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嬋
(首都師范大學 歷史學院,北京 100048)
?
婚姻制度與婚姻文化的互動——評《北京市婚姻文化嬗變研究(1949——1966)》
武嬋
(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北京 100048)
摘要:《北京市婚姻文化嬗變研究(1949——1966)》從婚姻制度與婚姻文化互動的視角出發(fā),對新中國成立“十七年”北京市婚姻文化變遷中的一些重要問題進行了考察,是社會文化史研究的一部新力作。全書論述的重點主要集中在新式婚姻制度的建立、“擇偶——戀愛——結婚”婚姻三部曲研究 、婚姻的變異、婚姻文化嬗變的評價和啟示四個方面。在研究理論和方法上,借助了人類學、社會學、經(jīng)濟學等學科的相關成果,充分運用第一手的口述史資料,試圖用“民眾的聲音”表述民眾的歷史記憶和感受,努力將婚姻制度與婚姻文化聯(lián)系起來,解釋社會結構變遷中婚姻文化的傳承和演變。但不可否認的是,全書在理論提升上有一定空間,還有待于深入挖掘。
關鍵詞:北京市;婚姻文化;婚姻制度;嬗變
婚姻作為人類社會生活中一個最基本的領域,是人類自身延續(xù)和發(fā)展的最基本的形式,有學者稱:“婚姻乃全部社會生活之‘萬世之始也’。”[1]追求美滿幸福的婚姻生活是人類社會一個歷久常青的主題。因而。關于婚姻的研究也是古往今來,歷久彌新。國內外研究者從不同的領域、不同的概念框架、不同的視角對婚姻問題的研究給予了廣泛的關注。改革開放后,國內學者關于婚姻研究的隊伍逐漸壯大,研究者們從法律史、文學史、歷史學、民俗學、社會學、心理學、語言學、性別史等不同角度對婚姻進行研究,成果頗豐。然而這些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對近年來出現(xiàn)的婚姻現(xiàn)象的研究,其研究的范圍和系統(tǒng)性有待進一步拓展與加強。
近年來,社會文化史作為一顆學術新星悄然升起,“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受到吸引而投身于社會文化史方向的研究探索。”[2]李慧波的新著《北京市婚姻文化嬗變研究(1949——1966)》(以下簡稱《婚姻文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一書是梁景和教授主編的“中國近現(xiàn)代社會文化史論叢”研究論著中的又一新力作,也是為數(shù)不多的一部從社會文化史視角對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區(qū)域婚姻進行系統(tǒng)、全面研究的成果。作者試圖通過梳理新中國成立后十七年間北京市婚姻文化發(fā)展變化的“小歷史”,最終透視出中國社會“大歷史”的變遷。
《婚姻文化》全書共分為八個部分,可概括為緒論、晚清民國時期北京的婚姻狀況、新式婚姻制度的建立、“擇偶——戀愛——結婚”婚姻建立三部曲 、婚姻的變異、婚姻文化嬗變的評價和啟示。
緒論是問題研究的出發(fā)原點?!痘橐鑫幕肥紫葘橐?、婚姻制度、婚姻文化等相關概念做出了自己的界定。從廣義上而言,婚姻是配偶之間一種特定的社會結合;從狹義而言,婚姻是規(guī)范和制度化的社會條件下的男女兩性為滿足生理、物質、精神和情感等多元需求而結成的關系。與之相對應的是婚姻制度與婚姻文化,前者“是統(tǒng)治階級制定的婚姻行為規(guī)范”,后者“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具有普遍和自發(fā)的婚姻價值取向和行為規(guī)范。它包括婚姻觀念、婚姻行為、婚姻心理、婚姻習俗、婚姻模式和婚姻倫理等多個范疇”。
那么,婚姻制度和婚姻文化之間有著怎樣的關聯(lián)呢?作者認為:“婚姻制度和婚姻文化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婚姻制度中的相關規(guī)定是在吸納、改造和整合婚姻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橐鑫幕搽S著婚姻制度的改變而發(fā)生變化。他們都具有調整和規(guī)范人們婚姻行為的功能,并成為指引、評價人們婚姻行為的尺度。它們共同作用于婚姻領域,使得婚姻秩序得以穩(wěn)定?!盵3]
