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禮泉,湯素娥
勞動實踐助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功能論析
柳禮泉,湯素娥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有在落地生根后,才能持久有效發(fā)揮作用。勞動實踐因其自身的特質,在助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中發(fā)揮重要功能。勞動實踐內蘊的價值品質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是助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根本前提;勞動實踐外顯的價值指向服務各層面的發(fā)展,是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重要保障;培育正確的勞動觀念和引導科學的勞動實踐,是實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基本要求。
勞動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功能
湯素娥,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湖南長沙410082)
習近平強調“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fā)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①。這指明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生活中落地生根的必要性,也內含了推動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路徑和方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是確保其生命力、影響力和感染力的根本要求。正如習近平所言,“勞動是一切成功的必經(jīng)之路”,②任何目標的實現(xiàn)、任何愿景的如意、任何希冀的達成都離不開勞動。這是因為,勞動作為人類創(chuàng)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活動,既包括腦力勞動也包括體力勞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最根本的實踐方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靠“嘴巴上說”和“筆頭上寫”的,而是需要付諸實際行動,實打實干起來。勞動實踐是詮釋核心價值觀的最佳方式,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必經(jīng)之路。
“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實現(xiàn)什么東西。思想要得到實現(xiàn),就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雹垴R克思的這一論斷,深刻揭示了思想意識與實踐行為的關系,并強調人是可以通過具體實踐把思想變?yōu)楝F(xiàn)實的“實現(xiàn)”主體。事實上,按照馬克思勞動學說觀點,人在社會中的任何一種具體實踐,本質上都是要通過勞動這一形式表現(xiàn)出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種價值思想,如何將其“實現(xiàn)”,使之能夠被人們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不僅需要人們通過勞動實踐在其落地生根中起主導作用,也需要“勞動實踐所包含的‘參與、激勵和增能’三個特質”④,來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這是助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根本前提。
1.“參與”是勞動實踐價值品質的第一要義,體現(xiàn)了人民的主體地位,有利于激發(fā)廣大群眾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主動性
“參與”作為勞動的本質性規(guī)定,是勞動實踐得以順利開展的敲門磚和墊腳石?!皡⑴c”促使勞動者為實現(xiàn)既定目標、完成既定任務,置身于某種組織、某種活動和某種實踐中,貢獻自己的力量、發(fā)揮自身的作用。勞動“參與”:一方面是勞動者所享有的權利,他們有權決定自己何時、何地參與何種勞動;另一方面是勞動者必須履行的義務,他們必須通過合理、合法的勞動來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正是這種權利和義務的統(tǒng)一,彰顯了勞動者不可撼動的主體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內生為勞動者參與勞動實踐的主動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重要部分,作為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價值觀的“最大公約數(shù)”,能否在廣大群眾中落地生根、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關乎國家前途命運,關乎人民幸福安康?!雹萑嗣袢罕娛菤v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勞動的踐行者,更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力量和根本依靠。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必須充分發(fā)揮勞動的“參與”功能,激發(fā)和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勞動主動性,引導他們自覺參與具體實踐。事實上,從建國以來國家主流價值的理念探索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建構,再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式提出,這過程本身就是人民群眾參與勞動的實踐性產(chǎn)物和思想性產(chǎn)物。正是因為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勞動實踐,才擁有了國家主流價值觀念的思想積淀和歷史闡釋,才擁有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集中表達和現(xiàn)實內涵,才擁有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先決條件和基本前提。人們參與勞動的實踐無止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扎沃土的蓬勃生長才會無止境。
2.“激勵”是勞動實踐價值品質的動力特征,彰顯了人民的主導作用,有利于調動廣大群眾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積極性
