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紅衛(wèi),楊 莉
(河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453007)
中小學語文學習改革新動向研究
耿紅衛(wèi),楊 莉
(河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453007)
與《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相比,《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明了語文學習的改革動向。即注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全面提高其語文素養(yǎng);突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綜合運用;強調(diào)語文學習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與時俱進,突出語文學習理念的重大變革。但在實踐過程中還存在自由空間過大、標新立異過亂、形式主義過多等誤區(qū),亟待引起學界的重視。
新課標;語文學習;改革;新理念
語文學科的歷次改革,都是基礎教育改革中難度最大、爭議最多、影響最遠、社會反響最劇烈的,而中小學語文學習的理念、思維、方式都飽經(jīng)著顛覆與重建的檢測和歷史拷問。與《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簡稱“2001年課標”)相比,2011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簡稱“2011年課標”)為語文學習的改革指明了最新的方向,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在改革實踐中還存在不少問題。
(一)挖掘語文魅力,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
與2001年課標不同的是,2011年課標在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語文課程應激發(fā)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還應通過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使他們提高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1]2很顯然,在語文基礎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情感表達。所謂“情感是語文學習的根”,不僅要將情感沉淀在語文學習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實現(xiàn)情感體驗,獲得審美享受,還應該重視優(yōu)秀文化的學習和傳承,掌握人類的常識,學習民族精神,增強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閱讀量不斷積累,情感表達方式也趨于成熟,且有了一定的審美能力。學生除了課堂學習之外,還應該進行課外的開放性閱讀,從中獲取豐富的語文素養(yǎng);同時還要加強表達和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這是學生具有較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體現(xiàn)。
以學習童話故事為例,學生會對感興趣的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有獨特的感受或者想法,并且能夠和同伴分享交流。這既是一種對語言能力的訓練,也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個人素養(yǎng)的過程。學生的情感知識、審美情趣、文化底蘊、鑒賞能力等方面在中小學語文學習中便開始打下基礎。
(二)以人為本,轉(zhuǎn)變學習方式
教育要做到“以人為本”,必須先做到“以生為本”,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講解為主,易造成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降低,甚至和老師對立,并且在學完相關課程后,往往仍無法解決實際問題。而“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diào)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語文,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動手操作、積極發(fā)言等行為活動吸收課堂知識。它有益于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有利于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培養(yǎng)。
有位特級教師在講述九年級課文《威尼斯商人》一課時,采用了師生互動、合作交流、引導探究的方式教學,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作為戲劇節(jié)選部分,這篇課文較長,情節(jié)也比較復雜。課堂上,教師要求學生在10分鐘內(nèi)整體感知課文,再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并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1.在威尼斯的法庭上,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事情的核心是什么,參與這件事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3.各個人物之間又有什么關系?
學生獨立思考之后合作學習,每個小組的同學都要發(fā)言,最終討論出一個最優(yōu)發(fā)言,由代表匯報。接著,這位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撥、總結,對未解決的問題進行進一步探究和思考。
在賞析人物語言和形象的時候,教師采用以下方法:
1.抓住戲劇語言典型化的特點,引導學生賞析戲劇人物形象(小組討論,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夏洛克對安東尼奧按約處罰這件事,先后的態(tài)度有什么變化?
(2)夏洛克對金錢的態(tài)度自始至終是怎樣的?
(3)從以上兩點可以看出,夏洛克是怎樣的一個人?
2.抓住戲劇語言個性化的特點,引導學生賞析戲劇人物形象。
3.抓住戲劇語言富有潛臺詞的特點,引導學生賞析戲劇人物形象。
此環(huán)節(jié)采用討論、探究的方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投入課文學習,使每一個學生都成為學習的參與者,通過學生間的相互啟發(fā),活躍思維,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使他們有效掌握了基本知識與技能,提高了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學以致用,語文與生活密切結合
語文包含了豐富多彩的生活,并成為生活的工具;生活填充了浩瀚無垠的語文,是語文的來源和內(nèi)容。一堂好的語文課不是教師教了什么,而是學生學了什么。就像我們在制定教學目標時,總是要以學生為主體,不能說“使學生……”,而要說“學生能夠……”。教學目標的制定要立足于教學的實踐性,使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真正對生活有用的知識,使學生感受到自己的知識、能力、情感都在慢慢發(fā)生一點一滴的變化。
我國的基礎教育一直很重視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而大多數(shù)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十分薄弱。為此,2011年課標突出強調(diào)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將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結合,以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
