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佳 孫鑫 錢會南
?
《針灸大成》對《針灸甲乙經(jīng)》針刺理論的繼承與發(fā)展
禹佳孫鑫錢會南
《針灸大成》是繼《針灸甲乙經(jīng)》之后,對針灸理論的又一次全面而系統(tǒng)的總結,其在諸多方面繼承與發(fā)展了《針灸甲乙經(jīng)》所構建的針灸理論體系。本文立足于《針灸大成》原文,從經(jīng)絡腧穴、針刺手法、針刺臨證理論、灸刺禁忌等方面對《針灸大成》和《針灸甲乙經(jīng)》進行對比,介紹《針灸大成》對《針灸甲乙經(jīng)》針灸理論體系的發(fā)展和運用,說明二者在針灸理論體系形成與發(fā)展歷程中舉足輕重的影響地位。
《針灸甲乙經(jīng)》;《針灸大成》;針灸理論體系
《針灸甲乙經(jīng)》[1](以下簡稱《甲乙經(jīng)》)對中國針灸學的影響深遠,起到了承先啟后的巨大作用。后世一些著名的針灸學著作,如高武的《針灸聚英》、楊繼洲的《針灸大成》以及吳謙的《針灸心法要訣》等,也是在《甲乙經(jīng)》針灸理論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
作為后世針灸理論的一次大的總結,《針灸大成》[2]在針灸學理論體系形成中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其對《黃帝內經(jīng)》[3-4](以下簡稱《內經(jīng)》)、《甲乙經(jīng)》相關針灸理論都有一定的繼承,同時也進行了發(fā)展?!夺樉拇蟪伞酚擅鞔鷹罾^洲原著、靳賢補輯重編,共10卷。所述內容十分廣泛,首論《內經(jīng)》《難經(jīng)》中有關針灸的論述,其次有針灸歌賦選、經(jīng)絡腧穴、刺法針法、灸法、針灸證治、楊繼洲醫(yī)案和小兒按摩法。其總結了明代以前中國針灸的主要學術經(jīng)驗,尤其是收載了眾多的針灸歌賦;重新考定了穴位的名稱和位置,并附以全身圖和局部圖;闡述了歷代針灸的操作手法,加以整理歸納,如“楊氏補瀉十二法”等;記載了各種病證的配穴處方和治療驗案。
本文以《針灸大成》原文為依據(jù),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甲乙經(jīng)》在針灸理論框架體系形成方面的作用和《針灸大成》對其針灸理論的繼承進行比對,闡發(fā)《針灸大成》對《甲乙經(jīng)》針灸理論的發(fā)展,以及二者對后世針灸理論的影響。
《針灸大成》對前世針灸著作,如《靈樞》《甲乙經(jīng)》的內容都有所繼承,其最出眾的地方莫過于對古人內容繼承的同時,將這些腧穴、經(jīng)絡和針刺手法進行編排,使其成為歌訣方便今人的記憶與背誦。
1.1十二經(jīng)脈循行
《針灸大成·卷六》羅列了手太陰肺經(jīng)、手陽明大腸經(jīng)、足陽明胃經(jīng)、足太陰脾經(jīng)、手少陰心經(jīng)、手太陽小腸經(jīng)、足太陽膀胱經(jīng)、足少陰腎經(jīng),《針灸大成·卷七》則羅列了手厥陰心包經(jīng)、手少陽三焦經(jīng)、足少陽膽經(jīng)、足厥陰肝經(jīng)、任脈、督脈,分別論述了十二經(jīng)脈的主治及歌訣、考正穴法??梢哉f,《針灸大成》在內容上繼承了前兩者對于經(jīng)脈循行的記載與描述,但是在敘述上則另辟蹊徑,對腧穴和經(jīng)脈循行進行了歌訣式的整理與歸納,更方便后人記憶與臨床應用。
1.2井穴主治、適應癥
十二井穴早在《靈樞·九針十二原》中就有記載,而《內經(jīng)》中記載井穴最詳細的則是《靈樞·本輸》和《素問·繆刺論》。而到《甲乙經(jīng)》時期,對井穴進行了定位上的描述,并在《內經(jīng)》的基礎上補充了少沖穴的位置?!夺樉拇蟪伞穼▌t更為重視,其在《針灸大成·卷五》井滎輸經(jīng)合補瀉虛實篇記載了井穴的定位及主治,并將井穴主治的范圍進行了擴大,《針灸大成》中提出的十宣穴,經(jīng)對比與《靈樞·本輸》和《素問·繆刺論》中的井穴位置完全一致,并在治療上,以休克、昏迷、高熱、中暑、癲癇、癔病、小兒驚厥等急性疾病為主,正是對十二井穴在實踐中的再發(fā)展,并擴大了其主治范圍,使其更加廣泛的得以利用[5]。
