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好
(淮北師范大學文學院,安徽淮北235000)
?
先秦儒家論美對中學教育改革的啟示
潘國好
(淮北師范大學文學院,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從孔子到現(xiàn)代,儒家的發(fā)展過程,也是儒家美學思想伴生發(fā)展、儒家美育理論影響中國教育的過程。當下的中學教育,正處于重視傳統(tǒng)文化傳承和弘揚,重視美育的教育環(huán)境。借鑒先秦儒家美論,發(fā)掘先秦儒家美育思想的價值,可以為中學教育改革提供人文思想基礎,有助于認清中學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中學教育改革的多元結構和辯證規(guī)律、中學教育改革實施者的地位作用。
關鍵詞:儒家美學;中學教育;美育;教育改革
在各家學術思想中,儒家占有首要位置?!端膸烊珪偰刻嵋芬虼苏f:“自六經(jīng)以外立說,皆子書也。其初亦相淆,自《七略》區(qū)而列之,名品乃定,其初亦相軋。董仲舒別而白之,醇駁乃分。其中或佚不傳,或傳而后莫為繼,或古無其目而今增,古各為類而今合,大都篇帙繁富,可以自為部分者,儒家之外,有兵家,有法家,有農(nóng)家,有醫(yī)家,有天文算法,有術數(shù),有藝術,有譜錄,有雜家,有類書,有小說家。其別教,則有釋家,有道家,敘而次之,凡十四類,儒家尚矣?!盵1]2從孔子到現(xiàn)代,儒家的發(fā)展過程,也是儒家美學思想伴生發(fā)展、儒家美育理論影響中國教育的過程。儒家美學是中國美學的正脈,先秦儒家美學理論是儒家美學的源頭。研究這一源頭,發(fā)掘先秦儒家美育思想的價值,可以為中學教育改革提供人文思想基礎。
先秦儒家美學提出并區(qū)分了重要的美學范疇、規(guī)律和思想,拿春秋時期為例,這一時期,提出了“美”“氣”“志”“情”“貌”“和”“象”等基本范疇,探討了美與氣、美與丑、詩與志、情與貌、和與同、意與象、樂與德、樂與政、樂與禮的相互關系,體現(xiàn)了當時理論思維的發(fā)展和對美學、藝術的目的、性質(zhì)、功能、特征的理性思考。這些理論探討,概括起來主要有下列幾個方面:
第一,關于美和藝術的生成。一說生于“六氣”。秦國醫(yī)和認為“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fā)為五色,徵為五聲,淫生六疾。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左傳·昭公元年》)。另一說生于“奉禮”而協(xié)于天地之性。鄭國子產(chǎn)認為人之好、惡、喜、怒、哀、樂“六情”“六志”,均需“為禮以奉之”,以“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的“禮”為準則,“審則宜類,以制六志?!边@樣才能由禮而生發(fā)出五聲五色之美,進而“協(xié)于天地之性,是以長久”(《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第二,關于藝術本性和美學的內(nèi)容、形式。春秋時期盛行“詩言志”說?!渡袝に吹洹吩疲骸霸娧灾?,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边@一理論,對春秋戰(zhàn)國美學思想產(chǎn)生影響,如《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說“詩以言志”,《荀子·儒效》也說“詩言是,其志也”?!霸娧灾尽闭f肯定了藝術的審美特性和賦詩的表意功能,為了實現(xiàn)這種藝術本性和藝術的美育功能,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先秦儒家主張以內(nèi)在的情志制約外在的形貌,并將之統(tǒng)一起來:“夫貌,情之華也;言,貌之機也。身為情,成于中。言,身之文也。言文而發(fā)之,合而后行,離則有釁?!保ā秶Z·晉語五》)
第三,關于美和藝術的特征。這一時期在理論上有二大貢獻:一是指出藝術和美育的特征在于“象”,即以形象表現(xiàn)情志和以形象感染人?!吨芤住诽岢隽恕皵M諸其形容,象其物宜”和“立象以盡意”的命題,王孫滿提出了“鑄鼎象物……使民知神奸”的論斷(《左傳·宣公三年》),指出了藝術形象的表意性、審美性和美育功能。二是指出藝術、美育的基本要義在于“和”?!秶Z·鄭語》史伯說:“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
春秋時期產(chǎn)生的儒家美學文獻資源,具有以下特點:第一,它具有很強的衍生性。拿詩言志為例,“詩言志”理論被后人翻出很多新意。如唐韓愈在《送孟東野序》中提出“不平則鳴”之說,把詩歌的溫柔敦厚、主文譎諫的特征,轉(zhuǎn)化成人主體意識的覺醒,強調(diào)詩的社會干預性和創(chuàng)作者內(nèi)心平衡性。白居易《與元九書》又以“詩言志”為依據(jù),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主張,強調(diào)的是詩歌的批判性和斗爭性。清人王壽昌則將“詩言志”中的“志”與情、性相連,認為詩歌言志,以情為主,乃性之跡。提出性正、志正、思正、詩正的主張:“性正而后志正,志正而后思正,思正而后詩正,而后‘無邪’之旨乃可言焉?!盵2]31第二,它具有很強的參照性。還拿詩言志為例,經(jīng)《樂記》《毛詩序》的發(fā)展,這一理論逐漸發(fā)展到向用事、押韻理論研究的轉(zhuǎn)化。清人馬星翼認為,詩歌以用事為博,始于顏延之,極于杜甫。以押韻為工,始于韓愈,極于蘇、黃。“然詩者,志之所之也,豈專意于詠物哉!用事押韻,又何足道!”[2]32這說明,言志構成了押韻、用事理論標準的參照系。第三,它具有很強的教育性。以“和”范疇為例,它在中和之美含義中,包含著和諧共生的概念。“中和之美”是先秦美學的一個核心命題。從“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見解,到“溫柔敦厚”的詩教主張,再到“發(fā)乎情,止乎禮義”宣傳教育宗旨,這些“中和之美”的變體,都是孔子“中庸之道”在美學上的反映。它所宣揚之“中”,意在反對過猶不及的極端思想;它所宣揚的“和”,乃是主張事物內(nèi)部多種因素的和諧統(tǒng)一。這一標準表明,儒家美學十分注重政治教化功用,強調(diào)借詩以“經(jīng)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詩大序》)的審美價值取向。
