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輝
(北京師范大學 價值與文化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
在冷漠與激情之外
——論政治表達的第三種方式
晏輝
(北京師范大學 價值與文化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
依照西方政治哲學家的普遍理念,人類只有進入有國家的社會狀態(tài)時,才算進入了政治社會,而只有進入了政治社會,政治表達和表達政治才會作為問題表現(xiàn)出來,盧梭、洛克、摩爾根都持有此種觀點。而我以為,在沒有進入政治社會,政治表達原則上不會作為問題產(chǎn)生出來,但即便進入政治社會也未必有合理的政治表達和表達政治。
“政治是上層建筑領域中各種權力主體維護自身利益的特定行為以及由此結成的特定關系,是人類歷史發(fā)展到一定時期產(chǎn)生的一種重要社會現(xiàn)象?!边@是最為通常的一種定義,依照這個定義所給出的結論,則極有可能導致精英與民眾的分離與對峙。為揭示此種定義有可能產(chǎn)生的“政治異化”后果,我們試從語義角度做深入分析。這個定義由三個關鍵詞、一個過程和一個結果構成:上層建筑、權力、權力主體是關鍵詞;維護自身利益的特定行為是過程,特定關系是結果。或許依照客觀因果性陳述的要求,上述定義是成立的,擁有政治權力的利益主體為著自身的利益而進行的治理和管理活動,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和經(jīng)濟關系,這在某種程度上說確實是一個事實,各種權力主體借助思想上層建筑和政治上層建筑為著維護自身的利益而進行的治理和管理,這不但在動機上是可能的,在結果上也是現(xiàn)實的。然而這個定義卻又蘊含著極為明顯的立場:權力主體維護自身利益。這就意味著,上述定義就不僅僅是一個客觀性因果性陳述,也是一個規(guī)范性陳述,卻不是一個意義妥當性陳述。因為事實上,在一個良序社會里,政治作為一種支配性力量即權力,以及運用權力的過程,一定不是為著維護權力主體自身利益的,至少不是首先或唯一為著權力主體自身的,即便是在極端的統(tǒng)治階級和被統(tǒng)治階級相互對抗的社會狀態(tài)下,政治也不完全是為著權力主體自身利益的。事實上,我們對政治進行界說并不僅僅是在下定義,更在于表達對政治的立場、態(tài)度與觀念。如若被定義項是一個與人的努力無關的客體時,人們?nèi)菀走_成一致,只要求定義為真,可稱為真正的界說;若被定義項是與人的活動有關的且與人們的感覺和生活密切相關的事項時,就不僅僅是一個真實問題,還要求正確和正當。于是,定義者就會不自覺地從自己的地位、身份和觀念出發(fā)進行界說,這與其說是在下定義,不如說是在陳述自己的價值觀。其結果可能是相似、相近甚或相同,但相同是困難的,因為除了給出自己認為是自給的界說之外,還需要對這個界說的根據(jù)或理由進行論證,這種定義方式可稱為約定的界說?!耙环N界說是用來說明事物,而我們所要研究的只是這種事物的本質(zhì),我們所懷疑的也是這種事物的本質(zhì);另一種界說之所以被提出,僅因為我們要對它本身進行考察,前一種界說因為有一個確定的對象,所以必須是真的,而后一種界說就不需要這樣。一種界說或者是說明某個存在于思想之外的事物——因為這種界說必須是真的,或者是說明我們所設想的或者我們所能設想的事物。而這種界說只(要求)被理解就行了?!盵1]而政治雖然是在人們的思想之外的事情,卻是人們?yōu)橹鴦?chuàng)造政治價值和享用政治價值而進行的事情,與人們的需要、意愿、動機相關,因而它不是一般的對象,而是一個價值事實。對政治進行界說雖然如斯賓諾莎所說要視其為真,但更要視其為值,它要被他者理解,因為政治并僅僅相關于定義者,還涉及與政治有關的所有人。