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身份的社會心理學與語言學研究:主要理論回顧*

2016-03-16 01:02粟進英鄭莉莎
關鍵詞:身份交際建構

粟進英,鄭莉莎

(1.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74;2. 湖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

?

身份的社會心理學與語言學研究:主要理論回顧*

粟進英1,鄭莉莎2

(1.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74;2. 湖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

回顧了社會心理學領域和語言學領域里主要的身份理論。分析了個主要理論的成果,其中,社會學導向的身份理論指出自我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并提出角色身份;心理學導向的社會身份范式認為人們從社會群體以及所屬范疇獲得自我概念,關注認同社會群體或社會范疇的原因和結果;社會建構主義身份理論對身份持反人本主義和反本質主義的觀點,身份具有社會建構性、多重性、社會歷史獨特性、關系性、語言建構性等特征;語言與身份研究提出語言不僅表達身份,而且建構身份;敘事身份理論強調人們通過講述故事建構身份。

身份理論;社會身份范式;社會建構主義身份理論;語言與身份;敘事身份理論

“身份”(identity)一詞來自拉丁語詞根idem,意思是“同樣的人/物”,被用以回答“我是誰”( Who am I)的問題?!吧矸荨笔且粋€復雜的概念,傳統(tǒng)的身份概念與人本主義和本質論的核心觀有關,即核心是永恒不變的、不可協(xié)商的,是特定個體社會化的產(chǎn)物。在西方,身份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理論研究比較系統(tǒng)和成熟。相比較而言,中國的身份研究起步較晚,理論研究也不夠系統(tǒng)。本文擬從社會心理學和語言學視角對身份研究的主要理論做一回顧,旨在為中國身份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

西方學界關于身份的理論繁多,構成了一個龐雜的身份理論網(wǎng)絡,然而各身份理論的影響力不盡相同,其中身份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具有重大影響力,社會心理學對身份的研究體現(xiàn)在社會學導向的身份理論、心理學導向的社會身份范式。隨著身份研究成果的取得,動態(tài)身份觀越來越占據(jù)主導地位,社會建構主義身份理論脫穎而出。而隨著西方哲學的“語言學轉向”,語言和話語建構身份的功能日益凸顯,語言建構身份和話語建構身份在語言學界倍受青睞,語言與身份理論、敘事身份理論應運而出。以下分別對這些身份觀做一綜述。

一、社會學導向的身份理論

社會學導向的身份理論(Identity Theory)主要代表人物有Stryker及其同事、Burke 及其同事以及McCall和Simmons。身份理論強調,身份的核心是將占有特定角色的自我范疇化,以及將意義與對該角色和角色展演相關的期待融合在一起[1]。人們總是在社會結構環(huán)境里行事,在此環(huán)境里,他人與自己被貼上標簽,這是因為彼此都是將對方視為社會位置或社會角色的占有者[2]230,因此,人們取得角色身份。

McCall和Simmons提出角色身份理論,將角色身份定義為“個體將自己想象為占有特定社會位置的人物和角色”[3]65,角色身份可能包括做父親或母親的角色、伴侶角色、體育迷角色等。角色身份具有“常規(guī)”維度和“異質”維度,前者是指與社會位置聯(lián)系在一起的期待,后者是指注入個體自我角色的獨特性。自我往往具有多重角色身份,按突顯(prominence)等級組織,這種組織反映人們的“理想身份”[3]74。身份的突顯性取決于人們從他人那兒得到的身份支持、對身份的承諾以及從角色身份獲得的外在和內在回報。角色身份的突顯性越強,在一定情景里該身份被激活和展演的可能性越大。采納某特定角色身份時,人們建立起自己的行為和態(tài)度準則,角色身份為自我評價提供框架,為相關的角色身份展演提供參照體系。為了成功扮演一個角色,強調在該情景里與他人協(xié)商的重要性。扮演一個角色身份總是與交際中相對應的相對角色有關,如丈夫和妻子。由于人們自己對角色身份的期待與他人對該角色身份的期待不盡相同,雙方需要協(xié)調和妥協(xié)才能順利完成角色展演。

