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
1
大半生,迫于生計,我把近三分之二的生命時光拋灑在飄蕩的旅途中。2012年春季,我輾轉(zhuǎn)到重慶忠縣遠郊一個多雨的小鎮(zhèn)上。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來打,便舉債租了一所小房子,在里面寫作,權(quán)且以賣字維生。
當(dāng)我無意中發(fā)現(xiàn)那個乞丐的時候,他已經(jīng)在小鎮(zhèn)上出現(xiàn)半個月了。那是個被積年之雨浸出縷縷余味的小鎮(zhèn),每條街道臨街的山墻上,煙雨紅桃掩映著烏檐青瓦下片片寫意著的苔痕,遠處是廣袤的田野和山巒的輪廓,似有似無的天幕淡淡地低垂著。
那乞丐是隨意的,披著骯臟不堪的一件白衣,光著頭光著腳背著滴水的行李卷漫步于街巷之間。他操控情緒于掌股之上,時而頤指氣使,時而無端憤怒,時而仰天大笑長歌長哭,時而無語。無語時他也把煙點上半支來抽,用力吸吮潮著雨絲的煙頭,目光透過煙霧試圖刺穿雨幕,那一刻,目光里自然飽含著他獨特的憂思。
而我則是處心積慮的,每天都在酒醒之后或無寐時大膽假設(shè)出一些刻意斟酌的文字然后傳往遠方,并小心求證接收的人能否用它們換上幾文錢糧。
有時候我不小心喝得大醉了或失眠過頭了,這兩種狀態(tài)都不能使我精神飽滿地向手下的電腦鍵盤索要出些許心安理得的文字,于是我把自己趕出門去,像乞丐一樣在外邊游蕩。
我是在一個公交站牌下,在另一個毫不相干的人的幫助下真正看見那個乞丐的,之所以說真正看見,是此前我不是沒看見過他,但沒看在眼里。不是因為我眼高,我是個自視甚低的人,之所以目中無人,是因為人只有心態(tài)淡定才能目光清澈,我時時被生計的問題所困擾,目光里常常會蒙上一些虛浮與空茫,這是一個人的個人境界問題,與他習(xí)慣仰視或俯視無關(guān)。
我看到一輛從縣城方向開過來的車到站了,胖胖的光頭司機從駕駛室里下來,手里拎著個鼓鼓的黑色塑料袋,在雨絲中聳著胖肩膀顛著碎步從車后繞到的另一側(cè)去了。不一會兒空著手跑回來,開門上車轟的一聲把車開跑了。斜對面的站牌下空了,剛才有兩三個候車的人,都被胖司機拉走了,只有那只黑色塑料袋孤零零地躺在那里,放置在站牌雨篷下的座椅上。
這司機在做什么呢?扔垃圾么?不像,扔垃圾沒必要那么麻煩,作為一個司機,會把垃圾放丟在供乘客使用的公共設(shè)施上?
過了一會兒,那個乞丐從一個小菜市場那邊踱著步走過來,走進斜對面站牌的雨篷下,看到那個塑料袋,愣了一下,坐下來解開塑料袋取出兩只泡沫快餐盒和一雙方便筷子,掰開筷子吃飯。
啊,我明白了,那一瞬間我被那個司機觸動了心靈,看來他不是初次給這個乞丐送飯了,他知道這個站有個乞丐而且這站牌下是乞丐的一個據(jù)點。而司機的行為又不是刻意的,他把塑料袋放在那兒,該忙忙自己的去,知道除了乞丐之外沒人會動它。把一種給予做成一種默契和坦然,就做出了一份感動。后來我知道這站牌下是乞丐夜里的家,從我租住房子的陽臺上可以望到這里,深夜無雨時我習(xí)慣坐在陽臺上和月光一起飲酒,能看到雨篷下的乞丐在夜風(fēng)里安眠。白天有候車的乘客,乞丐便很少在家,只是常回家看看。
乞丐吃完飯,去進行他例行的飯后散步去了,我有些微微自責(zé),為什么不是我早些發(fā)現(xiàn)這個同在天涯的淪落之人呢?
