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梅,王莉梅,李秀文
(中山市小欖人民醫(yī)院手術室,廣東 中山 528415)
乳腺癌患者手術室內焦慮原因分析
吳雪梅,王莉梅,李秀文
(中山市小欖人民醫(yī)院手術室,廣東 中山 528415)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在手術室內產生焦慮的原因,并探討護理對策。方法隨機選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就診的110例乳腺癌手術患者,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在患者入院時和患者在手術室開始手術前兩個階段分別向患者發(fā)放焦慮自評量表(SAS)和調查用抑郁自測量表(SDS),根據調查表所得結果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分析患者焦慮的原因。結果所有患者剛入院時的SAS評分和SDS評分分別為(51.14±11.23)分和(50.16±9.74)分,均明顯高于手術前的(39.14±5.42)分和(38.37±5.09)分,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年齡<45歲的患者SAS評分和SDS評分分別為(44.69±11.28)分和(45.78±10.23)分,均明顯高于年齡≥45歲患者的(35.27± 11.12)分和(34.25±10.97)分,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患者的SAS評分和SDS評分分別為(34.45±11.26)分和(36.23±10.17)分,均明顯低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的(43.56±10.34)分和(48.35±11.52)分,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濟條件一般及其以下患者的SAS評分和SDS評分分別為(50.13±11.24)分和(49.12±10.23)分,均明顯高于經濟條件較好患者的(38.75±11.06)分和(37.26±10.15)分,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乳腺癌患者術前出現(xiàn)的焦慮情緒與SAS、SDS的評定結果以及年齡、文化程度等密切相關,有效的護理對策,能明顯改善患者術前的焦慮情緒,并能加快術后的恢復。
乳腺癌;焦慮原因;手術室內;護理對策
乳腺癌在我國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且有向年輕化轉變的趨勢,對患者的身體以及心理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容易引起患者的恐慌情緒。目前,乳腺癌的治療方法主要有改良的根治術和根治術兩種,在早期的治療中一般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和預后。由于疾病本身危害性大,會引起部分患者的不良情緒,致使患者達不到預期的治療效果,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為了減輕患者心理負擔,使患者的治療能夠取得良好的療效,我院對110例乳腺癌患者進行了調查與訪問,并根據調查結果了解患者焦慮的原因,研究合適的治療和護理方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就診的110例乳腺癌手術患者,年齡26~82歲,平均(50.8±15.3)歲;病程1~5年,平均(2.8±1.5)年;已婚106例,未婚4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35例,高中40例,大專25例,本科及以上10例;經濟困難26例,一般79例,較好5例。納入標準:①已確診為乳腺癌的患者;②精神正常,能夠配合醫(yī)者治療。排除標準:①有精神病史者;②曾服用抗焦慮和抗抑郁藥物者;③有神經系統(tǒng)疾病者。
1.2 方法 在患者剛入院時,記錄患者姓名、年齡、文化程度、經濟狀況、婚姻狀況、生育狀況、病情程度、手術次數(shù)以及住院次數(shù)等。同時采用焦慮自評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進行調查,以評估患者心理狀況。同時進行護理干預,干預措施包括與患者溝通建立良好的醫(yī)護關系,和患者長期保持良好的溝通,并在術前對患者進行心理治療減輕心理負擔,耐心解釋治療過程和方法,消除患者及其家屬疑問等?;颊哌M入手術室后,在手術前再次進行SAS、SDS評分。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患者入院時與手術前SAS和SDS評分比較 患者手術前的SAS和SDS評分明顯低于入院時的評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患者入院時與手術前SAS、SDS評分比較(±s,分)
表1 患者入院時與手術前SAS、SDS評分比較(±s,分)
例數(shù)110 110時間入院時手術前t值P值SAS評分51.14±11.23 39.14±5.42 10.06<0.05 SDS評分50.16±9.74 38.37±5.09 10.39<0.05
2.2 患者不同年齡段SAS和SDS評分比較 <45歲患者的SAS和SDS評分明顯高于≥45歲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患者不同年齡段SAS和SDS評分比較(±s,分)
表2 患者不同年齡段SAS和SDS評分比較(±s,分)
年齡(歲)<45≥45 t值P值例數(shù)45 65 SAS評分44.69±11.28 35.27±11.12 8.0324<0.05 SDS評分45.78±10.23 34.25±10.97 8.1457<0.05
2.3 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SAS和SDS評分比較 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患者的SAS和SDS評分明顯低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SAS、SDS評分的比較(±s,分)
表3 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SAS、SDS評分的比較(±s,分)
文化程度高中以下高中及以上t值P值例數(shù)35 75 SAS評分34.45±11.26 43.56±10.34 8.2478<0.05 SDS評分36.23±10.17 48.35±11.52 8.7925<0.05
2.4 不同經濟條件患者的SAS和SDS評分比較 經濟條件一般及以下患者的SAS和SDS評分明顯高于經濟條件較好的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不同經濟條件患者的SAS和SDS評分比較(±s,分)
表4 不同經濟條件患者的SAS和SDS評分比較(±s,分)
經濟條件一般及以下較好t值P值例數(shù)105 5 SAS評分50.13±11.24 38.75±11.06 6.1426<0.05 SDS評分49.12±10.23 37.26±10.15 6.2912<0.05