Stryker嘗試著將符號交際論和角色理論結合起來,研究自我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2]231。Stryker認為,自我通過個體行為影響社會,從而創(chuàng)建群體、組織、網(wǎng)絡和機構;社會結構影響人們的身份,繼而影響其行為,社會通過共享的語言和意義影響自我,語言和意義使得人們承擔角色、參與社會交際[2]231。該理論的基本前提是,現(xiàn)代社會是由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存的構件組合而成的復雜的鑲嵌物,人們具有多重身份,這些身份來源于人們參與多重系列的結構化社會角色關系。個體扮演多少個角色就會形成多少相對應的身份,所有身份集合構成個體的自我,而個體的自我又通過各種不同身份的作用過程得以表現(xiàn),不同的身份具有不同的突顯性,以突顯等級組織起來,突顯身份是在不同情境里常常被激活并展演的身份。而影響身份突顯的關鍵因素則是人們對身份承諾的程度。對身份承諾越多,身份便越加突顯。

Burke的身份研究更聚焦身份的內在動態(tài)機制。在早期研究中,身份與行為通過共同的意義系統(tǒng)相連接[4]。人們在與他人的交際中理解角色身份的意義,角色身份通過他人的反應獲取意義。任何身份總是與相對應的身份有關,當人們在與他人交際中宣稱某一身份時,他人則會宣稱另一個與之有關的身份,如丈夫身份與妻子身份相對應。因此,身份理論聚焦與扮演一個角色有關的意義,即角色意義,關注認同一個特定角色的原因和結果,角色意義主要與“你是什么”(what you are)有關。身份的核心是將作為角色扮演者的自我范疇化,擁有特定角色身份意味著按照完成該角色的期待而行動,協(xié)調、協(xié)商與角色伙伴之間的互動關系,這些角色期待和意義構成一套指導行為的標準。

后來,Burke提出身份控制理論(Identity control theory),該理論聚焦人們的身份、行為以及情感之間的關系,一個身份便是一整套用以界定自我為群體成員、角色占有者或獨一無二的個體的意義[5]。當人們處理多重身份時,每一個身份都是由社會成員所能理解和共享的意義組成。每個身份被看作是一個控制系統(tǒng),由下列四個要素構成:身份標準、感知、比較器(comparator)以及行為輸出。身份標準是一套界定身份的意義,輸入感知是指與身份相關的情景里產(chǎn)生的意義(通常為來自于他人對我們的反饋),比較器便是將輸入感知與身份標準的意義相比較以及產(chǎn)生差異的機制,行為便是差異的功能。

身份理論提出了大量可融入到現(xiàn)代身份理論的重要見解。身份是關系型的,也是社會建構的,具有社會結構性,也具有多重性,身份還具有社會影響??傊?,身份概念在社會結構和社會人之間起到橋梁作用。

二、心理學導向的社會身份范式

心理學導向的身份研究以社會身份范式(Social Identity Paradigm)影響最大,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包括Tajfel以及Turner等人。社會身份范式包括一系列理論,其中最重要的是社會身份理論(social identity theory)和后來發(fā)展的自我范疇化理論(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社會身份理論是從心理學視角分析群體過程、群體間關系和自我概念的,其核心原則是人們從社會群體以及所屬范疇獲得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社會身份,強調集體自我。Tajfel將“身份”定義為:“個體自我概念的一部分,這種自我概念來自于個體對其社會群體(或多個社會群體)成員資格的認識,以及對賦予該成員資格的價值觀和情感意義的認識?!盵6]255身份概念的一個核心因素與自我概念或自我身份聯(lián)系在一起,自我概念是一個人的思維意識和概念意識,包括身體特征、心理特征和社會特征。Tajfel 將“社會身份”定義為:“個體認為他/她歸屬于某一社會群體,該群體成員資格對其具有情感和價值意義?!盵7]Tajfel 社會身份理論的主要原則包括:個體努力維持或提升自尊(積極的自我概念);社會群體(以及成員資格)與積極的或消極的價值內涵有聯(lián)系,因此,社會身份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參照特定群體,通過社會比較,對自己所屬群體進行評價,積極比較產(chǎn)生高聲望,消極比較產(chǎn)生低聲望;如果社會身份是消極的,那么個體就會試圖脫離該群體[6]255。

