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舜
(蘇州大學 王健法學院,江蘇 蘇州 215021)
□中華德文化研究□
論公民美德與全民守法的內(nèi)在邏輯
李延舜
(蘇州大學 王健法學院,江蘇 蘇州 215021)
公民美德與全民守法是公民社會和法治國家確立的基礎要素,然而,長期以來的道德建設和普法宣傳各行其道,效果并不明顯。實際上,公民美德的培育與全民守法習慣的養(yǎng)成無論在“人”這一主體要素的歸結(jié)點上,還是在核心內(nèi)容的界定上都具有同質(zhì)性(權(quán)利與義務、自由與責任)。更重要的是,公民美德的培育需要全民守法的制度環(huán)境,全民守法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公民美德的彰顯和支持,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公民美德;全民守法;內(nèi)在邏輯;法治國家
在法治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守法最為國家的頂層設計師所忽略①,仿佛實現(xiàn)了完備立法、規(guī)范執(zhí)法及公正司法后,全民守法的習慣和格局就自動形成了。顯然事實并非如此,贊恩告訴我們:“(柏拉圖)天真地認為,如果法律告訴成人應做什么,他們就會去做,這是哲學家所犯下的最大的錯誤。只有當法律得到人們認可,符合人們的常識的時候才會被人們遵守。絕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是錯誤的并拒絕遵守的法律永遠不會成為實際的法律,除非它得到人們普遍認可?!保?]因此,守法習慣的養(yǎng)成并非一蹴而就。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ān)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守法”一詞出現(xiàn)了14次,與立法、執(zhí)法、司法一道成為法治建設的指導方針[2]。然而,全民守法格局的形成除了與“法律的優(yōu)良”有莫大關(guān)系之外,更與“公民品德”的水準有關(guān),因為現(xiàn)代公民的塑造不僅關(guān)乎社會轉(zhuǎn)型成功與否,更是判斷法治國家和公民社會是否真正確立的分水嶺。
公民美德與全民守法雖分屬不同的學科范疇,但在兩個面向上是重合的:一是主體,皆為一國之公民;二是場域,即針對公共事務。這也是公民美德與全民守法邏輯銜接的起點。早在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在分析公民與城邦關(guān)系的時候就有相似表達:“凡有資格參與城邦議事和審判的人都可以被稱為城邦的公民,而城邦,簡而言之就是其人數(shù)足以維持自足生活的公民組合體?!保?]111換句話說,公民美德與全民守法都是“人”與“事務”的集合。
(一)公民社會與法治國家源于同一主體
法治是世界的潮流,然而法治國家的建設除了立法、執(zhí)法、司法等制度設計外,人的要素也至關(guān)重要。因為不管是怎樣的法制建設,都離不開“人”的主體性參與,所有的制度“操作”,也都是為了“人”的幸福。哈貝馬斯認為,法治意味著人民的參與或人民的最終統(tǒng)治[4],所以,國民的法律素養(yǎng)是依法治國的充分條件,正如英格爾斯所說:“如果一個國家的人民缺乏一種能夠賦予這些制度以真實生命力的廣泛的現(xiàn)代心理基礎,如果執(zhí)行和運用這些現(xiàn)代制度的人自身還沒有從心理、思想、態(tài)度和行為上都經(jīng)歷一個向現(xiàn)代化的轉(zhuǎn)變,失敗和畸形發(fā)展的悲劇結(jié)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現(xiàn)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進的技術(shù)工藝也會在一群傳統(tǒng)人的手中變成廢紙一堆。”[5]法律不是一臺能夠自行運轉(zhuǎn)的機器,只有配合熟練操作的“員工”,才能真正地實現(xiàn)法治國家。