于是,在對政治進行界說之前,必須對政治“是其所是的東西”進行沉思,政治是相關于每個人的事情,這就是政治的“是其所是的東西”,公共善就是政治的真理。這種政治觀至少是近代以來的核心觀念,之所以被堅定地秉持、堅持,就因為它是最先進的因而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價值觀。依照政治的真理對其進行界說,就可以表述為:政治是相關于每個公民之根本利益的所有方面。政治是相關于每個公民的,而不僅僅是權力主體的事情,政治的真理是通過它的終極目標來確定、確證的。沒有公民的政治是不存在的,因為并非所有的人都是權力主體。無論是通過契約還是通過暴力獲取政治權力,無論是精英治理還是民主管理,都不能改變政治是相關于每個公民之根本利益的事情這一本質(zhì)。那么,如何才能相關于每個人的根本利益呢?于是關于政治“是其所是的東西”的沉思,就必然地建構出三個范疇及其相互關聯(lián):體、用、型。國體為體,它解決政治到底該朝向誰的問題;政體為用,它解決到底該如何為的問題;國體與政體的有機統(tǒng)一就構成了型,即政治。政治是國家的靈魂,沒有了這個靈魂,那么國家就會變成霍布斯筆下的“利維坦”,變成一個單純的權力主體維護自身利益的暴力工具,成為一個真正的怪物。人類進步的標志就在于把國家放到公共善中加以界說、規(guī)定,馴服國家這個“利維坦”。在用的問題上,即在如何為的道路上,政治必須被分解為政治觀念、政治制度和政治行動(行為)。這既是一個技術問題——政治是一門進行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的高超技術,同時又是一個精心設計、細心實施的藝術。
然而,從現(xiàn)代政治之“是其所是”的邏輯中,并不能直接推導出政治真正成為每個公民可能直接關心、討論、議論、爭論、質(zhì)疑、反思和建構的事項,若此必須具備兩個嚴格條件:一是政治作為社會事實中最為重要的一種,已經(jīng)不可阻擋地成為公民認知、沉思和判斷的事項,政治作為一種最具權威的力量已經(jīng)影響到人們生活的所有方面;普遍而持續(xù)的社會交往,導致熟人和陌生人人群均可以交換對政治的態(tài)度與觀點,并形成集體性的情緒、意見和觀點。這完全得益于市場社會的功效,它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沖破了風俗習慣等地方性知識的藩籬,將人們置于統(tǒng)一的生產(chǎn)體系和消費體系之中?,F(xiàn)代傳媒又將大量復制的政治信息快速有效地傳遞給分散的公眾,或傳遞給特定的人群。這就是市場社會的運行邏輯,人們已經(jīng)無法阻擋,政治生活已經(jīng)廣泛而持續(xù)地進入人們的思考視野,不可抗拒地被嵌入人們的公共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這就是人們有可能進行政治表達和表達政治的社會基礎。二是政治表達的意愿問題。任何一種意愿都起源于動機,而動機又是某個需要的具體化、現(xiàn)實化,需要客體語境和主體條件,只有當外界提供了把需要變成意愿的條件和刺激時,意愿才會發(fā)生。有了客觀條件和機遇,也未必產(chǎn)生意愿,個體差異甚大,一些個體只求“心靈的寧靜和身體的無紛擾”,似乎外界與他無緣、無關。當政治作為一種社會事實,已經(jīng)廣泛而持續(xù)地嵌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世界之中,從可能性上,政治表達和表達政治已經(jīng)獲得充分的條件,政治精英也頗有政治胸懷地為公民提供進行這種表達的機會與權利,但為何還會出現(xiàn)政治冷漠和政治激情這兩種非理性的表達方式呢?這必須從社會結構及其運行方式以及國民的政治習性中尋找根源,也只有明白了冷漠與激情存續(xù)的客觀基礎和主觀根源的時候,建構一種理性的政治表達方式才有可能。
