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晉(1.麻省理工學院社會科技研究中心,美國波士頓02139; 2.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經濟發(fā)展研究中心,陜西西安710061)
稀缺二元性與制度價值論——后古典經濟學范式的理論架構
徐晉1,2
(1.麻省理工學院社會科技研究中心,美國波士頓02139; 2.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經濟發(fā)展研究中心,陜西西安710061)
摘要:本文給出了后古典經濟學的范式基礎,即稀缺二元性與制度價值論。稀缺二元性指出,從客體內部的相對關系而言,稀缺性表現(xiàn)為自然資源的相對稀缺與社會資源的絕對稀缺;從主客體對應關系而言,稀缺性表現(xiàn)為客體商品的相對稀缺與消費者主體可支配時間的絕對稀缺。制度價值論指出,制度是價值產生的源泉,勞動是價值形成的手段,效用是價值表現(xiàn)的形式。制度構建了結構化價值空間,決定了價值屬性、價值維度和度量方法。本文分析了制度輸出與價值掠奪的關系,指出貨幣非中性原理,以及貨幣信用的制度基礎。本文認為制度輸出與降維戰(zhàn)略是新興大國構建國際秩序與利益格局的重要手段,并通過滅失假定的思想實驗進行論證。作為例證,本文指出知識產權的本質是對他人財富的間接占有,是進行跨國價值掠奪的戰(zhàn)略工具。最后針對經濟改革的評測方法,提出了價值空間的外圍求和測度與多維容積測度。
關鍵詞:經濟學范式;稀缺二元性;制度價值論;降維戰(zhàn)略;滅失假定;知識產權
1.傳統(tǒng)稀缺性思想回顧與稀缺二元性的提出
絕對稀缺的代表者是Malthus,認為人口增長會加劇資源短缺[1]。相對稀缺的代表者為Ricardo,認為土地資源與自然資源總數固定的條件下,人口增長會導致經濟處于無效率狀態(tài),資本家和工人的收入都不會增加,只有地主會收到增加的地租[2]。Musgrave歸納出新古典經濟學三個核心假設就包括了資源稀缺性假設,即經濟資源相對于人類需求總是稀缺的[3]。其他關于稀缺性的研究主要有Barnett和Morse,提出關于環(huán)境資源稀缺性的理論[4],Lindert關注的重點從自然資源的稀缺轉移到教育等方面的稀缺[5],Meuris和Leana將稀缺的概念引入到組織行為層面[6],Huberman[7]與Tufekci[8]致力于注意力經濟在社會學方面的應用,并認為人們的注意力是稀缺資源。
古典經濟學與新古典經濟學主要針對資源的自然屬性進行直接分析,確定的是物與物的關系、物與人的關系,而忽視了商品本身的社會屬性。本人提出的后古典經濟學,在繼承新古典經濟學基本假設的前提下,做了進一步深化,提出了資源稀缺二元性:把資源的范圍從自然資源擴張到社會資源,不僅重視資源的自然屬性,更重視自然的社會屬性。重視資源或商品對于人與人關系的影響,以及在人與人關系中的社會定位與社會屬性,從而把稀缺性從自然領域拓展到社會領域。本文將從資源物之間的客體關系層面,以及消費主體與資源物客體的主客體關系層面,把稀缺二元性作為后古典經濟學基本范式進行深入探討。
2.勞動價值論、效用價值論思想回顧與制度價值論的提出
英國古典經濟學創(chuàng)始人Petty最早提出勞動價值論,他認為勞動是價值的源泉,提出商品價值由勞動時間所決定[9]。古典經濟學家Adam Smith最先區(qū)分了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使用價值表現(xiàn)為商品的效用,交換價值表現(xiàn)為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對其他種貨物的購買力,同時指出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提出“勞動是一切財富的源泉”[10]。在Adam Smith思想的基礎上,Ricardo進一步指出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就不可能有交換價值,并分析了商品價值決定于勞動時間的原理,指出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商品的價值與投入它們的勞動量成正比[2]。Marx對Adam Smith和Ricardo進行批判與繼承,提出“商品二因素”和“勞動二重性”學說,最終形成體系完整的勞動價值理論[11]。Marx還通過對價值形式和交換過程的研究,揭示了價值與使用價值的內在聯(lián)系。Samuelson分別研究了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條件下兩個部門的價值和價格問題[12]。