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演化過程,“中國現(xiàn)代婚姻文化嬗變是整個中國現(xiàn)代社會文化演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4]因此,新中國成立后的婚姻文化嬗變也是中國現(xiàn)代社會文化演變的一部分,且和晚清民國時期的婚姻文化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為此作者首先追述了晚清、民國時期的婚姻制度和婚姻習俗,總結了這一時期婚姻變化中的特征,概述了這一時期婚姻文化的變遷:“晚清和民國時期,國家對婚姻制度的改革邁出了一大步。在繼承傳統(tǒng)的同時,又吸收了其他國家先進的立法理念,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鑒于當時的實際狀況,難免會出現(xiàn)與現(xiàn)實相脫節(jié)的問題。晚清時期的北京,無論是從婚姻制度方面來看,還是從人們的文化觀念方面來看,多數(shù)人還是遵循著傳統(tǒng)的婚姻模式。民國時期,執(zhí)法機關并沒有堅決徹底地貫徹執(zhí)行國家制定的婚姻政策,而是采取一種積極妥協(xié)的態(tài)度。這使得新的婚姻制度和婚姻觀念并沒有得到切實執(zhí)行和改變。”[3]
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夫婦關系是五倫中最重要的關系,社會中的一切關系都由五倫演化而來。因此,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將婚姻法的制定作為是僅次于憲法的國家大法來看待[5]。有學者從法學的角度對建國初婚姻法的改革進行研究,指出“上世紀婚姻法改革運動是國家高度同質下全部機構、全體民眾總動員的一個縮影。運動的途徑是由官方自上而下灌輸法意,呈現(xiàn)出單一單向的從官到民的傳播特點。其意圖是在全中國強制推行新的婚姻制度和觀念,塑造一個嶄新的婚姻家庭生活”[6]。而《婚姻文化》則從歷史學角度出發(fā),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再研究。作者又回顧了中共蘇區(qū)婚姻的演變和發(fā)展。在此基礎上,復原了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頒布后國家的宣傳和北京市民眾的反應,描述了1951年和1953年兩次規(guī)模較大的宣傳婚姻法運動,將當時行政體制的運作、宣傳和實施過程中各階層互動的實踐列入考察的范圍,分析新的婚姻法給民眾的婚姻家庭狀況和觀念所帶來的變化。
“擇偶——戀愛——婚禮”走進婚姻殿堂的三部曲,也是作者的研究重點之一。關于擇偶模式,作者通過對不同職業(yè)、不同婚齡、不同文化程度間的人群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婚姻當事人在職業(yè)狀況、年齡結構、文化程度和政治條件等方面都存在著相似性,說明了這種模式結合的婚姻穩(wěn)定性更高。此外,作者通過描述國家倡導的擇偶觀,略窺了國家對私人領域的干涉程度。至于戀愛問題,作者主要闡述了戀愛方式在各個階層的表現(xiàn)形式及特點,分析了一種新的文化出現(xiàn),人們面對傳統(tǒng)文化已破裂和新文化暫未確立時所產(chǎn)生的迷茫和困惑,以及國家在這種情況下采取的干預和引導措施?;槎Y作為戀愛雙方步入婚姻殿堂的標志,是婚姻研究中一個最重要的部分。按照西方傳統(tǒng),在這個儀式上,男女雙方要“莊嚴的宣布同意建立婚姻這一倫理性的結合,……婚禮儀式表達了家庭和自治團體對它相應的承認和認可,只有舉行了這種儀式之后,夫婦的結合在倫理上才告成立”[7],在中國大致也有此意。作者通過對婚禮日期的選擇,婚禮儀式、婚禮參加人、婚禮中的各種象征性符號的分析,闡釋了婚禮在人們的社會活動中的功能,并揭露了在新的社會條件下,民眾應對國家制度和社會文化的策略。
婚姻的選擇總是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離婚與再婚是婚姻中不可缺失的環(huán)節(jié)。作者通過分析檔案資料中的離婚案例,探討了離婚的原因。進而分析了不同群體、不同年齡、不同結婚時間的離婚人群的特征,指出了這一時期在離婚案例的處理方面存在哪些問題。最后,對再婚和復婚進行了簡要的闡述。
