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陳鑫太極拳學思想研究

2016-03-18 16:26張志勇
安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5期
關鍵詞:陳鑫講義陳氏

張志勇

(華南師范大學 體育科學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

陳鑫太極拳學思想研究

張志勇

(華南師范大學 體育科學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陳鑫生前完成的《太極拳圖畫講義》在其逝世六年后被收錄在陳績甫《陳氏太極拳匯宗》一書中,并于1935年出版問世。關于該書的理論意義和學術價值至今學界少有研究和評價。但是,經(jīng)陳椿元等參與整理、修訂和補寫的,卻以陳鑫名義在1933年出版的《陳氏太極拳圖說》則長期被學界奉為太極拳史上的經(jīng)典。研究發(fā)現(xiàn),《太極拳圖畫講義》較客觀地表述了陳家溝拳家對清代晚期至民國初期陳派(氏)太極拳發(fā)展的歷史和技術特點,代表和反映了陳鑫基本的學術思想和觀點。由于《陳氏太極拳圖說》存在較多的附會和編造材料,因而與《太極拳圖畫講義》存在明顯的文獻價值和理論水平上的差距。

武術;陳鑫;太極拳;圖畫講義

1 陳鑫太極拳學思想的理論基礎及時代背景

1.1 陳鑫《講義》的由來

陳鑫,字品三(1849-1929年),溫縣陳家溝陳氏十六世。幼時習武,晚年曾致力于家傳拳法的繼承與研究,著有《太極拳圖畫講義》(簡稱《講義》)一部。而據(jù)傳除《講義》外,陳鑫還撰寫過《陳氏家乘》五卷、《太極拳引蒙入路》和《三三六拳譜》等多部拳術著作。[1]但據(jù)今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僅有《太極拳圖畫講義》和陳鑫晚年抄得《拳經(jīng)四套五套棍槍、小使手、大使手》拳譜一卷留世。其它文獻至今尚未可見。網(wǎng)間流傳有“陳伯先憶述《三三六拳譜輪廓》”一文,談及“有侄雪元、椿元編輯”意指為后人整理,可惜至今也未有新的結果。在1933年出版的陳鑫(品三)著四冊線狀《陳氏太極拳圖說》(簡稱《圖說》)的附錄中出現(xiàn)《陳氏家乘》一則,從其內(nèi)容和格式上看,基本可推定是1932年出版的陳子明《陳氏世傳太極拳術》中的《陳式太極拳家列傳》[2]的翻版。而這又與唐豪曾在陳家溝調(diào)查太極拳源流時看到的所謂《陳氏家譜》相似,并極有關聯(lián)。對于陳鑫《講義》的由來,杜嚴在1929年為陳鑫《太極拳圖畫講義·序》中談的就很清楚:“品三陳先生,英義先生之哲嗣。夙精拳術,又深學理。積數(shù)十年之心得著太極拳真詮一書。己巳初夏策杖過余須鬢飄然,年已八十有一矣?!盵3]證明陳鑫一生重要的貢獻就是這部“太極拳真詮”即《講義》遺稿,這在當?shù)氐奶珮O拳理論與實踐整理研究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響。陳鑫生活在舊中國從封建社會步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變革的時代,國弱民窮、內(nèi)外交困。1911年清王朝走向崩潰,中華民國建立。這一時間,受西方體育的影響,許多民間武術拳家開始走向社會、走進學校,并以新的體育工作者身份參加到大眾武術的推廣和普及活動中。由此也開始促進了中國傳統(tǒng)武術的大規(guī)模的技術“轉(zhuǎn)型”。受晚清和民國初期太極拳發(fā)展的影響,尤其是受清末迅速發(fā)展的楊派(氏)太極拳發(fā)展和永年拳家“李亦畬于1881年手抄武禹襄及王宗岳等《太極拳譜》”[4]等理論方面的影響,不少民間拳家開始進行與太極拳有關的資料整理和研究工作。20世紀20年代,陳鑫作為陳家溝拳家的代表人物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整理完成了《講義》這部在太極拳史上有重要價值的理論文獻。從陳鑫《講義》的創(chuàng)作思想和動機分析,既有基于當?shù)靥珮O拳普及的需要,也有從確立和宣傳陳家溝陳氏拳家在國內(nèi)太極拳發(fā)展中的突出歷史地位去考慮。