作為一種心理現(xiàn)象,冷漠是一個人對他人及其他事物漠不關心、冷若冰霜的樣子。或許是這個人的先天性格使其如此,或許是因為在其成長的過程中未能獲得足夠的關愛。但無論怎樣,在日常生活中,一個人的冷漠并不能從根本上影響他的正常生活,盡管他很可能不能擁有整體上的好生活,冷漠的根源在于他狹小的生活環(huán)境。而政治冷漠則是一種典型的社會情感現(xiàn)象,其根源在于人們生活其中的社會環(huán)境和政治環(huán)境。當人們處于分散的且千百年來不曾改變其生活空間的社會環(huán)境下,政治冷漠就會成為一個極為平常的現(xiàn)象。我把這種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模式稱為“邊陲管理”。在依照地理空間進行國家管理的模式下,國民被自然分配在各自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里,過著千百年來不曾改變的自然生活,似乎一生都未能離開過這片熟悉的“熱土”,這就是費孝通先生筆下的“鄉(xiāng)土中國”。從本質(zhì)上講,這是一個鄉(xiāng)村社會而不是一個政治社會。政治從來就沒有作為一個重要的社會事實出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進入人們的思考視野中。如果我們把民眾普遍具有的無政治意識、無政治意志現(xiàn)象稱為政治冷漠,這是不準確甚至是不正確的提法,因為這種“政治冷漠”并不存在正當性與否的問題,換言之,它并不存在責任問題。在一個相對固定的生活空間內(nèi),人們靠山而建、依水而居,靠著千百年來普遍有效的家規(guī)、村規(guī)和鄉(xiāng)規(guī)而自治其家、其村、其鄉(xiāng),國家的政治權力影響甚微,這就不是一個典型的權力社會和政治社會,而是一個地方自治社會?!斑呞锕芾怼辈豢赡茉斐善毡槎掷m(xù)的權力濫用和政治事件,在此種場域下,“政治冷漠”就不會作為一個價值判斷的對象而出現(xiàn)。普遍地沒有政治意識、政治熱情、政治激情和政治行動,并不意味著這個社會就一定是無序的、雜亂的,相反,它也可能是一個超穩(wěn)定結構,潛存于人們心靈深處的“政治”尚未培養(yǎng)起來,反倒使人們過著安逸的生活。
激情是一個人的情感或因為他人或由于事件而引發(fā)的接近合理性邊界的情緒狀態(tài),是一個人的內(nèi)心情感力量在特殊語境下的集中表達,唯其是身心力量的集中運用,便不可能持續(xù)。一個人在激情狀態(tài)下,其所思所行極有可能超出合理性邊界造成不良后果。但如果把激情和熱情投入正常的工作與交往中則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叭俗鳛閷ο笮缘摹⒏行缘拇嬖谖?,是一個受動的存在物;因為他感到自己是受動的,所以是一個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熱情是人強烈追求自己的對象的本質(zhì)力量。”[2]如若因為政治事件,或為了獲得政治權力而進行的政治行動,或反對、抗拒腐敗的政治權力而引發(fā)的激動、激憤的情感狀態(tài),就被稱為政治激情。依照這種規(guī)定,政治激情就成因而言便有兩種類型:獲得型政治激情和批判型政治激情。當絕大多數(shù)人習慣一種弱勢的、邊緣的生活狀態(tài),而又沒有強烈改變現(xiàn)狀的意愿時,一種爭取政治權利的革命就不會發(fā)生。當先知、先覺、先行者有了強烈的意愿改變現(xiàn)狀,又用高昂的激情進行政治動員,以使民眾采取集體行動,而承諾、激情、真誠則是獲得型政治激情得以存續(xù)的價值基礎。而一旦政治領袖通過集體行動取得政權之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政治激情就會消退,代之而起的應該是政治理性,但也未必通過政治理性而進入新世界的建構、發(fā)展和完善狀態(tài)。