幾天以后我再看到這個乞丐的時候,天晴著,正午的太陽剛掛在天空上曝曬著自己。我來到一個小飯鋪買包子,他站在門外不遠處的陽光下不動。我隨手多買了一袋包子,走過去交給他,指了指不遠處公交站牌雨篷下的那片蔭涼。
從那以后,我每次到那個小飯鋪吃飯,看到那乞丐時就會給他帶一份,有時是一袋包子,有時是幾個饅頭,我吃什么他吃什么,偶爾我也會把我的煙遞給他一支。有時我出來不是為了吃飯,只是閑坐閑走,這時候我便不會從閑坐的小橋流水旁和閑走的田間小路上繞道去小飯鋪買份食物給他,人再落魄,除了吃飯之外也有些別的事情要做,誰也不例外。
我和乞丐從未有過交談。他接過食物的時候會向我豎起大拇指,接過香煙的時候會看看香煙的牌子,然后滿意地對我點點頭。我會對他擺擺手或同樣對他點點頭。走在街上遠遠地迎面看到他時,我不會明明走在右邊而穿越到左邊去,好讓他抬頭看見我時主動打招呼。從前我是干過這種事的,在我認為還有資格施舍別人的時候,后來我就改了。我不再需要任何靠施舍而乞討來的優(yōu)越感,那沒什么用處。有交流的必要時,人與人之間只要交流就可以了,像他對我香煙的牌子很滿意一樣,我對與他的這種交流方式也表示滿意。又有的時候我遇見他,他正佇在馬路中間放聲歌唱,汽車繞著他走,他周圍有人圍觀,圍觀的人議論他的大腦受過強烈刺激。我從圍觀和議論的人身旁走過去,直奔我的小飯鋪。我知道他有事在忙,不便打擾。
最近一次遇到他時,又下雨了。我坐在小菜市場里一家小飯鋪里喝紅油抄手。
他從菜市場大門直接走到我的視野里,在一個空案臺上坐下。他不知道不遠處有我的存在,我過來時卻看見他在馬路上剛剛完成了一場獨唱,今天沒人圍觀,雨絲澆滅了觀眾們的熱情。我知道一場不借助任何高科技輔助設(shè)備的演唱是很耗費體力的,我又要了一碗抄手,向外邊指了指讓老板給他送去。老板有些為難,說讓他喝過了這碗就會臟得沒法用了,我說你把臟碗也賣給我好了,送過去時請你雙手遞給他,謝謝你了。
老板回來了,乞丐端著碗目光跟著老板的背影追進了小飯鋪,看見了我。他舉起碗齊了齊眉,放下碗從案臺上跳下來,站得端正了,雙手高高一揚,像要擁抱陰天里的太陽一樣,就說起來了。
我有些吃驚地看著他,忘記了嘴里的咀嚼。我這人聽力有些不好,兒時打鏈霉素導(dǎo)致的,什么聲音都會被我那中過毒的聽覺神經(jīng)加以模糊之后才送進我的大腦感應(yīng)里,我在一些文章里也提到過這件事。我聽不清那乞丐在說什么,我吃驚的是他正在專門為我訴說著,他把站立的位置正對著我,眼睛沒有看我,只是讓我把他看得更清楚些。我猜他說的類似于一個文藝工作者在匯報演出前的開場白,因為隨著話語他的眉毛不停聳動著,眼睛里放出欣喜的光芒,那些光芒讓我想起小時候看過的主旋律紀錄片,那些匯報偉大成績的播音員就是這樣的,表情幸福。他忽然雙臂一振,在雨聲中放開了歌喉。
我非常不安,一時竟想離席逃走,可人家還沒有唱完,我怎么能如此不懂得尊重;但就憑我區(qū)區(qū)一碗抄手,又怎能當(dāng)?shù)闷疬@份發(fā)自內(nèi)心的投入?他一定不知道我的聽力問題,要不然怎么會忽而高亢忽而低緩,認真地演繹著每個聲部,這使我更加無法從容地面對這無法聽清的心聲。
圍觀者又聚攏起來了,小菜市場里也是有雨篷的,但這雨篷就像足球場上空的雨篷一樣,只遮住四周的觀眾,中間是空的,綠蔭場上的競技者在暴風(fēng)驟雨中的搏殺尤能顯現(xiàn)他們?yōu)樽非蠖I身的光榮精神!