公民社會的推進同樣如此,“對于任何社會來說,維持社會的健康、穩(wěn)定和發(fā)展,只依賴政治制度的作用是不夠的,必須要考慮人的主觀性因素,社會成員若缺乏良好的公民德行和責任意識,任何制度都可能遭受扭曲與破壞”[6]。因而,令人向往的制度總是在公民、社會、國家之間達致某種默契,共同發(fā)展,相互促進。古希臘人將城邦的存在作為個人完善、造就“優(yōu)良生活”的根基。個人如果只關(guān)注自己的事務而不參與公共生活,那就是說他“沒有事務”,“我們看到,所有城邦都是某種共同體,所有共同體都是為了某種善而建立的(因為所有的共同體旨在追求某種善),很顯然,由于所有的共同體在追求某種善,因而所有共同體中最崇高,最有權(quán)威,并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體的共同體,所追求的一定是至善”[7]?,F(xiàn)代社會,雖然私人生活日益凸顯它的“迷人之處”,但任何人都不能否認公共政治生活的必要性,它是實現(xiàn)廣泛自治的前提。
顯然,無論是公民社會還是法治國家,具備現(xiàn)代性美德的公民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傳統(tǒng)倫理遵循整體主義觀念,國家和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成為無可辯駁的價值準則,但現(xiàn)代社會卻是個人權(quán)利彰顯的時代,亞當·斯密就論證了自利的個人“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況下更有效地促進社會的利益”[8],所以,既要杜絕用徹頭徹尾的傳統(tǒng)道德觀評判現(xiàn)代公民,也要重新審視國家、社會與個人的關(guān)系。雖然在經(jīng)濟領(lǐng)域為了物質(zhì)利益不擇手段的事件經(jīng)常發(fā)生,但要警惕的不是重視財產(chǎn)權(quán)本身,而是防止經(jīng)濟領(lǐng)域中的“利益取向”擴展到人類交往的其他領(lǐng)域,尤其是公共政治領(lǐng)域。另外,市場絕非是致人道德敗壞的根源,試想如果“經(jīng)濟人”都沒有誠信、唯利是圖,那還是眼光長遠、精于計算的“經(jīng)濟人”嗎?在此意義上,“商業(yè)能使社會紐帶非情緒化,它在多數(shù)派和多種族的社會對‘公民美德’的實踐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條件,在市場上進行的近距離交易給予敵對群體的成員學習共處的機會,為他們準備了非經(jīng)濟領(lǐng)域合作,包括政治自治中合作的基礎”[9]。所以,商業(yè)與公民美德在本質(zhì)上同向而不是相反,道德成本是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推進力量。
具備現(xiàn)代美德的公民應是熱衷公益、積極參政議政的公民,應是“作為一個人,也尊重他人為人”的公民,應是深諳自由與責任之道、認真對待權(quán)利的公民。只有將具備現(xiàn)代性品德的公民與成熟的制度設計相結(jié)合,才能最終步入理想國的康莊大道。
(二)公民美德與全民守法形成于同一場域
對于何謂“公民美德”,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學者認為:“公民美德是公民對構(gòu)成公民社會的他人及其合法組織的理性認同,它表現(xiàn)為普遍化的、可合理解釋的態(tài)度和行為模式,如相互合作、彼此信任、理性參與、有節(jié)制地干預他人不良行為等,公民美德關(guān)注整體的福祉,并且以積極的方式參與到公共事務之中?!保?0]威爾·凱姆利卡則從“公民責任的美德”出發(fā),將其視為一種“公共精神,包括評價政府工作人員表現(xiàn)的能力以及參與公共討論的愿望;公正意識以及辨別并尊重他人權(quán)利從而緩和自我要求的能力;禮貌與寬容;團結(jié)與忠誠的共享意識”[11]。不管如何定義公民美德,它都強調(diào)公民在公共領(lǐng)域的應有德性,包括公民對公共事務的積極參與、公民對國家的忠誠等等。而全民守法中的“法”源自國家的“制定或認可”,故而“守法”的背后是公民對國家的尊重和應盡義務;“法”雖指向個人行為,但全民守法卻是為了實現(xiàn)一國的“法秩序”,兩者在“公民與國家關(guān)系”和公共領(lǐng)域上存有默契。
奧克肖特在《哈佛演講錄》中談到,近代歐洲的道德發(fā)展大致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即共同體道德、個人主義道德和集體主義道德。共同體道德已隨古希臘、羅馬的消亡而消亡,個人主義道德是當前的主流,集體主義道德是作為一種有益補充而存在。古典自由主義認為只有充分尊重個體權(quán)利的社會才是正義的社會,對公民而言,正義是一種“消極自由”,國家在扮好“守夜人”角色的同時與公民社會分離,因而公民美德在公共領(lǐng)域失去動力。羅爾斯提出新的“正義論”②,其正義第二原則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地位最不利者的幸福”,是一種關(guān)心弱者、扶助窮人的原則,通常適用于經(jīng)濟和社會福利方面,表現(xiàn)在最低工資標準、最低生活保障、社會救助等方面。