1.3經(jīng)驗效穴與奇穴
《針灸大成》對《甲乙經(jīng)》中的經(jīng)驗效穴和奇穴也十分重視,并加以繼承。如《針灸大成·卷七》中闡釋了32個經(jīng)外奇穴,不光記載了它們的具體位置,還介紹了其所治病癥及治療手法,對后世用經(jīng)驗奇穴治療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如內迎香治療目熱暴痛、耳尖小艾柱灸五壯治療眼生翳膜等,其中還有一些如八邪、八風、十宣、五虎、二白等穴還是一些穴位的別稱,從而擴大了這些穴位治療病癥的范圍。這些經(jīng)外奇穴基本都是在長期的針灸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同時也是對前世針灸學理論的繼承與發(fā)揚,并對后世將穴位治療一些非常見病癥或局部、循經(jīng)病癥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針灸大成》作為對前世針灸理論集大成者,臨床治療方面便是重中之重,并且獨創(chuàng)了針刺穴位和相關配穴處方的歌訣,這種形式的出現(xiàn)對臨床以針刺治療疾病提供了便捷,方便記憶。同時作為一部針灸理論方面的著作,《針灸大成》在針刺原理方面對《甲乙經(jīng)》和《內經(jīng)》的相關內容也有所繼承與發(fā)展。
2.1透穴針法
《針灸大成·卷二》收錄了《玉龍歌》,在《玉龍歌》原歌只有二則透穴針法的基礎上,將透穴針法增加到了十二則,透穴針法是一種毫針刺法,用毫針從一穴位進針之后,根據(jù)穴位的部位情況和治療需要,采用“直刺深透”“斜刺平透”“橫刺沿皮透”等透刺方法,有的從一個方向透刺另一個穴位,或幾個穴位(單向透刺),有的在進針后向幾個方向分別透刺幾條經(jīng)脈的幾個穴位。如“偏正頭風痛難醫(yī),絲竹金針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針兩穴世間稀”“風池刺一寸半,透風府穴,此必橫刺方透也,宜先補后瀉,灸十一壯”“灸地倉之艾,如綠豆,針向頰車,頰車之針,向透地倉”等。
《針灸大成》中的表里經(jīng)穴位透刺主要是繼承了《靈樞》中“病先起陰者,先治其陰,而后治其陽。病先起陽者,先治其陽,而后治其陰”的思想,講究從陰引陽或從陽引陰來決定其進針穴和透刺之穴,是對前代針灸調節(jié)陰陽理論的一種繼承與發(fā)揚。
2.2針刺八法與補瀉手法
《針灸大成》最大的貢獻莫過于針刺八法的提出,其在三衢楊氏補瀉篇,詳細記載了針刺八法進行補瀉的手法,針刺八法主要是指“揣、爪、搓、彈、搖、捫、循、捻”八種手法。
揣:《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認為,揣法作為下手八法之首,是針刺輔助手法中應用廣泛的環(huán)節(jié),用手指揣摸、按壓或循切,尋找穴位所在,了解穴位所在部位的肌肉厚薄、孔隙大小,有無血管、肌腱及酸脹痛感等。
爪:《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指出爪即指甲,并有抓的意思,是在揣穴定位之后,用指甲在穴位上掐出甲痕,定位進針的手法。
搓:《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說明搓法即用手搓揉針柄,配合補瀉的手法,使針刺的針感更容易循經(jīng)傳導。
彈:“彈而努之,此則先彈針頭,待氣至,卻退一豆許,先淺而后深,自外推內,補針之法也”(《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介紹臨床上比較常見的彈針柄的手法,通過對針柄的彈法,配合補瀉。
搖:“搖而伸之,此乃先搖動針頭,待氣至,卻退一豆許,乃先深而后淺,自內引外,瀉針之法也。故曰:“針頭補瀉””(《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說明臨床上,通過搖大或搖小針孔,來控制補瀉的手法,且在搖的同時還要配合針刺的深淺。