“激勵”作為勞動的條件性規(guī)定,是勞動實踐得以有效開展的驅動力和保障力。采用物質或精神的激勵方式,能夠提升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激發(fā)勞動熱情,為實現(xiàn)既定勞動目標而堅持不懈、奮斗拼搏。在勞動實踐中,“激勵”按照其需求產(chǎn)生的不同來源,可分為外在激勵和內在激勵。外在激勵強調由非勞動本身的用人方在物質上通過增加薪酬福利、改善工作生活環(huán)境等具體舉措來提高勞動質量和勞動效率;而內在激勵則是勞動本身諸如勞動內容、勞動成果、勞動關系等要素,在精神上給勞動者所帶來的自我價值實現(xiàn)、自我肯定、自我滿足。無論哪種激勵方式,都有利于挖掘勞動者潛能、提高勞動者積極性、增進勞動者的獲得感,彰顯了勞動者無可替代的主導作用。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必須引入勞動“激勵”機制,既要充分發(fā)揮外在激勵的顯性引導作用,努力營造“事事創(chuàng)先進、人人爭先鋒、處處顯成效”的氛圍,評選出一批表現(xiàn)優(yōu)秀的核心價值觀踐行者,引導廣大人們積極加入到助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偉大實踐中來;也要充分發(fā)揮內在激勵的隱性引導作用,讓廣大人民群眾在踐行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自覺認識到它對于實現(xiàn)個人夢想和價值的重要性,從而激勵自己無論在何時、何地、何種境況下都能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價值準則,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讓自己成為帶動身邊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典范和榜樣,在身體力行、以身作則中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
3.“增能”是勞動實踐價值品質的基本要求,契合了人民的主要訴求,有利于提高廣大群眾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自覺性
“增能”作為勞動的目的性規(guī)定,是勞動實踐得以持續(xù)開展的營養(yǎng)劑和生長劑。其目的在于:一是在思想意識層面,鞏固和堅定勞動者對勞動實踐創(chuàng)造價值的深刻性認識和根本性認識,形成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勞動認識觀和勞動思想觀;二是在實踐操作層面,注重勞動者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chuàng)新勞動、科學勞動的養(yǎng)成,在勞動實踐中不斷增強勞動所需的、推進勞動完成的執(zhí)行能力。無論是在思想意識層面還是在實踐操作層面,“增能”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更好提升勞動者素質和本領,轉化為勞動生產(chǎn)力,確保完成勞動活動,服務于勞動的預期目的。這既有利于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的終極目標“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又有利于滿足馬斯洛關于人的需要層次中的最高層次“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過程中,首要的前提任務就是要讓勞動者知曉、理解和掌握何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基本內容和核心要義是什么,其提出的背景依據(jù)和價值意蘊是什么,作為一名勞動者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方法和基本要求是什么,這些學理性問題就需要在全民中尤其是一線勞動者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宣傳活動。只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每一個問題講活、講清楚、講具體、講生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被勞動者所知曉、所理解、所掌握,才能在勞動者的頭腦里、心理上、認識中落地生根。只有把這一步實現(xiàn)了,才能談得上如何運用、貫徹、落實,才能在勞動者的行動上、勞動中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落地生根。不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第一步內化于心的“落地”,還是第二步外化于行的“生根”,其過程都是勞動者“增能”的過程,都是勞動實踐“增能”品質的生動體現(xiàn)。
勞動實踐外顯的價值指向主要是指勞動活動在宏觀上有國家層面的勞動旨歸、在中觀上有社會層面的勞動環(huán)境、在微觀上有個人層面的勞動態(tài)度。顯然,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要義具有高度的對應和觀照,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融匯了豐富的養(yǎng)料,是其落地生根的重要保障。
1.國家層面:勞動旨歸高度吻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目標,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提供理念養(yǎng)料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根本上靠勞動,靠勞動者創(chuàng)造”,⑥習近平一針見血指出了勞動實踐對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性??梢哉f,“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也是勞動實踐在國家層面的價值旨歸。因此,只有依靠勞動實踐,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理念,才能確保社會主義“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價值觀念的落地生根。
勞動實踐創(chuàng)造富強。勞動創(chuàng)造人類財富既是古今亙古不變的鐵律,也是中外毋庸置疑的共識。一個國家和民族只有崇尚勞動、熱愛勞動,人們積極投身到具體勞動實踐中,才能創(chuàng)造出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來。沒有勞動創(chuàng)造,就會坐吃山空,致使國家退步、社會落后、人民貧困,無論繪就怎樣的宏圖偉業(yè),都只會是一場白日夢??v觀古今中外,無論哪一個富強的國家和民族無一不是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勞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
勞動實踐孕育民主。勞動實踐的過程并非總是一帆風順的,會遇到形形色色的選擇和困頓,也會出現(xiàn)各類沖突和矛盾。為了尋找出最科學、最便捷、最有效的解決辦法,每一個勞動者都可以各抒己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貢獻自己的智慧,最終根據(jù)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確定方案。這個過程就是民主孕育的過程,勞動者替自己發(fā)聲、建言獻策,能夠展現(xiàn)人民當家作主的主人翁風范,體現(xiàn)民主的本質??梢哉f,民主是勞動實踐順利推進的有力武器,而勞動實踐則是孕育民主的溫床。
