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忠文
摘要:明朝建立后,明太祖優(yōu)待并拉攏胡惟庸等開國文臣集團的中下層官員,重點打擊李善長等開國文臣集團的上層官員。明太祖與李善長的良好關系維持了相當長的時間,李善長最終的悲劇相當程度上是由他不合理的舉動導致的。
關鍵詞:胡惟庸案 李善長 明太祖
中圖分類號:K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705(2016)01-47-54
一、問題緣起
洪武十三年正月甲午,御史中丞涂節(jié)告發(fā)左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陳寧等人謀反。同月戊戌,三人全都被殺。洪武二十三年五月丁酉,御史奏劾太師、韓國公李善長。同月乙卯,一再被彈劾的李善長被逼自殺,家人七十多人被株連。歷史上將上述事件統(tǒng)稱為“胡惟庸案”或者“胡黨案”(本文此后簡稱“胡案”)。
毫無疑問,“胡案”乃是不折不扣的冤案。不過,長期以來學界已經(jīng)習慣把李善長之死這一事件納入到“胡案”的敘述之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從胡惟庸被殺到李善長自殺,時間跨度長達十年。如果僅從此案本身來解釋李善長之死,則無法解釋李善長在胡惟庸死后如此之久才罹禍的真正原因。
要想解釋這個現(xiàn)象,就不得不探討“胡案”發(fā)生與李善長之死的真正原因。有學者認為明太祖借此剪除功臣。有學者將其歸結為明太祖的病態(tài)心理和雄猜好殺的個性。也有學者將其歸因于胡惟庸的個人野心和明太祖為加強君權而對中央機構進行的調整。還有學者將此歸因于李善長的驕橫。這些看法更多地強調了個人因素的作用,卻忽略了明朝建立后明太祖與以李善長為代表的開國文臣集團的互動關系,而筆者認為,這種互動關系才是弄清“胡案”發(fā)生和李善長之死的真正原因的關鍵。
二、宋濂、劉基和李善長在明初政局中的角色
在明代開國文臣集團中,宋濂、劉基和李善長處于領袖地位,而三個人的情況有所不同。其中,宋濂為人最為低調,很少直接在明太祖面前詆毀其他朝臣,也不將明太祖與他的談話泄露出去。而他是公認的飽學之士,在明朝建立后他承擔的主要是諸如主修《元史》以及國史、教育太子以及大臣子弟等文教方面的事務。而從目前得到的資料來看,宋濂在政壇上也幾乎沒有政敵和黨羽。從理論上講,他對明太祖的政治威脅也是幾乎沒有的。盡管如此,明太祖仍然對他加以監(jiān)視。而宋濂本人在仕途上也曾經(jīng)接連遭受到打擊:
是月(洪武三年二月),以失朝參,降編修。四年遷國子司業(yè),坐考祀孔子禮不以時奏,謫安遠知縣,旋召為禮部主事。
以宋濂的涵養(yǎng),恐怕不太可能犯“失朝參”和“考祀孔子禮不以時奏”這類的錯誤,所以筆者以為這很可能是明太祖對他有意的打壓。此外還有一條材料值得注意:
是時(洪武五年),帝留意文治,征召四方儒士張唯等數(shù)十人,擇其年少俊異者,皆擢編修,令人禁中文華堂肄業(yè),命濂為之師。
很明顯,明太祖在有意提拔新銳進入翰林院,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對宋濂的牽制。而宋濂很快揣摩到了明太祖的心思:
(洪武六年)九月定散官資階,給濂中順大夫,欲任以政事。辭曰:“臣無他長,待罪禁近足矣?!钡垡嬷刂?。
明太祖此番“欲任以政事”,很可能是對宋濂有無參政欲望進行的有意試探,宋濂的明智使自己躲過了這一關。直到洪武十年致仕,他沒有再受到什么打擊。
但是“胡案”爆發(fā)之后,明太祖仍將宋濂牽連了進去:
(宋濂)既歸,每就帝圣節(jié)稱賀如約……(洪武)十三年失朝,帝召其子中書舍人璲、殿廷儀禮序班慎問之,對曰:“不幸有旦夕之憂,惟陛下哀矜,裁其罪。”帝微使人廉之,則無恙。下璲、慎獄,詔御史就誅濂,沒其家……濂至,帝令毋相見,謫居茂州,而竟殺璲、慎。