1.2 《圖說》的出版及其影響

1929年陳鑫去世四年后,因陳雪元和陳椿元等無法獲得《講義》遺稿,所以重新整理材料編輯成《陳氏太極拳圖說》四卷本于1933年由開封開明書局出版。兩年后陳鑫原著《講義》才由陳績甫編入其《陳氏太極拳匯宗》(簡稱《匯宗》)一書在南京出版。因此,圍繞陳鑫的遺著仿佛就出現(xiàn)了兩種不同書名、不同內(nèi)容和不同觀點的版本,即《圖說》版和《匯宗·講義》版。陳鑫遺著起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可完稿后的正式書名卻是出現(xiàn)在多年以后。陳鑫在《原序》中還只提“初創(chuàng)太極拳草稿于書于孟邑養(yǎng)蒙書館?!盵3]而到民國元年二月(1912年),岳運昌在為陳鑫著作出版以《陳英義先生傳》代《序》中首次提到《太極拳圖畫講義》,“哲嗣品三亦精拳法,著太極拳圖畫講義詳明,不惟有益身心且大有裨益國家?!盵3]可證實《太極拳圖畫講義》成名已早。任廷瑚、任佩珊在民國十年正月(1921年)為陳鑫書寫《太極拳·序》,再次提到“其哲嗣品三著有太極拳圖畫講義,理精法密細膩明透,極深研究?!盵3]據(jù)此陳鑫著作文稿連同書名已基本成熟。而1933年出版的《圖說》雖使用了陳鑫著(陳品三)的名義,但內(nèi)容和主要觀點,連同書名等都明顯做了改動,與原著《講義》區(qū)別甚為明顯。由于《圖說》在整理和編輯過程中受到陳子明和唐豪1932年提出的“陳王廷創(chuàng)太極拳說”的影響,所以重要觀點也存在附會和刪改。在以后的八十多年間,《圖說》能一直取代陳鑫原著《講義》而廣受推崇,其重要的原因正是依賴這一學說在國內(nèi)的“權威性”。但是研究發(fā)現(xiàn),“遺稿之爭”的背后隱藏著許多復雜的社會原因,包括學術觀點及著作版權的利益之爭。首先,《圖說》的編輯和整理者陳雪元和陳椿元是陳鑫的胞侄,而據(jù)傳陳椿元還是陳鑫過繼來的養(yǎng)子;《匯宗·講義》的編著者陳績甫與陳鑫有師生之義和輩分之別。但在陳鑫遺著的出版問題上似乎存在很嚴重的分歧,焦點是遺稿歸屬于誰,應該由誰負責出版。結果是《圖說》的出版在先,內(nèi)容卻不是陳鑫的原稿;《匯宗·講義》出版在后,內(nèi)容反倒是陳鑫《講義》的原稿;《圖說》使用的是陳鑫的真名,而遺稿《講義》卻是被收錄于《匯宗》編著者是陳績甫。表面上看,這樣兩部與“陳鑫”有關的著作,在八十多年時間里社會對此存在一些誤解想必也是很正常了。但是,如果有針對性地對其主要學術觀點進行必要的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圖說》歪曲和篡改陳鑫原著的一些事實和證據(jù)。因此,對于所謂的因陳鑫《講義》手稿“遺失”而重新整理出版《圖說》都只是一個“借口”而已。

1.3 《講義》與《圖說》存在的分歧

關于《圖說》由來,2003年,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再版《圖說》時才在陳東山的《序》中第一次做了解釋,《圖說》是在其“曾祖陳鑫《太極拳圖畫講義》的基礎上,經(jīng)后人整理、修訂,重新補寫而成”[5]而言稱從1921年開始就得“延熙公、品三公及福生季叔指示”習拳的陳績甫,在“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春就已經(jīng)“將長興公品三公遺著,揣之來京,刊印供世,俾陳氏數(shù)百年拳學,免致淹沒失傳耳?!盵3]以此看來,《圖說》與《講義》之間的地位和身份應該是比較明確了,但是對于兩者之間的內(nèi)容和觀點存在明顯的矛盾,即“陳王廷”是否是太極拳的創(chuàng)始人問題卻一直未有結論。很明顯陳鑫《講義》的觀點明顯不同于《圖說》,根據(jù)是陳鑫遺著《講義》中從未提到過“陳王廷”,也更談不上所謂“陳王廷創(chuàng)拳”。反而陳鑫在《太極拳論》一文中卻明確指出“我陳氏始祖諱卜在元時即為名手。及明初洪武鼎定自山西平陽洪洞遷河南懷慶溫邑即以拳藝傳之子孫?!盵3]的觀點,獨見陳鑫強調(diào)“元時陳卜”曾傳拳于子孫,而并未提到“陳卜”或者“陳王廷”創(chuàng)太極拳的問題?!秷D說》顯然背離了陳鑫的觀點,在資料和文獻上做了手腳。目的是附和唐豪和陳子明“陳王廷創(chuàng)太極拳說”,并借助陳鑫繼續(xù)制造虛假證據(jù)。實際上,在涉及陳家溝內(nèi)部的傳承關系上,陳家溝拳家之間歷來就存在分歧,當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家族利益上的糾紛和矛盾。稍加注意會發(fā)現(xiàn),陳東山在點校出版的《太極拳圖畫講義》中就指責《匯宗》編著者陳績甫,理由是將本該屬于“陳王廷”的《太極拳歌訣》和《太極拳總歌》、《太極拳十大要論》、《用武要言》等被冠名成“陳長興”著。可見這些家族內(nèi)部的復雜問題有時是很難通過文獻研究進行確認的。所以,始于上世紀30年代的陳鑫遺稿之爭實際牽連著許多陳氏拳家內(nèi)部一些事關不同利益的復雜問題,首要的當然還是太極拳“創(chuàng)始人”的源流問題。2003年陳東山在《陳氏太極拳圖說》再版《序》里談起當年陳鑫去世后,有人聲稱愿助其出版,遂將《太極拳圖畫講義》書稿攜至南京,然數(shù)年未果,后又稱書稿遺失。[5]所指就是陳績甫無疑。