新古典經濟學則繼承并堅持效用價值論。Say在勞動、資本和土地三要素的基礎上建立了價值理論,認為效用是價值的基礎,價值取決于效用[13]。英國的Nicholas Barbon在《貿易論》中指出,一切物品的價值都來自其用途,無用之物便無價值[14]。英國的Bentham在《道德與立法原理引論》中,闡述了兩個原理:一是功利原理和最大幸福原理,二是自利選擇原理[15]。美國的Samuelson的顯示偏好理論主張從市場上消費者的實際選擇行為中總結出他們的偏好關系,研究價格變動的配置效應與福利效應[16]。意大利的Galiani最早提出主觀效用價值觀點的人之一,認為價值是物品同人的需求的比率,價值取決于交換當事人對商品效用的估價[17]。意大利的Pareto拋棄了基于效用基數論的效用函數,以無差異曲線表示之[18]。英國的Hicks在無差異曲線的基礎上,提出了偏好尺度的概念[19]。奧地利的Menger在《國民經濟學原理》一書中論述了價值是在人的欲望滿足上的顯現(xiàn)[20]。德國Gossen提出了人類滿足需求的三條定理:欲望或效用遞減,邊際效用相等,發(fā)現(xiàn)新享樂或擴充舊享樂[21]。英國的Jevons認為效用即是個人的幸福的增加[22]。英國的Marshall認為效用的衡量是就是實現(xiàn)欲望而付出的代價[23]。
概括而言,古典經濟學基本上以勞動價值論為范式前提,新古典經濟學基本上以效用價值論為范式前提。本人則提出將制度價值論作為后古典經濟學的范式前提,這是在古典與新古典經濟學思想基礎上提出的新范式。制度價值論指出制度是價值的源泉,而勞動是價值形成的手段,至于效用則是價值的表現(xiàn)形式,這里的制度包括自然制度與社會制度。這樣就從價值的源泉、手段與表現(xiàn)形式上,統(tǒng)一了制度價值論、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
后古典經濟學與離散主義哲學方法論的提出,是創(chuàng)建新經濟理論用以解釋新經濟現(xiàn)象的一種嘗試[24]。構建后古典經濟學的基本范式,則是建立新學科體系的邏輯基礎[25]。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稀缺二元性與制度價值論進行分析與解讀:首先,論述了稀缺二元性的基本內涵,指出相對稀缺與絕對稀缺的辯證關系;其次,論述了制度價值論,指出制度是價值的源泉,分析了制度價值論與稀缺二元性的內在邏輯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對勞動、產品和技術進行了一般性論述;接著對價值空間、價值維度與經濟安全進行了論述;隨后分析了制度輸出與價值掠奪的內在關系,通過滅失假定進行了思想實驗,并指出貨幣非中性,以及貨幣的制度信用基礎;作為案例,研究了知識產權制度,指出其本質在于對他人財富的間接占有,其戰(zhàn)略意義在于可以作為跨國價值掠奪的工具;最后定義了外圍求和測度與多維容積測度,指出多維容積測度應該是經濟改革的評測標準。
資源的稀缺性是經濟學研究的起點,如何在稀缺條件下實現(xiàn)資源的有效配置就成為經濟學的根本任務。對稀缺性本身的考察與批判,則是后古典經濟學首先要確定的問題。
1.基于客體之間:自然資源的相對稀缺與社會資源的絕對稀缺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對稀缺資源的認定也往往和資源以及技術制約相關。簡單地說,在經濟生活中能夠表現(xiàn)為滿足人們需要的要素或條件我們統(tǒng)稱為資源。這種資源的確定,一方面與人的基本需求相關,比如生存與安全的需要,另外一方面也與人的更高層次的社會需求相關,比如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然而無論是古典經濟學,還是新古典經濟學,往往把資源的自然物質屬性看成第一屬性,也往往因此而更重視物質性資源。在后古典經濟學中,則充分重視了資源的社會屬性,把資源區(qū)分為物質資源與社會資源,同時把資源的屬性區(qū)分為自然物質屬性和社會屬性。因此,對應的就有以下命題:
命題2.1:資源稀缺性應該被區(qū)分為兩大類型,即物質性資源稀缺與社會性資源稀缺。
基于以上區(qū)分,本文把稀缺性分為兩種屬性,即自然屬性所對應的相對稀缺性與社會屬性所對應的絕對稀缺性。本文認為,所有具有自然物質屬性的資源,包括技術資源,都是相對稀缺的,是可以讓所有人獲得絕對滿足的,因為自然資源是獲得性與非排他性的;但是作為具有社會屬性的資源,比如社會層級與社會地位,是絕對稀缺的,是不可能讓所有人獲得絕對滿足的,因為這是選拔性與排他性的資源。
命題2.2:物質性資源稀缺是相對稀缺,社會性資源稀缺是絕對稀缺。
定義2.1:稀缺二元性,指自然物質資源的相對稀缺與社會資源的絕對稀缺。
當面對的客體是物質資源時,人的自然欲望表面上是無限的,但是實際消費能力是有限的,而且人類全體的欲望都可以得到滿足并且迅速消減。當面對的客體是社會資源時,人的社會欲望表面上是也是無限的,同時實際獲取能力是有限的,但是人類群體的欲望不可能得到全部滿足的。
以上物質資源與社會資源在滿足人類欲望上的區(qū)別,來源于他們稀缺性的區(qū)別。本文給出以下命題:
命題2.3:物質資源是相對稀缺的,可以通過生產力的發(fā)展而絕對解決;社會資源是絕對稀缺的,只能通過社會逐步進化的方法選拔性解決。
命題2.4:由于社會資源絕對稀缺,而人類需求相對無限,因此社會資源不具備群體的可獲得性,所以對社會資源的消費與占有只能是選拔性的、排他性的。
簡單的例子:現(xiàn)代農業(yè)可以滿足所有人的食物需求,但是社會地位的供給卻不可能惠及眾人??梢越o每個人普選的機會,但是市長或者總統(tǒng)的職位不可能提供給每個人,否則就失去了設立市長或總統(tǒng)的意義。市長或者總統(tǒng)只有一個,這樣的社會地位就是典型的選拔性和排他性的社會資源。本文推導出以下命題:
命題2.5:社會資源的選拔性稀缺,導致社會產品與服務的選拔性淘汰。
既然物質資源可以相對滿足,對一種商品的消費產生的效用必然有一個極限值。在新古典經濟學的無差異曲線中,該種商品的消費量超過這個值之后,商品的替代將不再產生效用補償。對無差異曲線的修正,就是增加拐點形成效用滿足區(qū)。
2.基于主客體關系:商品生產相對稀缺與消費者可支配時間絕對稀缺
所謂主客體關系,就是人類主體與資源客體的關系,具體表現(xiàn)為消費者與商品之間的關系。古典經濟學的產生背景是農業(yè)與紡織業(yè)大生產,核心是農業(yè)與紡織業(yè),解決的是人類基本生存問題。新古典經濟學的產生背景是工業(yè)化大生產,核心是化工與裝備制造業(yè),解決的是人類發(fā)展空間問題。古典與新古典的研究范疇,都還是基于自然物質的消費與使用為主。消費者面對物質形態(tài)產品的消費,所受到的主要約束是預算的支出總量與支出方式。
后古典經濟學的產生背景是信息化社會大生產,核心是信息與文化,解決的是人類的自我價值實現(xiàn)問題。后古典的研究范疇,更多關注信息或文化產品的生產與消費。消費者所受到的主要約束不僅僅是財務約束,更多的是時間約束。和普通物質產品的不同在于,物質產品可以通過權屬變更的方法進行支配和占有,唯獨信息與文化產品,我們必須以生命時間的支付去體驗和占有。
定義2.2:在主客體相對關系層面上,稀缺二元性指商品生產的相對稀缺性與消費者可支配時間的絕對稀缺性。
我們使用facebook是為了更廣泛的結交朋友,同時節(jié)約我們社交時間;我們在電影院或者面對網絡影視平臺,為選擇電影而猶豫不決,不僅是因為價格,更多是因為我們的時間有限。我們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游戲,我們因為工作和生活娛樂等的需要使用不同的應用軟件,我們出行看導航儀,我們依賴大數據,我們做決策也要依賴電子計算機的分析,現(xiàn)在我們又寄生在云端。造成這些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我們的生命有限、時間有限,我們需要借助更多的技術手段。根本原因之二,在于這些電影、游戲、社交媒體等等,可以通過虛幻的手段滿足我們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精神需求。