如果說先知、先覺、先行者在采取集體行動時,其目標是共同的,即打破一個舊世界,它構成了集體行動的價值邏輯,那么在建設一個新世界的道路上,權力集團就會因為剛剛獲得的政治權力的分割與使用問題而發(fā)生政治分歧。事實上,擁有政治權力之后的作為比獲得政治權力的過程更為復雜,為著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政治領袖會依舊運用如何獲得政治權力時所使用過的“集體行動的邏輯”,借助政治激情的力量,而完成政治權力的固化。如果說先前的政治激情對革命者及其參加革命的全體成員來說是合理的、正當?shù)模敲礊橹袒螜嗔驼蔚匚欢俅问褂谜渭で榫褪侵档美硇运妓鞯膯栴}了。
在“邊陲管理”的模式下,政治冷漠是自然的;政治激情是被他者激發(fā)的,無論哪種極端形式,都是前現(xiàn)代社會的前現(xiàn)代性特征,作為一個社會事實,是有其社會基礎的;如若把冷漠與激情移植到一個以效率、公正、平等與幸福為終極價值目標,以自由、民主為基本道路,以理性與法律為保證的現(xiàn)代社會,其合理性邊界就值得確證和確定了。然而事實上,政治冷漠和政治激情在社會轉型過程中卻真實存在著,以政治哲學和政治倫理學視角考察這一事實,它就不簡單的是個體性的性格和特征問題,而是一個政治社會究竟該如何建構的問題了。
中軸管理模式為廣泛而持續(xù)的政治表達提供了社會基礎。“邊陲管理”主要出現(xiàn)在前現(xiàn)代社會,而中軸管理則主要出現(xiàn)在現(xiàn)代社會,它們均奠基于各自不同的生產(chǎn)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上。在前工業(yè)社會,手工業(yè)、畜牧業(yè)乃是主要的生產(chǎn)方式,而這種方式均以自然而然的資源——土地和礦產(chǎn)——為生產(chǎn)資料進行著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自給自足使得普遍的交換根本不可能。每個人被固定在特定的土地上,先賦地位已經(jīng)決定了人們一生注定要過的生活的樣式,權力、地位、身份早已被固定下來,人們既沒有意愿、能力,更沒有機會改變現(xiàn)有的地位和身份;沒有公共意識、功利理性,只有地域性的經(jīng)驗和知識。在生活方式上,過著自然而然的自給自足的生活,不需要更多的剩余,分工與協(xié)作都是自然的,不存在大規(guī)模的分工與協(xié)作即社會分工。因此,靠山而建、依水而居的山民、農(nóng)民、牧民,對政治權力的依賴性十分有限,政治對他們而言完全是不可理解的概念?!斑呞锕芾怼钡幕窘Y構是,只有因政治權力而建構起來的權力集團才形成中軸,權分六級,官分六等,而廣大的處于邊緣地帶的人們則形成由自然地理空間固定下來的平面之中,他們素不相識、從不往來,無法就權力和政治進行討論、沉思,從而形成共識?!斑呞锕芾怼钡男蜗竽P褪怯纱T大無比的平面襯托著一個居于中央的權力中軸,國家的控制力極為有限,地方官吏便是當?shù)孛癖姷幕实邸?/p>
支撐現(xiàn)代社會之建構、發(fā)展和完善的支柱有三個:欲望的神圣激發(fā),它提供了動力支持;市場的發(fā)現(xiàn)與廣泛運用,它提供了環(huán)境保證;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與廣泛運用,它提供了物質(zhì)基礎。其中市場的發(fā)現(xiàn)與運用則又是根本性的力量。市場的神奇功效主要在于兩個方面:第一,它把人們的世界分成了供給世界和需求世界,它從根本上打破了自然經(jīng)濟條件下生產(chǎn)與消費之間的直接對等性,勞動轉換成了生產(chǎn),勞動工具和土地變成了生產(chǎn)資料;每個人都可以追求私人利益,但必須首先為他者提供產(chǎn)品和服務才能最終實現(xiàn)私人利益。