2 《講義》的主要內(nèi)容及核心價值評價

2.1 《講義·序》不可忽視的重要文獻

在陳鑫遺稿的《講義》中,不僅包括了原書稿的正文,而且還包括陳鑫生前多位支持《講義》出版的好友所做的《序》。整理和收錄在《匯宗》本中的9篇《序》、1篇《跋》以及陳績甫本人的1篇《原序》和1篇載自《中州文獻輯志·義行傳》中的《陳仲甡傳》,共計12篇有價值的資料,真實地記錄了陳鑫及其著作的相關故事和編著過程,對研究晚清和民國時期太極拳的傳承與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如:陳鑫在《講義·原序》中提到“前清光緒三十四年初創(chuàng)太極拳草稿書于孟邑養(yǎng)蒙書館”,[3]又如:岳運昌于1911年即以“陳英義先生傳”為《序》,首次提到“品三亦精拳法,著太極拳圖畫講義,極詳明不惟有益身心且大有裨益國家。”[3]明確了陳鑫原著的《太極拳圖畫講義》書名。再如:杜嚴在其“序”中則明確提到陳鑫“集數(shù)十年之心得著太極拳真詮一書,己巳初夏策杖須鬢飄然,年已八十有一矣,以弁言?!盵3]證明了《講義》最終完稿的時間實際是1928年的初夏,即陳鑫逝世前的一年,而不應是有人提到的“1919年”。重要的還有如:李時燦依據(jù)《中州文獻輯·義行傳》中收錄《陳仲甡傳》為《序》強調(diào)陳家溝傳統(tǒng)拳法是與“明初陳卜精拳道”,[3]有關。遺憾的是這一觀點隨著1932年陳子明和唐豪在研究中提到的“陳王廷創(chuàng)太極拳說”就開始被顛倒了。1933年出版的《圖說》的主要錯誤就在于為了附和唐豪的觀點,將涉及陳家溝始祖“陳卜”改成創(chuàng)造太極拳的“陳王廷”,依據(jù)就是載自《中州文獻輯·義行傳》中的《陳仲甡傳》直接篡改成“清初有陳王廷者精拳法善,登封李際遇舉兵王廷往止之,失如雨下不能傷。以故陳氏世其學習之者眾。”[6]暴露出《圖說》編輯者有意篡改陳鑫原著觀點的真實意圖。顯然與陳鑫在《講義·太極拳論》中提到的“不知仿自何時?仿自何人?”[3]的觀點背道而馳。

2.2 陳鑫拳學思想的經(jīng)典——“纏絲法”

陳鑫拳學思想的主要精髓還主要反映在他的《太極拳初級目錄·下卷》中,即以探究拳術由來、拳術理論與技術方法等內(nèi)容,通過21篇拳論進行的相關論述,如:太極拳分段解、拳經(jīng)譜、太極拳發(fā)蒙、太極拳大用、太極拳規(guī)矩、太極拳體、太極拳用、學拳要訣、太極拳五言俚語、太極拳纏絲太極拳精圓圖、太極拳纏絲精方圖、太極圖、太極拳論、拳經(jīng)總論、拳經(jīng)、太極圖歌、困節(jié)歌、打死回生歌和拳打千遍不打自轉(zhuǎn)其歌等卷目。從理論上看,陳鑫在“纏絲勁”外延的意義上更重視和強調(diào)“纏絲勁”的技術特征和運動方法和規(guī)律,這應視為陳鑫遺著中最經(jīng)典的理論和貢獻。在《太極拳圖畫講義目錄·下卷》中,以《太極拳發(fā)蒙》、《太極拳五言俚語》兩篇文獻闡釋太極拳纏絲勁的文化內(nèi)涵及其與拳術的關系。他以《太極拳規(guī)矩》中的“身”、“心”、“理”、“氣”、“意”、“志”、“情”、“景”、“神”等闡釋了拳術練習中的整體觀,即“拳之一藝雖云小道然未始不可即小以見大蓋以理之無二故也”的拳術思想;而《太極拳分段解》一文則突出強調(diào)太極拳與太極文化的理論關系與淵源,“太極拳者實本太極之理,自然而然者。借官骸以呈其象,有非人力所能為者。圣賢以此理實行與人倫日用之間,拳家以此理實運于耳目手足之際?!盵3]說明太極拳只是借助于太極文化存在的一種拳術運動實踐活動,而“太極”則是影響“天地間的人倫之道和拳學之道”的重要原理。陳鑫通過《講義》論述太極哲理與拳術方法,試圖建立了一種文化與太極拳術結合的具體表現(xiàn)方式就定名為了“纏絲勁”,在他看來,就是拳法中的“螺旋”式運動法則。陳鑫《講義》是迄今發(fā)現(xiàn)在拳術著作中最早提出陳氏拳法“纏絲勁”概念的文獻。他不僅提出“太極拳仿河圖作纏絲精圓圖,河圖為纏絲精之祖”的理論,同時用《太極拳纏絲精圓圖》和《太極拳纏絲精方圖》來詮釋和比喻太極拳螺旋勁的方式和特征,顯示出作者在理論與實踐的融會貫通方面的獨特造詣。他深刻的解釋“太極拳纏法也,纏法如螺絲形運與肌膚之上。平時運動恒用此精,故與人交手自然此精行乎肌膚之上。而不自知非久于其道不能也。其法有進纏、退纏、左纏右纏、上纏下纏、里纏外纏、順纏逆纏、大纏小纏。而非以中氣行乎其間,即引即今皆陰陽互為其根之理也,”[3]以此明確陳氏太極拳的技術特點和精髓。