精神產品不同于傳統(tǒng)意義上物質產品,因為精神產品生產可以接近零成本再生產,物質形態(tài)的稀缺性不明顯。對于可以零復制成本的軟件、電影等精神產品,新古典經濟學基于微分的邊際分析法已經不再適用,邊際分析法只適用于工業(yè)化機器大生產。本人提出了基于積分的分布積分分析法,可以很好地處理信息經濟時代的精神產品大生產所帶來的投入產出分析問題,具體參考《后古典經濟學原理》[25]。除了物質形態(tài)的生產成本之外,同樣要考慮消費者的消費成本。在生命時間有限時,精神商品的成功標準就在于對個人有限生命的抓取與消耗,人本身就成了商品的價值尺度。
命題2.6:精神產品與服務的消費方式,體現(xiàn)為對個體有限生命資源的占有、使用與管理。
哲學意義的價值概念——包括內涵與外延,其抽象性要高于經濟學意義的價值。本文所討論的價值,僅僅是經濟學意義上的世俗價值。
定義3.1:廣義價值是萬物之間的關系;自然價值表示人與物的自然關系;社會價值表示人與人的社會關系。
本文認為,社會關系的內核是制度關系,因此從制度關系的角度理解價值則是經濟價值。
定義3.2:經濟價值是制度關系的表現(xiàn)形式。
根據上文提出的稀缺二元性,可以把商品表現(xiàn)為自然資源特征的相對稀缺對應成自然價值,把商品表現(xiàn)為社會資源特征的絕對稀缺對應成社會價值,這樣本文把商品的價值分為自然價值與社會價值兩個方面,即:
定義3.3:商品價值為自然價值與社會價值之和。
古典經濟學主要堅持勞動價值論,認為價值由勞動創(chuàng)造;新古典經濟學對此提出反駁,提出效用價值論,認為沒有效用就沒有價值。本文認為,古典主義描述的是價值形成的過程與手段,新古典主義所描述的是價值的表達形式。價值由勞動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為效用。但是,產品的自然價值(無論是使用價值還是交換價值),由產品的自然屬性主導;產品的社會價值(包括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由產品的社會屬性確定。所有的價值尺度,來源于制度;所有的勞動指向,歸結于制度;所有的國際貿易,本質是制度對接。更一般地說,即便是自然價值,也是來源于自然界的物種進化等物競天擇的自然制度。
后古典主義者認為在勞動手段和效用表象之下是價值的本源,因此提出制度價值論:
定義3.4:制度價值論,是指制度是價值的源泉。
命題3.1:制度是價值的源泉,勞動是價值的手段,效用是價值的表象。
制度規(guī)定了稀缺序列,對空間的秩序構建,行成價值或信用。例如在當前信息技術背景下,應用軟件、電影電視、文學作品等精神產品,其價值依附手段已經不再是具體物質,這些產品完全是虛擬存在。并且這樣的產品在理論上供給可以零成本復制,無限供給。國家只能通過制度對虛擬產品進行形態(tài)與價值保護,依靠法律手段,避免無限復制,確保其稀缺性。
新古典經濟學在提出效用價值論用以反駁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時,用的經典案例是“鉆石與水”。鉆石與水相比誰更有價值,要看那個更有用,因此效用價值論強調是效用帶來價值,而不是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
在后古典經濟學看來,效用價值論關于效用和價值的論述在某種程度上是同義反復,而且也沒有觸及價值的本源。依然基于這個案例,完全可以驗證制度價值論:如果鉆石與水放在穿行在沙漠中的火車上,顯然鉆石比水有價值,因為消費者坐在火車上意味著他還是社會人,社會制度發(fā)生作用;如果完全隔離在社會制度之外,并且消費者在沙漠中時間足夠長,那么水比鉆石有價值,因為這時候消費者回歸為自然人,自然制度發(fā)生了作用。即便鉆石與水完全在處在社會制度中,由于存在通過技術層面對鉆石與水的等級劃分——以制度形式確定了具有社會稀缺性意義上的所謂差異化,那么鉆石與水的價值依然會發(fā)生變化。這就是制度確定的稀缺序列——顯然這種稀缺序列有時候僅僅是社會需求而不是科學需要,而效用與價值必然依附于稀缺序列。
命題3.2:制度規(guī)定稀缺序列和稀缺范式,賦予商品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