新課標的理念就是要帶領學生走進生活,擴大學習的界限,發(fā)掘更多的學習資源,拓寬運用知識的領域,強調(diào)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學生的理論學習必須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只有在活動中才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質(zhì)疑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使學生在思考與行動中收獲語文體驗,培養(yǎng)文學情趣。2011年課標在關于口語交際的學段要求中強調(diào)“要能根據(jù)對象和場合作簡單的發(fā)言,要能講述見聞,內(nèi)容具體,語言生動”,在寫作目標中強調(diào)“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自己的感受,積累習作素材”,則更能體現(xiàn)語文與生活密切結合的就是綜合性學習。2011年課標提到“自主組織文學活動,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關心學習本地區(qū)和國內(nèi)外大事,調(diào)查訪問,相互討論,展示學習效果等”。以上種種具體的學習方式都體現(xiàn)了“新課改”的理念和要求,也體現(xiàn)了“學以致用”這一終極目標。
以初中生為例,他們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和人生感悟,因此,在學習新文本時可以通過自己的情感體驗與文中的具體形象做串聯(lián),從而透徹深刻地體會文中的意蘊。例如,學習七年級的課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爬懸崖”這一部分時,可以使用情景再現(xiàn)法,組織學生進行模擬表演:學生蒙住眼睛,站在桌子邊緣,想象自己孤身一人站在懸崖邊上,感受那種瑟瑟發(fā)抖又無比糾結的內(nèi)心活動。通過親身體驗、還原情景的方式加深學生對作者情感的體會,能使學生感同身受地理解“先走一小步,再走一小步”的科學方法。因為文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學生通過邊讀書邊想象、邊想象邊模擬的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文的主旨。運用這種創(chuàng)設情境、模擬表演的學習方式可以將語文學習和學生生活相結合,學以致用,學用結合,實現(xiàn)從課堂走向生活、走向社會的飛躍。這既是對知識的鞏固和應用,又能加深對文本語言的理解,使學生知、情、意、行獲得全面的發(fā)展。
(四)與時俱進,涌動語文學習新高潮
2011年課標為語文教學再次注入了新的理念和活力。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呈現(xiàn)了許多嶄新的面貌。無論是從教師教學的角度,還是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學習內(nèi)容及學習形式、學習方法都有了全新的轉(zhuǎn)變。從學習內(nèi)容來說,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銜接梯度安排比較合理,最新版的教材選編就凸顯了這一變化。較之2001年的“實驗版”教材來說,新版教材的編寫語言更加輕松活潑,易于接受,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心理特征、接受程度、難易梯度,拉近了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需求的不斷變化,新版教材還進一步完善了“綜合性學習”環(huán)節(jié)?!熬C合性學習”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2011年課標提出了諸如 “自主組織文學活動”“能從書刊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diào)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等學習要求。綜合性學習打破了舊的學習模式,學生依照設計好的語文課題,在整理資料、討論研究的過程中便獲取了知識,并能夠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2011年課標還強調(diào)“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其目的是使學生能夠結合多元化方法進行語文學習,在整合滲透中拓寬視野,立足當下的時代特征。以計算機為代表的現(xiàn)代化教育工具,將通過多種方式輔助課程教學,促進教育教學觀念的極大變革。作為“資料搜集工具”“學科中介工具”“溝通交際工具”,計算機技術在課堂上的運用給學生的語文學習增添了豐富的趣味[2]208。多媒體教學信息量大,比傳統(tǒng)教學方式更加便捷,能夠?qū)κ挛镞M行直觀形象的描述,輔助學生理解,使教學形象生動有趣。
2011年課標貫徹實施以來,語文學習方式在實踐中不斷進行變革,由單一、機械的學習方式向多樣化、開放化的方向發(fā)展。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值得反思。
(一)自由空間過大
新課改倡導自主學習,一改往日的機械學習、被動學習的弊端,課堂上老師不再“填鴨式”授課,而是把課堂交給了學生。但自主學習并不是自由學習,學生應是在精心設計的學習步驟下自覺主動地去完成學習任務,必要時仍應向老師質(zhì)疑詢問,以免誤入歧途。老師少言不代表不言,應善于在組織、引導學生學習上使用精練的語言,帶動課堂學習氣氛,促使學生建立正確的思維方向。雖然現(xiàn)在許多老師不再“霸占”課堂,但是對新課標精神的誤解和對自主學習認識的不足,往往導致課堂秩序混亂,進而引起學生的思維也跟著混亂。在新課標的大力推動下,教師對課堂語文學習特別是自主學習,必須有所限制,不能太過放任自由。
(二)標新立異過亂
標新立異很值得鼓勵,“新課改”也提倡“形成良好的個性”。但由于當下的時代特點,信息科技飛速發(fā)展,學生認知更加寬廣,思維更加活躍,學生出現(xiàn)了所謂的“早熟”現(xiàn)象。他們對于時政熱點、課程學習有了自己的見解,但有時候過于追求“新異”,往往會混淆是非,顛倒黑白。教師要引導學生,不管觀點如何“新異”,提出時一定要反復推敲,并與同學和老師進行深入探討。逆向求異、反彈琵琶,對于話題寫作很有幫助,甚至能開辟語文學習新天地,但是,一旦走向偏激,形成奇談怪論,便違背了“新課改”的精神實質(zhì)。因此,當學生表現(xiàn)出此類傾向時一定要予以矯正,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形式主義過多
“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是2011年課標倡導的教學模式。誠然,這將會大大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果,但同時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當下的教學情況來看,對于教學內(nèi)容和形式之間的權衡,不少教師選擇了形式重于內(nèi)容,片面追求現(xiàn)場氣氛,而忽視學生能夠獲取的知識??此茻釤狒[鬧,實則徒有其表。例如,在學習一篇文章時,教師要求幾位同學分角色扮演,進行情景再現(xiàn)。為了達到“開放而有活力”的效果,同學們會表演得過于夸張,甚至惡搞,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反而忽視了文章本身所表達的或憤慨、或凄涼的感情,最終學生并沒有深刻理解文章中心思想,而是高高興興地“玩”完了這一堂課。語文學習變革的本質(zhì)應該是促進學生掌握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能力,培養(yǎng)語文素質(zhì),而不是過多地追求形式。表演不僅僅是娛樂,更多的應該是讓學生去體會語文的魅力所在。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耿紅衛(wèi).語文教育新論[M].武漢:長江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趙繼紅
2015-12-22
河南省2015年度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重點項目(2015-JSJYZD-016)。
耿紅衛(wèi)(1971—),男,河南寧陵人,教育學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當代語文課程與教學、中國語文教育史、海外華文教育。楊莉(1991-),女,河南新鄉(xiāng)人,2015級研究生,研究方向:語文學習。
G623.2
A
1671-9824(2016)04-01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