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丹
(銅仁職業(yè)技術學院,貴州 銅仁 554300)
?
論拋錨式教學模式中角色轉變的應用
程丹
(銅仁職業(yè)技術學院,貴州 銅仁 554300)
摘要:拋錨式教學模式是建構主義理論在教學中的成功實踐,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在拋錨式教學模式理論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則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和指導者,并非教學的主體。這一教學理論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在很大程度上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提升他們的學習熱情及主動性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拋錨式教學模式完成了素質教育改革的任務,從根本上加速了對于人才的培養(yǎng)?;诖?,重點討論拋錨式教學模式中教師與學生角色作用的轉變。
關鍵詞:拋錨式教學模式;教師;學生;角色轉變
拋錨式教學模式在嚴格意義上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它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對于學生主體性的尊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他們實現對于知識的掌握,從而提升他們運用知識和遷移知識的能力,從根本上實現個人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對于教育而言,教育的使命就是要實現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人格的完善和成熟。由此可見,實現拋錨式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意義。
1拋錨式教學模式的理論架構及教學目標
1.1拋錨式教學模式的理論架構
拋錨式教學模式是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礎之上實現的。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一切教學活動都圍繞某一“錨”來設計,從而找到分析問題的突破口,以此將學生帶入到教學情境中去,提升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拋錨定題——問題探究——交流討論——效果評價等一系列的過程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從根本上提升了他們的學習熱情。這種理論架構的建立,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提供了既定的框架,學生可以根據制定好的理論體系來進行自主化的學習過程,從而保證了他們學習地位的提升[1]。
1.2拋錨式教學模式的教學目標
拋錨式教學模式對于素質教育的實現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意義,符合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拋錨式教學的目的是給正常的教學營造一個具體的情境,不斷地滿足學生的成長需要,以鑲嵌式教學為核心,實現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讓他們在合作學習和親身體驗中感受到學習的意義,從而提升個人的知識水平和綜合實力。實現拋描式教學對于學生分析能力、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意義。拋錨式教學模式的成功實踐,滿足了學生自主化學習的欲望和探索熱情,讓他們自主化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以便于更加清晰地認清學習過程的重點,這對于個人的成長和進步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拋錨式教學模式中師生角色的轉換
2.1教師從信息提供者向學習合作者的身份轉變
實現拋錨式教學,最重要的是要實現教師角色的轉換。作為教師,應該從教學的領導者轉變?yōu)閷W生的“學習伙伴”,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和學生共同學習和成長。具體到教學中去,應該打破原先固定的教學計劃,讓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更加靈活,從而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只有實現教師身份的轉換,才能夠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不斷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這就要求教師擺脫對于師生角色錯誤的認識,逐步實現由教學主導向教學合作方向的轉化,以此來從根本上滿足學生多元化、個性化的學習需要,從而不斷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2]。
2.2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化成為主動探究
在拋錨式教學模式中,學生應該從被動的學習地位向主動的學習地位轉化,教師允許學生盡自己的最大可能指導自己的學習進程。即讓學生明確自己需要什么?應該怎么樣去學習?怎么樣與人進行合作和交流?需要老師承擔怎么樣的學習任務和學習角色?在拋錨式教學模式中,要完全地按照學生的思考和要求來進行課程和教學任務的設計,以便于能夠從根本上來尊重學生的主動學習地位,從而打造高效的教學課堂??偠灾趻佸^式教學模式中,學生必須成為學習的主人,一切教學活動都要按照學生的意愿來進行,以此來促進學生知識儲備和學習能力的提高。
3如何實現拋錨式教學模式中師生角色作用的轉變
3.1尊重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
在拋錨式教學模式中,要實現師生角色作用的轉變,就要不斷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實現師生角色的置換,發(fā)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人翁地位,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承擔教學的指導者,提倡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共同學習、共同探究,通過實現師生的有機互動,以此來營造和諧、向上的學習氛圍。這樣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獲得更加強烈的體驗,從而收獲自信,以更加飽滿的激情投入到學習中去[3]。長此已久,學生的主體性進一步增強,這能夠在根本上實現個人能力的飛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僅收獲了知識和技能的提升,同時還獲得了愉悅的心理感受,使得他們能夠對學習過程產生濃烈的興趣,能夠主動地來進行學習,這對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3.2實現搭建腳手架及嵌入式教學