公民美德與全民守法的“通約之處”就在于集體主義精神,它的實質(zhì)就是要求每個公民盡可能地參與到公共事務中去。馬克思早就指出國家是一種必要的惡,即國家雖然是公民權(quán)利的最大危害來源,但我們需要國家,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國家之存在成為既定事實的前提下,通過完善的法律、培養(yǎng)壯大社會權(quán)力來盡量制衡國家權(quán)力,這個過程需要每個人的參與,對生活于其中的每個公民來說,既是權(quán)利,又是義務。不過需注意的是,雖然現(xiàn)代社會彰顯個人權(quán)利,是個性意識和個體表達自主化的時代,但過分強調(diào)個體權(quán)利的“絕對獨立”會讓公民剛從“臣民社會”解放出來接著又陷入“無政府社會”的泥潭,它“容易被異化成占有性和掠奪性的自主性,從而導向恣意橫行的無政府主義或唯利是圖的自由主義。因此,在張揚權(quán)利意識和自由意識的時代,公民的責任意識也是我們所面對的人的現(xiàn)代化乃至國家現(xiàn)代化和法治現(xiàn)代化的時代課題,它是我們進行法治建設和法治秩序形成的文化和社會基礎”[12]。
公民美德是公民社會的關(guān)鍵因素,為此,公民積極地參與公共事務兼具權(quán)利與義務屬性,而“現(xiàn)代守法精神既摒棄奴性守法觀,也排斥拒受約束的極端自由主義和無政府主義。它體現(xiàn)的是正義和理性原則下的自由與責任、權(quán)利與義務的和諧一致”[13]。由此,公民美德和全民守法共享權(quán)利與義務、自由與責任兩種要素。
(一)權(quán)利與義務
首先,公民美德和全民守法直接體現(xiàn)為義務??档略凇斗ǖ男味蠈W原理》中把義務視為道德哲學的本質(zhì)③,國家為公民提供必要的生存和生活條件的同時,公民也必然要對國家承擔一份責任,其表現(xiàn)就是“忠誠及保護”。生來富貴或貧窮是自然的“機會不均等”,但“國籍”帶來的“身份”卻讓每個公民享有起碼的平等、安全、自由、秩序(至少是形式上的,也正是在此意義上,我們將“無國籍人”稱為“弱勢群體”)。愛國絕不僅僅只是一個口號?!叭绻粋€人對于他的國家及他的同胞不忠,甚至冷漠無情的話,當然也就配不上‘好公民’的稱呼?!保?4]而對全民守法來說,無論你身處何地,國家都基于“屬人權(quán)”給予保護和管轄。
其次,公民美德和全民守法皆須“服從法律”。公民是國家的公民,故而守法是其應盡之義務。不僅如此,法律是“公益”的表達,它的背后體現(xiàn)著全體國民的意志,故而,公民社會中“如果誰也不遵守,那么法律的聲音再響亮也是枉然。因此,遵守法律是全國臣民的義務,是每一個社會成員對公共意志所做出的必要犧牲”[15]。而對于建設法治國家來說,服從法律更是應有之義,即使制定出來的法律并不完美。羅爾斯談道:“我將理所當然地假設,至少在一個像我們這樣的社會中,有一種服從法律的道德義務?!薄傲_爾斯將這種義務分為兩個方面:首先,有時候我們有義務服從我們認為——甚至正確地認為——是不正義的法律;其次,有時候,即便我們不服從法律會導致更多的好處(指社會利益的綜合),我們也有義務服從法律?!保?6]
再次,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既是一項美德,也是能動守法之表現(xiàn)。共和主義者認為:“公民積極地參與政治并受一種高層次之公民美德驅(qū)動,是維護自由國家的一個必要條件,除非公民積極地參與政治生活,否則,公民的消極冷漠將使其制度陷于停滯和腐化。并且,只有當公民是出于對一種共同善的信仰和為高層次的公民美德所激勵,而不是受一種自我利益驅(qū)動時,這種積極的政治參與才是可能的。因為純粹自利的公民更愿意關(guān)注自己的私人事務,并在公共事務中搭便車?!保?7]對于法治建設來說,“受制于法律”或消極服從法律僅是初級的守法行為,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和義務、認真對待權(quán)利更是守法。
最后,公民美德和全民守法皆意味著尊重他人,即“成為一個人,并視他人為人”。因為,“世界上的一切法都是經(jīng)過斗爭得來的。所有重要的法規(guī)首先必須從其否定者手中奪取。不管是國民的權(quán)利,還是個人的權(quán)利,大凡一切權(quán)利的前提就在于時刻都準備著去主張權(quán)利”[18]。但權(quán)利的行使一旦過了界,合法也就變成了非法。這既是權(quán)利的平等性要求,也是權(quán)利與義務的同一性要求。