社會身份形成涉及兩個重要過程,即社會范疇化(Social Categorization)和社會比較。社會范疇化是“認知工具,對社會環(huán)境進行劃分、分類并排序,從而使得個體從事多種形式的社會行動。……社會范疇化創(chuàng)建并界定個體在社會中的位置”[8],社會群體是擁有共同社會身份或將自己看做是同一社會范疇成員的個體集合。Hogg和Abrams指出,個體將其自己置身其中的社會范疇是結構化社會的組成部分,只能與其他相對照的范疇(如黑與白)相關聯(lián)才存在。社會范疇化產(chǎn)生的首要行為便是社會比較[9]。通過社會比較過程,與自我相似的那些人被歸為與自己同類,并貼上內群體標簽;與自己有異的那些人被歸類為外群體。在早期的研究中,社會身份包括內群體分類的情感、評價和其他心理相關物[10]118,后來的研究將自我范疇化成分與自尊(評價性的)和責任(心理的)成分區(qū)分開來,研究它們之間的關系。

Tajfel的同事發(fā)展了社會身份理論,提出自我范疇化理論(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10]19。該理論區(qū)分了個人身份與社會身份,個人身份是指根據(jù)人際間的差異或群體內差異將自我定義為獨特的個體,而社會身份則是根據(jù)內群體與外群體之間的差異將自我定義為群體成員。人們往往是許多不同群體的成員,但并不是所有群體成員資格同時突顯,因此,分析身份突顯是自我分類理論一個關鍵要素。特定群體成員資格及其相關身份尤為突顯時,便可“產(chǎn)生心理作用,提高個人在該群體中成員資格對感知和行為的影響力”[10]118。個體采納某一特定身份取決于其總價值觀、變化的動機、當前目標和已有經(jīng)歷等,當然,接納某一特定身份可能受到個體想要同化或異化的影響,有些情況下,個體身份和社會身份都會得到突顯。

社會身份理論主要研究群體間關系,即人們如何將自己看作是某一群體/范疇(內群體)的成員,與另一群體/范疇(外群體)相對,以及研究這種范疇化的結果,如種族中心主義[10]141。擁有特定社會身份意味著在某一特定群體之內,與群體內其他成員相似,并從群體視角看待事物。因此,社會身份的基礎是群體成員之間相同的感知和行動。社會身份理論聚焦與作為社會范疇成員有關的意義,即成員資格意義,關注認同社會群體或社會范疇的原因和結果,成員資格意義主要與“你是誰”(Who you are)有關。

三、社會建構主義身份理論

社會建構主義理論為身份研究提供了一個最根本的研究視角,社會建構主義身份理論 (Social Constructionism of Identity)的主要觀點可歸納為五個方面。

(一)身份是社會建構的

社會建構主義理論認為,身份是基于社會現(xiàn)實而被建構的,不是事先給予的[11]159,是人們通過社會實踐的產(chǎn)物。該理論強調身份在社會交際中建構的動態(tài)本質,根據(jù)社會建構主義理論,人們的情感、行為和思想依據(jù)交際對象而發(fā)生變化[12]40,Antaki和Widdicombe 認為,人們在即時的交際中以索引式(indexical)、創(chuàng)造性的、不可預測的方式建構自己的身份。身份是人們在社會活動中所做的事,而不是人們是什么[13]。社會建構主義理論尤其堅持批判性看待習以為常的知識,如身份內在穩(wěn)定核心觀[12]36,身份不是已知的、靜態(tài)的,而是在社會交際中動態(tài)建構的。

(二)身份具有多重性

多重身份觀源自于社會建構現(xiàn)實,Berger和Luckmann 主張,關于身份的任何理論必須被置于社會建構現(xiàn)實的理論框架里,身份位于社會建構的多重現(xiàn)實里[11]159。身份多重性是因為身份被多重社會關系塑造、修正、維系和重構,身份出現(xiàn)于個體與社會之間的辯證關系,是社會產(chǎn)物。