2.3 陳鑫的“拳易觀”一種帶有明顯缺憾的學說

在《講義》的《上卷》中陳鑫借以明代理學家來知德(1525~1604,字矣鮮,號瞿塘)《周易集注》中的易學知識來說明“拳易”之間的文化關系,并將“輔十二地支人神逐日所在歌”13篇和“萊瞿唐先生圓圖”等7幅圖作為主要材料和內(nèi)容編入其著作中,以對太極拳與周易的關系進行梳理和概述。促進“太極”和“氣”、“動靜”和“陰陽”等理論與拳法之間的融合。不足的是由于缺乏從拳法的技術動作原理上進行比較深入的分析,因而使該理論只是停留于純理論性的說教上,而忽視與拳法技術實踐方面的結合?;仡櫱宄┠晡覈_始建立新的國家教育體制的歷史可以發(fā)現(xiàn),1911年留法歸來的許禹生在北平成立“北平體育社”,努力推動西方體育教育在中國的傳播,同時也試將傳統(tǒng)武術納入學校教學中,在國內(nèi)有一定的引導作用。期間也曾聘請當時北平拳家楊澄甫、孫祿堂和吳鑒泉等為教授,對指導太極拳走進學校教學有實踐意義。而作為鄉(xiāng)村拳家的陳鑫也基于對傳統(tǒng)文化與拳術關系上的理解,在拳法教學實踐中通過編著的《講義》《初集上卷》中直接引述古代易學大家來知德的思想來闡釋太極拳與“易”的關系,表現(xiàn)出對中國傳統(tǒng)周易文化思想的強烈認同感。他在《古太極圖說》一節(jié)中以“易”的陰陽理論解釋“拳”的運動,即“所謂一陰一陽之道生生之易。陰陽不測之神焉,惟于此圖反求之身(運動亦宜反求)而洞徹無疑焉,則知吾身即天地而上下同流萬物一體(拳豈外此)”[3]說明“陰陽”變化與人體運動之間存在規(guī)律性的法則,并試圖從根源上推解其中的道理,但或許還不夠深入。以拳法與“古太極圖”的關系為例,陳鑫強調(diào)“道必至善,而完善皆從此出,……,是故天地之造化其消息盈虛本無方體,無窮盡,不可得而圖也。(理本無二,故拳莫能外之)”卻沒有借此將太極拳的運動做更深刻的分析,而只是停留于“故拳莫能外之”的表面。由于在“拳易”和“拳圖”關系上缺少新的突破,也使得整個陳鑫遺著在文化與拳法這些重點章節(jié)內(nèi)容上顯得十分薄弱,甚至有些牽強。又如:陳鑫在《先天六十四卦圓圖解》中就“一動一靜一順一逆(運動之道純是如此),昭陰陽之象是可得而圖者也?!盵3]說明人體運動與“六十四卦”存在表象和文化意義,但又缺乏足夠?qū)μ珮O拳術的動、靜、順、逆等具體動作進行必要的分析和說明,使人難解其意。再如,陳鑫“拳易”理論中最具代表性的觀點是對“氣”的解釋。他在《三才圖說》一節(jié)中反復強調(diào)“氣”在拳術練習中的作用,以“氣者神之宅也,體者氣之宅也?!蝗艘泽w為宅,以氣為質(zhì),以神為神,而以理宰乎氣體而神乎。其神本至靈也,人能靈(順其自然)乎其靈,則周身運動自無不靈矣”[3]明確“氣、神、體”三者之間的關系,并重在強調(diào)“氣”的基礎作用,但也只是停留于理論而缺乏練氣的方法和實踐??v觀陳鑫《講義》對“拳易”關系的總結,它的核心明顯在強調(diào)“以象為本、無象則無理”的概念,即拳勢與周易圖示的形象比較,以借助“萊瞿唐先生圓圖”、“伏羲六十四卦圓圖”和“伏羲八卦方位圖”等圖象達到彰顯“拳與易”之“和”的目的。把握的角度十分精彩,可惜解釋和說明還似乎不夠深入。這也是這一章節(jié)不能夠被讀者和拳家廣泛認可和接納的一個原因。但也必須承認,陳鑫在易經(jīng)與太極拳關系問題有如此的結合,已經(jīng)突破之前太極拳有術少理的尷尬,以自身體育之術向更深刻的技術原理和思想內(nèi)涵等研究邁進了一大步。事實上關于拳與易的資料整理和思想研究在他區(qū)區(qū)六七萬字的《講義》中占去了不小的篇幅,足顯他對拳術文化知識的重視。