(二)自由與責任
自由是法律的終極價值追求,但自由從來都不是絕對的、無條件的。莫利普·佩迪特指出:“自由的代價就是公民美德,這種美德既包括積極自愿地參與政府,也包括對統(tǒng)治者保持永恒的警惕?!保?9]也就是說,實現(xiàn)自由的條件之一就是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冷淡或漠視公益的人甚至連“公民”的資格都會失去,而成為“臣民”。所以,自由與責任實不可分。羅爾斯指出:“如果民主社會的公民們想要保持他們的集體權(quán)利和自由,包括確保私生活自由的那些公民自由權(quán),他們還必須具有高度的‘政治美德’,又愿意參加公共生活?!保?0]其背后的含義是如果沒有一個堅實的公眾參與基礎,即使設計得再好的政治體制,也會落入那些對“權(quán)力”或“榮譽”瘋狂追逐的人手中。一句話,民主、自由的實現(xiàn)離不開擁護憲制政體、具備政治美德的公民的積極參與。徐賁教授在談到“公民”的含義時也特別指出:“公民的第二個含義是積極地做公民,而不是消極地做公民。做公民就是參與公共事務,通過理性、自由和公開的交際,同別人一起形成和討論共同關(guān)心的重要社會問題……我們可以說沒有參與就沒有公民?!保?1]
法理上,責任常被稱為“第二性義務”,其本質(zhì)是一種懲罰。因此責任像縈繞心頭、揮之不去的鞭子,使人深思熟慮、三思而后行。哈耶克指出:“課以責任,因此也就預設了人具有采取理性行動的能力,而課以責任的目的則在于使他們的行動比他們在不具責任的情況下更有理性。”[22]因此,權(quán)利與義務相稱,自由與責任相連。作為一名“守法”的“自由”公民,必須承擔起相應的政治與法律責任?!爸挥蟹e極鼓勵公民廣泛參與管理國家的政治事務、充分滿足公民的知情權(quán)、千方百計地實現(xiàn)公民的表達權(quán)、保障公民對國家權(quán)力機關(guān)及其工作人員的監(jiān)督權(quán),公民才能真正感受到憲法上的權(quán)利,意識到自己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反之,他們的政治熱情就會逐步降低,責任意識就會日益減少,注意力就會漸漸集中在權(quán)利的爭斗上,而忘記了國家的憲法共識?!保?2]自由國度的公民不僅享有“消極自由”,更應重視“積極自由”,不能只從傳統(tǒng)的“斯密式”的“守夜人”角色來看待公民與國家的關(guān)系,更應該積極參與到國家與公民之間的關(guān)系塑造之中。
(一)公民美德培育的路徑
霍布斯曾在《論公民》中斷言:“人們不是生而為公民,卻是被造就為公民?!保?3]意思是說,公民精神是經(jīng)培養(yǎng)生成而非與生俱來。馬長山教授將公民精神的培育描述為“自發(fā)性生態(tài)”和“自覺性生態(tài)”,并認為唯有“體制”的引導(最主要的途徑是“公民教育”),才能實現(xiàn)“自覺性”生長④。在美國,兒童教育時期就開展“全國品德周活動”[24],與其配套的是學習《公民的形成》系列叢書;近年來又強調(diào)民主政治的生機和活力源自新一代有能力和負責任的公民。在法國,依托學校教育形成的“公民意識教育活動周”活動,以及其他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成為塑造公民精神的主要路徑。在新加坡,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頒布了學校德育與公民訓練綜合大綱,并配之以《好公民》教材,成為培育現(xiàn)代公民的有力手段。
我國對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視程度從未消減,然而由于一開始的選擇路徑不十分正確,即使再堅持不懈地跋涉,也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為此,我們的道德建設應解決以下問題:第一,公民美德的培育不能無視個人主義精神。人的“自利性”是天性,無論是政治、經(jīng)濟制度的設計還是公民美德的培育都不能逆這一“天性”而行。當然,“利己”不等于“損人利己”,“利己”的同時可以“利他”?,F(xiàn)實中到處都有這樣的例子,比如買賣雙方信守承諾、醫(yī)生深夜救治病人,他們這么做的根本原因還是“利己”,前者是為了長久贏利,后者是為了“好名聲”,但客觀上他們都實現(xiàn)了“利他”?!皞€體道德其實是始終顧及公共安排(common arrangements)的,個體道德觀承認,每一個體在追求本身目標時,必須認識到公共安排的價值,因此,這種公共安排可以成為‘公共利益’?!