“一切產(chǎn)品和活動轉換為交換價值,既要以生產(chǎn)中人的(歷史的)一切固定的依賴關系的解體為前提,又要以生產(chǎn)者互相間的全面的依賴為前提。每個人的生產(chǎn),依賴于其他一切人的生產(chǎn);同樣,他的產(chǎn)品轉換為他本人的生活資料,也要依賴其他一切人的消費?!盵3]在前現(xiàn)代社會,固定的生產(chǎn)空間和不變的生活空間,使得人們既無社會概念更無政治范疇,也沒有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沒有自由與理性之間的矛盾?!霸谧匀粻顟B(tài)中,他只有所謂的簡單的自然需要,為了滿足需要,他僅僅使用自然的偶然性直接提供給他的手段。”[4]而在市場社會,上述關系和矛盾都出現(xiàn)了,這些關系和矛盾被黑格爾歸結為兩個原則:“具體的人作為特殊的人本身就是目的;作為各種需要的整體以及自然必然性與任性的混合體來說,他是市民社會的一個原則。但是特殊的人在本質(zhì)上是同另一些這種特殊性相關的,所以每一個特殊的人都是通過他人的中介,同時也無條件地通過普遍性的形式的中介,而肯定自己并得到滿足。這一普遍性的形式是市民社會的另一個原則?!盵5]全面的依賴關系形成了全面的需求體系,“毫不相干的個人之間的互相的和全面的依賴,構成他們的社會聯(lián)系”[6]。但作為市場社會之根本的乃至最后的支配性力量不是貨幣、資本、生產(chǎn)者和消費者,而是政治。如果說市場連同資本從根本上斬斷了人們對山川、土地和草場的依賴關系,把他們吸引(驅趕)到城市,使人們形成了相互之間的全面需求和全面的依賴關系,那么政治權力則通過政治觀念、政策和制度,把市場化的資源和權威性的資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從而形成了一個典型的中軸,經(jīng)濟的、社會的、文化的、科技的元素都整合到政治這個中軸(中心)中來,財富與機會是被嵌在人們的活動結構和關系結構中的資源,一個人可以盡其所能地獲取這些資源,但其限度是被政策和制度規(guī)定好了,政策與制度的可能性空間就是人們現(xiàn)實的思與行的空間。
于是,由于下面兩個主要原因,使得政治作為一個顯明的社會事實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世界、進入了人們的思考空間。第一,政治作為一種強制的、權威性的支配性力量愈益體現(xiàn)了它在空間上的廣泛性和在時間上的延續(xù)性,這使得政治才真正成為相關于每個公民之根本利益的事情。這種不可抗拒的政治事實,必然會引起每個公民的關注,人們或自發(fā)地、或理論化地追問和追尋政治,逐漸形成了屬于他們自己的政治觀。第二,由于政治作為一種獨斷、非競爭性的支配性力量,最有可能出現(xiàn)權力濫用和瀆職。在中軸管理下,政治依靠思想上層建筑和政治上層建筑,通過政治觀念、政策、制度和行動,排除各種抗拒,既可以也無需問其正當性基礎為何而貫徹其意志。普遍而持續(xù)的社會交往,普遍化、大眾化的現(xiàn)代傳媒,使得政治成為最具公共性的社會事實,成為人們不得不關注的對象,人們開始以自己的方式,或用地方性知識,或用普遍化的政治學理論,看待和對待政治事實。當把政治置于公眾的認知與監(jiān)督視野之中的時候,因政治而造成的不公正性愈益引起公眾的不滿情緒和批判態(tài)度。因政治而造成的不公正性主要表現(xiàn)為兩個方面:制度缺陷的倫理后果,權力資本化及其倫理后果①。事實上,因制度性缺陷和權力資本化造成的顯失公正并非僅僅出現(xiàn)在社會轉型過程中,而是在轉型過程中表現(xiàn)得更加突出;日益擴大和完善起來的公共交往以及作為第五種權力形式的媒體的發(fā)達,促使人們必須關注和關心政治,因為那是關乎他們根本利益的事情。從可能性上,至少從客觀條件來說,人們已經(jīng)具備進行政治表達和表達政治的場域,然而,一種合理的、普遍有效的政治表達怎會若隱若現(xiàn),而冷漠和激情反倒是經(jīng)常的表達方式呢?