儒家之教化名曰儒教,亦即孔子言教之傳統(tǒng)思想。一般以儒家、儒學、儒教三者為同義詞,而儒、釋、道并稱為“三教”之說,由來已久。蓋儒家有祭天、拜祖、祀孔等宗教性活動,于傳統(tǒng)社會中產(chǎn)生極大之功能;歷來大儒如董仲舒、韓愈、康有為等,亦致力于將儒家變成儒教。儒家美學對于青少年,具有很強的美育意義。美育即審美教有或美感教育。近人蔡元培為《教育大辭書》寫的《美育》條目說:“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養(yǎng)感情為目的者也。人生不外乎意志;人與人互相關系,莫大乎行為;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適當之行為”。[3]69在教育進入新常態(tài)的背景下,在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之時,踐行“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之路,已經(jīng)成為中學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文化因素。2015年9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出臺,該《意見》提出學校美育三步走的總體目標:2015年起,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到2018年,各級各類學校開齊開足美育課程;到2020年,形成各學段銜接、課內(nèi)課外結合、普及教育與專業(yè)教育促進、學校美育和社會家庭美育相聯(lián)系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xiàn)代化美育體系。《意見》要求學校教育“挖掘不同學科所蘊涵的豐富美育資源,充分發(fā)揮語文、歷史等人文學科的美育功能,深入挖掘數(shù)學、物理等自然學科中的美育價值。大力開展以美育為主題的跨學科教育教學和課外校外實踐活動,將相關學科的美育內(nèi)容有機整合,發(fā)揮各個學科教師的優(yōu)勢,圍繞美育目標,形成課堂教學、課外活動、校園文化的育人合力。”
當下的中學教育,正處于重視傳統(tǒng)文化傳承和弘揚,重視美育的教育環(huán)境,這為中學教育改革,提供了契機。在這方面,先秦儒家美育思想,為我們做出了有益啟示。儒家的文化傳統(tǒng)和美學精神,是中國文化、中國美學的主流,而儒家的這種傳統(tǒng)和精神,又源自先秦的儒家文化,特別是儒家美學精神。先秦儒家文化精神,集政治、倫理、文化知識于一身,具有強大的美育功能,值得借鑒。
首先,借鑒先秦儒家的教育目的,有助于認識中學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先秦儒家的教育是審美日常生活化的教育。在孔子看來,教育除了用仁、義、禮凈化人們的靈魂,協(xié)調(diào)人們的社會行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養(yǎng)具有仁義之心的“士”“君子”,以為當時的社會服務。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子路》)可以看出,儒家美育不是簡單地把教育盯在知識積累上,而是強調(diào)知識的實際運用,以提高受教育者處理政治文化事務的能力。孔子所憂慮的,不僅僅是文化素養(yǎng)問題,還包括“徳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述而》)的全面人格提升。由此可見,讀書的目的,不在于死記書本,而在于培養(yǎng)有修養(yǎng)的人。孟子提出,作為社會的人,與動物的區(qū)別,在于明人倫:“人之有道也,飽食、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圣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保ā睹献印る墓稀罚┲袑W教育要培養(yǎng)的,是全面發(fā)展的人,“就是在環(huán)境中與環(huán)境相互構成的人,是自然、社會和精神文化三個層面特質(zhì)相互滲透的人,是既有唯一性又有普遍性的人,是在生命過程中不斷展開的人?!盵4]26
其次,借鑒先秦儒家的教育內(nèi)容,有助于認識中學教育改革的多元結構。先秦儒家美育認為,教育是多元結構,有“文、行、忠、信”(《述而》)之說??鬃訌娬{(diào)文化知識、品德修養(yǎng)、忠誠篤厚、堅守信約多元并舉。“子所雅言,《詩》《書》、執(zhí)禮?!保ā妒龆罚芭d于詩,立于禮,成于樂?!保ā短┎罚安粚W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保ā都臼稀罚┸髯觿t指出了不同教材的內(nèi)容重點:“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荀子·勸學》)儒家美育的這些思想,與加德納倡導“多元文化教育追求文化多樣性,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兒童”[5]260的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中學教學改革在方案設計上,必須扣目標,扣教材。除此之外,人文學科、自然學科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不同文化的多元并舉,是值得深入鉆研的課題。只有這樣,教材知識的內(nèi)在結構和外在聯(lián)系才能條理性、系統(tǒng)性、整體性地為學生所接受。