2.4 《講義》的核心內(nèi)容——“十三勢”教學法

陳鑫《講義》最重要的理論是確立并提出了比較獨特的“十三勢”(實際十二勢)教學法,即運用分動講解來對十二勢典型動作進行教學理論和實踐上的說明。陳鑫在《太極拳圖畫講義·初集·下卷》卷二、卷三和卷四將拳術套路中的63個動作分為三大部分和十三個小節(jié)。其《卷二》包括:第一節(jié)“首勢”金剛搗錐稱為;第二節(jié)懶扎衣、單鞭、金剛搗錐等三勢;第三節(jié)白鵝亮翅、摟膝拗步;第四節(jié)初收、斜行拗步為;第五節(jié)再收、前趟坳步;《卷三》包括:第六節(jié)庇身錘、演手錘肘底看拳、倒卷紅、白鵝亮翅、摟膝拗步為;第七節(jié)閃通背演手錘懶擦衣單鞭等為;第八節(jié)云手、高探馬、右插腳、左插腳、中單鞭蹬跟下演手捶;第九節(jié)被列于《卷四》中的前招后招野馬分鬃等七勢為;第十節(jié)中云手、擺腳等;第十一節(jié)云手、高探馬、十字腳、指襠捶、青龍出水、單鞭;第十二節(jié)鋪地雞等三勢;第十三節(jié)擺腳、當頭炮等,合計63勢,名曰“十三節(jié)”。但是實際情況卻只是以《卷二》的“十二勢”動作,即十三節(jié)的前“五節(jié)”動作的分別概述和說明,凸顯陳鑫對拳法“十三勢”分類的原則和思路。很明顯,陳鑫在《太極拳圖畫講義·初集·卷二》中所指的“十三勢”,實際只有“十二勢”。陳鑫解釋第十三勢是參考農(nóng)歷“閏月”的說法,即以“12+1”來界定“十三勢”,其理論不免略顯主觀和粗糙。陳鑫筆下的“十三勢”其實只是金剛搗錐、懶扎衣、單鞭、金剛搗錐、白鵝亮翅、摟膝拗步、初收、斜行拗步、再收、前趟坳步、演手錘和金剛搗錐等12個具體動作意義上的“十三勢”。太極拳理論家徐震就此曾在《太極拳考信錄》評價,陳氏舊抄本中“故以十三折代替十三勢,實為‘臆度之解’”[8]從時間上分析,陳鑫的“十三勢”的認識與說明明顯晚于楊、武兩派拳家提出的“十三勢”。不否認陳鑫《講義》中提到的“十三勢”有受到楊武兩家“十三勢”說的影響。陳鑫對“十三勢”的每勢動作進行的具體名、勢界定是其他拳家沒有的,如“金剛倒錐始以文象起端,當頭炮終以武象殿后。此文武起結為照應?!庇秩纭昂螢閼胁烈?,左肱屈住,手叉住腰,摩擦其衣故名象形也”[3]陳鑫的這種依拳勢動作形態(tài)進行界定的方法與楊、武兩派拳家提出的“八卦五行”和“十三”的太極拳概念明顯不同。從某種意義上表明了陳鑫所具備的文化素養(yǎng)和拳法實踐與楊武拳家還是存在明顯的差別。在《講義·初集·卷二》每一勢教學都配有圖示說明,“圖文并茂”形象生動。不僅豐富了動作的教學方法,也大大提升了拳法技術教學的直觀效果。同時又以動作定義、節(jié)解、圖示、引蒙、'精、手身運行圖、取象和七言俚語等方式對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詳細講解和要求,使之拳術教學的特點更加突出,方法更有創(chuàng)意。陳鑫作為一個清末和民國初期的民間拳家在太極拳教學中制訂、安排如此詳盡的教學方案和實施步驟,體現(xiàn)了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也是難能可貴的。具體包括,一是利用“節(jié)解”法對動作技術的細節(jié)進行有層次的分析和說明;二是使用“引蒙”法,對拳法的招式變化和技擊特點來講解拳術變化的規(guī)律;三是以“'精”法,對動作技法進行結構和內(nèi)外關系上的分析;四是利用“取象”法,結合動作姿態(tài)進行形象化的說明和概述;五是以“總論發(fā)明”在拳法技術的文化內(nèi)涵和動作要點上進行詮釋;六是通過“七言俚語”的形式用通俗語言文字進行形象地描述等等,都體現(xiàn)出了極具經(jīng)典意義的教學范式。從這一意義上講,陳鑫的確還是一位極其卓越的太極拳教育家,其對后來的太極拳教學實踐與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尤其是對陳氏太極拳教學和理論研究有著直接的影響。

3 《圖說》出版對陳鑫及其學術思想的“傷害”