制度是價值的源泉,因此制定和完善制度,就是在確定和完善價值體系。良好的社會制度(包括產權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建立,包括管理機制與交易規(guī)則的制定,是釋放國民生產力和推動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手段。社會制度確定社會結構,也就是社會的有機化或者差異化。人類的所有勞動,都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滿足人類的自然需求,一個是滿足人類的社會需求。人類的社會需求,就是在制度確定的社會結構基礎上,追求更高層次的差異化。
命題3.3:制度確定社會結構,從而確定社會需求。
以上兩節(jié)對后古典經濟學兩個基本范式——稀缺二元性與制度價值論的內涵與外延進行了定義。范式的確定,意味著經濟學思想的基本出發(fā)點與思維導向的確定。
命題3.4:經濟學研究的思維導向,應該從物質空間為基礎的自然價值思維導向,轉向以社會空間為基礎的社會價值思維導向。
基于稀缺性二元性,本文認為勞動屬性同樣具有二元性:
命題4.1:勞動的屬性,應該分為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兩個部分。
自然屬性,是為了滿足人類的自然需求,衍生出自然價值;社會屬性,滿足人類的社會需求,衍生出社會價值。從農產品到工業(yè)產品,以及現(xiàn)在的信息產品到金融服務,產品價值逐漸以社會價值為主。人類在社會制度的安排下,依托所處的不同社會層級、從事的不同社會分工,從而賦予勞動不同的社會價值。
命題4.2:不同的社會分工,賦予勞動不同的社會價值。
本文認為,個體的勞動選擇與勞動測量受制于個體勞動的階層內部。人類勞動被賦予的社會價值,依據其社會屬性或社會層級的不同而不同。制度形成的個體社會屬性與社會層級屬于絕對稀缺的社會資源,引導層級勞動的選拔性競爭。
命題4.3:對勞動的度量,應當以所賦予的社會價值為主要依據,相同社會層級的度量標準無差別。
與勞動相關的,就是產品(或者商品),同樣具有二元性。
命題4.4:產品的屬性,應該分為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兩個部分,對應的是自然價值與社會價值。
對產品的社會化屬性進行界定,是后古典經濟學的重要研究前提。人類社會生產的發(fā)展歷程,表現(xiàn)為產品性質的變化歷程。本文給出產品社會化屬性的宏觀定義:
定義4.1:產品的社會化屬性R = S/(N + S),其中N表示產品的自然價值,S表示產品的社會價值。
顯然,經濟越發(fā)達,產品的社會化屬性越高。對小農經濟而言,農產品的自然價值固定,而社會價值基本等于零,因此R≈0。在工業(yè)經濟時代,本文為了簡單分析問題,假定自然價值等于社會價值。比如一臺普通汽車,既具有作為鋼鐵的自然價值,也具有用于代步工具的社會價值。假定作為鋼鐵的自然價值和作為代步功能工具的社會價值是相等的,這時候R≈0.5。在電子信息時代,作為軟件載體的塑料光盤的自然價值基本等于0,但是社會價值很高,代入方程可以得到R≈1。
命題4.5:農業(yè)經濟為R 0.0時代,工業(yè)經濟為R 0.5時代,信息經濟為R 1.0時代。
勞動創(chuàng)造的價值,必須依附于制度。制度代表了國家的發(fā)展階段,這種發(fā)展階段也可以由科學技術推動。制度和技術對社會發(fā)展的貢獻有時可以相互替代,這一點已經專文論述[24]。技術為人類服務,技術價值的相對稀缺要服務于制度價值的絕對稀缺。因此技術替代,也就是技術稀缺性相互抵消損耗,將導致技術進步的持續(xù)發(fā)展。以技術手段或管理模式,不斷提升自然物質或商品資源的相對稀缺性,去匹配社會資源的絕對稀缺,這個過程就是熊彼特所認為體現(xiàn)企業(yè)家精神的創(chuàng)造性毀滅。
命題4.6:稀缺性匹配原理,是指在社會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即以自然價值的相對稀缺去匹配社會價值的絕對稀缺的過程,表現(xiàn)為自然資源或技術的相對稀缺性的不斷創(chuàng)新與相互抵耗。