那乞丐就站在沒有遮擋的空間下,仿佛站在一個深深的天井底部,他的眼睛仍然誰也沒有看,只望著天高地迥的無限虛空,他已經(jīng)被自己的歌聲所沉浸,我斷然臆測這一刻他看見了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里冉冉升起的《我的太陽》。
一曲終畢,沒有掌聲。他將右手壓在胸前鞠了個躬,端起涼透了的抄手喝完,放下碗背起行李卷散步去了。他完成了他風(fēng)雨中的華麗謝幕。
他不吃嗟來之食,他不欠我的,如果我從他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啟迪的話,那就是我欠他的了。
2
晚唐詩人顧況這樣寫道:“茅檐正午雞鳴,板橋泉渡人聲。莫嗔醅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p>
他的這個說法很耐咀嚼。
一晃來到小鎮(zhèn)三個多月,我的日常生活形成了一些簡便的規(guī)律。每天下午寫作到四五點鐘時,休息一下,吃罷晚飯出去坐坐茶館。我不喜歡泡茶館這個詞,泡澡堂子本是一種八旗遺老遺少式的愜意,現(xiàn)代的不肖子孫們竟又生創(chuàng)出泡吧泡妞等新詞匯來,把挺有余味的一個字給泡餿了。我坐茶館,一撮葉子一塊錢,把著暖瓶隨便喝。喝飽了打著水嗝上路。
橋邊的空地上,我看到了從田野中走出來的那個人,我第一次散步看到他時就決定,以后常來看一看他。他把一領(lǐng)蘆席鋪在路邊,用木锨把稻谷粒攤在上邊。他貓腰四處去尋揀石頭壓住蘆席不讓風(fēng)把稻谷刮跑。我也貓下腰四處尋揀石頭幫他壓。他抬頭露出牙齒對我笑。我對他說話,他不搭理我,沖我比比劃劃。原來他是個啞巴。
啞巴用手指著地上的稻谷用巴掌往嘴上扇,告訴我這是用來吃的。啞巴抓起稻谷粒指著對我搖頭,又指著自己的牙齒。我不明白,用石頭在地上寫字問他說什么,他又指著字搖頭,不識。他為不能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而很著急,抬頭看公路,遠處來了個騎車的妙齡村姑,啞巴高興地指給我看,對我比劃了一下胸前比劃一下屁股,又指指天上的太陽,兩手用力擴了擴,意味著光芒在散放。
后來跟他熟悉了,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是說他曬的是糙米,我才懂得稻谷剛磨下殼來時叫糙米,是不能吃的,得把糙米徹底曬干后再次拋光,才是我們吃的大米。啞巴是說糙米就像他的牙齒一樣黃,啞巴謙虛了,他總愛對我笑,我看到他的牙齒很潔白。他指著村姑繼續(xù)我講解,拋光好的大米會像村姑的胸脯和屁股一樣白,像陽光一樣燦爛。啞巴的比喻很色情,啞巴的表情像陽光一樣一點都不淫穢,我很想告訴啞巴,如今自以為是已經(jīng)普及成了全社會的優(yōu)點,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出他這樣的比喻,很多人并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好。可惜我不會啞語。
啞巴曬好谷就歉意地對我笑,指著公路坡下臥著的牛,他很忙,沒過多閑工夫陪我扯淡,得去放牛了。
我坐在啞巴的谷席旁,捏幾粒糙米,放在嘴里嚼。我忽然就懂了,我不遠萬里,山水迢迢,是專程趕來看一個南方的啞巴農(nóng)民在上午的微風(fēng)中和陽光下曬谷的。
有一段時間雅安地震了,造成了災(zāi)害。我那曾經(jīng)小住過的小鎮(zhèn)依傍重慶,離雅安數(shù)百里之遙,無疑會被波及。我那曾喝過酒的房子搖晃了嗎?震波有沒有殃及啞巴的蘆席,我們的稻谷顛得灑落了沒有?