勞動實踐催生文明。自人類誕生之日起,人們的勞動實踐就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世界文明,既包括物質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在人類勞動實踐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人們所創(chuàng)作的勞動號子、詩詞歌賦等成為了豐富的精神文化內容,書寫了光彩奪目的精神文明史。而在勞動實踐中所創(chuàng)造的日益更新的勞動工具、勞動成果等,則鑄就了豐富多彩的物質文明史。無論世事如何變遷,勞動實踐始終與文明相伴相生,始終是人類文明進步規(guī)律的重要詮釋和生動演繹。
勞動實踐促進和諧。勞動實踐的主體是人,在勞動過程中免不了與人打交道。通常,有些勞動僅靠一個人是很難完成的,需要相互幫助、相互合作、相互支持,這有利于增進彼此的信任和感情,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諧,進而推動社會和諧。勞動的對象是自然,人們在勞動的過程中,容易對自然心生景仰和敬畏之情,也容易發(fā)現(xiàn)自然規(guī)律并科學地運用,進而能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tài)理念,確保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2.社會層面:勞動環(huán)境高度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取向,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提供了文化養(yǎng)料
習近平強調,“國家建設是全體人民共同的事業(yè),要從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法律、行政等各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特別是要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廣大普通勞動者根本利益”。⑦這實際上是概括地提出了勞動實踐需要怎樣的勞動環(huán)境的命題。顯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不僅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也是勞動實踐在社會層面的價值導引??梢哉f,勞動實踐所形成的環(huán)境氛圍,是一種無形的文化浸潤,有助于社會主義“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價值觀念的落地生根。
勞動環(huán)境助推自由觀念的養(yǎng)成?!皠游镏话凑账鶎俚哪莻€種的尺度和需要來建造,而人卻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chǎn),并且懂得怎樣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guī)律來建造?!雹囫R克思的這一觀點強調了人們進行勞動并非是為了滿足生存需要而被逼無奈的必然選擇,而是為了超越其自身局限性以獲得更全面地發(fā)展的自由選擇。當前,沒有誰可以強迫他人就像強迫奴隸或者動物那樣被動從事某種勞動,在合法的前提下,人民群眾有足夠的自由去選擇中意、擅長的勞動。勞動已然成為人實現(xiàn)自由的重要手段,助推著整個社會自由觀念的養(yǎng)成。
勞動環(huán)境助推平等觀念的養(yǎng)成。馬克思認為,“平等就在于以同一的尺度——勞動——來計量”。⑨意思就是,勞動是衡量平等的標尺。首先,勞動是平等的,沒有好壞優(yōu)劣之分,不應該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不同的勞動,畢竟社會的良序運行離不開任何有利于社會發(fā)展的勞動。其次,勞動者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應該歧視任何勞動者,而應該給予尊重和保護。再次,勞動成果的分享權利是平等的,沒有不勞而獲的特權,也沒有勞而不獲的區(qū)別對待,每個人都享有付出勞動后獲得回報的權利。只有三個維度同時實現(xiàn)平等,才能確保勞動扮演好標尺的角色,在整個社會助推平等觀念的養(yǎng)成。
勞動環(huán)境助推公正觀念的養(yǎng)成。公正是所有勞動者永遠的追求,而勞動是解開公正的鑰匙,具體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體現(xiàn)在對勞動過程中產(chǎn)生的沖突、矛盾、問題的處置上。要求務必立足于實事求是的基礎上,確保維護好正義方的權利,實現(xiàn)最為公平的公正。二是體現(xiàn)在對勞動資料的分配上。衡量分配公正的標尺緊握在勞動者手中,務必“通過有計劃地利用和進一步發(fā)展現(xiàn)有的巨大生產(chǎn)力,在人人都必須勞動的條件下,生活資料、享受資料、發(fā)展和表現(xiàn)一切體力和智力所需的資料,都將同等地、愈益充分地交歸社會全體成員支配”⑩,以此確保勞動實踐的公正性,在整個社會助推公正觀念的養(yǎng)成。
勞動環(huán)境助推法治觀念的養(yǎng)成。從社會勞動法制環(huán)境層面看,一個國家有沒有系統(tǒng)完整、體例完備、內容完善的勞動法律法規(guī),是勞動者養(yǎng)成法治觀念的基本前提。我國現(xiàn)有《勞動法》、《工會法》等勞動法律法規(guī),為勞動實踐不偏離法治軌道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條件;為勞動者從法治的權威高度、從與自身休戚相關的角度,謹記好自己的合理義務、維護好自己的合法權利提供了扎實的制度保障。從社會勞動執(zhí)法環(huán)境層面看,現(xiàn)實案件上能否做到科學執(zhí)法、人性執(zhí)法、按法律規(guī)則執(zhí)法,直接影響著勞動者最直接的感受和評判,可以直接影響勞動者對法治的認識和自身法治觀念的養(yǎng)成。
3.個人層面:勞動態(tài)度高度契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準則,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提供精神養(yǎng)料
長期以來,我國勞動者以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卓越的勞動創(chuàng)造奮戰(zhàn)在勞動第一線,鍛造了“愛崗敬業(yè)、爭創(chuàng)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chuàng)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這種勞模精神實際上就是勞動者們勞動態(tài)度的結晶,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價值理念是完全一致、相融相通、相促相濟的。因此,樹立正確的勞動態(tài)度,內化為觀念自覺、外化為行為自覺,有助于社會主義“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價值觀念的落地生根。