技術及其產品,不僅具有自然價值(滿足基本需求),同時具有社會價值(通過對技術與產品的消費,體現(xiàn)特定層次的社會存在)。在廣義層面上,對技術及其產品的消費,是通過底層社會價值組合滿足高層社會價值需求的一種替代方式。高層社會價值(例如政治家或者影星的公共話語特權),具有對底層社會價值的影響力甚至控制力。追求高層社會價值,是一種競爭式選拔性過程,不是自然價值的累積式獲得性過程。一旦稀缺性匱乏(技術及其產品的相對稀缺性降低),其高端社會價值的匹配性隨即喪失,將導致技術及其產品(代表底層社會價值組合方式)的淘汰。
命題4.7:價值匹配原理,是指高層社會價值可以通過技術及其產品(底層社會價值)的組合進行替代或交換。
價值匹配過程,是技術替代制度的一種表現(xiàn)。技術之間的選拔性競爭,將導致新技術(新的底層社會價值組合)取代舊技術(舊的底層社會價值組合),以新的稀缺性匹配(在滿足原有社會價值與自然價值的前提下)獲取高層社會價值(其絕對稀缺性由制度決定)。只有極度相對稀缺的自然物品(例如鉆石),才可以匹配絕對稀缺高層社會資源——這也許是人們喜歡用鉆石做婚戒的原因之一。
命題4.8:技術依附原理,是指由于價值的源泉在于制度,因此技術價值必須依附于社會價值。
后古典經濟學研究的是世俗價值,不是哲學意義上的抽象價值。下面以移動通信技術及其產品為例,解釋以上幾個命題。
本文以手機為例討論稀缺性匹配,諾基亞品牌的手機擁有99%的人類都永遠無法掌握的技術,顯然存在不可否認的稀缺性。但可惜的是,這樣的稀缺性是相對的,蘋果和三星很快在系統(tǒng)的開放程度上超越了諾基亞。結果,由于在稀缺性上受到了其他廠商的抵耗,諾基亞手機從占據全球70%的龐大份額,僅僅經過短短五年就在市場上銷聲匿跡。價值匹配原理一樣可以用手機舉證,雖然蘋果的兼容性甚至硬件性能不如安卓系統(tǒng)的三星手機,但由于蘋果手機代表了時尚潮流等社會價值,使得其銷售量一直領先。作為技術依附原理,可以舉例的就是手機程序員和高級廚師。直觀看來程序員的技術含量遠遠高于傳統(tǒng)的廚師技術,但是程序員的技術收入卻更多情況下比不上高級廚師。從服務對象來看,程序員編程技術依附的是比較低端意義的大眾社會價值,而高級廚藝技術所依附的是具有高端意義的高層社會價值。其他例子包括,中國從八十年代流行“的確良”化纖制品的衣服回歸到現(xiàn)在流行純棉制品的衣服,從過去講究工業(yè)化生產到現(xiàn)在追求私人訂制——凸顯了社會價值引領自然價值。
本人認為,理性即存在,價值即存在之間的關系。理性人有了存在意識才有了價值意識,社會存在是經濟存在的前提。價值作為效用的前提往往凝結了人類一般勞動,但唯有制度才能確定價值產生之源,也就是價值的測度空間。
命題5.1:理性即存在,價值即存在的關系。
定義5.1:價值空間:制度確定了價值的起點與邊界、屬性與方向、維度與層級、度量單位與計算方法,從而構成價值的測度空間。
制度體現(xiàn)人的社會存在,人類的發(fā)展過程就是不斷從自然存在追求社會存在的過程。社會制度安排是自我存在的前提,也受自我存在的影響。
定義5.2:價值維度,在哲學意義上是人或經濟體的自由度。
人們追求制度基礎上的社會價值,就是追求社會存在的真實性與有效性。
命題5.2:追求制度價值是人類的理性需求。
在任何環(huán)境下,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無論是利益集團、黨派內部、監(jiān)獄犯人之間,都會在局部群體內形成等級區(qū)分。這是對制度價值內在追求的顯性表現(xiàn)。
命題5.3:任何價值空間都必然隱含制度前提。
另外,制度確定的社會價值,直接影響人的基礎健康水平。追求制度價值的表現(xiàn)之一,就是各種交通工具的分級賣票。這種分級制度對消費者疲勞度程度的影響最為典型:當乘坐飛機旅游是高端消費時,飛行作為奢侈消費行為會讓消費者精神煥發(fā);而當乘坐飛機旅游變成普通消費時,即便飛機的安全度和舒適度比過去在技術上提高非常多,然而飛機座位的等級設置就很能影響消費者的生理健康,比如乘坐經濟艙的感覺就可能是令人不適。
命題5.4:制度價值影響人類的生理需求。
價值空間的重構,包括對上層社會稀缺資源的放開,也就是放松管制。放松管制既然構建了價值通道,也推動了社會稀缺性的再生。價值空間的新創(chuàng),一般是指價值維度的結構化提升,有時會與原價值空間產生資源分配沖突與價值替代沖突。價值空間的細分維度或特定維度的細分方向,可以通過市場自發(fā)形成,也可以政府引導以放松管制等方式形成。價值維度的豐富,拓展了人類生存的自然空間與社會空間。所謂價值維度,借用數學語言描述就是價值空間的正交基向量。當然可以在主要維度上細分出分數維度,具體理論本人將另文討論。