(三)身份具有社會、歷史獨特性

身份既不是社會結構的附屬品,也不是個人內在意志的產(chǎn)物,而是在社會文化歷史條件下,在互動情境中通過語言建構的,是一個多元、變化的過程[14]。人們既在宏觀層面的社會歷史的意義里行動,又在微觀層面的局部社會交際的意義里行動。社會建構主義理論話語觀強調話語的情境性,即我們在特定的文化、歷史和機構里使用語言[15]190,意義是在社會歷史條件的直接影響下局部建構和協(xié)商的結果。我們用來認識世界和自己的范疇是由我們生活其中的文化和歷史決定的,我們對世界的看法根據(jù)我們是誰而發(fā)生變化。

(四)身份是關系型的

社會建構主義認為,社會關系是我們個體身份意識的核心,人們的自我意識被認為是社會交際的產(chǎn)物[16],個體通過交際建構和重構自己的身份?!吧矸輰嶋H上來自于外界,我們被他人識別、然后進入他人能識別的位置。沒有他人,就沒有自我,也沒有自我識別?!盵15]210“不同的‘你’是你與他人關系的產(chǎn)物?!盵12]27

(五)身份是通過語言建構的

社會建構主義理論認為,了解現(xiàn)實唯一的途徑是通過語言,因此,語言在建構世界中發(fā)揮了關鍵作用。我們只有通過語言才能接近世界,這是因為我們談論事物的方式可以建構世界。“從社會建構的視角來看,現(xiàn)實、知識、思想、事實、文本、自我等都是由群體生產(chǎn)和維持的語言性存在,即符號性存在,它們界定或‘構成’生產(chǎn)它們的群體?!盵17]781話語建構社會身份是通過界定群體、群體利益、群體在社會中的位置以及與其他群體間關系完成的[18]。

社會建構主義對身份持反人本主義和反本質主義的觀點[12]23。身份既不是給定的,也不是產(chǎn)品,而是一個過程,該過程產(chǎn)生在特定的交際場合。身份不僅來自于個體,而且來自于協(xié)商和重新語境化(entextualization)的社會性過程[19]。

四、語言與身份研究

進行語言與身份研究(Language and Identity)的學者認為,語言與身份以多種復雜方式相關聯(lián)。首先,語言表達身份,許多語言學家都認為,語言是一種展示人們身份的手段。Fasold 指出,語言可以用來表達自己的身份,表達自己與聽話人的關系[20]。說話人通過使用承載社會信息的具體語言形式定位自己與他人的關系,根據(jù)Trudgill 的觀點,人們往往通過自己與他人的關系以及內包于或外排于一個群體來界定自己以及自己的身份,與他人的交際,即使是說閑話,都是建立自己與他人關系的方式,也是根據(jù)他人界定自己身份的方式[21]。簡單的一個話語即可揭示說話人大量的信息:社會背景、出生地或出生國、社會階級和社會意義,表示友好還是保持距離、熟悉還是恭敬、職位高低等[22]。人們使用語言表示社會忠誠,即表示自己歸屬于某群體,不歸屬于某群體。語言表達“個體在與他人的關系中的位置、個體組成群體的方式、個體為自己所聲稱的權力以及賦予他人的權力”[23]31,語言選擇指示我們的群體成員資格,我們使用語言這一工具表達權勢和平等關系,從而創(chuàng)建和維持角色關系。

其次,語言建構身份。說話人使用語言不僅表達而且建構自己的表征。說話人根據(jù)選擇承載具體社會信息的語言特征建構身份,這些語言特征確定他們?yōu)槟骋惶囟ㄑ哉Z社團成員。Kroskrity把身份看作是“在一個或多個社會群體或社會范疇里成員資格的語言建構”[24],身份不一定只通過語言手段建構,但語言在身份建構中起到關鍵作用,我們在他人面前建構身份、構筑形象最基本的方式之一便是通過語言的使用。身份是一種言語行為(performative act),人們通過在特定社會交際中展示自己是誰來實現(xiàn)[25]。語言變異是一種工具,可以用來“建構自己為社會人,表示我們是誰,我們不是誰以及我們不可能是誰”[23]63。身份是通過人們在生活中與他人不斷交際的過程中建構和重構的,身份是一種“雙向建構”,是在交際中說話人自己展演,且被他人辨認[26]39。身份不是在話語中被映射,說話人使用語言建構和維持個體間以及群體間的角色關系,從而在話語中不斷地動態(tài)建構身份。

