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玉鳳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qū)中韓小學)
破譯不良行為背后的密碼
萬玉鳳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qū)中韓小學)
作為一名班主任,曾經(jīng)的我整天如消防隊員救火般,在教室里的幾個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制造的各種麻煩事后,陷于對那些層出不窮的事務的處理中。懲罰—再犯—懲罰,如此這般搞得我心力交悴,師生關(guān)系緊張,可我心里清楚我是愛他們的呀!無助的我經(jīng)常在想:“大概是我的愛不夠,所以學生問題才這么多吧!”
一個偶然的機會,在豆瓣上看到了《正面管教》一書,“如何不懲罰、不驕縱地有效管理孩子”這句話一下子擊中了我的心,這正是我所需要的,來拯救我和孩子們脫離痛苦深淵的天使。
在《重新看待不良行為》這一章中,我認識到了班級管理的誤區(qū)。孩子的不良行為背后有其錯誤觀念和行為目的,但孩子意識不到,那是隱藏的“密碼”。老師要識別出這些不良行為背后的錯誤目的,才能有效地幫助孩子改變不良行為。我不禁豁然開朗,面對一個行為不良的孩子,我們太容易憤怒和沮喪,但采取粗暴的懲罰只是一時有效。作為老師,我們必須去破譯孩子隱藏在不良行為背后的密碼。我們要幫助孩子建立起符合他自己人生愿望的行為習慣。
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孩子的不當行為都是建立在對怎樣達到歸屬感和價值感的錯誤想法之上的。一個行為不當?shù)暮⒆?,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其實其背后的真實含義和信息——我只是想有所歸屬。在不良行為的背后,是一個僅僅想要有所歸屬并且不知道該怎樣以一種恰當、有效的方式來達到這一目標的孩子。
濤,作為家里的獨子,從小在爺爺奶奶的溺愛下長大,加上爸爸媽媽對他的驕縱,養(yǎng)成了他好斗不馴的性格,不寫作業(yè),常常跟同學打架,所有同學都遠遠地躲著他。他就自己到學校垃圾堆里去淘寶,有時候去爬單杠。有一次由于保安阻止他的危險游戲,濤竟拿起地上的木棍跟學校保安打了起來。我對于這樣屢教不改的孩子,也只能是聯(lián)系家長。多次與家長溝通,共同幫助孩子,然而效果并不好。德雷克斯反復說過:“一個行為不當?shù)暮⒆?,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碑敽⒆訂适判臅r,他們會為自己選擇四個不恰當或者錯誤的目的:尋求過度關(guān)注、尋求權(quán)力、報復、自暴自棄。分析濤的不良行為,我認為他一開始是在尋求過度關(guān)注,畢竟在家里時眾星捧月,在學校卻是麻煩不斷的問題生,再后來就發(fā)展成自暴自棄,覺得自己不可能有所歸屬,就放棄。
《正面管教》說道:“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笨墒枪膭畈⒉蝗菀?,因為我們很習慣以負面方式對孩子的不良行為作出回應,認為懲罰能促使孩子改善他們的行為。我迫使自己做出改變,提醒自己時刻記得:每一個行為不良的孩子,恰恰是一個需要幫助的孩子。只有通過鼓勵來幫助孩子體驗到價值感和歸屬感,才能獲得長期的積極的效果。
我留心觀察到濤有一個優(yōu)點,每當我給他們講故事時,他是聽得最認真、最投入的。我便不失時機地表揚他的全神貫注,肯定他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愛讀書的孩子。濤靦腆地笑了,我看到他的眼睛里光芒在閃。教育者對兒童能力的信任也可培養(yǎng)起兒童對自己能力的自信心并使其心情愉快。真的,信賴真的能夠改變?nèi)耍÷?,我看到濤的身影更多地出現(xiàn)在班級圖書角,還是慣常的不拘小節(jié),席地而坐,背靠著櫥子,捧著一本書安靜的閱讀。什么《安的種子》啦,什么《母雞蘿絲去散步》啦,什么《小黑魚》啦。慢慢地,他的周圍竟然出現(xiàn)三四個小男生,他們一起眉飛色舞邊讀邊討論《不一樣的卡梅拉》,大概他也覺得以前的自己像極了小胖墩吧。隨著年級的升高,濤桌子上的書也變了,出現(xiàn)了沈石溪的動物系列,曹文軒的小說,《中華名人故事》《狼圖騰》等等。尤為可喜的是上課的時候,竟然能靜靜地聽課,在全班齊聲朗誦的時候,也能張大嘴巴一起讀書了。還主動拿起筆開始寫生字了。對于課堂上我提出的問題,他竟然能在全班的沉默思考中,說出有見地的答案,贏得了同學們由衷的贊嘆和掌聲。
前幾天我們班的聰在操場上玩丟沙包,不小心摔倒了,胳膊肘處擦破了皮,滲出了一片血。濤馬上把他扶起來,攙他進教室,拿出我們班的急救包中的碘伏,小心翼翼地拿著藥棉,輕輕地涂在傷口上。他很專業(yè),取出一個藥棉,轉(zhuǎn)一個圈,再換一個,最后再貼上創(chuàng)可貼,賺足了同學們敬佩的目光。看來,濤已由以前的“爆裂男”成功轉(zhuǎn)型為“暖男”了。
學生都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有著獨特的個性,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卻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讓露珠滾落,就會破碎,美麗也就將不復存在。不管怎樣,老師要對孩子絕對地信任,相信孩子都是誠實、可靠、助人為樂的……即使孩子辜負了你的信任,也要一如既往地相信他。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