勞動態(tài)度有助于愛國情感的升華。常言“愛國之情”化為“報國之行”,但任何事物都是辯證統(tǒng)一的,勞動實踐也有助于愛國情感的升華。一方面,人們在勞動實踐中,更容易感受腳下土地的厚重、眼前大好河山的瑰麗,并日漸依賴生于斯、長于斯的故土,進而升華到愛家鄉(xiāng)、愛祖國。另一方面,人們在勞動實踐中,更能感受到黨和國家的關懷和溫暖,享受到祖國提供的惠民政策和優(yōu)厚福利,感恩于國家為個人實現(xiàn)人生價值提供舞臺、指明方向、確保安全,在日益增強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中升華愛國情感。
勞動態(tài)度有助于敬業(yè)精神的挖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敬業(yè)精神的形成往往離不開具體的勞動實踐。只有在勞動實踐中,人們才能深化對事業(yè)的敬重和熱愛,形成近乎迷戀和執(zhí)著的職業(yè)信念;只有在勞動實踐中,人們才能養(yǎng)成恒久、良好的勞動習慣,進而形成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腳踏實地的職業(yè)態(tài)度;只有在勞動實踐中,人們才能享受豐收的愉悅,在不斷提升職業(yè)榮譽感、歸屬感、幸福感中形成崇高的職業(yè)操守,進而培養(yǎng)敬業(yè)樂業(yè)精神。
勞動態(tài)度有助于誠信理念的積淀。一是在勞動過程中,勞動者自身對誠信的需要。勞動者是商品的創(chuàng)造者,他需要有誠信的“供應商”提高優(yōu)質的原材料;同時他也是消費者,希望所消費的商品是值得信賴的,正是這種內在需要和換位思考,有利于誠信意識的積淀。二是誠信在勞動中的宣傳最頻繁、最深入,勞動者在濃厚氛圍的感召下有利于促進誠信認識的深化。三是勞動過程中需要紀律嚴明、賞罰分明,在重賞和重罰的鮮明對比下,有利于誠信理念的樹立。
勞動態(tài)度有助于友善意識的養(yǎng)成。友善是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準則,有利于減少爭執(zhí)矛盾,促進人際關系和諧。勞動實踐中往往蘊含著豐富的人際關系種類:上司、同事、下屬、競爭對手、客戶、學生等,只有具備友善意識和踐履友善行為,才能獲得廣泛的認可和支持,確保勞動的順利進行。例如,在工作過程中,要時刻謹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拈輕怕重,而應該主動幫助、關心他人、樂于奉獻。久而久之,這種勞動態(tài)度形成的友善意識會成為一種內在且持久的自覺和習慣。
無論時代條件如何變化,勞動實踐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必經(jīng)之路。我們必須培育正確的勞動觀念和引導科學的勞動實踐,在全社會“始終都要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樹立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理念,讓勞動光榮、創(chuàng)造偉大成為鏗鏘的時代強音”?,切實依靠勞動實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增進思想認同、指明根本途徑、培育道德凈土、供給持續(xù)動力。
1.崇尚勞動,增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思想認同
“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這是每一個小孩都知道的?!?馬克思的這一論斷,既直觀說明了勞動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的重要性,也合理的解釋了,崇尚勞動何以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永續(xù)發(fā)展的價值追求和精神動力。歷史和現(xiàn)實證明,只有崇尚勞動,才能讓“勞動最光榮”深入人心,進而形成對勞動者的敬重和膜拜,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使勞動者言行中所彰顯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到弘揚;只有崇尚勞動,才能讓“勞動最崇高”成為普遍共識,進而摘掉對勞動持有偏見的有色眼鏡,消弭勞動歧視,使大家能正確看待勞動尤其是體力勞動,進而認識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要性;只有崇尚勞動,才能讓“勞動最偉大”成為主流聲音,進而激勵廣大人民煥發(fā)勞動熱情,加入到勞動大軍中,使他們在具體的勞動實踐中親身體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容;只有崇尚勞動,才能讓“勞動最美麗”蔚然成風,進而讓廣大群眾在勞動體驗中審視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辛勤勞動,指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根本途徑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勤勞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早已鐫刻在全體國民心中,形成了一種高度的文化自覺。正是因為有全民的辛勤勞動,改革開放才在短短30多年中,就創(chuàng)造了讓世界矚目的“中國速度”、“中國奇跡”、“中國氣派”,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jīng)濟體,并堅定不移地沿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勇前進;在國際場合,來自中國的“中國方案”、“中國主張”、“中國聲音”不絕于耳,為解決國際問題提供了更多的借鑒和利用。這本質上就是一種價值觀表達、一種價值觀自信,是來自中國人民辛勤勞動探索的經(jīng)驗總結和實踐思考。立足現(xiàn)實和未來的考量,要讓我們的價值觀更加自信,價值觀進一步“走出去”,轉化為國家文化軟實力,顯然,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并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正是必備前提和先決條件。要達到此目的,從根本上講,必須依靠人民的辛勤勞動,讓人民在辛勤勞動中進一步培育、凝練和檢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梢哉f,人民的辛勤勞動,不僅是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時代命題,也是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根本途徑。
3.誠實勞動,培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道德凈土
