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社會語言學視角下的身份研究*

2016-03-13 12:41:50袁周敏
外語學刊 2016年5期
關鍵詞:語料語言學聽眾

袁周敏

(南京郵電大學,南京 210023)

社會語言學視角下的身份研究*

袁周敏

(南京郵電大學,南京 210023)

本文旨在梳理自20世紀60年代的變異研究到21世紀初的互動社會語言學研究,回顧50年來社會語言學領域對身份研究的狀況。該領域早期靜態(tài)探討說話人語言變異與其社會身份的關系,中期則強調(diào)以交際為中心的交際活動或者言語事件本身的研究。當代互動社會語言學指出話語不僅是用來交流信息而且是動作行為的語用思想,并強調(diào)運用真實語料探討話語雙方共同建構身份的重要性。身份研究的這一整體研究范式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反映出研究者研究視域進一步拓寬、研究方法呈現(xiàn)多樣化的趨勢。然而,在研究對象的分析性框架、解釋性框架和研究方法上仍有待進一步改進。

社會語言學;身份;身份建構

1 引言

身份(identity)一詞在指向同一性的同時也表明其異質性,任何一個交際者都有特定的社會群體歸屬,同時又有區(qū)分于其他群體的特性(袁周敏 2011)。交際者的身份是交際雙方社會關系的一部分,是雙方互動協(xié)商的結果,體現(xiàn)為相應的語言表征和話語實現(xiàn)(陳新仁等 2013, Yuan 2013)。社會交際關系使得身份成為社會成分,使得身份體現(xiàn)在說話人與他人的關系中。社會成員總是或多或少地借助語言,包括語音、詞匯、句法、篇章、會話結構以及語體等表達其立場、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從而或隱或顯地構建其特定個體身份與社會身份。本研究從打破結構語言學傳統(tǒng)的拉波夫(W. Labov)的變異研究出發(fā),回顧身份在社會語言學視角下的研究歷程,以期揭示語言與身份的互構關系,并評價該學派關于身份的研究。

2 變異研究

變異研究關注社會變量對語言變量的影響。Labov(1966)主要是對城市方言進行細致的實地調(diào)查,力圖通過分析調(diào)查結果來揭示種族、階級、文化程度、職業(yè)、性別、年齡和交際場合等各種社會因素與語言變異之間的相互關系。城市方言派也因此得名。Bernstein(1971)關于復雜語碼與局限語碼的論述也證實社會階層與語言變異的某種對應關系。城市方言學派在進行具體語言分析時,十分注意語言結構和社會結構的各種參數(shù)之間的對應關系并進行精細入微的研究(馮志偉 1999:342)。此類研究旨在揭示反映在語言變量中的社會階層、性別和年齡等社會身份變量,開始探討被結構語言學否定的語言與社會身份的關系問題(谷小娟 李藝 2007)。目前該方面的研究除經(jīng)典的變異研究外,值得注意的一個發(fā)展趨勢是從語言及其變異的角度微觀考察說話人的身份建構 (Georgakopoulou 2008, José 2010),也有學者通過研究漢語的語音變異揭示說話人的身份特征(Zhang 2008)。