(洪武)九年……擢濂長孫慎為殿廷儀禮司序班,復召濂仲子璲為中書舍人……(洪武)十三年,璲以事得罪,濂當連坐,有司請罪之。上以濂舊臣,特命居于茂州。十四年五月,行至夔州,卒。
(宋濂)孫宋慎坐通胡惟庸誅,(明太祖)并怒濂,欲死之。
關于宋濂的死因,《翦勝野聞》則把責任歸到宋濂頭上。筆者認為,以宋濂的謹慎程度,恐怕不敢犯如此欺君之罪?!睹鲗嶄洝放c《國榷》則將責任歸于他的子孫,二處記載的區(qū)別在于前者認為獲罪者是宋璲,后者認為是宋慎。筆者認為,宋璲所在的中書省乃是政治斗爭的中心,他比宋慎更有可能被“胡案”牽連,因此《明實錄》的記載更可靠。
筆者認為,宋濂在明太祖有意清除開國文臣集團的險惡環(huán)境下,居然還讓自己的親屬繼續(xù)在中央任職。而中央是政治斗爭的多發(fā)地,他的悲劇也就是必然的了。
與宋濂相比,劉基為人就要高調一些:
太祖一日問劉基曰:“我朝文章,何人為首?”基對當以宋濂為第一。又問其次,乃曰:“則臣不敢多讓?!?/p>
劉基這種當仁不讓的性格,注定他不會甘心于像宋濂那樣遠離政壇,這也使得他在后來的政治斗爭中比宋濂陷入得更深。
而早在明太祖創(chuàng)業(yè)的早期,李善長就掌握了人事大權,不僅經(jīng)常協(xié)調武將之間的關系,甚至還推薦了宋濂。由此可見,李善長在開國功臣中的人脈關系十分深厚。他的地位也得到了明太祖的肯定:
王從容謂群臣:“孤以布衣起兵,與李相國里居最密邇,徐相國及他大將軍亦不過百里,不自意吾鄉(xiāng)人咸在廷股肱。”
此番話雖然是在拉攏整個淮西功臣集團,但是從中可以看出明太祖的言外之意:地位如此之高如徐達者,在明太祖的描述中是“亦不過百里”,而對李善長的描述卻是“最密邇”。二者與明太祖的家鄉(xiāng)之間事實上的遠近暫且不論,可以肯定的是,如此描述表現(xiàn)出的是明太祖對李善長的重視,甚至是一種忌憚。因此,明太祖對李善長不敢輕舉妄動,而是采用了側面打擊的辦法來對付他:
善長外寬和,內多忮刻。參議李飲冰、楊希圣,稍侵善長權,即按其罪奏黜之。
李善長高居左丞相之位,又貴為太師、韓國公。李飲冰與楊希圣兩個參議,既無地位又無資歷,居然敢“稍侵善長權”,若無明太祖的支持,他們很難有這樣的膽量。其中,李飲冰并不僅僅與李善長這一位開國功臣有過節(jié)。朱文正是明太祖之侄,功勛卓著。而李飲冰在他對明太祖有所不滿之時適時地對其進行彈劾,在明太祖處置朱文正的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這些舉動很難說不是出自明太祖的授意。此后明太祖與李善長等人斗爭的過程,也正是以這樣的互動方式進行的。
三、楊憲之死與李善長等人致仕
洪武二年九月辛丑,山西參政楊憲被任命為中書省右丞。有兩條關于他的記載值得注意:
李文忠守嚴州,楊憲誣其不法,帝欲召還。后曰:“嚴,敵境也,輕易將不宜。且文忠素賢,憲言詎可信?!钡鬯煲选?/p>
洪武元年,使(夏煜)總制浙東諸府,與高見賢、楊憲、凌說四人以伺察搏擊為事,后俱以不良死。
李文忠乃是明太祖的外甥,頗得重用。楊憲居然誣告他,沒人撐腰他肯定是不敢的。而第二條材料則說明楊憲一直被明太祖用來監(jiān)視手下的官員。除了楊憲,另一個被明太祖委以重任的人是同樣身為仕元集團的張昶:
時臺省起草創(chuàng),無所裁定。上所以倚昶甚厚,日三接,雖濠泗從義故勛賢亡敢望之。而昶亦盡為上模劃多當,進中書參政。賞罰殿最,獨取上旨意行之,相國善長取充位而已。
明太祖對張昶的器重躍然紙上,而最后一句話則證明他進人中書省后極大地遏制了李善長的權勢。而劉基也對這種局面作出了反應:
丞相善長貴盛,基每以事相左,善長惡基于上。久之,丞相別坐譴?;唬骸吧崎L勛舊,或念其輯和諸將。”上曰:“是猶不知丞相之于先生哉?”基頓首曰:“臣顧大體,安得及私?”上意乃解。嘗從容問基曰:“吾欲相楊憲如何?”基素與憲善,對曰:“宰相者,任理為衡,而不以己與。憲有相才,無相器?!薄叭粍t汪廣洋?!薄榜鄞跤趹棥!薄昂┯乖坪危俊痹唬骸按藘f轅破犁犢也。”上曰:“吾甚難之,相無逾先生者矣?!被炭郑x日:“臣寧不自知,臣疾惡太甚,又不耐繁,恐終負陛下?!?/p>