另外,語言受到身份的影響。人們使用不同的語言在其歸屬的不同社團里與他人進行交際,如家人、朋友,以及“宗教、教育和工作場所”[26]29。如果說話人依據(jù)社會準則選擇語言形式的話,那么有關說話人的社會知識則是通過使用這些語言形式來傳遞的。Brown和Gilman 指出,只要某(語言)選擇……對一個群體來說被認為是標準的,那么對它的解釋便是該群體中說話人的成員資格[27], 反過來亦然,當說話人違背了一個群體的語言規(guī)范,通常的解釋是說話人不是“我們”中的一員,而是“他們”中的一員。

五、敘事身份理論

首次提出完整的敘事身份理論模式(Narrative Identity Theory)的是McAdams 身份的人生故事模式(a life-story model of identity)[28]159。McAdams闡釋了人生故事的內容和結構特征,故事是對自傳式過去的選擇性重構以及對想象的未來的敘事式預測,為自己和他人解釋該人何以成為該人以及其生活將走向何處。人們在青少年后期和成年初期便開始將自己的生活組合成敘事身份,然而敘事身份發(fā)展過程則持續(xù)一生。個體將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融入內化的、發(fā)展的自我故事中,以此建構自己的身份,這種故事為人們提供一種整體感以及人生目標[29]109。

Paul Ricoeur是敘事身份研究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根據(jù)Ricoeur的觀點,身份被理解為“敘事身份”[30],即通過講述故事建構的身份。身份是由敘事建構的,同時又建構敘事。對于Ricoeur來說,敘事不是描述世界,而是重新描述世界并重新呈現(xiàn)世界。我們在人生故事里談論自己的身份時,就會包括一些事情,排除另外一些事情,包含與排除過程就是為了建構關于自我的特定故事,正是在建構故事以及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我們建構自我。

Ricoeur認為,敘事身份包括同一性(idem:sameness)和自我(ipse:selfhood),“在我看來,敘事身份真正的本質只有在自我與同一性的辯證關系中展示出來……這種辯證關系代表了敘事理論對自我建構的重大貢獻。”[31]140個人身份是由同一性與自我之間復雜的關系建構的。同一性身份(Idem/sameness identity)是自我在時空上相同的身份,自我身份(Ipse/selfhood identity)是引發(fā)自我變化的潛能。同一性身份的特點是“我是誰”的問題,表示不間斷的連續(xù)性,我們的同一性身份是那些使我們在不同時期能夠被確認為同一個人的特征。有了那些建構其同一性的識別特征,一個人便可以在一生中被確認為同一個人,盡管他/她會變老、改變體型、改變姓名以及經(jīng)歷其他變化。自我身份的存在不取決于永恒的東西,而是來自于敘事。自我身份給予自我獨特的能力去引發(fā)新的可歸因的東西,自我身份與敘事領域有聯(lián)系。

對于Ricoeur來說,敘事身份超越了來自于Goffman聲稱的情景化角色的身份概念[32]。一個人具有不同角色不一定意味著他/她具有多種身份,是這些角色共同作用才影響其特定身份。因此,身份被建構為連貫一致的故事。在故事里,變化是連續(xù)性的一部分,一連串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敘事交織在一起。換句話說,這些敘事在敘事者曾經(jīng)是誰與現(xiàn)在是誰之間建立連續(xù)性和一致性。于是,敘述在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之間以及過去的經(jīng)歷與這些經(jīng)歷現(xiàn)在的意義之間起調節(jié)作用。