焦慮情緒屬于圍手術期常見的一種心理反應[1],患者進入手術室后一般都會存在明顯的抑郁焦慮情緒,其主要擔心手術效果以及術后的康復狀況。有研究結果表明,當患者出現(xiàn)嚴重焦慮的時候,交感神經激活出現(xiàn)過度的情況,從而出現(xiàn)一系列相關的生理表現(xiàn)[2-4]。焦慮不僅讓患者承受了很大的痛苦,同時也對將要進行的手術以及麻醉效果帶來一些不良的影響[5]。
乳腺癌患者在手術室內主要表現(xiàn)有特質焦慮,也有年齡不同而出現(xiàn)的不同程度的焦慮,還有患者文化水平差異所表現(xiàn)出的不同焦慮。特質焦慮即出現(xiàn)經常性的焦慮或者比較穩(wěn)定并且連續(xù)的焦慮情況[6-7]。這種現(xiàn)象是一種人格特質,在不同時間和不同環(huán)境下都是比較穩(wěn)定的一種行為形式。由本次研究的結果可以得出,特質焦慮也是導致乳腺癌患者在手術室中產生明顯焦慮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在臨床實施乳腺癌手術之前,應當讓特質焦慮的患者接受有關心理方面的護理;近年來臨床上有關手術患者年齡和該患者出現(xiàn)術前焦慮之間的關系還存在很大的爭議。有些研究者認為年齡是導致手術患者出現(xiàn)焦慮的最主要原因,然而有關報道卻否認了這一說法[8-10]。在本次研究中發(fā)現(xiàn)手術患者年齡和該患者出現(xiàn)術前焦慮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聯(lián)系,出現(xiàn)這樣的結果可能和我國乳腺癌發(fā)病的年齡趨于年輕有很大的關系。對于年輕的乳腺癌患者,同時負擔著家庭與事業(yè)的壓力,對家人特別是子女十分牽掛,因此導致患者出現(xiàn)嚴重的心理負擔[11];有學者稱接受手術的患者,其學歷的水平越高,在術前出現(xiàn)焦慮的概率就越高[12-13]。在本次研究中,中等學歷的患者產生術前焦慮十分嚴重。出現(xiàn)這樣的結果可能來自患者家庭和社會的壓力很大,同時對手術治療有一定了解等原因相關[14-15]。在護理對策方面,首先是要樹立好護理人員和患者之間的關系,對手術患者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其次,護理人員應當與患者家屬保持密切的配合。有報道稱,90%以上的患者家屬或親友存在焦慮、悲觀的心理,因此醫(yī)師和護理人員應該及時將患者的真實病情對其家屬進行告知,并耐心介紹治療過程和方法,以消除疑慮[16-17]。
綜上所述,接受乳腺癌手術的患者出現(xiàn)焦慮情緒,與SAS、SDS的評定結果以及年齡、文化程度等存在密切關聯(lián)。有效的護理對策能改善患者術前的焦慮情緒,對加快術后的恢復也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1]王莉莉,王蓓,王開慧,等.思維導圖在乳腺癌術后并發(fā)癥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75-76.
[2]吳嘉.吸煙與乳腺癌發(fā)病風險的相關性及其生物學機制[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3,26(4):438-441.
[3]龐英,FISCHER Irmela,KOCH Maike,等.乳腺癌患者的心身癥狀與生活質量[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3,27(4):257-261.
[4]王璟,蘆文麗,王媛,等.中國女性乳腺癌篩查現(xiàn)狀分析及優(yōu)化策略[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18):2864-2867.
[5]Bourmaud A,Rousset V,Regnier-Denois V,et al.Improving Adherence to Adjuvant Endocrine 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Through a Therapeutic Educational Approach:A Feasibility Study?.Oncol Nurs Forum[J].2016,43(3):E94-E103.
[6]胥劉秀,沈珊珊,何靜靜,等.乳腺癌患者的焦慮、抑郁、幸福感指數(shù)及社會支持[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3,27(6):473-478.
[7]邾萍,付菊芳,王波,等.243例乳腺癌患者配偶照顧負擔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8):718-721.
[8]鄭瑩,吳春曉,張敏璐,等.乳腺癌在中國的流行狀況和疾病特征[J].中國癌癥雜志,2013,31(8):561-569.
[9]李蕾,江澤飛.循環(huán)腫瘤細胞檢測在不同階段不同類型乳腺癌中的應用[J].中國癌癥雜志,2013,23(8):570-575.
[10]駱惠玉,林朝春,林云月,等.志愿者參與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患者康復中的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7):650-652.
[11]王順濤,能一全,王君濤,等.癌相關成纖維細胞通過上調WNT10B促進乳腺癌細胞增殖[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4,31(12): 2729-2731.
[12]冉健.乳腺癌免疫生物治療研究進展[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 33(2):197-199.
[13]莫淼,柳光宇,呂力瑯,等.乳腺癌篩查研究進展[J].腫瘤,2012,32 (9):748-754.
[14]鄭艷敏,沈月平,劉銀梅,等.中國女性乳腺癌危險因素Meta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2,28(12):1645-1648.
[15]張立柱.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早期乳腺癌的臨床效果比較[J].海南醫(yī)學,2013,24(16):2438-2439.
[16]Kotronoulas G,Wengstrom Y,Kearney N.Alterations and interdependence in self-reported sleep-wake parameters of patient-caregiver dyads during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J].Radiat Oncol J,2016,43(3):288-301.
[17]邱梅婷,秦松樹.細胞因子及受體與乳腺癌關系的研究進展[J].海南醫(yī)學,2015,13(2):217-220.
R737.9
B
1003—6350(2016)23—3953—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6.23.060
2016-04-25)
王莉梅。E-mail:xuemeiw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