再次,借鑒先秦儒家的教育原則,有助于認識中學教育改革的辯證規(guī)律??鬃犹岢坝薪虩o類”(《衛(wèi)靈公》),強調(diào)教育能面向全社會,無高低貧賤之分、無地域區(qū)塊限制,有的是一視同仁的開放精神??鬃釉O立私學的非盈利、平等性思想和向邊緣群體傾斜的作風,有利于文化在下層人民中間的傳播?!吨杏埂穭t強調(diào)學、問、思、辨、行的結合,把儒家學習原則總結為一個“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的循序漸進過程。《學記》則提出教育的長善救失、啟發(fā)誘導原則,認為“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學記》)這些辦學指導原則是值得中學的辦學者們學習借鑒的。中學生大多處在十一二歲到十七八歲年齡段,正經(jīng)歷從童年期向青春期的過渡,“處于充滿著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沖動性、成熟性和幼稚性的錯綜復雜的張力之中”[6]8。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是,產(chǎn)生成人感,自我意識、自尊心不斷增強,獨立性、依賴性與片面性、表面性不斷表現(xiàn)。中學生學習活動的特點是,學習內(nèi)容增多且難度加深,學習方法多樣且操作復雜,學習興趣漸濃且出現(xiàn)分化。只有依據(jù)中學生身心特點設計方案,才有助于落實以人為本理念,才能適應學習型社會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的要求,才能指導學生獲得適合的學習策略方法。
第四,借鑒先秦儒家的教育者素養(yǎng)理論,有助于認識中學教育改革實施者的地位作用。孔子認為,教育者首先必須正身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樣的老師,才是學生仿效的榜樣。其次,教育者要有一個寬宏博大的胸懷去接納學生,本著“誨人不倦”的思想,關心、幫助每一個學生。最后,教育者不能缺少“終身學習”的觀念?!独锶省分械摹俺劦?,夕死可矣”,《述而》篇中的“學而不厭”,《子罕》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嘆,都是這一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荀子則首先將教師與天地君親并提,認為“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荀子·禮論》)其次,他把教師的社會地位問題,作為衡量國家興衰的重要依據(jù)。他說:“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貴師而重傅,則法度存。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賤師而輕傅,則人有快,人有快則法度壞?!保ā盾髯印ご舐浴罚┲袑W教育改革,往往強調(diào)“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很少關注這些口號的背后,教師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葉瀾認為,“新基礎教育”中,教師的角色理想、自我更新類型、研究性變革實踐都必須重建。[7]32-33中學教育改革應強調(diào)全員參與,強調(diào)“學習共同體”建設和終身學習的重要性。這其中,教師的學高為師、示范引領的重要作用,不可或缺。
參考文獻:
[1]永瑢.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十八)[M].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
[2]賈文昭.中國近代文論類編[M].合肥:黃山書社,1991.
[3]彭會資.中國古典美學辭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1991
[4]劉德華.善與真的教育追求[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2.
[5]霍力巖.影響新中國教育的外國教育家[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6]王海燕.初中課堂有效學習評價[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7]周南照.教師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國際視野與本土實踐[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責任編校邊之
作者簡介:潘國好(1970-),男,安徽金寨人,淮北師范大學文學院講師,碩士。
基金項目:安徽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SK2015A738);安徽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2014年度三項改革專項課題(JGZXB201426)
收稿日期:2015-12-03
中圖分類號:I2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83(2016)01-01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