作者最后對新中國成立后十七年間的婚姻文化進行了整體評析,成為全書的亮點與精髓所在。新中國成立后十七年間北京市婚姻文化的變化基本是在國家要求的軌道上進行的,其特點主要有:第一、在婚姻文化變化中權力隨之轉移,即民眾從服從家庭權威向服從國家權威過渡,家庭內部權力從家長轉移到個體成員;第二、男女兩性的權益逐漸趨向于平等;第三、婚姻文化具有動態(tài)性特性;第四、婚姻文化的變遷反映了人性自我完善的過程。最后,作者提出了“規(guī)范性社會文化”,試圖通過新中國成立后十七年間不同群體從抵制到開始接受并認可新的婚姻經(jīng)歷來分析國家制度貫徹執(zhí)行到多大程度就會產(chǎn)生規(guī)范性社會文化現(xiàn)象,并就規(guī)范性社會文化的形成,存在的問題及如何構建良性的規(guī)范性婚姻文化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強有力的制度的推行可加快文化變遷的速度,推進文化變遷的廣度和深度。……強有力的制度的推行容易導致規(guī)范性文化的生成,……但這種文化對人類的發(fā)展是一把雙刃劍,正如新中國十七年間婚姻文化的變遷一樣,黨和政府的能動干預和引導以及國家政策法律的制定是新中國婚姻文化演變的決定因素,國家政權通過強有力的制度的推行,使得《婚姻法》迅速為民眾所接收。一夫一妻的推行與倡導,使個人脫離了家庭,家族的束縛,有了更為自由的婚姻,擁有了更多的精神和情感體驗。這對‘人’的發(fā)展而言,不能不說是一個進步?!盵3]
首先,作者運用了傳統(tǒng)史學、馬克思主義史學和近現(xiàn)代史學研究的多種方法,主要包括宏觀與微觀、具體與抽象、描述與實證、比較分析分析等歷史學研究的基本方法。例如:作者運用宏觀與微觀相互滲透,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辦法分析了擇偶、戀愛和離婚的社會特征;通過總體與個案相結合的、描述與實證相結合的辦法來研究新中國成立十七年來北京市婚禮的特征以及婚姻發(fā)生變異的原因,力求把握調查資料的內在聯(lián)系和規(guī)律性,并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升華為理論認識。此外,大量的比較研究也是本文的一個特色,作者按照年齡(“30”后、“40”后、“50”后)、文化(文盲、半文盲、知識分子、高級知識分子)、職業(yè)構成(工人、農(nóng)民、干部、軍人)等對研究對象進行了劃分,并在此基礎上對各類群體進行了分析比較研究,努力將婚姻文化,社會階層,性別視角、法律誘因、行政原則、基層策略等多個角度的內容糅合在本書的解讀中。
第二,作者在強調基本的史學方法,依靠文獻資料進行研究的基礎上,借鑒了國內外有關論著中的理論和研究范式。例如:運用社會學的訪談法、抽樣調查法來搜集資料,以擴充彌補文獻資料的不足。運用社會心理學和心態(tài)史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國家在貫徹《婚姻法》過程中普通民眾的“眾從”和“從眾”的社會心理變化;運用“價值內化理論”和“同類匹配”理論解釋相近或者類似的異性更容易結為配偶,用“交換理論”解釋婚姻關系的形成;運用“婚姻市場理論”解釋婚姻市場中存在的擠壓現(xiàn)象及婚姻的成立過程;運用“社會比較理論”解釋個人對他人和自己的文化認同;運用“交換不均衡理論”解釋婚姻的變異現(xiàn)象,用“擇偶過濾理論”解釋婚姻中的價值一致與互補關系;借助社會心理學理論分析婚姻文化中的“眾從”和“從眾”現(xiàn)象分析民眾的行為;最后試圖通過規(guī)范性社會文化理論為本研究作一個總結。
第三,中國幅員遼闊,地區(qū)間差異性大。因此,把中國的歷史變遷置于空間維度下進行考察是最切實可行的方法,也是最能將研究進一步推向深入的“捷徑”?!痘橐鑫幕穼⒀芯糠秶i定在北京市這一區(qū)域內,對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區(qū)域婚姻進行宏觀系統(tǒng)的研究,這一獨特的研究視閾無疑是本文的一大亮點,一方面彌補了區(qū)域婚姻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進一步拓展了社會文化史研究的空間維度。
《婚姻文化》史料詳實,論述有力。史料是史學研究的基礎,離開了史料,歷史學這座大廈就失去了堅實的根基。史學工作者的研究,首要任務就是史料的挖掘與搜集,進而將其應用到研究當中,“史學的創(chuàng)新,不僅在于理論與方法的創(chuàng)新以及研究視角的轉化,亦在于史料的創(chuàng)新,即對新史料的發(fā)掘與利用。”[8]李慧波在本書的研究中運用了大量的檔案、方志、回憶錄、傳記、文學作品、電影、戲劇、文集等,有理有力有據(jù)的支撐了文中的論述。