3.1 《圖說》的創(chuàng)作背景與思想根源

大量的資料證明1933年出版的《圖說》,實際只是陳鑫所著《太極拳圖畫講義》之外,由他人重新搜集和整理資料,并多人參與增補、修訂的一本替代本。關于當年《圖說》編輯、出版的背景,陳東山重點談到一個事實,即“經(jīng)陳氏太極拳名家陳子明推薦時任中央國術館總編的拳界名宿、被譽為武林史拓荒者的唐豪(范生)對此極為關切曾三下陳家溝收集史料,考證源流,并邀有關方面兩次開會協(xié)商盡力幫助出版?!盵7]以此看來,陳子明和唐豪與《圖說》創(chuàng)作和出版就存在某種直接的關系,具體而言就是與唐、陳兩位提出的“陳王廷創(chuàng)太極拳”說有關。這也正是當年《圖說》為何要脫離陳鑫原著,而另起“爐灶”的一個疑點。唐豪在1957年發(fā)表的《提出證據(jù)來談談太極拳源流》一文中暗中提到《圖說》與陳鑫原著的區(qū)別。他以“我認為三十八年前陳鑫附會的陳卜和陳家溝太極拳外傳以后附會的張三豐,同樣是不足憑信的?!盵9]申明“陳卜創(chuàng)拳論”才是陳鑫原著的觀點,并且與楊家提倡的“道士張三豐創(chuàng)拳說”連同一起進行了批判?;仡欀疤坪涝?932年的《太極拳源流考》一文中雖然一字不提陳鑫的遺著《講義》,但也映射“言陳之發(fā)明太極拳者始于道光以后人陳品三(陳鑫)”的觀點,表明對陳鑫觀點所持的態(tài)度。照此說來,當年唐豪在陳子明協(xié)助下支持存在背離陳鑫原著的《圖說》出版,很難擺脫有縱容和默認《圖說》“造假”的嫌疑。不僅如此,《圖說》故意刪除本屬于陳鑫遺著中最為經(jīng)典的一篇《太極拳論》,有意回避陳鑫對“太極拳源流”問題的評價就更暴露出了《圖說》有意要歪曲和篡改陳鑫著作觀點的一個真實意圖。凡此種種在《圖說》中出現(xiàn)的類似“移花接木”式做法極為普遍,如將李時燦當年為陳鑫遺著出版做的《序》中以“中州文獻輯采《溫邑陳氏家乘》中的《陳仲甡傳》”中“陳王廷”直接替換成“陳卜”就是明顯一例。

3.2 《圖說》——一部被夸大的偽經(jīng)典

客觀地講,《圖說》能夠作為“陳鑫”著作堂而皇之出版,并在社會上產(chǎn)生如此重要的“學術”影響,背后有著深層的原因。一方面得益于陳鑫的名譽及地位,另一方面與唐豪當時進行的太極拳源流研究有直接關系。就《圖說》的文獻價值看,它是決不能作為陳鑫遺著出現(xiàn)的。理由之一是“書名造假”。陳鑫逝世4年之后,編輯、策劃者的陳雪元和陳椿元等擅自以陳鑫的名義出版了名為《陳氏太極拳圖說》的二十多萬字的四冊線狀版圖書。其中也使用了早前杜嚴曾為陳鑫遺著出版所作的一篇《太極拳圖畫講義·序》,只是首先將原序名改成《陳氏太極拳圖說·序》,其次是將序中的“太極拳真詮”改成了“陳氏太極拳圖說”即以“品三陳先生英義哲嗣,夙精拳術又深學理,積數(shù)十年之心得著太極拳圖說?!盵6]為證。理由之二是《圖說》雖然也是四卷本,包括卷首和卷一、卷二和卷三,但實際文字內(nèi)容大大超過原著《講義》,僅字數(shù)就多出原著五、六倍;內(nèi)容繁雜,結構也較之零亂許多。除此之外還又增加了附錄,整體上與原著極不吻合。書寫水平明顯不如原著精煉和精彩;附會內(nèi)容很多,明顯與原著思想不符,甚至出現(xiàn)南轅北轍,相互矛盾的情況。尤其是《首卷》存在嚴重的抄襲現(xiàn)象,且都未加注明。除《卷首》中的《太極拳內(nèi)精圓圖》、《太極拳外形方圖》、《太極拳纏絲圖》、《人身纏絲正面圖》和《人身纏絲背面圖》之外,另有37個原圖和注釋照搬了明代理學家來知德(1526~1604)撰寫的《周易集注》。[10]可以清楚說明的有多處屬于《圖說》擅自的“增補”和“刪減”。一是在《圖說·卷首》中僅收錄了李時燦、杜嚴和陳鑫原序等三篇《序》,而且對其中的有些文字還進行了改動。二是在《卷首》部分實際刊出“拳論”17篇,易理知識53篇,共70篇。而與原著《講義》的“拳論”21篇,拳易知識15篇,總共36篇差別很大,內(nèi)容也多有不同。三是在《圖說·卷一》、《圖說·卷二》和《圖說·卷三》中的64拳勢動作教學實踐部分,打亂了陳鑫原著“十三勢”教學法的慣例,變成單個動作說明。而與原著《講義》的“三節(jié)”66動作(實際是64勢動作)具體劃分為“三個部分”和具體的12個拳勢教學差別明顯。也未對陳鑫典型的“12+1(閏月)”的太極拳“十三勢”概念進行說明。四是缺乏嚴格按照原著《講義》十二勢教學法中的“節(jié)解”、“引蒙”、“'精”、“總論發(fā)明”、“取象”和“七言俚語”的順序進行注釋和說明,而是在全套64個拳勢講解中任意選擇使用,如,第一勢“金剛倒錐”,只選擇了“總論”和“取象”,第二“勢懶扎衣”,僅選擇了“取象”、“四言俚語”和“七言俚語”,第三勢“單鞭”,則更例外選取了“單鞭七言俚語”、“長短句俚語”和“單鞭取象”,凡此種種不僅使用條目不清晰,內(nèi)容不規(guī)范,順序也極其混亂。五是對陳鑫有關拳術源流的論述采取篡改甚至直接刪除的辦法,如被認為應該是陳鑫原著最為重要的《太極拳論》就始終被刪除,并且從不做任何評價。以上這種顯而易見的錯誤和差距都注定《圖說》在文獻價值和學術思想等方面均無法與陳鑫原著《講義》相提并論。相反,在卷首部分的“周易”知識文章卻增加到66篇文章,如:太極生兩儀四象八卦圖說、八卦相合數(shù)圖說、先天八卦動靜圖說、先天八卦圓圖說、八卦生六十四卦陽儀橫圖、八卦生六十四卦陰儀橫圖、八卦變六十四卦圖說、六十四卦相錯圖、八宮尾卦正錯互綜圖、序卦正綜圖等等毫不相干的內(nèi)容大大超過原著《講義》,故弄虛玄,無形中為認識和研究陳鑫的拳學思想設置了障礙。最為明顯的是《圖說》內(nèi)容和質(zhì)量更難與原著相比。以“十二個典型拳勢”個別定義的表述為例,陳鑫原著《講義》以“何謂金剛倒錐,金剛神明修煉之精如金如剛,其手所持者降魔杵也。人右手捋拳如杵之形,左手屈如臼之形。右手落左腕中如杵搗錐,象形也?!盵3]用62個漢字就對“金剛倒錐”進行了高度的概括,言簡意賅,極易理解。而比較《圖說》的定義“何謂金剛倒錐,金剛神明剛?cè)缇穑贌拡远謭?,其手所持者降魔杵也。倒臼者,如谷之在臼以杵搗之,右手將捶如降魔杵,左手微屈如臼,即取其堅剛沉重,又取兩手收在一處,以護其心故名。修煉之精如金如剛,其手所持者降魔杵也。人右手捋拳如杵之形,左手屈如臼之形。右手落左腕中如杵搗錐,象形也?!盵6]超過原著140多個文字,而且表達不清,令人費解。而問題最為嚴重則出在了《卷四·附錄》中,以另外增補《陳氏家乘》、《陳英義公傳》、《陳仲甡傳》、《陳品三墓志》、《跋》、《后敘》及《杜育萬述蔣發(fā)受山西師傳歌訣》等七篇文章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編輯和整理者在此花費了大量心思。首先通過《圖說》在太極拳歷史觀問題上背離原著,將本不屬于陳鑫原著的《陳氏家乘》等文章強加在陳鑫名下實屬不妥。其次是通過增補“陳王廷”及其遺詩《長短句》為“陳王廷創(chuàng)太極拳說”提供新的證據(jù)。近年來隨著對陸續(xù)出版的《圖說》的研究發(fā)現(xiàn),除1986年上海書店影印出版的影印版《圖說》基本保持了1933年《圖說》[11]原版格式和內(nèi)容以外,之后出版的包括2003年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版、2012年第三版及其珍藏版在內(nèi)的各個版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任意增補和刪改的問題,不僅破壞了文獻,損害了陳鑫及其著作的聲譽,也增加了陳鑫拳學思想研究的困難,并且嚴重地誤導和干擾讀者的學習和思考。當代的《圖說》編輯者和出版者對此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也許這些才真正是《圖說》存在的“硬傷”,也是學界必須加以揭露和抵制的理由。

