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升陽,王延榮
(1.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鄭州450045;2.鄭州成功財經學院,河南鄭州451200)
制度變遷視角下資源配置社會性及目標研究
劉升陽1,2,王延榮1
(1.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鄭州450045;2.鄭州成功財經學院,河南鄭州451200)
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基礎是資源和物質,而對資源和物質進行合理的配置,是不同社會在不同歷史發(fā)展階段的重要且不可回避的問題。以制度變遷理論的視角,站在新福利經濟學的研究領域,運用動態(tài)的眼光,對資源配置的目標選擇進行理論探討,并以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歷史中的資源配置問題為例進行剖析。社會領域中資源配置的社會性和目標與制度的調整和變遷,互為基礎、互為牽引,在動態(tài)運行中共同帶來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進步。
新制度經濟學;制度變遷理論;資源配置;經濟效率;分配公平
(一)新制度經濟學之制度變遷理論
當前主流經濟學認為,新制度經濟學起源于科斯1937年《企業(yè)的性質》一書,其名字“新制度經濟學”是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威廉姆森首先提出來的。它區(qū)別于舊的制度經濟學和加爾布雷思的新制度經濟學,分析制度的構成和運行,并研究這些制度在經濟體系運行中的作用。主要代表人物為科斯、威廉姆森、阿爾奇安、德姆塞茨、諾斯及張五常等人。
新制度經濟學主要采用了德國歷史學派的動態(tài)分析法,對新古典經濟學的靜態(tài)分析和假設前提做出了修正和發(fā)展,重點研究人、制度與經濟活動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特別強調現實背景下經濟人活動與制度的相互作用關系??扑乖岢觯骸爱敶贫冉洕鷮W應該從人的實際出發(fā)來研究人,實際的人在由現實制度所賦予的制約條件中活動。”[1]其另一代表人物諾斯也認為:“制度經濟學的目標是研究制度演進背景下,人們如何在現實世界中作出決定和這些決定又如何改變世界?!盵1]他們均在研究中強調動態(tài)分析經濟社會變化中人的經濟行為和制度間的關系。目前主要發(fā)展形成四個理論體系:交易費用理論、產權理論、企業(yè)理論和制度變遷理論。
制度變遷理論是新制度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理論部分,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國經濟學家諾斯。諾斯認為制度變遷和制度創(chuàng)新,為經濟運行和發(fā)展提供了新的動力與催化劑,并通過一系列制度構建把技術創(chuàng)新的成果鞏固下來,進而推動了經濟增長。制度變遷在決定一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經濟增長與社會發(fā)展方面,具有決定作用。
制度被認為是一種公共產品,是由個人或組織提供的,但由于認識的有限和資源的稀缺,制度的提供也是稀缺的,并隨環(huán)境和需求的改變而改變,這即是制度變遷的主要根源[2]。制度變遷是指一種舊制度的被打破、調整、創(chuàng)新而新制度得以鞏固的過程,它主要包括制度變遷的起因、動力、過程、形式、制度移植、路徑依賴等。制度變遷分為以下兩種:“自下而上”的制度變遷,即誘導性制度變遷,是由個人或群體受創(chuàng)新或變化可能帶來的獲利機會的引誘,自發(fā)調整、引領、組織和實現的制度變遷;“自上而下”的制度變遷,即強制性制度變遷,是由國家和政府以命令或法律形式引入、修正和實行的制度變遷。
(二)新福利經濟學對資源配置的探討
福利經濟學分為舊福利經濟學(霍布斯、庇古)和新福利經濟學(帕累托、勒納、霍特林、薩繆爾森、卡爾多等),其中新福利經濟學的前期主要側重在研究序數效用、帕累托最優(yōu)理論等,重點是經濟效率。近年,新福利經濟學的研究領域擴展到了外部經濟理論、相對福利理論、次優(yōu)理論、公平與效率理論等,研究的重點趨向資源配置領域深處。無論是強調經濟效率而不討論公平分配,還是主張既要經濟效率又要公平分配,其研究焦點都集中在資源配置中的經濟效率和分配公平問題上[3]。
廣義上的資源包括自然資源和人類社會使用的經濟資源。資源配置是指社會通過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資源合理分配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中去,以實現資源的最佳利用,生產出最適用的商品和勞務,獲取最佳的效益,且同時采用一定的分配方式將收益合理地配置到社會各居民層次中去。資源配置是否合理,對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社會協(xié)調進步與發(fā)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自18世紀以來的經濟學研究范本和結論中,我們可以找到很多這樣的佐證。在當今,資源配置在市場經濟的體系下,已越來越多地與政府的調控和干預相結合,共同面對和處理經濟效率與分配公平的問題,這一點在新福利經濟學的相對福利理論和公平與效率理論中均有較多的分析和論證。