3 性別研究

性別身份是說話人社會身份的一種。其語言學參考文獻可以追溯到居住在西印度小安地列斯群島的加勒比印第安人。據(jù)稱,“男女加勒比人說不同的語言,這歸因于很久以前的一次侵略。一群說加勒比語的男人征服這片土地并殺光了當?shù)氐哪腥?,而后他們和當?shù)卣f阿拉瓦語的女人結合,就這樣他們的后代有時會被描述為會說男人和女人兩種不同語言的人,因為男孩從父親那兒學到加勒比語而女孩則從母親那兒學到阿拉瓦語”(Wardhaugh 2000:310-311),但是,這種差異并沒有促使形成兩種獨立或不同的語言,相反卻形成一種具有明顯性別特征的語言。Lakoff (1975)的性別語言經(jīng)典之作從詞匯、句式和語調(diào)等方面全面概述女性語言特征。但是,有些女人會采取一些男性化的語言策略也是常見的,大多的性別差異可以根據(jù)男人和女人在社會中所處的不同地位得到解釋,男人擁有更多的權力并且會更自信;女人則傾向于留在“自己該在的位置”但卻期望不同且“更好”的位置,也就是她們所理解的社會上層(同上:321)。美國著名語言學家Haas(1964)對幾種美國印第安語的調(diào)查、Ekka(1972)對印度德拉偉語的分析以及Taylor(1951)對加勒比海多米尼加語的考察都旨在說明各語言中廣泛存在著由于性別差異而引發(fā)的語言變體形式的對立現(xiàn)象。代表性的研究還包括男女會話風格研究(Lakoff 1975, Cameron 1998)、語音語調(diào)研究(Sachs 1975)和稱呼語研究等。國內(nèi)對語言性別差異的專門研究起步則相對較晚,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漢語界和外語界都已經(jīng)有不少研究成果問世(白解紅 2000, 楊永林 2004, 祝畹瑾 1992)。通過研究語言在社會階層、性別、地域、行業(yè)和年齡等方面的變異,學者們力求客觀描述語言在不同社會群體的規(guī)則性變異特征,因為“這些言語特征表明說話人的社會身份更是普通的現(xiàn)象”(陳松岑 1985:24)。

4 言語社區(qū)與實踐社區(qū)研究

變異研究強調(diào)說話人的社會身份在語言變異中的本質作用,客觀描述言語交際中變異的相關規(guī)律性特征。但其一方面忽視自然語言交流中身份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說話人能夠刻意使用某些語言形式以突顯其不同的身份側面;另一方面從言語交際的角度看,不僅僅社會階層對語言使用具有制約作用,人們總是屬于某一言語集團,擁有共同的言語規(guī)則和文化背景。言語社區(qū)(speech community)和實踐社區(qū)(Eckert 2000)的研究就克服這一不足。言語社區(qū)(Gumperz 1972,1982,1997),意指“任何以共享的口頭符號系統(tǒng)而頻繁地進行日常交流的人類集體,又因為語言運用方面的顯著不同而相互區(qū)分”(Gumperz 1972:219)。實踐社區(qū)則認為語言變異是作為一種社會實踐而存在,而不是先驗的語言實體,具有共同旨趣的人們在言語實踐中通過連續(xù)的互相溝通和交流逐漸形成共同的信念、行為方式和價值觀等。嚴格地說,言語社區(qū)和實踐社區(qū)模式雖然并非旨在研究語言與身份之間的關系,卻從側面為語言與說話人社會身份之間的關聯(lián)提供一個解釋性的框架,即說話人語言變異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其處在不同的社區(qū)中。言語適應模式以及聽眾設計理論也致力于挖掘說話人語言變異產(chǎn)生的原因,卻摒棄社區(qū)模式的局限,認為說話人之所以在語言使用上呈現(xiàn)有規(guī)律的差異源于其說話對象的不同。

5 言語適應模式

作為心理學的一個理論發(fā)現(xiàn),言語適應模式首先由Giles等(1973)提出,該模式的核心概念有3個,即趨同(convergence),人們在言語交際中為獲得對方的正面評價、增進理解以及建立友誼,盡量采用對方的言語模式以接近其言語風格;趨異(divergence) 指說話人為保持其社會身份特征和群體特征,在交際中刻意突顯某些言語模式或語體特征以區(qū)分于對方的言語模式和言語風格;保持(maintenance) 則是說話人的本色表現(xiàn),在言語交際中既不趨同也未趨異。社會身份感對個體語言選擇具有一定的影響(Giles, Johnson 1987)。個體在語言的各個層面既有順應對方的行為,但同時也有在語言層面上突顯其身份特征的選擇性行為。在日常交際中,很難將兩者截然分開,有時候能夠同時達到趨同趨異的交際效果,既突顯出交際者的某種身份特征又表現(xiàn)為對聽話人的某種順應。許多學者對語碼轉換的研究也表明人們往往為突顯自己的身份特征而選擇與交際對象不同的語碼。例如,Scotton(1997)認為語言變體具有指示說話人身份以及協(xié)調(diào)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的作用;Moyer(1998)通過考察直布羅陀地區(qū)語言,指出語碼轉換碼的身份標志功能;Lai對香港居民的語碼轉換研究也支持這一論點(Lai 2005)。