定義5.3:價值維度,在數學表現(xiàn)形式上是指價值空間的正交基向量。
發(fā)達國家對發(fā)展中國家有引導作用,也有壓制作用。針對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模式有很多分析與建議,最典型的是比較優(yōu)勢理論。古典或新古典主義所強調的比較優(yōu)勢,一般指存量價值空間的擴充,例如自然資源稟賦或勞動力稟賦。本文認為,發(fā)達國家對新價值空間或價值維度的創(chuàng)新,就相當于構建了一個新的秩序空間,從而有能力強制發(fā)展中國家停滯在低端價值空間。雖然可以容許發(fā)展中國家經濟達到絕對增長,但是在國際價值空間中必須相對落后。發(fā)達國家通過國際價值空間的秩序管理,賦予或強制發(fā)展中國家保留資源或勞動力等低端比較優(yōu)勢。
命題5.5:發(fā)達文明擁有更高價值維度。
命題5.6:通過制度與技術創(chuàng)新,可以維持價值空間特別是價值維度的比較優(yōu)勢,從而主導國際經濟秩序,強制乃至鎖定其他國家維持低端價值空間與低端比較優(yōu)勢。
顯然,通過擁有更高維度的價值空間,可以進一步擁有經濟的主導權和發(fā)展的引導權。反之,通過抑制其他國家的價值維度就可以限制其發(fā)展的價值空間,從而打壓對方經濟地位至低端維度的價值空間。作為任何一個國家,從經濟安全角度而言,必須預防因為經濟秩序控制、經濟攻擊或者不恰當地發(fā)展所謂的比較優(yōu)勢,導致自己成為低維價值空間的國際成員。這種對經濟維度的打壓,本文定義為降維攻擊。基于降維攻擊的戰(zhàn)略部署,稱為降維戰(zhàn)略。
定義5.4:降維戰(zhàn)略,是指綜合利用政治、經濟、文化或軍事手段,破壞對方國家經濟安全以促使其從當前價值空間塌縮或滅失至相對低維的價值空間,控制或誘導或鎖定對方國家在相對低維的價值空間附庸化發(fā)展。
當然有些國家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根據自身具體情況,主動降低自己的價值維度,采取跟隨國際社會或國際主要發(fā)達國家的依附式發(fā)展戰(zhàn)略。比如石油輸出國組織或者外蒙古地區(qū),則一般采取依附式發(fā)展戰(zhàn)略,將自己主動定位為低價值維度的資源輸出國。
一個國家的價值維度一旦降至低維價值空間,則會造成整體的國民心理自卑。這種價值維度的不平衡造成強大的心理自卑,發(fā)生在古代的歐洲面對盛唐、當代中國人面對歐美。現(xiàn)象之一就是部分中國經濟學工作者的科研顧慮,感覺只有在國際期刊發(fā)表英文文章才算做是學術,才被國際認可。這種顧慮,歸根溯源是中國經濟與發(fā)達國家經濟的維度差距。現(xiàn)象之二就是城鄉(xiāng)居民的心理差別,城里人喜歡農村的淳樸,農村人覺得城里人洋氣。這種心理落差產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城市生活的價值維度——或者說人的自由度,遠遠高于農村生活。
傳統(tǒng)意義上,古典與新古典主義等,一般在單一維度上研究經濟現(xiàn)象。在數學工具的使用上,傳統(tǒng)經濟學構建的數學模型大部分基于多項式函數,始終沒有提及空間函數的概念。本人在后古典經濟學中,則強調用空間的概念構建結構化數學模型,通過多種價值維度分析價值空間。這一點本文在后面予以繼續(xù)論述。
國際價值空間由國際制度或國際秩序所決定,發(fā)達國家對國際制度或國際秩序的主導權,最終表現(xiàn)為對國際價值空間的主導權。為了構建有利于自己的國際制度,發(fā)達國家依靠其擁有的高度文明或先進軍事力量,在其他國家武裝推銷或強行建立有利于自己的各種制度。被輸入國在獲得新的社會制度之后,短期內會因為制度先進而獲得價值維度的提升,或者因為制度替換獲得價值空間的重組,但長期看來無論是價值空間的提升還是價值空間的重組,都面臨制度輸出國利用制度優(yōu)勢、資本優(yōu)勢或軍事優(yōu)勢等對輸入國新增價值空間的掠奪。