(一)資源配置的特征
社會經濟活動中的資源是稀缺和有限的,且在經濟活動中不停地被創(chuàng)造和消耗,不同的社會發(fā)展階段和社會統(tǒng)治階級,對資源的占有、開發(fā)和分配是不同的。
在市場經濟形成的前期,由于經濟學研究所限和社會自由思想的影響,在資源配置的討論和實際傾向中,更多的是效率占據上風,且把效率當成是社會總量和社會福利的標桿與目標。資源配置首先是一個獨立的命題,具有一般的社會意義,因而不僅僅局限于某種經濟體制和市場條件的約束[4]。人類社會活動總是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之上進行的,而這些物質基礎即是我們不停發(fā)現、發(fā)明、創(chuàng)造和生產的資源,包括自然資源和開發(fā)資源。它隨著社會歷史的變化和更迭而動態(tài)地稀缺著,同時被有限地利用著。也正是在這樣的歷史動態(tài)中,資源配置被賦予了不同時代、不同環(huán)境的社會性和差異性,才有了我們今天在不同的經濟環(huán)境與歷史背景下討論和定義的資源配置命題。
(二)資源配置的社會性
1.人類社會存在與發(fā)展的基礎(供給的意義)
人類社會發(fā)展到今天,除去很多技術和精神層面的貢獻與理論,最主要的首先應該是物質基礎的貢獻。物質基礎的不斷豐富和擴大,保證了我們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發(fā)現和發(fā)展。物質,也即是今天我們在經濟等很多領域稱呼的資源,在一般意義上可以分為自然資源和經過人類加工、改造的資源。
自然資源為人類社會的生存與發(fā)展提供了第一的、最重要的基礎和條件,也是我們人類社會所有文明發(fā)展與進步的最根本的物質基礎。直到今天,人類文明和科技的進步仍然依賴自然資源要素的供給。經過人類加工、改造的資源為社會發(fā)展提供了二次、再次加速發(fā)展的技術與能力保障,它是我們主動改造自然資源的能力和結果的體現。對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形成人類加工、改造的資源,體現了人類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動力和價值,也是當代社會和未來社會發(fā)展需要的直接物質基礎。
從供給的角度看,資源配置的客體(兩大類資源)是我們人類社會發(fā)展到今天,以及未來發(fā)展的基礎和保障,無論配置的社會環(huán)境和制度如何,也無論配置的方式和效率如何,它們提供了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物質基礎。單就這一點,資源及資源配置意義重大。
2.推動社會進步發(fā)展的需要(需求的意義)
社會不停地前進和發(fā)展,更多的自然資源進入人類社會活動的視野和范疇。這其中既有認知的原因,也有消費需求內容和形式變化的原因,更有科技發(fā)展的需求原因等。隨著科技發(fā)展與進步,經過人類加工、改造的資源在數量和種類上也被用以滿足社會更多的消費需求。人類消費需求的欲望不斷膨脹,導致消費需求的內容不斷增加和豐富,消費需求的形式不斷變化和更新,消費需求的產品和勞務不斷創(chuàng)造和更新,催生了更多的社會經濟活動和商業(yè)行為的發(fā)生。社會機器的運轉更加復雜和系統(tǒng),不斷推動社會進步與發(fā)展。
從資源配置的角度上來看,越來越多的自然資源和人工資源的數量與種類被用以滿足人類社會生存發(fā)展的想法及欲望,且隨著社會人口數量和結構的不斷膨脹與擴張而顯得供給緊張,進一步導致對資源配置量和方式的變化。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動態(tài)的資源配置,是一直以來推動人類社會進步和發(fā)展的基礎。
正因如此,如何有效地開發(fā)、利用自然資源和人造資源,有效地解決資源配置中的社會性問題,是不同時期經濟學家和不同經濟學派,特別是新福利經濟學所關注的重點和難點。
3.資源配置的經濟效率與分配公平
隨著福利經濟學等研究的不斷深入和細化,資源配置問題研究的重點由方法論更多轉移到經濟效率和分配公平等實質性問題的討論上。在近當代社會經濟發(fā)展史和經濟研究重點領域中,經濟效率和分配公平是資源配置社會性基礎上的主要目標,并越來越成為學界和政府管理部門研究與關注的重要課題。
經濟效率,在宏觀意義上主要指合理投入和配比要素資源,運用一定的技術和管理手段,產出更多的最終產品和更高的經濟收益。它主要側重資源配置的“量”和“質”。資源配置的“量”,宏觀意義上理解為社會產出物品的種類和數量,即物質極大豐富。資源配置的“質”,側重指資源生產和供給的效率和水平,即以較少比例的要素投入和較短時間的生產運行,產出較多的合格社會資源。經濟效率的高低,決定一個社會前進發(fā)展的物質基礎和前景空間。