6 聽眾設計理論及其發(fā)展

Bell(1991)將言語適應理論運用于分析媒體語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聽眾設計理論。Bell對Labov(1972)的注意假設提出質疑,認為說話人因其交談對象而不是交談時的注意程度而選擇相應的語體。Bell(1991)在研究新西蘭的一個國家電臺和當?shù)仉娕_(相同的播音員和新聞稿)在播報新聞時,發(fā)現(xiàn)其語體具有明顯的不同。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唯一因素只能是這兩個電臺擁有不同的目標聽眾。后來,基于這一理論,Bell(1997,1999)提出參照設計(referee design)模式,指出說話人的言語風格不僅趨向于聽眾,而且要考慮說話人認知的參照對象。Bell斷言該類型言語語體風格的轉換是對聽眾或參照對象的身份認同,是對說話人與聽眾以及參照對象人際關系的一種調(diào)節(jié),并提出針對在場的聽眾選擇回應式語體和以不在場的聽眾為參照系選擇引發(fā)式語體的概念。參照設計模式的優(yōu)點在于拓展聽眾的范圍,不僅包括現(xiàn)場的參與者,還包括認知中虛構或者假想的在場人(Bell 1997:248)。 Verschueren(1999)將說話人區(qū)分為不同的聲音來源,將聽話人細分為參與者、旁聽者和偷聽者。這里的交際語境中說話人和聽話人角色便與其參照設計有異曲同工之妙。

7 言語交際民俗學與互動社會語言學

作為社會語言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言語交際民俗學從一開始就關注語言與身份的關系。該學派克服靜態(tài)研究語言與社會身份的不足,將言語交際雙方的互動(interaction)放到首位。發(fā)揚這一學術傳統(tǒng)的當屬Gumperz(1982)。將語言作為互動的語篇研究能夠揭示出這些社會參數(shù)并非恒定的,而是在交際中產(chǎn)生,進而指出身份的維度必須在交際過程加以研究,以確定其在會話中怎樣運作以及如何被運作(Gumperz 1982:1)。該論斷強調(diào)說話人身份是在話語中動態(tài)建構的。交際者能夠通過語境化提示成分捕捉雙方隱藏在話語背后的社會文化身份。Troike在其著作《交際的民族志學》(TheEthnographyofCommunication)中專辟一章論述語言變異,分析語言選擇、語碼轉換和編碼標記等現(xiàn)象,著重考察地域、民族、階層、地位、角色、角色關系、性別和年齡等維度的語言變異,并在第五章專門論述語言與身份的相互關系(Troike 1989:49-105,200-215)。近期,許多社會語言學家吸收這一研究方法的優(yōu)點,將這一學派又向前推進一步,提出“互動社會語言學”這一學科名稱(Seltin, Couper-kuhlen 2001),并指出要在交際的互動過程中研究語言,重申話語不僅是用來交流信息而且是動作行為的語用思想。 林大津和謝朝群(2003:415)在述評互動語言學時指出,“語言首先是互動的工具,互動塑造語言,并使語言日益適應其生存的環(huán)境。反過來,語言也塑造互動,事實上,人類不是語言和文化被動的承載者,而是積極的參與者和創(chuàng)造者。因為“語言是社會實踐的一種動態(tài)形式,它建構社會身份、社會關系以及人們對世界的理解”(項蘊華 2009:189)?;诱Z言學關注參與互動活動的社會成員如何在互動過程當中共同構建、協(xié)調(diào)他們的話語和行為,并最終共同構建他們的社會身份。Gisle(2001)則進一步推動互動社會語言學的發(fā)展,他以日常會話互動中的語料研究相關語用標記語與交際者的社會身份如種族和社會階層之間的關系?;由鐣Z言學擯棄身份研究的靜態(tài)觀,以互動為中心,克服變異模式的本質對應關系以及注意假設忽視聽眾的不足,認為社會身份在互動中建構,然而該理論實際上也是傳統(tǒng)社會語言學研究的一個共性,即未能客觀描述交際主體在會話中的能動作用,未能進一步發(fā)掘會話中交際雙方的的能動性。因為任何交際者都具有多元身份,他們在言語交際中會順應不同的語境,將不同的身份視為一種語用資源進行調(diào)用,從而增加其交際需要的機會。