保?5]26第二,正確理解集體主義道德。奧克肖特曾言道,集體主義偏好“安全”勝于“自由”,偏好“團結(jié)”勝于“進取”,偏好“平等”勝于“自主”;每個人都是社會的債務人,他們欠了“社會”永遠無法還清的債[25]27。然而,集體主義也容易引發(fā)一系列問題,如“干多干少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個人利益容易被湮沒等。必須承認,集體主義思潮對于彌補個人主義必然產(chǎn)生的優(yōu)勝劣汰和保障處境最差者的一定生活水準是有重要意義的,但集體主義不能完全替代個人主義,有益的探索是將其嚴格限定在某些領(lǐng)域,如低收入者最低生活保障領(lǐng)域、社會救助領(lǐng)域等。第三,公民美德的培育不能靠說教。“離開制度的正當性來談個人道德的修養(yǎng)和完善,甚至對個人提出各種嚴格的道德要求,那只是充當一個牧師的角色,即使本人真誠相信和努力遵奉這些要求,充其量只是一個好牧師而已?!保?6]第四,公民美德的培育不能靠法律強制?!拔譅柗业菆蟾妗币鸬墓嘏c德富林之爭的焦點就在于法律能否強制性提升道德,德富林的論戰(zhàn)失敗也意味著公民美德的培育不能靠法律。而我國近期關(guān)于“德性”立法的討論與嘗試,如“?;丶铱纯础薄皨D女應自重、自愛”“見到老人摔倒要扶”等,皆試圖逆勢而上,結(jié)果招來了許多批評。
公民美德的培育不能脫離一國現(xiàn)狀,尤其是不能脫離市場經(jīng)濟環(huán)境。市場經(jīng)濟又稱為道德經(jīng)濟,原因就在于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道德水準的高低是衡量社會運行成本的重要參考因素?!拔鞣缴鐣茖W家近來開始把一個社會的豐富的共同價值觀念稱作是‘社會資本’?!保?7]公民美德就是“社會資本”中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某些市場參與者的不誠信行為勢必會強化下一次交易中的風險意識,從而為預防對方“違約”增加成本。正是在此意義上,我們說“與成熟、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相對應,中國社會新道德必須以人的主體精神為其基本原則”[28]。
(二)公民守法的環(huán)境有利于公民美德養(yǎng)成
“父母就是兒童最好的模板”,公民品德的高低與社會整體環(huán)境緊密相連。正如休謨所說:“你我有同樣的傾向,認為眼前的事比未來的事重要。因此,你很自然地和我一樣,干下了不公不義的事。你的例子不但讓我藉由對你的模仿,驅(qū)使我走向同樣的道路;還提供我一個對公義進行任何破壞的新理由;你的所做所作讓我得知,如果我處于其他人的不道德之中,還自己對自己加諸嚴苛的限制,那我會因為我的正直,變成了一個傻子。”[29]由此,公民美德的培育需要整個社會的參與,我為人人,才能人人為我。
那么,公民美德的養(yǎng)成與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到底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關(guān)系呢?這需要從公民美德和法律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定位談起。如果將公民美德視為“愿望的道德”,那么必需的法律環(huán)境則是“義務的道德”[30]。顯然,后者更為“基礎”一些,因為它提供了起碼的“法秩序”。所以,在此意義上,公民美德的培育需要全民守法的環(huán)境。
由此,必須重新界定“公民美德”的積極內(nèi)涵。同本質(zhì)上屬于私人領(lǐng)域的“市民社會”不同,公民美德具有積極進入公共領(lǐng)域的特點,如果一定要說“公民美德”和“市民社會”有關(guān)聯(lián)的話,那么,這個社會中的公民更多地類似于古希臘城邦時期的公民。亞里士多德認為“全人類的目的顯然都在于優(yōu)良生活或幸福(快樂)”[3]388,而優(yōu)良生活就是“追求善德”,善德的生活通過兩種實踐得以體現(xiàn),即“家務管理”和“參與政治”,因此,公民美德不僅僅指個人私德,也指向公共領(lǐng)域。“全民守法”也有此意,不能將守法理解為狹隘的、消極的不違法、不犯法,而是積極地履行作為公民的義務和職責。“公民”一詞本就與現(xiàn)代國家相對應,它不僅強調(diào)國家不能非法或任意侵犯個人權(quán)利,更要求國家保障公民權(quán)利的積極實現(xiàn)。
