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玲麗
(樂山市外國語學校,四川樂山614000)
關于國學經典探究性學習的思考
鐘玲麗
(樂山市外國語學校,四川樂山614000)
教學中加入國學經典教育是為了將學生培養(yǎng)成全方面發(fā)展的新時代領路人,國學經典教育可以讓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得到提高,還可以為學生的專業(yè)知識添磚加瓦。國學教育將學生朝一個正確的、健康的方向引導,讓學生對以后的人生有一個理性的認知。關鍵詞:國學經典;探究性學習;提升
國學經典的教學任務主要包括對我國古代經典詩詞的教育或者傳統(tǒng)藝術書籍的教育等,讓學生對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認知。而在此之前面臨的教學問題就是如何使國學經典教學課堂效率得到提高,讓學生可以更加直接接觸到國學經典知識。
國學經典作品包含了我國從古至今的文化內涵,它也深刻地反應了我國古人在知識思想上的杰出成就,讓學生學到專業(yè)知識的同時還能提高道德素養(yǎng),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做好鋪墊,讓學生對事物的接觸和了解更深一個層次。
現(xiàn)在學生接觸到的很多文化知識都是隨著時代潮流與社會發(fā)展所慢慢形成的文化內容,大多數(shù)都是短期形成的,學生如果接觸到的文化內容都是與之相關的,那么必然會造成文化吸收的偏位。掌握現(xiàn)代知識但是卻忽視了我國幾千年積累的文化內涵,在現(xiàn)代化文化知識的影響下學生會慢慢產生一些不好的思想,也會慢慢養(yǎng)成一些不良習慣。其實教育對于學生來說應當是將學生向更好的方向引導,讓學生變得更加健康、完善,但是現(xiàn)代化的教學卻忽視了這一點,所以越來越多的教師需要將國學經典教學帶入課堂之中。
早在幾千年前祖先就已經設計出了文字,并且學會用文字來表達語言,這些都是我國輝煌的文化遺產,是值得后人學習和傳揚的,學生在閱讀古人所編撰的文章時就能感受到這其中包含的知識和文化精髓,這是現(xiàn)代化教學所沒有的,也是我國幾千年文化的結晶。
2.1 培養(yǎng)純善心性
對于國學經典教學來說,應當從孩子的幼年時期就抓起,在15歲之前都是一個人記憶成長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段時間,教師可以適當讓學生接觸一些古文或者古代經典名著,讓學生在閱讀朗誦中慢慢受到文化的啟迪,提高自身文化素養(yǎng)的同時也提高了語言功底。教師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新時代人才,讓學生對以后的人生有一個理性且充滿正能量的認知。
2.2 正確對人、對事、對物
其實人與動物的差距就是因為人是有思想的,人之所以會有思想是因為人接受教育,所以教育對一個學生的重要性不僅關乎到他掌握多少知識,更關乎到他以后走什么樣的道路。讓學生明白自己對于社會以及他人的價值和意義,只有掌握了這一點才能知道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更好地生存。做人是一個終身都需要研究和不斷鉆研的事業(yè),因為每個人都不想碌碌無為的過一生,都想讓自身的價值得到體現(xiàn),包括對長輩的關心尊重,對朋友的關懷和共勉,以及對社會的貢獻等,這些都可以通過國學經典教學使學生潛移默化地發(fā)生改變。
2.3 樹立遠大志向
教師在國學經典教學中應當讓學生多了解一些從古至今的名人,他們的故事就是激勵學生成長和學習的動力,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加刻苦踏實。這些教育文化都是學生成長道路的一次收獲,讓學生在以后的成長道路上更加勇敢堅強。國學經典中的許多文化內容都是需要從小開始培養(yǎng)的,這對學生以后的人生都是一個很好的引導。
探究性學習是國學經典教學的主要學習模式,在探究性學習方法中學生可以學到許多課本中沒有的知識,但是也要注意,在選擇探究性學習時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考慮實施。
3.1 開展經典誦讀活動
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年齡段選擇合適的文章進行朗誦,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應當以三字經、百家姓為主,中年級學生以弟子規(guī)為主要內容,高年級學生就以古詩詞為主,循序漸進地展開誦讀。
3.2 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
教師的教學目的就是希望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可以將所學的知識加以運用,這樣才能夠實現(xiàn)知識的真正價值。對于國學經典教學也應遵循這個原則,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適當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多接觸一些國學經典著作,加深對國學經典的理解能力。
3.3 定期舉行教學交流會、讀書會
教師對于不同的學生應當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而且教師也應當相互交流教學經驗,幫助提高彼此的教學水平。我國的國學經典著作很多,通過閱讀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中的內涵,這對于教師自身而言也是一種知識的提高,在實施教學時才能更加全面。
3.4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
除了學習渠道外,通過信息設備也可以增加學生對國學經典的接觸,學校應當與家長一起努力為學生學習國學經典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目前我國對國學經典教學的教育工作才剛剛起步,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對于我國的千年國學文化傳統(tǒng)和文化內涵也需要通過不斷地發(fā)揚光大,讓更多的學生接觸并認知。
[1]唐小庭,吳光路.從內隱學習視角看國學教育的有效途徑[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3:(01):46.
[2]韓治國.國學經典進高職課堂的探索和實踐——以肇慶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2,(S2):98.
Thoughts on the Inquiry Learn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Classics
ZHONG Ling-li
(Leshan foreign language school,Leshan 614000,China)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classics education is to training students to fulfill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era of guides,Chinese classics education can let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ies are improved,can also contribute to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Chinese culture education to the students in a correct and healthy direction,so that students have a r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the future life.
Chinese classics;Inquiry learning;Promotion
G633.3
A
1674-8646(2016)01-0121-02
2015-09-20
鐘玲麗(1981-),女,四川樂山人,學士,中學一級,主要從事高中語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