筆者認為,李善長與劉基二人雖有矛盾,但畢竟都屬于開國文臣集團的上層。而楊憲、汪廣洋和胡惟庸,都屬于這個集團的中下層。劉基很可能已經(jīng)看出了明太祖的策略,清醒地意識到他們一旦為相執(zhí)政,對于自己和李善長都是威脅。所以劉基反對三人擔任丞相,不是因為他大公無私,也不是因為他識人有方,而是為維護自己的地位與利益而作出的選擇。而明太祖最后的詢問,很可能是在感覺到自己的策略被看穿后而進行的試探。劉基既然看穿了明太祖的用意,自然也就不會上當。
對張昶,劉基同樣沒有心慈手軟:
中書參政張昶,故元臣,上書頌功德?;⑦酬迫眨骸笆怯麨橼w高耶?”昶色動,使人伺基陰事。未發(fā)而昶先他事坐誅。齊翼巖者,飛章論基專擅。上怒詰之,出昶所使,亦磔死。
需要指出的是,在所有記載這件事情的史書中,張昶都是作為反面形象出現(xiàn)來陪襯劉基的正面形象,這就使得此事的真實性大打折扣。就算此事屬實,歌功頌德的行為歷朝歷代都不罕見。雖說張昶有欠風骨,但似乎還不至于要受到劉基如此嚴厲地指責。更重要的是,以張昶位卑權輕的地位,幾乎不可能像趙高那樣控制朝政。
那么,劉基為何要借此事危言聳聽?結合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筆者認為這是劉基有意致張昶于小人之地,并敲山震虎。而張昶等人對劉基的偵查很可能是明太祖的授意,應該早在此前就開始了,只不過由于發(fā)生了這件事情后顯得更加引人注目,故而被認為是對劉基的報復。而時人不明真相,混淆因果,才導致了這樣的記載。
不過,雖說明太祖精心策劃了這樣的人事安排,但是事情并不總是按照他的設想而進行:
憲與張昶同在中書,忌昶才出己右,欲構害之。時東南尚未定,元都號令猶行于西北。昶嘗閑暇與憲言:“吾故元臣也,勉留于此,意不能忘故君。而吾妻子又皆在北方,存亡不可知?!睉椧蜚^摘其言,謂昶謀叛,且出昶手書訐之,昶遂坐誅。憲自是益無所憚,專恣日盛,下視僚輩以為莫己,及又喜人佞己,徇利者多出其門下。
楊憲的斗爭欲望太強,居然連張昶都不放過,結果導致了這樣一出鬧劇。雖然楊憲取得了暫時的勝利,但他這種四面樹敵的做法最終也給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
(楊憲)既又刺求丞相汪廣洋陰事,令侍御史劉炳、鄯某等劾奏之,廣洋因免官還鄉(xiāng)里。憲猶不以為慊,使炳奏徙之海南,上不從。又教炳誣奏刑部侍郎左安善八人罪,上始覺其誣,下炳獄。炳不能隱,盡吐其實,太史令劉基并發(fā)其奸狀及諸陰事。上大怒,令群臣按問憲辭,伏,遂與炳等皆伏誅。
明太祖最終下決心除掉楊憲,很可能是出于以下幾個原因:第一,楊憲的行為已經(jīng)與明太祖提拔任用他的本意產(chǎn)生了偏差,聽之任之會影響到明太祖的計劃;第二,楊憲作惡多端,影響惡劣,如果不除,影響明太祖的形象;第三,楊憲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為自己服務的小集團,明太祖絕對不能接受這個養(yǎng)虎遺患的結果。
不過,最重要的原因恐怕還是開國文臣集團的反擊。除了劉基之外,根據(jù)潘檉章與錢謙益的考證,李善長也與楊憲之死有關。但是劉基和李善長二人并沒有高興太久:洪武四年正月丙戌,李善長致仕;同年三月,劉基致仕。這恐怕不是時間上的巧合,而是明太祖惱羞成怒而向二者施壓的結果。君臣間的斗爭由此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四、李善長等人致仕后的政局與胡惟庸之死