法治自身是以“全民守法”為邏輯前提的,正如拉倫茨所說:“法律制度的出發(fā)點是:公民之所以能夠履行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法律義務,是出于他們的法律意識,而并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害怕會承擔不利的后果。要只是這樣的話,那么所有的法院和執(zhí)行機關(guān)加起來也是難以維護法律制度的正常運行的?!保?1]所以,全民守法既是“依法治國”的預設,又是需要努力才能達成的目標。
(一)全民守法何以可能
首先,“良法”是全民守法的前提。如何判斷法律是良善的呢?富勒指出:“法律可以說是代表了普遍的秩序。而良好秩序乃是這樣的法律,它與正義或者道德的要求相適應,或者與人們關(guān)于應然的觀念相適應。”[32]也就是說,良法必須要符合正義或道德。如果說正義或道德過于抽象的話,那從“實然”的角度講,良法就是符合人性、保障人權(quán)的法。目前,無論是世界范圍內(nèi)的國際人權(quán)條約(以《世界人權(quán)宣言》《公民權(quán)利和政治權(quán)利國際公約》和《經(jīng)濟社會文化權(quán)利國際公約》為代表)還是各國憲法中的基本人權(quán)條款,都已經(jīng)將“人權(quán)”中的大多數(shù)內(nèi)容實在化、規(guī)范化,明確性程度大大提高了。
其次,全民守法離不開普法宣傳和教育。作為理性的存在,人的意識支配行為,當國民認識到“法的統(tǒng)治”比“圣王的統(tǒng)治”好得多的時候,守法觀念就開始形成。“擁護工具論的人通常這樣來回答,人們一般要服從法律,因為他們害怕不這樣就會招致司法當局的強力制裁。這個回答絕不能令人信服。正如心理學研究現(xiàn)在已經(jīng)證明的那樣,確保遵從規(guī)則的因素如信任、公正、可靠性和歸屬感,遠較強制力更為重要。法律只有在受到信任,并且因而并不要求強力制裁的時候,才是有效的?!保?3]也就是說,通過法治的宣傳與教育,將守法內(nèi)化為公民的一種“慣性”行為,而不是因為懼怕懲罰而守法,守法的本意才能實現(xiàn)。法律不僅是世俗國家執(zhí)行政策的工具,更是生活終極目標和意義的一部分。
再次,獎懲制度是全民守法的外在激勵?;凇摆吚芎Α钡娜祟愄煨?,必須對善的行為進行獎勵,對惡的行為進行懲罰?!坝捎诖嬖谛袨楫惓5纳贁?shù)人,因此就有必要保持國家的強制力,用以強迫這些人保持安寧?!保?4]這里的懲罰對象更多的指向公權(quán)力行使者,因為一切有權(quán)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quán)力,所以,必須給權(quán)力套上一個枷鎖。而對“善行”的獎勵會刺激“善”的傳播,讓更多的公民參與到“善行”中來。
最后,政府機關(guān)及公職人員必須是守法的表率。德沃金曾說過:“只有一個人看到他的政府和公共官員尊敬法律為道德權(quán)威的時候,即使這樣做會給他們帶來諸多不便,這個人才會在守法并不是他的利益所在的時候,也自愿地按法律標準行事?!保?5]恩格斯指出:“即使是在英國這個酷愛法律的民族那里,人民遵守法律的首要條件也是其他權(quán)力因素同樣不越出法律的范圍;否則,按照英國的法律觀點,起義就成為公民的首要義務?!保?6]政府機關(guān)的守法表現(xiàn)為依法行政,公職人員的守法更多地表現(xiàn)為在法律的限度之內(nèi)執(zhí)法,無論是“合法性”還是“合理性”,因為公職人員是公民中的公民,是公民中的“代表”。
(二)全民守法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公民美德的彰顯
從邏輯上講,先有“知法”,后有“守法”,然而,一國公民是否有義務(無論是法律上的義務還是道德上的義務)去認真研習法律呢?從生活常識看,答案是否定的;從法律的精深看,也無此必要。全民守法格局的形成不需要每個人都成為法律專家,但卻需要公民美德的彰顯。
第一,全民守法中的“法”并不是指具體的法律法規(guī),而是類似法律原則的“法”。法律原則同社會公共道德具有極大的同質(zhì)性,構(gòu)成“法”的原生形態(tài)。對一般人來說,知曉這些已經(jīng)足夠了。比如“誠實信用”,既是社會公共道德(公民美德),又是法律原則,在生活中依該原則行事,就是守法。再以刑法為例,“規(guī)定犯罪的普通法與社會上的道德觀有密切的聯(lián)系,二者幾乎是一致的。這是一項有用的推論,理由有二:首先,如果沒有這項推論,就可能使人們產(chǎn)生一種不去了解法律的強大的動力;其次,要證明一個人具有抽象的、概念化的法律知識可能是相當困難的,而且在很少有跡象表明被告人似乎實際上不了解法律時可能是不必要的”[37],所以,以“不知法”作為違法的抗辯理由,無論如何是說不通的。