8 評介

社會語言學對身份的探索早期靜態(tài)探討說話人語言變異與其社會身份的關系,中期則強調(diào)以交際為中心的交際活動或者言語事件本身的研究,當代互動社會語言學指出話語不僅是用來交流信息而且是動作行為的語用思想,并強調(diào)運用真實語料探討話語雙方共同建構身份的重要性。研究視域進一步拓寬、研究方法也逐漸多樣化,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然而,在研究對象的分析框架、解釋性框架和研究方法上依然有待進一步改進。

從研究對象的分析框架來看,以往對身份的研究缺乏較為完備的分析框架,缺少較為系統(tǒng)的考察反映身份建構的資源并從具體的語言結構出發(fā)進行系統(tǒng)描寫。變異研究從方言入手,性別研究克服變異研究的單一性,從不同的語言層面尋找語言證據(jù)。最近的互動社會語言學從語用標記入手也取得一定的成績。一些解釋性理論主要關注語體的選擇。因此缺乏較為系統(tǒng)的考察語言資源的研究,而從現(xiàn)有的文獻來看,尚缺乏從會話結構和聽眾反應角度的實證研究。

從研究對象的解釋性理論來看,以往對身份研究的解釋性理論稍顯單薄,當然這是由于其研究旨趣不同所致,并不構成這些研究本身的缺陷。變異研究系統(tǒng)調(diào)查并描述社會階層對語言選擇的制約作用,尋求其共變的規(guī)律性,打破結構主義語言學重內(nèi)部語言而輕功能的研究局面,積極推動外部語言學和共時語言學的研究。然而由于其切入角度為方言,因此忽視考察體現(xiàn)社會身份的其他語言特征。性別研究雖然逐步克服這些不足,從語言的多個層次考察其與性別的對應關系,進一步拓寬變異研究的話題,然而這兩類研究由于其研究目標的限定,都從某種程度上預設說話人社會身份的本質性特征,并且沒有注意到說話人在做出語言選擇時除受社會階層的制約外,他們總是屬于某一言語集團,受言語社區(qū)或者實踐社區(qū)的言語規(guī)則制約。言語社區(qū)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規(guī)定性特征,而實踐社區(qū)則強調(diào)語言變異是作為一種社會實踐而存在。社區(qū)模式研究的缺陷在于語言身份的默認性,然而在實際會話當中,人們不僅根據(jù)會話需要選擇相應的身份而且受聽眾身份的制約與影響。言語適應模式及聽眾設計理論則從聽眾角度探討說話人語言選擇的原因,具有一定的解釋力。但是,僅從聽眾的角度解釋特定語言選擇的成因稍顯片面。

從研究方法來看,國內(nèi)學者還主要借助于內(nèi)省和歸納,實證性和演繹性研究須加強(景曉平 陳新仁 2007)。以往的研究多以定性為主,缺少定量的研究;規(guī)定性色彩濃,借助自然語料進行的描寫與分析不足(陳新仁等 2013);其研究語料來源比較單一,較大規(guī)模的真實語料來源稍顯闕如;語料靜態(tài)性特征居多,缺乏從會話的整個過程考察語境動態(tài)性特征的研究。

9 結束語

本文從20世紀60年代的變異研究出發(fā),然后從性別研究、言語社區(qū)與實踐社區(qū)研究、言語適應模式、聽眾設計理論及其發(fā)展、言語交際民俗學與互動社會語言學共6個方面回顧50年來社會語言學領域對身份研究的狀況。學者們對身份的研究從宏觀逐步向微觀推進,在關注國家和種族等身份的同時,越來越關注特定語境下交際者情景性和互動性身份的構建,并且力求在語料的獲得方法以及解釋理論的完備性上取得突破。然而,就目前的研究現(xiàn)狀而言,身份研究的分析框架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需要更多地在會話的整體層面上挖掘身份建構的語言資源;研究方法和語料來源還比較單一,缺少大規(guī)模真實性語料來源;對不同體裁話語中的身份展開實證性研究將是我們下一步研究的重點。

白解紅. 性別語言文化與語用研究[M]. 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

陳松岑. 社會語言學導論[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5.

