他們政治立場堅定、政治方向明確,人生態(tài)度積極進取、樂觀向上,對求知成才有著強烈渴望,對理想信念有比較深刻地認識。然而,隨著社會思潮的功利化、隨俗化,在不良的社會風氣的影響下,廣大大學生的價值取向隨之出現(xiàn)了盲目化、多元化,隨意懶散與無所作為侵染著許多大學生的心靈,使得大學生群體的成長與發(fā)展出現(xiàn)了整體向下的淪落態(tài)勢。
學生工作作為高校工作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成長成才,關系到學生“為誰學習、如何學習”的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方法,關系到學生“學了什么?為什么學?”的學習疑惑。因此,大張旗鼓、理直氣壯的普及延安精神,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心態(tài),顯得尤為重要。
因此,在經濟發(fā)展全球化、價值取向多元化條件下,如何將延安精神與學生工作緊密結合,走出一條學生工作新路子,探索多維一體教育方式,提升大學生對理想信念教育的信度、效度、廣度、深度。
通過宣傳和弘揚延安精神,使學生養(yǎng)成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克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等不良生活習慣,養(yǎng)成吃苦耐勞的優(yōu)良品質,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需要在學生工作中,堅持“12345”的工作原則與工作方式,即:堅持一個理念、圍繞二大核心、搭建三個平臺、形成四支合力、通過五種方式,全面構建“12345”的教育新模式,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
(一)基本方式
一個理念:充分結合延安精神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根本宗旨,圍繞“以生為本”的學生工作理念,開展理想信念教育;
二大核心:以延安精神為教育主旨,以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為教育手段;
三個平臺: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積極搭建“三個結合”平臺,創(chuàng)新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將理想信念教育與意識形態(tài)教育相結合,深入推進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效預防學生中存在的隨意懶散與無所作為的消極思想狀態(tài),切實提高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針對性;將理想信念教育與特殊學生群體幫扶相結合,全面加強對特殊群體學生的危機干預與疏導工作,有效的引導學生形成了積極的生活觀與學習觀;將理想信念教育與網絡輿情監(jiān)控相結合,全面形成了立體化的網絡輿情保障、搜集、研判、預警、處理機制,有效應對和化解了學生中存在的不良思潮;
四支合力:一是充分利用課堂教學與課外文化活動,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有機結合,確保了教育工作的連貫性;二是充分發(fā)揮思政課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與學工隊伍的人文關懷,使學生政治素養(yǎng)與道德情操全面提升,確保了教育工作的協(xié)同性;三是充分依靠校內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協(xié)作與配合,使全校的育人合力得到全面體現(xiàn),確保了教育工作的一致性;四是充分借助家庭與學校間的溝通聯(lián)系,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全面結合,確保了教育工作的可持續(xù)性;
五種方式:作為專門從事學生工作的管理干部、專職教師、輔導員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顯而易見。應當始終堅持教育、咨詢、引導、服務、管理多位一體的工作方式,努力成為大學生“青春歲月的陪伴者、校園生活的引導者、學業(yè)進步的推動者、職業(yè)發(fā)展的咨詢者”,帶領廣大青年大學生養(yǎng)成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良好品質,用吃苦勞累“浪漫”一次、用勇氣豪邁“激情”一番,用實際行動實現(xiàn)自己的青春夢想、兌現(xiàn)自己的人生諾言。
(二)具體途徑
首先,以延安精神為教育主旨,通過全校學工系統(tǒng)形成層級分明、上下協(xié)同,確立“校院雙管,以院為主”的工作機制。全面形成了以校黨委為主導、學工部為主管、學院為總攬、黨團學組織為依托、輔導員為主力、班主任為重要補充的學生工作體系,以“研究、討論、提高”為教育主題、以“清新進取、高雅祥和”為學生活動目標、以學生文體活動為重要載體,在全體學生中廣泛開展主旨特色鮮明、學生參與面廣的文體活動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活動。其次,將課堂教育與創(chuàng)新實踐相結合,以學生黨建為龍頭,利用評優(yōu)樹模、紀律處分兩大杠桿,將正面引導與負面警示相結合、理論學習與認知實踐相結合、思想引領與行為指導相結合,使大學生在各項主題活動與專項教育中,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良好態(tài)勢,確保理想信念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最后,學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感召下,踴躍報名參軍、獻身國防,積極參加西部計劃、從醫(yī)從教、特崗教師的選拔與招聘、遠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艱苦邊遠地區(qū)就業(yè),報考率連年提升。他們胸懷理想,以實際行動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建功立業(yè),展現(xiàn)出了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存在問題
