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明
那天,外婆穿上了她最好看的衣服,對著鏡子梳頭。她的老姐姐來上??此?。
兩人從小在一條弄堂里長大,一起吃飯,一起跳橡皮筋,一起進紗廠做童工,下了夜班,手挽著手,在昏黃的煤油路燈下回家。一起揮舞著小紅旗,上街迎接解放軍,一起進夜校,上補習班,敲鑼打鼓地參加國慶游行。一起唱滬劇、黃梅戲,她唱一句“我也曾赴過瓊林宴”,外婆接一句“我也曾打馬御街前”。
老姐姐從護士班畢業(yè)后,上了朝鮮戰(zhàn)場。幾經(jīng)生死,后來嫁給了一位軍官,跟隨丈夫去了駐地。后轉業(yè),落戶廣州。兩人最近的一次相見,是20年前。
如今,老姐姐87歲,外婆85歲。都明白,這是最后一次見面了,可是誰都不說。
說的都是些不咸不淡的話,上海的小吃,廣州的花市,王家沙的包子,陶陶居的早茶。
雞毛蒜皮,陳年舊事。過得去的,過不去的,都成了時間的灰燼。
老姐姐要走了,外婆笑嘻嘻地送她上車,拍著車窗,喊著對方的小名,“再來玩,再來玩……”我背過身去,不愿看到一個老人的淚水決堤。
隔壁的幼兒園剛放學。小朋友背著小書包,拉著大人的手,用力地揮手說再見。
明天見。
明天見。
總在不經(jīng)意的時候擁有,又在不舍得的時候失去。
他們多好,稚嫩的臉上滿是陽光明媚。執(zhí)手相送的劇本,藏在許多個日子的后邊。
像孩子一樣遇見。
像老人一樣離別。
(安藍摘自《文匯報》2015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