捫:“捫而閉之。經(jīng)曰:凡補必捫而出之。故補欲出針時,就捫閉其穴,不令氣出,使血氣不泄,乃為真補”(《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介紹捫法一般用于起針之后,捫閉穴位,使氣血不致外瀉,達到補益的作用。
循:《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指出,提按補瀉之法,是男女補瀉,左右反用說明循法是一種進針前后,用手按摩經(jīng)絡循行路線,或穴位上下左右,使經(jīng)絡之氣疏通,循經(jīng)而至的輔助手法,臨床應用最為廣泛。
捻:《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介紹捻針法是臨床上最常用的一種針刺手法,通過捻針時針刺的氣至感增加,且隨著捻針方向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補瀉之差。
以上八種針刺手法《針灸大成》均詳盡介紹了其具體操作方法,有效指導了臨床針灸手法,具有極強的實踐價值。這也是針刺八法目前已知的最早記載,直至今日都對臨床針刺手法具有重大影響。
3.1針刺治療疾病的分門
在《針灸大成》之前便已提出辨病刺灸的相關概念,而在《甲乙經(jīng)》時期,雖未明確地將針灸治療疾病的類別進行分類,但對婦科和兒科的概念都已存在,到了《針灸大成》則將針灸治療疾病的種類進行了分門,并將婦科和兒科單獨列出,以示兩者的區(qū)別。
《針灸大成》卷八到卷十都是對針灸治療疾病的記載,尤其是在卷八,將常見的幾種針灸治療疾病分類,方便查找。在《甲乙經(jīng)》成書時,還是僅將針灸治療的疾病按病邪進行大類的歸類,如五臟傳病、六經(jīng)受病等,并未做詳細的病名記載及分科,到了《針灸大成》,對《甲乙經(jīng)》治療疾病的手法、配穴都進行了歸納總結,并結合當時對疾病的認識將疾病按病名分類。
值得注意的是,《甲乙經(jīng)》首創(chuàng)將婦人病和小兒病單獨列出治則治法,這一點《針灸大成》得以繼承,《針灸大成》單分婦人門、小兒門并在里面記載了治療婦人、小兒病的經(jīng)驗效穴,其中小兒門還在第十卷增加了針對小兒的按摩手法,足以見得針灸治療已經(jīng)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并結合了艾灸和按摩等多種輔助手法,開始針對不同患者年齡、性別進行區(qū)分。
3.2辨病刺灸
早在《內經(jīng)》《甲乙經(jīng)》時期就極為重視先辨病再施以針灸手法,到了《針灸大成》對這一點更加繼承與發(fā)揚光大?!夺樉拇蟪伞分杏写罅康钠怯涊d病癥的特征及如何辨別,如卷九第一篇治癥總要,其中記載了一百五十一種常見疾病的治療方法,其中有很多病癥都是以問答的形式出現(xiàn),在問答的過程中講述了該病的成因,癥狀等,便于在施針之前先對病癥進行辨別再施以針刺手法,明清時期的配穴理論極其豐富,配穴方法也層出不窮,有局部配穴法、鄰近配穴法、局部和鄰近配穴法、前后配穴法、表里配穴法、同名經(jīng)配穴法、絡穴配穴法、遠道配穴法、十二原穴夫婦相合配穴法、擔截配穴法、八脈交會穴配穴法、對應配穴法、十二井穴交經(jīng)配穴法、竹刻原絡配穴法等?!夺樉拇蟪伞烦松鲜雠溲ǚㄍ?還發(fā)展了透穴法,這些配穴方法既是對前面針灸著作的一種繼承,同時也是《針灸大成》在刺灸方面的發(fā)展,使針灸治療疾病更加靈活多變[6]。
《針灸大成》在針灸禁忌上對《甲乙經(jīng)》也有所繼承,《針灸大成·卷四》分別羅列了禁針歌訣和禁灸歌訣。《針灸大成》對《甲乙經(jīng)》所記載的針灸禁忌既有繼承又有發(fā)展,如風府、人迎、伏兔、白環(huán)俞等的不可針灸,同時也刪減和增加了一些穴位的禁針灸事宜,減少了身上四肢的禁針灸穴位,增加了頭面部的禁針灸穴位,《針灸大成·禁針穴歌》列舉了禁針穴35個:腦戶、俿會(囟會)、神庭、玉枕、絡卻、承靈、顱息、角孫、承泣、神道、靈臺、膻中、水分、神闕、會陰、橫骨、氣沖、箕門、承筋、手五里、三陽絡、青靈、云門、鳩尾、缺盆、肩井、顴髎、沖陽、海泉、魚際、乳中,婦人禁針穴3個: 合谷、三陰交、石門。作為對前世針灸著作與理論的第三次大的總結,《針灸大成》在禁針腧穴上比《甲乙經(jīng)》的17個穴位又增加了18個,達到35個之多,可見后世對針刺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時在應用與治療方面也更加的謹慎[7]。