從李善長致仕到胡案爆發(fā),相隔了整整九年的時間。這么長的時間內,明太祖為什么沒有對李善長下手?筆者認為,此時明朝還沒有完成對全國的統(tǒng)一,如果此時對位居頭號功臣的李善長痛下殺手,不僅會讓剩下的功臣們寒心,而且不利于新政權的穩(wěn)定。所以明太祖與李善長在這段時間相安無事,時不時地還有友好的舉動,包括賞賜田地、守墳人戶和物品,任命李善長的親屬為官,征召李善長共議軍國重事,派李善長祭祀山岳與河海,等等。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兩家的聯(lián)姻。以前曾有學者認為這僅僅是一種權術。筆者認為,臨安公主貴為長公主,而李祺也是李善長的長子。以長女配長子,說明雙方對此都很重視。畢竟在這場博弈當中,作為皇帝的明太祖占據(jù)著相當大的優(yōu)勢。如果此時他對李善長已經(jīng)起了殺心,沒有必要拿自己長女的終身幸福來當籌碼。
不過,雙方并沒有徹底化干戈為玉帛。李善長致仕后,汪廣洋擔任右丞相,胡惟庸擔任左丞。下面的材料透露了明太祖提拔此二人的用意:
上既誅殺楊憲,悔之。群臣無當意者。惟庸晨朝舉止便辟。即上所問,能強記專對,少所遺,上遂大愛幸之,擢中書右丞相。
明太祖之所以“悔之”,很可能是因為楊憲是他派去牽制李善長的,最終卻被自己除掉而感到惋惜。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新被啟用的汪廣洋、胡惟庸很難說不是繼承了楊憲的衣缽。李善長等人雖然已經(jīng)不在其位,但是他們勢力雄厚,不是朝夕之間就能清除掉的。所以明太祖仍需要這些人來對李善長等人進行打擊。比如汪廣洋就曾經(jīng)和陳寧一起彈劾李善長“狎寵自恣”。而陳寧很可能也是明太祖派來打擊李善長等人的:
(洪武六年八月)丁丑,遣御史大夫陳寧釋奠于先師孔子。時丞相胡惟庸、誠意伯劉基、參政馮冕等不陪祭而受胙。上聞之曰:“基等學圣人之道而不陪祀,使勿學者何以勸?既不預祭,而享其胙,于禮可乎?其武人不知理道者,皆不足責?!泵;?、冕俸各一月,寧坐不舉,亦停俸半月。自是不預祭不頒胙。
對于此類事情,身為御史大夫的陳寧理應舉發(fā)。但是他一開始為什么沒有這么做呢?明太祖說“其武人不知理道者,皆不足責”,可是胡惟庸明明不是武人,卻也免于處罰,這又是為什么?筆者認為,很可能是因為陳寧發(fā)現(xiàn)自己的同盟軍胡惟庸亦在其中,因而投鼠忌器,不敢舉報。明太祖卻因為他沒能借此機會打擊劉基而龍顏大怒,故而將他一并懲罰。而胡惟庸是明太祖提拔的新貴,故而免于處罰以示恩寵。更有意思的是,這件事情并沒有影響陳寧的升遷,他后來還從右御史大夫升為左御史大夫。此事雖小,卻將君臣斗爭的微妙關系展現(xiàn)了出來。
當然,明太祖在要求文臣的新貴們?yōu)樽约悍盏耐瑫r,也沒忘記讓他們互相牽制,汪廣洋的遭遇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他的資歷、能力和功勞根本無法與李善長、劉基等人相提并論,卻受封為忠勤伯,食祿數(shù)量比劉基還高,這很可能是明太祖制衡政策的體現(xiàn)。只可惜他辜負了明太祖的期望:
廣洋居位庸庸,無所建明。(洪武)六年正月,以怠職左遷廣東行省參政。逾年召為左御史大夫,十年復拜右丞相。上遇之特厚,嘗有疾在告,賜敕勞問。然頗耽酒色,荒于政事,以故事多稽違。又與胡惟庸同在相位,惟庸所為不法,廣洋知而不言,但浮沉守位而已。上察其然,因敕以洗心補過,廣洋內不自安。
與楊憲、胡惟庸相比,汪廣洋野心不大,悟性不高,以為自己只需要對付李善長等人,卻沒能有效地牽制胡惟庸,以至于惹怒了明太祖龍顏大怒,并在胡案爆發(fā)前夕被處死。而胡惟庸的行徑與楊憲頗有相似之處:
自楊憲誅,帝以惟庸為才,寵任之。惟庸亦自勵,嘗以曲謹當上意,寵遇日盛,獨相數(shù)歲,生殺黜陟,或不奏徑行。內外諸司上封事,必先取閱,害己者,輒匿不以聞。四方躁進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職者,爭走其門,饋遺金帛、名馬、玩好,不可勝數(shù)。大將軍徐達深疾其奸,從容言于帝。惟庸遂誘達閽者福壽以圖達,為福壽所發(fā)。御史中丞劉基亦嘗言其短。