陳新仁等. 語用學視角下的身份與交際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馮志偉. 現(xiàn)代語言學流派[M]. 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1999.

谷小娟 李 藝. 語言與身份構建:相關文獻回顧[J]. 外語學刊, 2007(6).

景曉平 陳新仁. 語用、認知與習得——第十屆全國語用學研討會綜述[J]. 外語學刊, 2007(6).

林大津 謝朝群. 互動語言學的發(fā)展歷程及其前景[J]. 現(xiàn)代外語, 2003(4).

項蘊華. 身份建構研究綜述[J].社會科學研究, 2009(5).

楊永林. 社會語言學研究:文化·色彩·思維篇[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袁周敏. 社會心理學與語用學視角下的身份研究[J]. 外語學刊, 2011(4).

祝畹瑾. 社會語言學概論[M]. 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

Bell, A.TheLanguageoftheNewsMedia[M]. Oxford: Blackwell, 1991.

Bell, A. Language Style as Audience Design[A]. In: Coupland, N., Jaworski, A.(Eds.),Sociolinguistics:ARea-derandCoursebook[C].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97.

Bell, A. Styling the Other to Define the Self: A Study in New Zealand Identity Making[J].JournalofSociolinguistics, 1999(4).

Bell, A. Back in Style: Reworking Audience Design[A]. In: Eckert, P., Rickford, J.(Eds.),StyleandSociolinguisticVariation[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Bernstein, B.Class,CodesandControl:TheoreticalStudiestowardsaSociologyofLanguage[M].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1.

Cameron, D. Performing Gender Identity: Young Men’s Talk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eterosexual Masculinity[A]. In: Coats, J.(Ed.),LanguageandGender:AReader[C].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8.

Davies, J. Expressions of Gender: An Analysis of Pupils’ Gendered Discourse Styles in Small Group Classroom Discussions[J].DiscourseandSociety, 2003(14).

Eckert, P.LinguisticVariationasSocialPractice:TheLinguisticConstructionofIdentityinBeltenHigh[M]. Cambridge: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0.

Ekka, F. Men’s and Women’s Speech in Kurux[J].Linguistics, 1972(81).

Georgakopoulou, A. On MSN with Buff Boys: Self- and Other-identity Claims in the Context of Small Stories[J].JournalofSociolinguistics, 2008(5).

Giles, H., Johnson, P. Ethnolinguistic Identity Theory: 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 to Language Maintenance[J].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SociologyofLanguage, 1987(68).

Giles, H., Taylor, D.M., Bourhis, R. Y. Towards a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Accommodation Through Language: Some Canadian Data[J].LanguageinSociety, 1973(2).

Gisle, A.PragmaticMarkersandSociolinguisticVariation[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1.

Gumperz, J. J. The Speech Community[A]. In: Sills, D.L.(Ed.),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theSocialSciences[C]. New York: Macmillan, 1972.

Gumperz, J. J.LanguageandSocialIdentit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Gumperz, J.J. On the Interactive Bases of Speech Community Membership[A]. In: Guy, G., Feagin, C., Schiffrin, D., Baught, J.(Eds.),TowardsaSocialScienceofLanguage:SocialInteractionandDiscourseStructures[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7.

Haas, M. Men and Women’s Speech in Koasati[J].Language, 1964(20).

Henley, N.Language,GenderandSociety[C]. Rowley: Newbury House, 1983.

Hymes, D. The Ethnography of Speaking[A]. In: Gladwin, T., Sturtevant, W.(Eds.),AnthropologyandHumanBehavior[C]. Washington: Anthropological Society of Washington, 1962.

José, B. The Apparent-time Construct and Stable Variation: Final /z/ Devoicing in Northwestern[J].IndianaJournalofSociolinguistics, 2010(1).