分配公平主要指按照一定的分配標準和原則,將社會生產的產品和收益合理地分配到直接和間接參與社會生產的組織或勞動者中去。這是每個社會每個政府都必須重視并合理規(guī)劃與解決的命題。它既體現社會管理者的管理思維、管理原則和管理技巧,同時也體現出資源供給者、社會生產者的訴求和意志。分配公平問題中,如何很好地將社會管理者和社會生產者的訴求與意志相結合,是社會學和經濟學持續(xù)著墨的話題,也是我們研究和設計具體分配制度與方案的動態(tài)命題。
經濟效率和分配公平這兩個問題,在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和歷史發(fā)展階段,總是有不同的體現。有時社會更關注的是經濟效率問題,如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史前文明、農耕社會等階段,物質需求和供給的數量往往是首要的重大問題,它牽涉人類社會的存續(xù)和發(fā)展。但有時,社會和統(tǒng)治階級會傾向于分配公平話題,如在社會更迭和歷史轉折時期,新組織和集體的意志多傾向于分配公平,用它去引領社會發(fā)展進程。當然,如果能夠同時很好地協(xié)調和處理兩者之間的比例,并在社會中得到管理者和生產者的共同贊同,那將是人類社會發(fā)展領域的重大進步[5]。這也是下文資源配置社會性目標討論中,我們要重點研究和分析的問題。
(三)資源配置社會性追求的目標
1.以經濟效率為目標的資源配置屬性
在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歷史中,社會經濟運行中的資源配置狀態(tài),總是在不停的動態(tài)調整中,追求與每個階段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相匹配的目標和方式。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早期和每個技術革命的開始,社會更多的傾向于追求資源配置的經濟效率目標,特別是在生產和交換領域,組織者和生產者,甚至政府,制度的建設和標準的制定都緊緊圍繞著生產的最優(yōu)(生產效率的最優(yōu))和交換的最優(yōu)(消費狀態(tài)的最優(yōu))[6]。例如,人類社會早期群居和部落制的出現,即是當時社會自然條件下,更有效地追求更多生存所需的食物和物質的產物,是“生存效率”的產物。后期手工業(yè)時代的人類社會,以“工場手工業(yè)”為代表的人類技術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和物質資料的更新,也是人類社會在追求發(fā)展中先行解決的“經濟效率”問題。這一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人類社會才有了進一步前進和發(fā)展的物質基礎與精神動力,也即學界后來總結的“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中的基礎。
以經濟效率為目標的資源配置屬性,能帶來社會物質的極大豐富和經濟市場的活躍繁榮,能帶來新產品和新的企業(yè)組織形式的出現,這樣社會能夠分配的“蛋糕”就會越做越大、越做越好[7]。經濟效率為目標的資源配置屬性,保證了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物質基礎的壯大和充盈,催生了新的組織形式和制度創(chuàng)新。人類社會比較繁榮和經濟條件比較發(fā)達的時期和地域,“經濟效率”問題都解決得不錯,奠定了制度創(chuàng)新和社會形態(tài)演進的物質基礎。
2.以分配公平為目標的資源配置屬性
資源配置屬性的另一個重要陣地,就是分配公平。這是任何一個社會組織管理者都回避不了的技術難題和社會難題。
分配公平,既能體現社會集體意志的屬性,也能展現社會生產者參與社會生產和分工的數量與結果,具有雙重社會意義。從人類社會歷史的長河來看,朝代更迭和新政建立,都首先以資源配置的分配公平屬性為借口或契機。當生產關系不再適應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時,再次調整社會生產和財富分配就迫在眉睫,亟須進行以公平為目標的資源配置方式的調整和制度的變遷。
從動態(tài)的社會歷史發(fā)展來看,分配公平為目標的資源配置屬性,與經濟學理性人和資源稀缺性兩個假設是相通的。在帕累托效率(ParetoEfficiency)的定義中:“假定資源配置,從一種分配狀態(tài)到另一種狀態(tài)的變化中,已不能使至少有一個人的狀態(tài)變好,而又不使任何其他人的狀態(tài)變差,此時即為帕累托最優(yōu)。”這種設定本身,就體現出當時社會領域和理論學界對分配公平問題的態(tài)度和立場。直到今天,分配公平仍是社會資源分配領域熱議的話題,也是經濟改革和發(fā)展的熱點問題。
3.效率公平兼顧的資源配置屬性
當社會處于穩(wěn)定發(fā)展階段,生產力有了一定基礎,分配領域也有了前期的制度保證,效率與公平問題會逐漸共存,成為社會在動態(tài)發(fā)展中必須兼顧的問題。這點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也有體現和驗證。