3.3 一部“改頭換面”的偽《講義》再添“新亂”

2009年,由陳東山點校、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陳鑫品三著”《太極拳圖畫講義》無疑又成為當今陳鑫遺著造假的又一典型,也是陳鑫及其學術思想研究新的“攪局者”。從整體上看,這本看是原著《講義》之名,實際內(nèi)容卻完全照搬《圖說》。有些觀點表面改動后似乎接近了陳鑫《講義》原著,但其中主要觀點還是與《圖說》別無二致,其目的不言而喻,仍不愿放棄原來的太極拳源流觀。曾經(jīng)被《圖說》篡改成“陳王廷創(chuàng)拳”等內(nèi)容和觀點都依然出現(xiàn)在這部偽《講義》中。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該《講義》還增補《附錄·陳王廷拳經(jīng)總歌》繼續(xù)為“陳王廷創(chuàng)拳說”編造新的“證據(jù)”。其實就在這本《講義》一篇《序》中,趙乾杰明確承認1935年陳績甫收錄在其編著的《匯宗》中的《太極拳圖畫講義》才是陳鑫的原著。他以“可喜的是,《圖說》付梓二年后,被稱“遺失”的《太極拳圖畫講義》文稿,與一九三五年重現(xiàn)于世?!盵1]深感慶幸??捎謱@部偽《講義》做出了輕描淡寫的處理,既承認與原著的觀點有些不同,但又認為“這些不同之處,并無矛盾,只是論述角度、敘述詳略程度、行文的語言風格不同而已。如能合而習之,只會相得益彰,對太極拳博大精深之理的理解起到促進作用?!盵1]這種自欺欺人的做法顯然是想掩蓋造假的事實繼續(xù)誤導讀者。其次是這本新出的偽《講義》有意回避《圖說》中存在的許多明顯錯誤和漏洞。用類似“偷梁換柱”式的做法試圖使“假”變的更“真”、使偽《講義》能取代原著,從而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比如在《講義·自序》和附錄《陳仲甡傳》的內(nèi)容中就以“陳王廷”替換原著中的“陳卜”;將杜嚴《序》名重新改換成了《太極拳圖畫講義·序》;將原有的“太極拳圖說”也重新變換成了《太極拳真詮》;把曾編入《圖說》的郭玉山《序》中的“太極拳圖說”改換成原著名《太極拳圖畫講義》等等,但又不做解釋和說明,仍堅持以“不但可遂曾祖生前未遂之志,告慰曾祖在天之靈,又為太極拳研究者提供一份有價值的資料?!盵1]繼續(xù)誤導讀者。但這本偽《講義》重蹈《圖說》的覆轍,也從另一個方面進一步暴露了《圖說》存在的問題,也算是產(chǎn)生一些積極的作用。