第二,國家頒布每一項法律,公民雖無義務了解該法的詳細內(nèi)容,卻有義務了解其大致規(guī)定,畢竟生活于其中的公民受其管轄。這種義務的性質(zhì)絕非法律義務,實乃“道德義務”,積極履行該義務即為公民美德。法國的“每一位公民必須時刻閱讀政府正式‘公報’,密切注意‘公報’的法律告示,因為任何法律的有效性都是以‘公報’告示的時間作為正式起點的。任何人不能以‘不知道’為理由,為自己的違法行為辯解”[38]。也就是說,“對法律的無知不是違反法律的借口。這一實體性原則有時也以證據(jù)規(guī)則的形式表述:每一個人都被假定了解法律”[39]。
最后,法律雖僅調(diào)整人的外在行為,但若行為遵從其守法意志,那全民守法就指日可待了。公民美德中的重要內(nèi)容就是“尊重他人”“遵守法律”。在日常生活中,時刻以“好公民”的標準要求自己,自然會產(chǎn)生守法意識。我國臺灣學者莊世同先生談到,守法意識“乃是指人民以一般法律規(guī)范作為遵守對象,所形成的一種自我與他人之間的互動關(guān)系意識?;谶@種互動意識,一個人或許因此對其他人產(chǎn)生某種道德責任感,繼而在其內(nèi)心發(fā)展出自己與他人有遵守法律之‘道德義務’的想法”[40]。也就是說,在平等交往中尊重對方,自然會對自己的行為有所收斂,守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注釋:
①如在前資本主義社會最受重視的是“執(zhí)法”,因為政府的職能側(cè)重是“維穩(wěn)與管理”,講究的是“服從”;從資產(chǎn)階級革命到現(xiàn)代主權(quán)國家建立,最為關(guān)注的是“立法”,因為處于社會變革時期,推倒舊制度、建立新規(guī)范是歷史的使命;而到了現(xiàn)代社會,最受關(guān)注的是“司法”,一方面是因為人們需要“司法權(quán)”強大用以制衡“立法權(quán)”和“行政權(quán)”,另一方面是因為在權(quán)利彰顯的時代,司法是公民權(quán)利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線。
②羅爾斯認為正義包含兩種原則,第一個為平等原則,規(guī)定公民的基本自由權(quán)是完全平等的,絕對不可侵犯的,它適用于社會制度中規(guī)定并保障公民平等自由那些方面;正義的第二個原則為差別原則,即允許人們在經(jīng)濟和社會福利方面存在差別,但這種差別要符合每一個人的利益,尤其是要符合地位最不利的人、境況最差的人的最大利益。參見約翰·羅爾斯著、謝延光譯《正義論》第66頁,上海譯文出版社1991年版。
③康德把道德的形而上學在兩個學科內(nèi)討論,一是法理學,二是倫理學,但不管是道德科學還是權(quán)利科學,其出發(fā)點都是義務。參閱康德著、沈叔平譯《法的形而上學原理》第10-11頁,商務印書館1991年版。
④馬長山教授認為:體制機制改革滯后與快速釋放的權(quán)利和利益之間發(fā)生了巨大落差,加之權(quán)力本位、人治思想、權(quán)錢交易等腐敗行為的存在,致使公民的訴求表達大量通過網(wǎng)絡輿論、社會監(jiān)督、申訴上訪甚至群體性事件等方式,而這些路徑又得不到“體制”的認同,國家基于“敏感”和“防范”的需要,消極對待公民精神與公民品格塑造。參見馬長山著《法治文化視野下公民精神與品格的“自覺性生態(tài)”轉(zhuǎn)型》,載《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3期。
[1]約翰·麥·贊恩.法律的故事[M].劉昕,胡凝,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134.
[2]胡玉鴻.全民守法何以可能?[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58-63.
[3]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吳壽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4]哈貝馬斯.公共領(lǐng)域的結(jié)構(gòu)轉(zhuǎn)型[M].曹衛(wèi)東,等,譯.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91.
[5]阿歷克斯·英格爾斯.人的現(xiàn)代化[M].殷陸君,編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4.
[6]吳威威.追求公共善:當代西方對公民責任的研究[J].唐都學刊,2007(1):37-41.