兼顧經濟效率和分配公平的資源配置目標與方式,同時涉及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多個資源配置領域,是人類社會追求的理想資源配置目標和方式,也容易贏得社會公眾的支持[8]。按照新福利經濟學的觀點,類似帕累托效率(ParetoEfficiency,或帕累托最優(yōu))的實現是這樣一種狀態(tài):注重效率,保證了社會發(fā)展的物質基礎,提供了社會繼續(xù)擴大生產和商業(yè)活動等領域的機會和空間;注重公平,體現了社會生產者的勞動和成果,保證了社會發(fā)展中參與主體的利益和地位。
但在二者的平衡兼顧中,往往很難設計出恰當的制度和具體操作的方案,而且在制度和規(guī)則的實施中,也面臨較多的認同、推行、反饋、改革等方面的難題[9]。任何一種制度設計都可能出現優(yōu)先保證哪一個的取舍問題,這也是該領域社會經濟問題比較復雜的原因。
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社會經濟建設和發(fā)展的不斷變化,我國不斷調整和適應社會經濟環(huán)境變化的資源配置目標和方式。除了政策時滯和不同主體認識上的差異,這種變遷基本上反映了一個社會有機體的整體理性,保持了其良性發(fā)展的動態(tài)軌跡。
(一)1949—1978年新中國成立背景下制度安排優(yōu)先選擇的“分配公平”
新中國成立初期,百業(yè)待興,社會各個領域物質資料奇缺,社會生產能力低下。但即使在這樣的條件下,從舊社會和戰(zhàn)亂中走過來的社會大眾,仍然追求“翻身做主人”的“公平待遇”,即主動追求社會經濟領域的分配公平目標。
我國按照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的范本,強調生產和分配等各個領域的“平均”,追求“全國一盤棋”,資源配置在全社會是由政府統(tǒng)一調度、平均分配的。計劃經濟是當時社會經濟運行的根本原則,它體現的是以“統(tǒng)一計劃”的公平為目標的資源配置原則和方式。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物質資料匱乏等客觀條件下,計劃經濟對我國集中精力恢復社會生產、進行社會建設、促進社會生產力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集中資源發(fā)揮優(yōu)勢的一種理性的選擇[10]。
但隨著后來“平均主義”“大鍋飯”等人為制度的扭曲,以“計劃”“平均”為代表的“分配公平”主導的資源配置方式嚴重挫傷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最終帶來了效率低下、生產力發(fā)展受阻。這也反映了制度設計和制度實施中的偏差。
(二)1978—1987年改革開放背景下制度變遷中“經濟效率”重要性的體現
經歷了社會主義建設初期幾次發(fā)展路線的變化,到1970年代末我國社會生產力仍然比較低下。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提出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進行轉變,打破平均主義,大力發(fā)展社會生產力。
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嘗試首先在農村推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以此為突破口,1984年《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進一步提出:“鼓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qū)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后富?!蓖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十二屆三中全會(1984)到1987年的十三大,我國社會經濟領域中市場經濟的作用越來越明顯,經濟效率為目標的市場資源配置方式逐漸明晰并成為主導,也逐漸釋放出了更多的活力,使得社會產品和物質基礎逐漸豐富起來,改革開放的“蛋糕”越做越大[10]。此階段,我國社會生產力得到釋放,社會生產方式也多樣化發(fā)展,參與社會生產的勞動者的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造成果都被極好地展示出來。
這一時期資源配置目標和方式的變遷,是以社會經濟建設和發(fā)展實際為需要,從“公平主導”大膽過渡到“效率主導”,不斷解放生產方式,釋放生產力,使我國此階段的社會經濟建設取得了重大的進步。從今天的總體歷程和階段性成果來看,此階段資源配置目標從“公平主導”到“效率主導”,這一制度選擇和變遷是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的“拐點”。
(三)1987—2004年資源配置目標的再次變化