人是婚姻生活的主體,也是婚姻制度的實踐者,作者認為:作為婚姻制度的參與者最有發(fā)言權,只有深入婚姻制度所運行的歷史現(xiàn)場,真實的反應當?shù)孛癖姷挠^念才能揭開真正的面紗?;诖?,作者圍繞新中國成立十七年北京市的婚姻文化這一主題,隨機遴選了這一時期的百位老人,對他們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訪談[9](已出版),通過與歷史當事人的直接對話,獲得了豐富的第一手口述史資料,使作者可以“對一些已經(jīng)熟知的事件和文化現(xiàn)象做出‘民眾的解釋’,用‘民眾的聲音’表述民眾歷史記憶和感受”,這一過程具體的詮釋了口述史方法的兩重含義:“其一,史學家搜集史料的方法;其二、史學家利用口述史料撰寫歷史的方法”[10],更重要的是正如梁景和教授所說:“訪談錄本身的價值和意義也許并不亞于著作本身,這些珍貴的訪談資料的光芒必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發(fā)的彰顯?!雹?014年9月30日在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研究生討論課上的一次講話。
如果說史料是史學研究的基礎,那么理論研究則是對史學問題的總結、凝練和升華,是史學研究的精髓所在。本書雖史料扎實,但在理論提升方面稍顯欠缺,對許多史料的分析不夠透徹?!吧鐣幕肥茄芯可鐣罴捌鋬仍谟^念形態(tài)之間相互關系的歷史”[11],圍繞婚姻生活形成的婚姻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作者通過對大量史料的整理和分析把新中國成立后十七年間北京市婚姻文化變化的全貌清晰的展現(xiàn)在了讀者面前,從婚姻制度與婚姻文化互動的視角出發(fā),論述以國家強制力為堅實后盾的政府對婚姻制度的有力推行,自上而下的推動了婚姻文化的嬗變,并最終形成了一種“規(guī)范性社會文化”,這無疑抓住了新中國成立十七年婚姻文化嬗變的關鍵因素。但是,作者沒有進一步深入分析作為帝都的人民在這十七年間婚姻觀念、婚姻思想上的變化,以及觀念和思想變化所帶來的婚姻生活方式的具體變化,反過來,婚姻生活方式的變化又對婚姻觀念和思想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這是研究社會文化史的根本途徑,只有把握婚姻文化內部各要素與婚姻制度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內在聯(lián)系,才能將婚姻文化的研究在理論上更進一步。
從文章的結構上來看,作者在每章后面都附有“本章小結”,目的在于對本章論述的主要內容做一簡單總結,對各章節(jié)的研究思路做一梳理,如果能在小結中進一步對本章內容進行理論探討,對研究內容進行凝練,并升華到理論分析層面,將使研究更加深入。例如:第四章“婚姻的確立方式”,作者提出新中國成立后婚姻的確立方式由傳統(tǒng)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變?yōu)椤皯賽邸?,對戀愛的?jīng)歷和特征;婚姻結合的三種方式——自由戀愛、包辦婚姻、半包辦婚姻;舊的婚姻方式被打破,新的婚姻方式還未確立時人們在戀愛中的迷茫和困惑;國家倡導的戀愛觀做了詳細的敘述,在“本章小結”中,作者就個人、家庭、國家對自由戀愛的態(tài)度、立場,做了簡單的分析,指出:“家庭已經(jīng)不再是阻礙婚姻的主導力量,面對家庭的反對,青年男女可以去尋求組織的幫助;面對已經(jīng)成立的事實,家長只能默認?!彝ピ趪覐姶蟮恼螇毫ο?,做出了妥協(xié)和讓步。……我們還看到,國家一方面宣傳自由戀愛,另一方面又倡導青年為國家、集體利益犧牲個人利益。所以很多人會因國家提倡的‘無私’行為,而不去花更多的時間戀愛。”[3]可以看出,作者的歸納分析是高度概括性的,也引發(fā)了一些思考。婚姻的確立方式是婚姻文化嬗變的一個重要標志,國家倡導的戀愛觀以及確立的婚姻制度在婚姻的建立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婚姻制度與政府的宣傳并不能一勞永逸的將傳統(tǒng)婚姻文化徹底消滅。同時,傳統(tǒng)婚姻習俗,婚姻觀念的存在是阻礙戀愛自由、婚姻自由的一個重要因素,故而這一時期的婚姻確立方式呈現(xiàn)出新舊雜陳(自由戀愛、包辦婚姻、半包辦婚姻)的現(xiàn)象,可見婚姻文化的嬗變是各方面綜合因素的結果,婚姻制度是在與傳統(tǒng)婚姻習俗、婚姻觀念等的相互較量、漸次滲入中逐步確立了新的婚姻文化,如果在小節(jié)中,作者能進一步做出理論提升,探討婚姻制度與婚姻確立方式之間的互動關系,本章的研究將更有理論高度。