[7]亞里斯多德全集:第9卷[M].苗力田,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3.
[8]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zhì)和原因的研究:下冊[M].郭大力,王亞南,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27.
[9]斯蒂芬·霍爾姆斯.反自由主義剖析[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290.
[10]李萍.論公民美德與市場道德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4):40-45.
[11]威爾·凱姆利卡.論公民教育[M]//馬德普.中西政治文化論叢:第3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297.
[12]蔣傳光.公民社會與社會轉(zhuǎn)型中法治秩序的構(gòu)建——以公民責任意識為視角[J].求是學刊,2009(1):76-84.
[13]馬長山.法治文化視野下公民精神與品格的“自覺性生態(tài)”轉(zhuǎn)型[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18-24.
[14]德里克·希特.公民身份——世界史、政治學與教育學中的公民理想[M].郭臺輝,余慧元,譯.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0:275.
[15]霍爾巴赫.自然政治論[M].陳太先,眭茂,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129.
[16]轉(zhuǎn)引自胡玉鴻.公民美德與公民義務[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2):83-88.
[17]艾倫·帕頓.共和主義對自由主義的批評[EB/OL].[2015-07-15].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sxpl/sx/article_201001201406.html.
[18]魯?shù)婪颉ゑT·耶林,著.胡寶海,譯.為權(quán)利而斗爭[M]//梁慧星,主編.民商法論叢:第二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12-13.
[19]轉(zhuǎn)引自許紀霖,著.共和、社群與公民[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85.
[20]約翰·羅爾斯.政治自由主義[M].萬俊人,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218.
[21]徐賁.公民參與和社會正義[N].南方周末,2004-01-29.
[22]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鄧正來,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7:89.
[23]霍布斯.論公民[M].應星,譯.貴陽:貴州出版社,2003:58.
[24]赫伯特.兒童的道德教育[J].力文,譯.現(xiàn)代外國哲學社會科學文摘,1997(1):21-26.
[25]邁克爾·奧克肖特.哈佛演講錄——近代歐洲的道德與政治[M].顧玫,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
[26]約翰·羅爾斯.正義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22.
[27]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的重建[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15.
[28]李蘭芬,張曉東.道德轉(zhuǎn)型論[J].江海學刊,1997(2):96-100.
[29]轉(zhuǎn)引自Jan-Erik Lane,Svante Ersson.新制度主義政治學[M].何景榮,譯.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2:63.
[30]富勒.法律的道德性[M].鄭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6-12.
[31]卡爾·拉倫茨.德國民法通論:上冊[M].王曉曄,等,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49.
[32]富勒,著.支振鋒,譯.實證主義與忠于法律:答哈特教授[M]//許章潤.哈佛法律評論:法理學精粹.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334.
[33]伯爾曼.法律和宗教[M].梁治平,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1:43.
[34]彼得·斯坦,約翰·香德.西方社會的法律價值[M].王獻平,譯.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75.
[35]羅納德·德沃金.認真對待權(quán)利[M].信春鷹,吳玉章,譯.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序言21.
[3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03.
[37]布魯斯·格魯斯.對以不懂法律作為辯護理由的分析[J].吉言,譯.法學譯叢,1988(5):27-32.
[38]馮俊,龔群.東西方公民道德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39.
[39]霍姆斯.普通法[M].冉昊,姚中秋,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43.
[40]莊世同.人文精神、守法意識與法制教育[M].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5:108.
(責任編輯:張群喜)
The Inherent Logic between Civic Virtue and Civilian Observance of Law
LI Yanshun
(Wan Jian College of Law,Su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21,China)
Civic virtue and civilian observance of law are the foundation for establishing civil society and rule of law.For a long time,however,moral construction and legal publicity education have not been in cooperation with each other without a good effect.In fact,fostering civic virtue and forming the habit of abiding by laws are the same whether in their subjects(human)or core contents(right and duty,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More importantly,fostering civic virtue requires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of civilian observance of law and forming the habit of abiding by laws needs the support of civic virtue.They are interdependent and mutually reinforcing.
civic virtue;civilian observance of law;inherent logic;rule of law
B824;B82-05
A
1674-9014(2016)04-0007-07
2016-05-13
中國法學會“深入研究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重點專項課題“法治解決道德領(lǐng)域突出問題的作用研究”(CLS[2015]ZDZX20)。
李延舜,男,山東萊蕪人,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助理研究員,博士,研究方向為法倫理學、隱私權(quán)及信息權(quán)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