《甲乙經(jīng)》作為一部最早的體系比較完整的針灸專書,是繼《內經(jīng)》之后對針灸學的一次總結,在針灸學發(fā)展史上起到了承先啟后的作用。《針灸大成》作為后世針灸學著作中的典范,是中國針灸學的又一次重要總結,處處可見《甲乙經(jīng)》對其的影響。同時,《針灸大成》也在經(jīng)絡腧穴、針刺手法、針刺臨證理論、灸刺禁忌等多個方面對《甲乙經(jīng)》的針灸學理論進行了繼承與發(fā)展,使其成為明以來三百年間流傳最廣的針灸學專著。然而,從本質上講,《針灸大成》仍是在《甲乙經(jīng)》所初步形成的針灸理論體系框架基礎上的補充和完善,鮮見理論體系結構和框架的突破。從中不難發(fā)現(xiàn),從《內經(jīng)》《甲乙經(jīng)》,再到《針灸大成》,針灸學理論框架體系雖變化不大,但隨著知識面的增廣和人們對醫(yī)學知識的不斷充實,其一直是在自我完善的過程中不斷的發(fā)展與更新,所有的變化與發(fā)展都是為了服務與指導臨床實踐,有利于臨床更加方便精準的治療疾病。
[1]晉·皇普謐.《針灸甲乙經(jīng)》[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
[2]明·楊繼洲.《針灸大成》[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1997.
[3]田代華.黃帝內經(jīng)素問[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63.
[4]田代華.黃帝內經(jīng)靈樞[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63.
[5]吳基厚.繆刺與巨刺[J].中醫(yī)雜志,1959,(4):63-65.
[6]羅玲,王靜,唐勇,等.腧穴配伍規(guī)律的古代文獻研究回顧[J].針灸臨床雜志,2009,(12):45-46.
[7]程燕,李家康.淺談《針灸甲乙經(jīng)》之經(jīng)穴處方特點[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12):4906.
[8]陳以國.《針灸大成》論“井”淺析[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2,(7):427-428.
[9]劉君奇.淺述《針灸甲乙經(jīng)》腧穴刺灸學成就[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2,(11):72-73.
[10]韓永安.談談《針灸大成》的下手八法[J].陜西中醫(yī)學院學報,1986,(1):25-26,28.
[11]徐家淳,李巖,趙祥斐,等.淺談針刺禁忌的歷史沿革[J].針灸臨床雜志,2013,(5):82-84.
(本文編輯: 韓虹娟)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2013CB532001)
100029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基礎醫(yī)學院[禹佳(碩士研究生)、孫鑫(博士研究生)、錢會南]
禹佳(1990- ),2012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藏象理論的文獻及實驗研究。E-mail:yujia_xiaoyuzi@sina.com
錢會南(1955- ),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藏象理論的文獻及實驗研究,中醫(yī)疾病與體質相關理論及臨床應用研究。E-mail:qhnan2013@sina.com
R245
A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10.011
2016-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