3
秋風(fēng)起的時候,我離開小鎮(zhèn),從重慶出發(fā),到一個新的地方去。
一個習(xí)慣了漂泊的人,他總好隨時隨地把心情和風(fēng)景交融起來,心情是他自己,風(fēng)景是他的朋友,舉杯邀友,萬象為賓。
痛飲之后,我向燈光揮手,靜的光暈一團團斑斕起來,在我的感覺中美麗地晃動;動的光束一道道從我身邊飛逝而過,無人肯為我停留。我想乘車看看這座城市,坐在出租車里抱著方向盤的的哥細細地打量我,他看見一個膀闊肩寬身材魁梧的大漢,噴著酒氣擋在路上——便一腳油門,避瘟一樣絕塵而去。
這事怪我,把人家嚇著了,是我太自私了,光顧自己感動,忘記了很多人已經(jīng)放棄了相信感動的功能。
我對逃跑的燈光們歉意地揮揮手,任意選了一條街口,蹽開雙腿,信步出發(fā)。我行走的姿態(tài)似乎很專注,但我的心情并未凝練在某一處,我把心情飄散開來,隨風(fēng)灑落一路。
我邊走邊看,什么都在我的眼里,我什么也沒往眼睛里放;我用心聆聽著,風(fēng)聲過耳,風(fēng)聲里的異地方言在我耳旁或熱烈或歡快或憤怒著,我什么也沒聽見。那種旁若無人的喧囂里的靜謐,是別人體味不到的,也無法理喻。
這種行走的方式我在很多時間和空間里經(jīng)常采用,不只局限于重慶。我每每為名城而來,我的眼中卻從來沒有名城。我的名城概念不只是出名,不只是大而繁華,而在于它們歷史與人文的滄桑與褶皺,我用誠意的笑容或嘆息一個又一個地接納著它們,它們隨著我的感知而生,在我的感知的豐富和成熟中長大。它們不僅是山、是水、是城郭、是名勝、是機場車站基地碼頭,它們是歌、是詩、是見證、是鐵馬金戈風(fēng)云際會。
無論走到了哪里,名勝古跡我向來是不去的。它們早已集中了歷朝歷代名流逸士們的狂歌雅頌淺和輕吟和他們的不朽墨跡。我一介凡俗,沒資格也沒臉皮跑到那兒去煞有介事。
我走著,沒注意到什么時候從馬路走到了汽車里,當(dāng)我不再需要用車輪去輔助我行走的心情時,車們卻紛紛停下來了。熱情的司機們看見了一個空曠的大街上獨自向夜的深處走去的人,他們請他上車,問他到哪兒去。
到我想去的地方,我隨手指著山頂?shù)臒艋鹚斓卣f。
曉得曉得,您是來旅游的吧,請坐好。
司機很快發(fā)現(xiàn)他犯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錯誤。這個漫無目的的家伙看樣子并不是來重慶旅游的,而是到他車里來旅游的,他上了車就不下去,他坐車不是為了到達目的地,而是純粹為了體驗一種在重慶的夜霧里馳騁的感覺。盡職盡責(zé)的司機不斷開到一個又一個景點,不斷地詢問著,歌樂山到了要下嗎,白公館到了要下嗎?渣滓洞到了要下嗎?他的乘客卻一概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任憑車子盤旋于山水林峽,任意于高低上下之間。
您到底到哪兒去,司機不肯再開了,把車子停在一個派出所不遠,認真地問。
到我想去的地方。乘客微笑著說。
你說什么?司機腳下一動,車子下意識地一躥,躥到了派出所門口。
沒什么,乘客歉意地笑笑,對不起讓你受驚了,那么,我就在這里下吧。
下車的地方正是在西南解放碑下,是我剛開始登車起步的地方。
從碑不遠處一條小小的山街,我走了進去。一個小吃店還沒卸下門板,小吃店前面是山路,背后是青山,遠處是蒼茫,店門傾斜在山坡草色的寫意畫框里,早起的女主人剛剛從畫里下來,已經(jīng)在門外燒開了一大鍋水,朦朧的燈光從門縫里泄出來,一絲絲地化開,化進水氣的氤氳之中。我的目光餓極了,隨著燈光變得柔潤潮濕……
我向女主人告了早,接過來她遞過的一條凳子和一碗熱湯水,靜靜地坐下來。
兩小時后,江深水闊的朝天門碼頭,我披著山城清晨無盡的山色,坐在江輪的甲板上。
下一步我還會走到哪里去,我不愿在到達之前就擅自確定。
汽笛一聲,重慶動了,她不再讓我的目光抱著她,漸行漸遠,向我招招手,回到霧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