從文章選定北京這一代表性區(qū)域進行研究的視閾出發(fā),也可以把本文的研究視為區(qū)域社會史研究的一部分,相對于宏觀的社會史而言,區(qū)域社會史是微觀的,但區(qū)域社會史“研究的目的并不在與區(qū)域或者地方,而在于整體”[12],相對于區(qū)域社會史追求的整體性而言,本文的研究又是微觀中的微觀,即新中國成立初期北京市社會生活中的婚姻文化。如此贅述,并不是強調本文作為區(qū)域社會史研究的諸多缺點,因為它嚴格意義上來講并不是區(qū)域社會史。但是,從這個思路出發(fā),我們就不難理解婚姻文化的變化是整個社會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除了受婚姻制度的影響外,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社會環(huán)境狀況、特別是思想觀念的變化也是制約社會婚姻文化嬗變的重要因素,在強調婚姻制度與婚姻文化互動的同時,如果能更全面的把握影響婚姻文化嬗變的各要素之間的關系,把婚姻這一社會生活的主要研究內容嵌入社會生活整體的變化之中,更能清晰的呈現(xiàn)婚姻文化的嬗變過程,也就是說只有把握了整個社會生活的嬗變脈絡,才能更直觀的呈現(xiàn)婚姻文化的演變。
此外,婚姻的延續(xù)和破裂是一個動態(tài)演變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在作者的描述中幾乎缺失,文章從“婚禮”直接跳到“離婚”,將具體的婚姻生活直接剪切。費孝通曾指出:“在婚姻中同時締結了兩種相連的社會關系——夫婦和親子。這兩種關系不能分別獨立,夫婦關系以親子關系為前提,親子關系也以夫婦關系為必要條件,這是三角形的三邊,不能短缺”[13]。親子作為婚姻的結晶,是一個家庭愛的橋梁,在婚姻的發(fā)展變化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忽略婚姻中具體的生活過程,包括親子這個重要的婚姻關系,直接從“婚禮”跳躍到“離婚”,對于揭示婚姻文化嬗變的具體過程可能也是一種遺憾。
通觀《婚姻文化》,作者從婚姻制度和婚姻文化互動的新視角出發(fā),探討了新中國成立后十七年間北京市婚姻制度與婚姻文化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共同推動婚姻文化嬗變的過程、結果和意義,并借此進一步引申出社會文化和社會制度之間的關系,提出:“鑒于社會文化具有‘滯后性’的特點,特別是我國這樣一個在某些方面還具有‘后發(fā)展外生型’特點的國家來說,文化的發(fā)展更需要制度的強有力的推定和支持。在這個過程中,社會制度與社會文化之間應當尋找一個適當度,盡可能地掌握、協(xié)調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社會才能更為健康和諧的向前發(fā)展?!?因此,《婚姻文化》不僅填補了學術界在這一領域研究的缺漏,而且提出了從社會制度和社會文化互動的角度研究社會和諧發(fā)展的新路徑,無疑具有拋磚引玉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梁景和.近代中國陋俗文化嬗變研究[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李長莉.社會文化史的興起[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
[3]李慧波.北京市婚姻文化嬗變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4]梁景和等.現(xiàn)代中國婚姻文化嬗變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5]馬起.中國革命與婚姻家庭[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59.
[6]金眉.我國上世紀50年代婚姻制度改革運動的反思[J].法學,2010,(8).
[7]黑格爾.法哲學原理[M].上海:商務印書館,1961.