(一)從政治意愿到政治意志
意愿乃是一個人思與行的心理傾向性,它起始于需要、生發(fā)于動機,它可以是意向的,也可以是意向性的。僅是意向的意愿是無需對象的,只是一種發(fā)自主體需要的心理傾向性;而意向性的意愿則是指向具體對象的心理傾向性。政治意愿乃是一種典型的社會意愿,其根源在于嵌入性的社會需要,是關乎權利與義務的事情。唯其如此,由于每個人并不天然具有政治意愿,因而它需要一種顯明的政治場域。政治意愿的養(yǎng)成除了具備政治場域之外,還必須擁有一種政治生活的經(jīng)歷。近40年的改革實踐,雖已凸顯政治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義,但一般民眾并不具有政治意識,更無政治理論,無論是城市市民還是離開土地擁向城市的農(nóng)民,對政治依舊保持著漠不關心、漫不經(jīng)心的樣子。在邊緣人群和弱勢人群中,政治意愿尚未充分培養(yǎng)起來,而政治意志就更加缺乏了。當我們把一般民眾對政治的漠不關心和漫不經(jīng)心稱為政治冷漠時,絕非在表達我們的批判態(tài)度,而是政治哲學和政治倫理學必須面對的社會事實。那么,在一般民眾那里是否會出現(xiàn)政治激情呢?除非有重大的政治運動,否則,在弱勢和邊緣群體中很難出現(xiàn)普遍而持續(xù)的政治激情。在較為有序的場域下,政治激情通常出現(xiàn)在精英人群中。政治激情是一個人或一個人群在進行政治表達或表達政治時強烈的情緒狀態(tài),與一般民眾不同,他們具有強烈的政治意愿,其動機通常是善良的:改善政治環(huán)境,爭取政治表達的權利,獲得充分表達其政治意愿的自由,對顯失公正現(xiàn)象進行無情的批判。但善良動機未必導致其方式是正當?shù)模Y果是善的。事實上,政治激情極易導致進行政治表達的主體不能選擇正當?shù)耐緩脚c手段,使用經(jīng)得起檢驗的概念和話語,更缺乏嚴密的邏輯和有力的論證,它只是一種情緒,而不是情感,它不是理智感、道德感和審美感的合理表達,它表達的通常只是意見、態(tài)度和情緒,而不是理由、根據(jù)和理論。一個好的政治觀念、政治制度、政治體制和政治行動,不是依靠諷刺、挖苦、打擊和批判而建構起來的,而是依靠理性和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智力與智慧才能完成的事情。
(二)從政治理性到政治胸懷
必須承認,建構政治社會、構建社會良序,政治精英乃是最為關鍵的要素。政治理性是政治精英必須具備的素養(yǎng)和素質(zhì),表現(xiàn)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上,政治理性乃是設計和制定正確的觀念、公正的政策、正義的制度、有效的體制的精神基礎;表現(xiàn)在對待公共意志的態(tài)度上,政治理性表現(xiàn)為傾聽、寬容和踐行。在一個由資本的運行邏輯所推動的普遍交往的場域下,權力集團已經(jīng)無法回避更無法阻擋民眾對政治的熱情關注與關心,這是他們的無需論證的權利。在現(xiàn)代社會,人民的心聲是政治家進行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的價值邏輯,歷史的聲音則構成客觀邏輯。只有傾聽民眾的心聲、遵從歷史的邏輯,政治精英才是睿智的、英明的,也才是正確的、正當?shù)模@才是政治“是其所是的東西”。
當人們擁有了一個可以合理表達其政治意愿和政治意志的場域時,絕非意味著人們擁有合理表達政治意志的方式,而公共理性才是這種政治表達的合理方式。作為條件,公共理性是表達者必須具備的素養(yǎng)和素質(zhì);作為樣式,公共理性是表達者表達其政治意志的方式?!罢紊鐣?,以及事實每個合理和理性的行為體,不管是個人、家庭,或者社團,甚至某種政治社會的結盟,都有明確表達其計劃,將其目標置于優(yōu)先秩序之中,以及相應地作出決策的方式。政治社會這樣做的方式就是它的理性。它做這些事情的能力也是它的理性,雖然是在不同的意義上:它是一種知識和道德權力,扎根于人類成員的能力之中?!盵7]公共理性是民主社會的特征:它是公民,是那些分享平等公民權地位的人的理性。其理性的目標是共同的善:正義的政治概念所要求的社會的基本制度結構,以及它們所服務的目的和目標。“因此,公共理性在三個方面是公共的:作為公民的理性,它是公眾的理性;它的目標是共同的善和基本正義問題;它的性質(zhì)和內(nèi)容是公共的,因為它是由社會的政治正義概念所賦予的力量和原則,并且對于那種以此為基礎的觀點持開放態(tài)度。”[7]依照羅爾斯關于公共理性的規(guī)定與解釋,公共善或公共價值是公共理性所追求的目標;把公共善視為追問和追尋的目標,這種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就是公共理性;出于每個公民的個別意志而又不止于這個個別意志,必須達于公共意志,這是就公共理性的性質(zhì)而言的,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對以公共意志為基礎的觀點和觀念持開放態(tài)度。于是,基于誰在進行政治表達、表達什么、如何表達三個向度上的要求,我們就把可能形態(tài)的政治表達劃分為三種:民眾的、思想者的和政治家的。