4 結束語

陳鑫通過《講義》這部太極拳經(jīng)典著作詳細地解讀了溫縣陳家溝及周邊流傳許久的傳統(tǒng)拳法的歷史由來及技術原理,為太極拳的繼承和發(fā)展提供了珍貴的理論和實踐參考。但由于《圖說》的出版而導致學界長期以來對陳鑫及其學術思想的曲解,甚至借陳鑫之名宣傳和推行一些虛假的學說,明顯違背了陳鑫的遺愿和本意。在一定程度上,也對陳鑫名譽和著作理論思想造成相當程度的損害。通過對陳鑫《講義》原著的拳學思想,以及與《圖說》和偽《講義》的比較研究,有利于全面澄清長期以來受《圖說》的干擾而使陳鑫的拳學思想和觀點屢屢被篡改和歪曲的事實,也有助于徹底地糾正學界在陳鑫及其拳學思想研究中存在的種種偏見。

[1]陳鑫品三.太極拳圖畫講義[M].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5,7,1,4.

[2]陳子明.陳氏世傳太極拳術[M].上海:中國武術學會,1932.72.

[3]陳績甫.陳氏太極拳匯宗·太極圖畫講義·序[M].北京:北京中華書店(影印本),1988.1,9,8,18,53,15,9,13,53,36,33,13,16,17,60.

[4]李亦畬.廉讓堂太極拳譜[M].香港:長城書社出版公司.1993,15.

[5]永年縣地方志編篡委員會.永年縣志[M].北京,中華書局,2002.864.

[6]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珍藏原版)[M].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3.

[7]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M].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2.

[8]徐震.太極拳考信錄[M].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38,6.

[9]唐豪.提出證據(jù)來談談太極拳源流[J].體育文叢,1957(4):15.

[10]來知德.來翟唐先生日錄十三卷(一).文淵閣四庫全書,經(jīng)部第三十二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658.

[11]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影印版)[M].上海:上海書店,1986.425.

[責任編輯:江雪]

Learning about Chen Xin Taijiquan Research

ZHANG Zhi-yo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China)

The Taijiquan Drawing Handouts, finished by chen xin before his death,was included in the book of Chen Taijiquan Tntegration, which was published in 1935 when Chen Xin had been died for six years. Nowadays, there are few scholars concerned with the theoretical and academic value of the Taijiquan Drawing Handouts. But the Illustrated Treatment of The Chen Style Taijiquan , was consolidated、 revisionary、repaired by Chen Chunyuan,etc and was published with the name of Chen Xin in 1933, which was regarded as a classic book for the history of Chen Style Taijiqun all the time. Research found that,The Taijiquan Drawing Handouts is more objectively presented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and the technical features of the chen style Taijiquan of Chenjiagou in the Late of Q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o it truly represents the Chen Xin's basic academic ideas. On account of some farfetched analogy and fabricated materials, there is a huge gap between the illustrated treatment of Chen style Tajquan and the Tajiquan Dracving Handouts.

Wushu; Chen Xin; Tai Chi; Tai Chi Drawing Handouts

2016-06-15

張志勇(1958-),男,河南安陽人, 教授,主要從事武術理論與方法,太極拳理論研究。

G852.11

A

1671-5330(2016)05-0012-08

猜你喜歡
陳鑫講義陳氏
陳氏太極拳:拳小,藝精
論陳普《“四書”講義》中的“為學”思想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DBD plasma reforming hydrocarbon blends
以道致君:程俱“經(jīng)筵講義”研究
民國《姜山陳氏新祠宗譜》述介
陳氏定瓷入選十大文化產(chǎn)業(yè)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品牌
好書推薦
陳氏清肺方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合并肺間質(zhì)病變的臨床療效
十八而志 初心講義
十八而志 初心講義
原阳县| 彩票| 武功县| 新源县| 开阳县| 巢湖市| 张家川| 漳平市| 达日县| 沾益县| 安新县| 娄底市| 金堂县| 迁安市| 巴彦县| 济源市| 临湘市| 汝城县| 临澧县| 广饶县| 闵行区| 孝义市| 延庆县| 湟中县| 临洮县| 上蔡县| 大宁县| 搜索| 永寿县| 鄱阳县| 巧家县| 长春市| 勐海县| 新巴尔虎左旗| 合水县| 平湖市| 盐源县| 额敏县| 塔城市| 凤翔县| 元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