[8]張瑋.戰(zhàn)爭·革命與鄉(xiāng)村社會——晉西北租佃制度與借貸關系之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9]梁景和主編.中國現(xiàn)當代社會文化訪談錄(第三輯)[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10]梁景和,王勝.關于口述史的思考[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5).
[11]梁景和主編.中國社會文化史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12]趙世瑜.小歷史與大歷史——區(qū)域社會史的理念、方法與實踐[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出版社,2006.
[13]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Interaction Between Institution and Culture of Marriage --A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Marriage Culture in Beijing, 1949-1966
WU Chan
(Institute of History,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48, China)
Abstract:This book, a masterpiece in the area of social-culture research, investigates some important issues in the evolution of marriage culture in Beij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rriage institution and culture. It contains eight parts that could be summarized as introduction, marriage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Republics in Beij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marriage institutions, a study on trilogy of mate selection-dating and loving-married, variation of marriage, valuation and inspira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marriage culture. I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it fully uses the first hand narrative data and tries expressing “the voice and memory from the common people” with the help of the relative anthropology, sociology and economics works. It tries to establis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arriage institutions and marriage culture and explain the inheritance and evolution of marriage culture in the changes of social structure.
Key words:Beijing; marriage culture; marriage institutions; evolution
作者簡介:武嬋(1985-),女,山西太原人,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xiàn)代社會文化史。
收稿日期:2015-11-22
中圖分類號:C91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63(2016)02-01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