(一)民眾表達其政治意愿與政治意志的合理性與局限性
政治倫理學關于政治的沉思,在于為政治提供道德基礎論證,它所解決的是政治哲學的前提或價值基礎問題,亦即政治到底是為誰的問題;而政治哲學所意欲的事情則是在倫理論證基礎上,如何把政治的道德基礎轉變成正確的政治觀念、公正的公共政策、正義的政治制度、有效的政治體制,其理論指歸在于將政治“是其所是的東西”轉變成政治“是其所是的實踐邏輯”。在政治倫理學的視野內(nèi),民眾永遠是政治的出發(fā)點和歸宿,人民構成了政治“是其所是的對象”。因此,民眾表達其政治意愿和政治意志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但民眾因其地位、身份、素質(zhì)的限制,不可能表達公共意志,其所表達的往往是一己之利、利己之心,其所言說的也往往是情緒、意見、看法。正如黑格爾所說,公共輿論乃是一個真理與謬誤并存的混合體?!霸谑忻裆鐣?,每個人都以自身為目的,其他一切在他看來都是虛無。但是,如果他不同別人發(fā)生關系,他就不能達到他的全部目的,因此,其他人便成為特殊的人達到目的的手段。但是特殊的目的通過同他人的關系就取得了普遍性的形式,并且在滿足他人福利的同時,滿足自己。由于特殊性必然以普遍性為條件,所以整個市民社會是中介的基地;在這一基地上,一切癖性、一切稟賦、一切有關出生和幸運的偶然性都自由地活躍著;又在這一基地上一切激情的巨浪,洶涌澎拜,它們僅僅受到向它們放射光芒的理性的節(jié)制。”[8]那么,誰才能發(fā)現(xiàn)公共輿論中的真理,讓普遍性照耀和節(jié)制特殊性呢?
(二)思想者表達政治意志的優(yōu)勢與劣勢
追求真理、發(fā)現(xiàn)真理、表述真理是思想者的社會使命。思想是被把握在意識中的事實邏輯和價值邏輯,真理是思想的對象,真理就是一個事物“是其所是的東西”,思想者把這個“是其所是的東西”把握在意識中,并合乎邏輯地言說給人們。思想者把握公共意志的方式就必須是理性的,必須具有辯護與批判的理論氣質(zhì)。民眾永遠是政治的出發(fā)點與歸宿,思想者要為民眾的根本利益進行道德哲學上的辯護,要對民眾各自的政治意愿和政治意志進行批判,因為它們往往是初始的、自然的、個別的、任性的,是真理與謬誤、正確與錯誤的混合體②,合情的未必是合理的,合理的未必是合情的。情理相合無疑是完美的,如若不可得兼,理則具有有限性。“公共輿論中有一切種類的錯誤和真理,找出其中的真理乃是偉大人物的事情。誰道出了他那個時代的意志,把它告訴他那個時代并使之實現(xiàn),他就是那個時代的偉大人物。他所做的是時代的內(nèi)心東西和本質(zhì),他使時代現(xiàn)實化。誰在這里和那里聽到了公共輿論而不懂得去藐視它,這種人決做不出偉大的事業(yè)來?!盵9]思想者之所以為思想者,就在于他起于民眾的政治意愿、政治訴求、政治意志,而又不止于這些,從中找出公共性意志,才是他的使命。思想者會用在他看來是合理的即理論的方式表達公共意志。為著這一理論的目的,思想者就必須在理性的名義下完成三個事項:理性、知性和實踐理性。理性提出關于公共意志的原則與方法,每一個有理性的人本身就是目的,因而,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把人視為目的而不僅僅是手段;在這一終極目的指引下,理性作為一種方法,就是要建構一個可普遍化的實踐法則,然后根據(jù)范導性要求,把每個人的行為規(guī)約到這個普遍化的原則之下。知性創(chuàng)設適宜于公共意志的范疇群和話語體系,并合乎邏輯將原則、方法和問題體系化,構造出自恰的邏輯體系。實踐理性則負責找尋實現(xiàn)公共意志的途徑與方式。思想者表達政治意志的方式無疑是理性的,是經(jīng)過證明與論證的,是普遍性的理論形態(tài),也許理論是表達普遍性的最好方式,此乃思想者表達政治意志的優(yōu)勢。但它又過于完美和理想,實現(xiàn)公共意志之道路與方式的復雜性往往不在其理論體系之內(nèi),從理論到實踐尚有眾多環(huán)節(jié)和要素需要研究和論證。
(三)政治家表達其政治意志的優(yōu)勢