改革開放后,在經過近十年的經濟發(fā)展,社會資源和物質基礎逐漸豐富起來,我國東南沿海地區(qū)的經濟建設和發(fā)展遠遠超過了其他地區(qū),不同行業(yè)的生產發(fā)展和建設進度也拉開差距。居民生活在總體提升和變化的形勢下,也開始出現收入分配差異化、地區(qū)分配不均衡等問題。
因此,在隨后的黨的十五大(1997)和十六大報告(2002年)中明確提出“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的制度選擇和設計。雖然中央仍是以經濟效率為首要的追求目標,但已經開始同時注重分配公平問題。十六大報告中還進一步指明:“初次分配注重效率,發(fā)揮市場的作用……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jié)職能,調節(jié)差距過大收入?!闭蜕鐣瑫r將注意力以“經濟效率”為主,轉向“效率為主,兼顧公平”的思維,而且在制度設計和改革方案的規(guī)劃中,體現出這一指導原則[11]。
在這樣的主導思想和資源配置目標下,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經濟總量和增長速度一時飛漲,各種行業(yè)和領域的經濟建設和發(fā)展急速進行,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和權重也越來越重要。但同時,由于分配公平次要制度設計的影響,導致收入分配制度和養(yǎng)老制度等關乎社會公眾切身利益的制度設計存在缺失和不完善,分配領域中出現差異化和不協(xié)調,負面影響也越來越大。以基尼系數為主要工具的分析結果也顯示了這一時期社會分配差距的程度。這一問題考驗和影響著經濟社會進一步的發(fā)展,進行制度設計的調整勢在必行。
(四)2004—2006年資源配置重點和目標的遷移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經濟總量的快速增加與財富和收入的分配之間矛盾越來越大,越來越影響經濟社會的協(xié)調和進一步發(fā)展。因此,我國又進一步調整了經濟效率與分配公平的關系目標,調整資源配置屬性選擇和重心。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2004年9月)提出:“注重社會公平,合理調整收入分配格局,切實采取有力措施解決地區(qū)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逐步實現全體人員的共同富裕?!笔鶎梦逯腥珪?005年10月)再次提出:“注重社會公平,特別要關注就業(yè)機會和分配過程的公平,努力緩解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本o接著,2006年十六屆六中全會又強調提出:“更加注重社會公平,著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擴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促進共同富裕?!?/p>
這幾次的政策導向變化,既是市場經濟運行中出現問題的自然反饋和調整,也是社會管理和社會生產在制度選擇中的變遷,再次反映了資源配置社會性及目標與經濟制度安排和設計之間的互動關系[12]。
此階段,雖然我國在宏觀層面上轉向了更加重視公平,但由于沒有提出關于效率與公平關系調整后的新概括,也沒有形成明確的和固定的表述,所以一般認為這只是調整資源配置目標和方式的一種過渡和嘗試。真正的調整動作和幅度,取決于經濟改革不斷變化的現狀。我們也可以認為,這一時期是資源配置社會性和制度變遷調整的過渡和緩沖階段。
(五)2007年以來資源配置新思路和新目標
在經過短暫的嘗試和探索后,我國終于在黨的十七大報告(2007年)中解決了這個問題,明確提出了當前條件下效率與公平的新關系:“初次分配、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問題,再分配要更注重公平?!?/p>
經過不斷實踐和論證,中央進一步在黨的十八大(2012)報告中強調:“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調節(jié)力度,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問題,使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wěn)步前進?!敝链?,我國在資源配置社會性及目標的選擇上,將經濟效率與分配公平放在同一個層次上,二者同等重要,不但體現了制度思維的變化,也體現在制度和具體方案的設計中。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經濟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我國在資源配置領域經歷了多次的適應性調整和制度變遷,在經濟效率和分配公平的博弈中順勢而動,在不斷的變遷中促進了經濟領域的快速發(fā)展,也同時不斷修正和完善此領域的制度建設,理性地處理了經濟建設和制度建設的變化關系[13]。