利用延安精神在高校中普及理想信念教育,能夠有效整合教育資源,利用教學院部、學工人員、行政部門的育人合力,通過信息化、網絡化建設進程,加快理想信念教育的模塊化、集約化管理。然而,在教育過程中,依然存在不可避免的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
一是全員育人格局有待進一步完善。全員育人作為該校堅持貫徹“以生為本”的學生工作理念的根本手段,近年來通過打造三大“平臺”、構建四支“合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受老舊工作理念的影響與制約,以及服務意識不足、服務觀念不強、服務渠道不暢,全員育人理念的執(zhí)行力度與執(zhí)行標準還未達到理想效果,還未形成具有可量化性的硬指標;
二是為生服務格局有待進一步強化。隨著學生思想多元化、需求多樣化,對學生的個性化指導和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但由于該校青年教師較多,自身的指導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還有待進一步加強,且承擔著繁重的教學科研任務,導致指導服務學生精力有限,指導服務的方式方法和有效載體還不能完全適應形勢發(fā)展與學生需要。
(二)原因分析
一是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部分教職員工尤其是專職教師只認為自己的首要任務是教學工作,對自身所要承擔對學生的教育、引導、服務、咨詢、管理工作缺乏全面的認識。此外,部門之間、教學院部與行政部門之間在合力育人方面還存在一定的溝通不足,認識、方法不一致,目標不系統(tǒng)的問題,致使全員育人工作開展效果配合不夠得當;二是部分學工人員依然以“管”代“教”,用批評代替教育、用命令代替服務、用“紙上談兵”代替“量身設計”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致使學生工作的教育標準被人為降低,教育水平和效果總有折扣,為生愛生的宗旨勢必得不到正確的貫徹、堅決的執(zhí)行。
(三)解決途徑
一是主動適應新常態(tài)。充分探索大數(shù)據、信息化、網絡化條件下的理想信念教育新方式、新方法,探索學風建設長效機制,構建良好的育人局面。圍繞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創(chuàng)新學風建設的方法路徑,集教學、科研、管理、后勤的育人合力,構建齊抓共管的育人氛圍,實現(xiàn)教育手段可操作化、可量化、可制度化、可長效化。
二是積極探索新目標。加強輔導員隊伍職業(yè)化、專業(yè)化建設,完善輔導員培養(yǎng)、管理與激勵機制,通過崗前培訓、在職培訓、中省培訓相結合,引導整個學工隊伍自覺充電、主動充電。通過強化自身業(yè)務素質,加強對學生工作新形勢新情況的調查研究,根據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學生特點,完善學生工作制度與措施,通過培養(yǎng)培訓、交流學習、實踐研討等,全面提高學生工作隊伍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能力水平。
理想信念教育就是基于學生利益,以教育為本、以生為本、以學生的成長成才為中心。當代大學生代表著民族的希望,其思想道德素質水平的提高,不僅僅關系到其自身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樹立,同時也關系到我們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勝利實現(xiàn)。利用延安精神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也是一所學校辦學理念與育人目標的生動體現(xiàn)。大學通過校訓這種特殊載體與學校實際工作相結合,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實現(xiàn)了辯證式發(fā)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須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通過理想信念教育,牢牢占領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才能打好意識形態(tài)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持久戰(zhàn)。
[1] 戴曉潔.試論對大學生加強延安精神教育的意義和有效途徑[J].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4,(2).
[2] 張文.馬克思道德觀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
[3] 張愛芹,王以第,潘慶忠.弘揚“紅色文化”促進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09,(3).
[4] 姜益.重視和加強理想信念教育——論理想信念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鈣”[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4,(12).
[5] 田小莉.試述長征精神與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建設[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
[6] 張文.商洛學院校訓精神初探[J].商洛學院學報,2015,(3).
責任編輯:蘇一星
文字校對:榮國
G641
A
1008-8539-(2016)04-0065-04
中共陜西省委高教工委2015年延安精神教育研究課題重點項目(項目編號:YAJS1500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