也許在表達政治意志和實現(xiàn)公共意志上,一般民眾和思想者遠不如政治家更懂得危機,即危險與機會。在理論理性上,他要確定和確證民眾個別意志的天然合理性和個體利己性;甄別和鑒別思想者的普遍性與理想性;在實踐理性上,政治家要從個別性中見出普遍性來,從個別意志中生成公共意志來,并把正確性和正當性原則貫徹到政治觀念、政策、制度、體制和行動中。政治“是其所是的東西”乃是政治的客觀性,沒有民眾和思想者的主觀性,客觀性便無法見其必然性;沒有客觀性,民眾和思想者的主觀性便無法見其片面性。只有把主觀性與客觀性有機統(tǒng)一起來才具有現(xiàn)實性。以此觀之,民眾是公共善或公共價值的訴求者;思想家是公共善的言說者;政治家則是公共善的實現(xiàn)者。公共理性作為冷漠與激情之外的第三種表達政治意志的方式,乃轉型中國所必然要求的,對民眾、思想者和政治家而言,如若真正合理地表達其政治意志,就必須成為一個充分且公開運用理性以求公共善的觀察者、言說者和實踐者。
如若運用公共理性進行政治表達和表達政治,就必須重建新的權力觀、政治觀和社會觀。政治是權力的靈魂,如果權力失去政治這個靈魂,就會導致權力被濫用。一如前述,政治是相關于每個公民的根本利益的事項。政治權力作為一種合法的、強制的支配性的力量,其目的不是使權力擁有者的個人利益最大化,而是要最大化地實現(xiàn)三個終極目標:財富快速積累、社會自治力的提升、國民整體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每個人不應該是政治的局外人,而必須成為具有政治意識、政治立場和政治情感的人,關心、關注政治,就是關注公共善。在普遍交換和廣泛交往的現(xiàn)代社會,除了與自然界相對的那個人造的世界——人類社會之外,還有一個介于國家和家庭之間的廣泛的交往、交換、活動空間,這就是狹義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一種以追尋公共價值為終極目標的公共意志就會培養(yǎng)起來、實現(xiàn)出來。實事求是地說,我們現(xiàn)在雖然在努力地建構一個現(xiàn)代社會,但我們并不完全具備支撐現(xiàn)代社會的精神價值體系,如法的精神、契約的精神。建構現(xiàn)代精神價值體系,基本的道路在于三種力量的積累與合理使用,這就是精英人群的自覺、民眾的覺醒和現(xiàn)代傳媒的合理運用。而這三種力量的生成,只有在反復進行的改革實踐中才能完成。只有每個人都成為有理性且無偏見的觀察者和表達者,成為有理性且無偏見的行動者時,真正的政治社會才會被建構起來,理性地進行政治表達和表達政治才會出現(xiàn)。
注釋:
①關于“制度性缺陷及其倫理后果”和“權力資本化及其倫理后果”問題的詳細討論,我們將在《從初始到矯正:制度安排中正義問題的復雜性》《從權力社會到政治社會:必要性、可能性及其限度》兩篇專題論文中進行。在此,我們只討論因政治而造成的不公正問題的社會后果和政治意義。
②公共輿論具有鮮明的兩面性:一方面,“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另一方面,“無知庶民斥責每一個人,他對所了解的最少的東西卻談得最多”。
[1][美]斯坦貝格.斯賓諾莎[M].黃啟祥,譯.上海:中華書局,2014:22.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9.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2.
[4][德]黑格爾.法哲學原理[M].范楊,張企泰,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208.
[5][德]黑格爾.法哲學原理[M].范楊,張企泰,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197.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3.
[7][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協(xié)商民主:論理性與政治[M].陳家剛,等,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68.
[8][德]黑格爾.法哲學原理[M].范楊,張企泰,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197.
[9][德]黑格爾.法哲學原理[M].范楊,張企泰,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334.
2016-05-15
晏輝,男,內(nèi)蒙古赤峰市人,北京師范大學價值與文化研究中心暨哲學學院教授,倫理學與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倫理學與價值哲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