在以上我國社會發(fā)展和經濟建設近70年的歷史分析中,我們清晰地觀察到每個階段的社會經濟發(fā)展狀況、資源配置社會性的選擇和體現以及經濟制度設計和導向的變遷,辯證地體會到經濟效率與分配公平在資源配置中的制度安排。從側重分配公平,到側重經濟效率,再到兼顧公平,最后兩者并重,我國不斷根據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現狀及時地進行著合理的制度設計和政策導向選擇,保證了社會領域資源配置問題的動態(tài)合理化調整,為我們更好地分析和研究資源配置社會性問題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一)資源配置內容和基礎的變化促進制度安排的變遷
從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和幾十年改革開放的歷史來看,每次社會經濟領域出現了新局面、新特征,都會從根本上要求當前的資源配置目標和制度作出必要的調整和變化。而這些調整和變化,也正好適應了社會經濟發(fā)展的新要求,產生了社會經濟發(fā)展新局面,對社會經濟的未來走向產生了積極影響。
這也印證了資源配置內容和基礎的變化在動態(tài)中促進了制度變遷,反映了社會實踐是理論和制度產生的來源。這也符合德國歷史學派的動態(tài)研究思路和方法,對于以后的社會實踐和制度設計是一種良好的借鑒。
(二)制度安排的變遷對資源配置社會性的影響
資源配置領域的每次調整和制度上的變遷,均對下一個時期的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趨勢和實際進程產生重要的影響。如果制度調整和完善得及時,像以上分析的我國每個階段經濟發(fā)展和建設思路的調整實例和效果,就為經濟社會未來的發(fā)展打下了良好的制度基礎,保證了社會進步和經濟發(fā)展的空間和合理性[14]。但如果制度變遷得不合時宜或時滯太長,將阻礙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和穩(wěn)定。
社會存在發(fā)展的基礎是資源。資源的提供和配置是否合理、是否理性,制度變遷在其中既是一種反映,又是一種調節(jié)?;谛轮贫冉洕鷮W之制度變遷理論和德國歷史學派的理論基礎,在動態(tài)的人類社會實踐活動和社會經濟發(fā)展中,兩者互為基礎、互為牽引,沒有最優(yōu)更優(yōu),只有更適合。
[1]約翰.N.德勒巴克.新制度經濟學前沿[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
[2]盧現祥,朱巧玲.新制度經濟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3]陳燕.公平與效率[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4]吳海燕.效率與公平:理論探析及政策選擇[D].廈門大學學位論文,2007.
[5]李巖梅.公平與效率的理論探討及我國的政策選擇[D].廈門大學學位論文,2008.
[6]洪銀興.關于市場決定資源配置和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的理論說明[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4,(10):1—12.
[7]胡文國,吳棟.資源配置效率指標體系的構建及我國不同性質工業(yè)企業(yè)資源配置效率的比較分析[J].當代經濟科學,2007,(3):54—59.
[8]任全娥.企業(yè)信息資源配置的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6,(5):70—76.
[9]洪銀興.論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后的政府作用[J].經濟研究,2014,(1):25—36.
[10]王善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資源配置方式[J].遼寧高等教育研究,1997,(5):101—105.
[11]孟捷.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范式中的生產方式與資源配置方式[J].教學與研究,2000,(6):43—50.
[12]周雪光,艾云.多重邏輯下的制度變遷:一個分析框架[J].中國社會科學,2010,(4):62—68.
[13]陳建青,楊甦華.創(chuàng)新、經濟增長與制度變遷的互依性[J].南開經濟研究,2004,(4):56—64.
[14]車士義,郭琳.結構轉變、制度變遷下的人口紅利與經濟增長[J].人口研究,2011,(2):71—76.
責任編輯 凌瀾
F01
A
1007-905X(2016)10-0062-06
2016-07-20
1.劉升陽,男,河南西平人,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博士研究生,鄭州成功財經學院副教授;2.王延榮,男,山東聊城人,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