人們在講述和反復講述的故事里建構自己的身份。Bamberg指出,我們是誰,或者我們認為自己是誰,都是在我們講述關于自己的故事里實現(xiàn)的;我們每個人都有故事,并且都有講述故事的權力[33]。無論敘事是關于我們的一生,還是人生片段,甚至他人人生中的事件,都是揭示故事講述者的身份,通過提供以及講述敘事,講述者展示自己是誰[34]。敘事身份是由情感上具有重大意義的經(jīng)歷的記憶組成,這些記憶具有界定自我的意義,并且融入組成人生故事的主題和模式之中[29]109。有些記憶符合既定的故事情節(jié),因而身份具有延續(xù)性,而有些記憶卻挑戰(zhàn)既定故事情節(jié),產(chǎn)生對身份的質疑或改變身份[28]195。敘事身份理論強調身份的動態(tài)變化性以及多重性,認為身份是在社會環(huán)境里形成和建構的,不能離開社會文化背景[35]。尤為關注個體在選擇敘事建構身份時的主動性[36]。

身份是一個復雜的概念,具有多層次、多維度特征,身份的復雜性決定了對其研究的復雜性和難度。西方身份理論已經(jīng)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社會學導向的身份理論、心理學導向的社會身份范式、社會建構主義身份理論、語言與身份理論、敘事身份理論等從各自的領域提出了研究身份的理論框架。各家身份理論從不同的視角對身份加以研究,由于關注焦點不同,對身份的解讀也各有異,因此,身份研究呈現(xiàn)出多元化趨勢。這些西方身份理論都是基于西方主流文化背景,將其運用于中國社會的身份研究時,需要因地制宜。那么,在借鑒西方身份理論的基礎上,需要搭建起中國社會歷史文化背景下的身份理論框架。

[1]STETS, J. E., BURKE, P. J. Identity Theory and Social Identity Theory [J].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00(63): 224-237.

[2]STRYKER, S.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A Social Structural Version [M].Menlo Park: Benjamin Cummings, 1980.

[3] MCCALL, G. J., SIMMONS, J. L. Identities and Interactions [M].New York: Free Press, 1978:65-74.

[4]BURKE, P. J. The Self: Measurement Implications from a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J].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1980(43): 18-29.

[5] BURKE, P. J. Identity Processes and Social Stress [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91(6): 836-849.

[6]TAJFEL, H. Human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 Studies in Social Psychology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255.

[7]TAJFEL, H. (ed.). The Social Dimension: European Developments in Social Psychology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8] TAJFEL, H.,TURNER, J. C.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 [M]// W. G. Austin & S. Worchel (ed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Monterey, CA: Brooks-Cole, 1979:33-47.

[9] HOGG, M. A., ABRAMS, D. Social Identifications: A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d Group Processes [M]. London: Rout ledge, 1988:2.

[10] TURNER, J. C., HOGG, M., OAKES, P., REICHER, S.,WETHERELL, M. 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 A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M].Oxford, UK: Blackwell, 1987:118.

[11] BERGER, P. L., LUCKMANN, 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M].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 Company, 1966:159.

[12] BURR, V.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ism [M]. London, UK: Rout ledge, 1995:3-40.

[13] ANTAKI, C., WIDDICOMBE, S. Identity as an Achievement and as a Tool [M]// C. Antaki and S. Widdicombe (eds.). Identities in Talk.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8:1-14.

[14] HARKLAU, L. From the “Good Kids” to the “Worst”: Representations of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across Educational Settings [J]. TESOL Quarterly, 2000(34): 35 - 67.

[15] HALL, K. Lip Service on the Fantasy Lines [M]// K. Hall,M. Bucholtz (Eds.). Gender Articulated: Language and the Socially Constructed Self. New York: Routledge, 1995:183-216.

[16] GERGEN, K. The Social Constructionist Movement in Modern Social Psychology [J]. American Psychologies, 1985(3):266-275.

[17] BRUFFEE, K. Social Construction, Language, and the Authority of Knowledge: A Bibliographic Essay [J]. College English, 1986(48): 773-790.

[18] VAN DIJK. T. A. (ed.). 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 [M].London an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1997.

[19] BAUMAN, R., BRIGGS, C. Poetics and Performance as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and Social Life [J].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1990(19): 59-88.

[20] FASOLD, R.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Society (Vol.1) [M].Oxford: Basil Blackwell. Sage, 1984:209-224.