Labov, W.TheSocialStratificationofEnglishinNewYorkCity[M]. Washington: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1966.

Labov, W.SociolinguisticPatterns[M]. Oxford: Blackwell, 1972.

Lakoff, R.LanguageandWomen’sPlace[M]. New York: Harper Colophon Books, 1975.

Lai, M.-L. Language Attitudes of the First Post Colonial Ge-neration in Hong Kong Secondary Schools[J].LanguageinSociety, 2005(3).

Moyer, M.G. Bilingual Conversation of Code-switching for Power Wielding[A]. In: Auer, P.(Ed.),Code-switchinginConversation:Language,InteractionandIdentity[C]. London: Routledge, 1998.

Myers-Scotton, C. Code-switching[A]. In: Coulmas, F.(Ed.),TheHandbookofSociolinguistics[C].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7.

Sachs, J. Cues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Stories by Children[A]. In: Thorne, B., Henley, N.(Eds.),LanguageandSex:DifferenceandDominance[C]. Rowley:Newbury House, 1975.

Seltin, M., Couper-kuhlen, V.E.StudiesinInteractionLinguistics[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1.

Taylor, D. Sex and Gender in Central American Carib[J].InternationalJournalofAmericanLinguistics, 1951(17).

Troike, S.M.TheEthnographyofCommunication[M].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1989.

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Pragmatics[M]. London: Arnold, 1999.

Wardhaugh, R.AnIntroductiontoSociolinguis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Yuan, Z.-M. Understanding Identity Discourse[J].JournalofMulticulturalDiscourses, 2013(1).

Zhang, Q. Rhotacization and the ‘Beijing Smooth Operator’: The Social Meaning of a Linguistic Variable[J].JournalofSociolinguistics, 2008(12).

AStudyonIdentityfromthePerspectiveofSociolinguistics

Yuan Zhou-min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23, China)

This paper surveys the history of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identity in sociolinguistics. The early sociolinguists take a static approach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variation and social identity; the middle stage witnesses the emphasis on the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and speech events; and the contemporary interactional sociolinguistics attaches due importance to the language not only as a tool to convey information but also as an act to realize a certain performance, stressing the significance of using natural data to explore the interlocutors’ co-construction of their identities. This paradigm of identity study presents a wider scope and a variety of research methodology with a notable achievement. 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need for improvement in terms of analytic and explanatory framework, and research methods.

Sociolinguistics; identity; identity construction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應對微博公共事件的政府話語策略及其形象構建研究”(14BXW055)和江蘇高?!啊嗨{工程’資助”項目“身份與形象建構研究”(蘇教師2016-15號)的階段性成果。

H030

A

1000-0100(2016)05-0054-5

10.16263/j.cnki.23-1071/h.2016.05.017

定稿日期:2016-06-27

【責任編輯謝 群】

猜你喜歡
語料語言學聽眾
讓聽眾“秒睡”的有聲書
好太太都是好聽眾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8:04
基于語料調(diào)查的“連……都(也)……”出現(xiàn)的語義背景分析
認知語言學與對外漢語教學
華語電影作為真實語料在翻譯教學中的應用
老年聽眾需要電臺長篇連播
新聞傳播(2015年8期)2015-07-18 11:08:25
《苗防備覽》中的湘西語料
國內(nèi)外語用學實證研究比較:語料類型與收集方法
學會傾聽(一):做哪一種聽眾
語言學與修辭學:關聯(lián)與互動
當代修辭學(2011年2期)2011-01-23 06:39:12
广昌县| 房产| 英山县| 台湾省| 博客| 靖州| 天峨县| 汤原县| 南郑县| 蓝山县| 读书| 曲阜市| 临朐县| 榕江县| 牡丹江市| 隆安县| 渭源县| 颍上县| 荥阳市| 江安县| 革吉县| 鄂温| 突泉县| 盐池县| 卢龙县| 剑河县| 蒙阴县| 游戏| 宜宾市| 京山县| 临夏市| 潢川县| 太保市| 安远县| 宝兴县| 突泉县| 米易县| 大港区| 鄂托克前旗| 龙口市| 广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