其實,明太祖與胡惟庸也是在相互利用的。明太祖利用胡惟庸來牽制李善長等人,甚至連劉基之死都可能與此有關,而胡惟庸也在利用明太祖賦予他的權力來結黨營私,這也導致他與楊憲落得了同樣的下場。
五、李善長之死
應該說,明太祖有意提拔胡惟庸是非常高明的一招。雖然胡惟庸勾結李善長謀反一事純屬子虛烏有,但是他們之間的關系的確是比較密切的:
丞相胡惟庸初為寧國知縣,以善長薦,擢太常少卿。后為丞相,因相往來。而善長弟存義子祐,惟庸從女婿也。
憲數(shù)言李善長無大才。胡惟庸謂善長曰:“楊憲為相,我等淮人不得為大官也?!?/p>
胡惟庸發(fā)跡很可能得到了李善長的幫助,他與李善長既是遠親,又同屬于淮西集團。因此明太祖才會坐視胡惟庸與李善長的往來,這使他隨時可以借打擊胡惟庸而將李善長牽連進去。果然,在胡惟庸死后不久,群臣請求誅殺李善長及其同黨陸仲亨等人,但被明太祖以念及舊情作為理由拒絕,由此可知他仍然希望通過和平的方式來解決他與李善長的矛盾。
此后,朱元璋曾多次委派李善長之子處理賑災事宜,并給予李善長父子各種賞賜,陸仲亨的兒子也成為了駙馬,這正是明太祖向李善長示好的表現(xiàn)。而李善長也曾主動向明太祖表示和好的意愿,包括交還欽賜的儀仗人戶,以及上表請求明太祖在天壽圣節(jié)接受百官朝賀。如果事情照此發(fā)展,二人的矛盾很可能和平解決。但是李善長卻做出了不合時宜的舉動:
(洪武二十三年)四月,京民坐罪應徙邊者,善長數(shù)請免其私親丁斌等。帝怒按斌,斌故給事惟庸家,因言存義等往時交通惟庸狀。
《國朝獻征錄·李善長傳》在記載這件事情時這樣描述:
復有謂坐惟庸株累當徙邊者,皆豪,而善長私之,數(shù)以給其親,上惡之。
而在明太祖為此事頒布的詔令中也對此有所提及:
至(洪武)二十三年,京民為逆,僇其半,以半遷之化外。善長復請免其黨數(shù)人,于是始正其辟而備述前后功臣為逆之由,以見非朕不能保全功臣而害舊人也。
很明顯,李善長援救自己被“胡案”牽連的黨羽激怒了明太祖,從而導致了自己的殺身之禍。筆者認為,很可能是與明太祖長期緩和的關系使李善長放松了警惕,因此不自覺地動用起自己的政治資源,這就觸犯了明太祖的忌諱。而就在同年正月丙寅,明朝政府“肅清余黨,榜功臣五十七人”。這標志著全國的基本統(tǒng)一和政局的穩(wěn)定,明太祖不必再投鼠忌器。于是他痛下殺手,用血腥的方式解決了這場長達二十多年之久的斗爭。
六、結語
從政治學上說,以明朝為代表的專制國家的君權在形式上是絕對的,但是在權力運行上卻受制于行政官僚。君主雖然掌握著對官員個人的生死大權,但在某種程度上對整個官僚機構卻不可能完全掌握。作為開國文臣之首腦的李善長在致仕的情況下能夠與明太祖抗衡如此之久,甚至能在“胡案”后還與之維持了相當長時間的友好關系,其原因就在于此。
明太祖與李善長之間的矛盾,從本質上說是二者擁有的行政資源不平等所引發(fā)的。身為一國之君的明太祖當然希望能夠盡可能地將行政權力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政治資源豐富的李善長當然不甘心束手就擒。不過,“資源分配不平等引發(fā)的首先是對抗,對抗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當條件具備時才會引發(fā)沖突?!痹诮▏痪玫那闆r下,如果二者爆發(fā)沖突,對于整個國家都將造成嚴重后果,這也是二人雖然一直在對抗,但都盡量避免沖突的原因。但是,李善長在關鍵時刻的錯誤舉動激化了君臣矛盾,最終將自己推進了滅亡的深淵。而只有把握住雙方互動的動態(tài)過程,才能將“胡案”與李善長之死的真實原因揭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