[21] TRUDGILL, P. Socio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and Society [M].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4.

[22] GUMPERZ, J. The Speech Community [M]// D. L. Sills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London: Macmillan, 1968:381-386.

[23] LIPPI-GREEN, R. English with an Accent [M].New York: Routledge, 1997:31-63.

[24] KROSKRITY, P. Identity [J]. Journal of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2000(1-2):111-114.

[25] SCHIFFRIN, D. Narrative as Self-portrait: Sociolinguistic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J].Language in Society, 1996(2): 167-203.

[26] PALTRIDGE, B. Discourse Analysis [M].London: Continuum, 2006:29-39.

[27] BROWN R., GILMAN, A. The Pronouns of Power and Solidarity [M]// T. SEBEOK (ed.).Style in Languag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1960:253-276.

[28] MCADAMS, D. P. Power, Intimacy, and the Life Story: Personological Inquiries into Identity [M].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985.

[29] MCADAMS, D.P. The Psychology of Life Stories [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1(2):100-122.

[30] RICOEUR, P. Critique and Conviction: Conversations with Franrcois Azouvi and Marc Launay [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1998.

[31] RICOEUR, P. Oneself as Another (trans. K. Blamey) [M].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90/1992.

[32] GOFFMAN, E.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M].New York: Doubleday, 1959.

[33] BAMBERG, M. Who am I?—Narration and its Contribution for Self and Identity [J].Theory and Psychology, 2011(21):3-24.

[34] BAMBERG, M. Narrative Discourse and Identities [M]// J. C. Meister, T. Kindt, W. Schernus,M. Stein (eds.). Narratology beyond Literary Criticism. Berlin &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2004:213-237.

[35] COSH, S., CRABB, S., LECOUTEUR, A. Elite Athletes and Retirement: Identity, Choice, and Agency [J]. 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3(65):89-97.

[36] MCGANNON, K. R.,SMITH, B. Centralizing Culture in Cultural Sport Psychology Research: The Potential of Narrative Inquiry and Discursive Psychology [J].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015(17):79-87.

(責任編輯:劉 燕)

Identity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al Psychology and Linguistics: Review of Major Theories

Su Jinying1, Zheng Lisha2

(1.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074; 2.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081, China)

Major theories of identity in sociopsychology and linguistics are reviewed. The findings of the major theories of identity are analyzed. Identity theory in sociology deals wit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dividual and society, proposing role identity. Social identity paradigm in psychology maintains that people acquire self-concept from social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 focusing on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identifying themselves with social groups or social categories. Social constructionism of identity holds anti-humanistic and anti-essentialistic view of identity, advancing that identity has the attributes of social construction, multiplicity,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pecificity, relationality and linguistic construction. Theory of language and identity declares that language not just expresses identity, but also constructs identity. Narrative identity theory stresses that people construct their identities in telling stories.

identity theory; social identity paradigm; social constructionism of identity; language and identity; narrative identity

10.3969/j.issn.1672-7991.2016.04.016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高校外語教師身份研究”(14YBA043)。

2016-08-12;修改日期:2016-09-25

粟進英(1966-),女,湖南省邵陽市人,教授,博士,主要從事社會語言學研究。

H0-05

A

1672-7991(2016)04-0099-07

猜你喜歡
身份交際建構
情景交際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chuàng)作論
情景交際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交際羊
跟蹤導練(三)(5)
媽媽的N種身份
建構游戲玩不夠
身份案(下)
緊抓十進制 建構數(shù)的認知體系——以《億以內數(shù)的認識》例談
东乌| 闻喜县| 云林县| 宜春市| 卢湾区| 环江| 济宁市| 正阳县| 霸州市| 磐安县| 吉水县| 普定县| 恭城| 晋中市| 乡宁县| 临猗县| 苏州市| 宁武县| 宁夏| 盖州市| 黎城县| 咸阳市| 垫江县| 泗阳县| 定结县| 延津县| 务川| 即墨市| 安西县| 同江市| 长武县| 海淀区| 鸡西市| 神农架林区| 正定县| 太谷县| 突泉县| 土默特右旗| 融水| 时尚| 隆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