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價值準則的題中之義,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倫理道義,也是文明社會道德的根基?!叭藷o信不立,業(yè)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強”,從現(xiàn)代社會的普遍道德要求出發(fā),誠實勞動和誠實待人是誠實品質的呈現(xiàn)形式。但就誠實勞動而言,強調的是勞動的態(tài)度和品德問題,要求人們在認識、改造自然和社會的活動中,尊重客觀事實,不弄虛作假、不投機取巧、不偷奸?;?。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就應該秉承這樣的態(tài)度,在誠實勞動中不斷豐富誠信價值觀內涵,用誠信價值觀引領勞動實踐,不斷培植道德凈土。正如習近平指出的那樣:“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xiàn);發(fā)展中的各種難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輝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鑄就”。?否則,若不誠實的勞動到處泛濫,偷工減料、缺斤少兩、以次充好等不良勞動現(xiàn)象充斥社會,這不僅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德要求,而且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成為一句空話。
4.創(chuàng)造性勞動,供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持續(xù)動力
創(chuàng)造性勞動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扮演著發(fā)動機的角色,為社會向前發(fā)展、向上發(fā)展提供不竭的動力,是事物變化發(fā)展的源泉?!罢且驗閯趧觿?chuàng)造,我們擁有了歷史的輝煌;也正是因為勞動創(chuàng)造,我們擁有了今天的成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落地生根,擁有今天的成就,正是人們通過研究和踐行創(chuàng)造性的智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而得來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供給持續(xù)動力表現(xiàn)在:一方面,創(chuàng)造性勞動對勞動者的素質要求較高,往往會倒逼勞動者通過學習、實踐等方式,增長才干知識、拓寬眼界視野、強化專業(yè)技能、提升綜合素質,力求成為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優(yōu)質主體力量;另一方面,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最大特點在于創(chuàng)新,往往能夠根據(j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落地生根過程中面臨的新形勢、出現(xiàn)的新情況、滋生的新問題,另辟蹊徑,想常人之不敢想,做常人之不敢做,及時提供新的技術手段、新的媒介平臺、新的智慧思路,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提供更加豐富的資源、更加科學的方法、更加扎實的條件。
注釋:
①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人民日報》2014年2月26日第1版。
②新華社:《習近平在烏魯木齊接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先進人物代表向全國廣大勞動者致以“五一”節(jié)問候》,《人民日報》2014年5月1日第2版。
③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20頁。
④梁茼:《毛澤東勞動實踐觀及其當代價值》,《前沿》2015年第5期。
⑤習近平:《“習近平談核心價值觀”——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人民日報海外版》2014年7月24日。
⑥⑦???習近平:《在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暨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5年4月29日第2版。
⑧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7頁。
⑨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4頁。
⑩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49頁。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80頁。
?習近平:《在同全國勞動模范代表座談時的講話》,《人民日報》2013年4月29日第2版。
(責任編校:文建)
Analysis on the Functions of Labor Practice to Boost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to Take Root
LIU Liquan,TANG Sue
Only after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take root,can it function effectively and last for a long time.Labor practice due to its own characteristics,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oosting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to take root. The intrinsic value quality of labor practices promotes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and is the fundamental premise to assist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to take root;the explicit value of labor practice serves the development at all levels,and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to boost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to take root;fostering a correct concept of labor and guiding scientific labor practice,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to implement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to take root.
labor practice;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take root;functions
柳禮泉,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教學名師(湖南長沙41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