實現搭建腳手架及嵌入式教學,實現教師與學生角色作用的轉變。首先,拋描式教學并不把現成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在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向他們提供援助和搭建腳手架,向他們提供獲得進步所必需的援助。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夠根據教學框架學會合理、有序地組織課堂學習活動,提升他們的學習自主性。其次,在進行教學活動中,學生為解決問題必須獲得一些輔助信息,這時,教師就可以從學習的需要出發(fā)組織有關信息的“鑲嵌式教學”,以排除學習中的障礙。從根本上來說,搭建腳手架及嵌入式教學為實現拋錨式教學提供了可供參考的教學框架,這在很大程度上為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提供了可圈可點的依據,推動了整個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4]。
3.3由學生擔任教學的指導者
在拋錨式教學模式中,由學生擔任教學的指導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師生角色作用的轉變,以此來不斷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比如在進行復雜問題的解決時,應該給學生充分的空間來發(fā)表個人的看法和見解,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和學習能力,以此來確保教學效果的順利實現。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在老師給出既定學習任務的前提下,讓學生擔任教學的指導者,使之能夠自主地進行解決過程、解題思路的探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他們的學習主動性,這對于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意義??傊?,在拋錨式教學模式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定位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界限,只有從根本上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引領教師參與學習過程,就符合素質教育的目標,對于優(yōu)秀人才的培養(yǎng)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3.4積極開展合作學習,提升學生主動性
積極開展合作學習,提升學生的主動性,對于實現拋錨式教學模式中師生角色作用轉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開展合作學習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問題式合作學習、討論式合作學習、學科式合作學習等,這幾種合作教學方式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無論選取何種合作方式,都要按照拋錨式教學模式的要領和規(guī)則來實現。首先,要合理選擇教學內容,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知識掌握情況來合理選擇教學內容[5]。同時,根據學生思維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來選擇有效的教學內容。其次,還要能夠控制小組差異,實現有效的小組成員的分層,只有找到學習情況不同的學生一起學習,才能夠從根本上讓他們彼此認識到個人學習水平的差異化,從而不斷地開闊個人眼界,在良性互動中實現有效地學習。通過開展合作學習,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得到了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他們的求知熱情和求知欲望得到了最大化地激發(fā),從而充分地挖掘他們的潛能,不斷地促進他們綜合水平和素質的提高,對于教學效果的提升以及個人的成長和進步都有十分重要的促進意義。
3.5讓學生自己設置教學內容及教學項目
拋錨式教學鼓勵學生自己生成學生項目。因此,在拋錨式教學模式中,要給學生足夠的空間來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項目的設置,以此來從根本上實現教學的自主化和人性化。比如,教師可以給出若干個選題,以供學生來進行選擇;或者讓學生對教師的選題做出評斷,從而延伸出更加符合他們內心需要的選題;還可以讓學生來進行自主化的學習內容設計。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教師要對學生選出的教學內容進行難度的評估,找出難度相當、符合他們探究的選題。如此一來,他們按照自己所熟悉的選題來進行探究,可以促進研究效果,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主動性。
4結語
拋錨式教學模式的實踐及運用對于教學過程的順利開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實現師生角色的轉換以及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實現拋錨式教學模式的運用,從根本上保證了學生主體學習地位的提高,這對于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改革有著無比重要的意義。將拋錨式教學模式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去,要從尊重學生主體性、實現搭建腳手架及嵌入式教學、讓學生擔任教學的指導者、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自主設置教學內容等幾個方面來展開,以此來確保教師與學生角色作用的轉變,為素質教育的順利實現創(chuàng)造條件。
參考文獻:
[1]喬惠娟.拋錨式教學模式與學生角色的轉變[J].運城學院學報,2011,(4):90—92.
[2]屈勇.基于角色理論視角的高校師生關系失調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1,(6):30—33.
[3]何荔.多元互動式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中教師與學生角色作用的轉變[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481—483.
[4]劉洋,鐘志賢.論拋錨式教學模式[J].江西教育科研,2005,(2):9—11.
[5]張大偉,李春鵬.網絡環(huán)境下拋錨式教學模式探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0,(10):81—82.
(責任編輯:侯秀梅)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7836(2016)02-0050-02
作者簡介:程丹(1969—),女(侗族),河南人,副教授,碩士,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