制度輸出,有時候會依附于文化與民主。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輸出民主與西方文化,在事實上重構輸入國的價值空間,達到了對制度不發(fā)達國家的制度提升,或者達到了對不同體制國家的價值重組。發(fā)達資本主義的制度輸出往往帶著博愛的普世價值觀,但是對新增價值空間的分享卻是以逐利的資本主義為后盾。這種逐利的資本,在新增價值面前是不可能“民主”或“博愛”的,它們只會利用自己的資本優(yōu)勢盡可能地瓜分不發(fā)達國家的新增價值空間。
可以見到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對外強力推行西方民主制度,卻看不到它們對外強力推送市場分額,更看不到它們將民主與博愛應用于新增價值空間的分享——它們的分享方法就是剝削與掠奪。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國家獲得了所謂的西方民主,但是依然生活在混亂與困頓之中,比如伊拉克、烏克蘭。我們也可以看到為什么同為資本主義制度,很多國家卻停留在諸如“中等收入陷阱”等所謂的各種困境之中,比如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
這是因為價值空間的利益分割上,發(fā)達國家往往具有資本與管理優(yōu)勢,于是在制度輸出之后,對制度輸入國采取巧取豪奪的各種所謂合法手段,配以龐大軍事實力,獲得制度輸入國的新增制度價值。再配合降維戰(zhàn)略對發(fā)展中國家予以壓制,那么很多國家都無法走出低維價值空間。
這是西方輸出民主與文化的內在邏輯,也是作為新興大國應該采取的國家戰(zhàn)略。
定義6.1:制度輸出戰(zhàn)略,是指發(fā)達國家以文化與民主輸出為手段,對不發(fā)達國家進行制度輸出,依托新制度對輸入國價值空間進行構建與釋放,然后以軍事為主要后盾、資本為主要手段,對新增價值實行掠奪的行為。
命題6.1:文化安全直接關系國家的經濟安全,文化的擴張代表制度價值的擴張,影響新增價值空間的主導權,導致后期的價值紛爭。
回顧國際貿易歷史,就會對大國戰(zhàn)略有個比較直觀的認識。伴隨國際貿易發(fā)展史,往往是侵略與反侵略的斗爭史。從最初以物為核心的商品交換,發(fā)展成為制度層面的對接,比如侵略戰(zhàn)爭與不平等條約,或者革命輸出與民主輸出。其內在原因就是國家利益從作為商品的具體價值存在,發(fā)展為作為制度的價值空間。通過制度輸出或者革命輸出,輔以政治或軍事手段,在不同制度或落后制度地區(qū)創(chuàng)造脫離具體價值形式的、更為全面的價值空間,然后以資本優(yōu)勢或其他先動優(yōu)勢對新興價值空間進行掠奪,以獲得全面價值的回報,就形成了通行的大國戰(zhàn)略。
在制度價值論的范式前提下,貨幣發(fā)行、匯兌與國際支付手段等等,都是國際貿易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貨幣必然參與了價值空間的構建,形成價值空間的流動性要素,也是價值空間的測度手段與單位。而且,貨幣國際化也是制度輸出的重要手段。
命題6.2:在后古典經濟學框架下,貨幣是非中性的。
命題6.3:制度確定社會秩序,從而確定社會信用體系。
命題6.4:貨幣信用的基礎是制度信用。
根據稀缺二元性,本文可以得出如下命題:
命題6.5:國際物質資源是相對稀缺的,國際社會資源是絕對稀缺的。
命題6.6:維護國際價值空間,保證國際環(huán)境下的制度主導權,是發(fā)達國家控制國際稀缺社會資源的內在要求。
所謂維護國際環(huán)境的內在主導權,包括了對國際文化與國際輿論的控制,也包括國際基本政治制度與既得利益背景下經濟秩序的維護。
命題6.7:國際價值空間由國際制度所確定,包括國際價值空間的屬性、維度與測度。
任何對現(xiàn)有國際價值空間的重組或破壞,都會遭遇內外多方面阻力。很多經濟學家在考慮“布隆迪是否能超越瑞典”這類問題時,把發(fā)展中國家的失敗歸咎于發(fā)展模式的失敗。本文認為,失敗原因在表象上是技術問題,本質上是因為這樣的超越破壞了現(xiàn)有國際價值空間。這種破壞國際價值空間的發(fā)展目標,無論技術路線設計得如何完美,都會遭遇全方位的或明或暗的阻力。這種阻力,可能來自于發(fā)達國家的降維攻擊,也可能會來自同樣不發(fā)達國家的各種阻撓。因此,對于不發(fā)達國家,要根據自己的體量和歷史階段,要么采取低維度價值空間的依附式發(fā)展戰(zhàn)略,發(fā)展雖然慢,但是阻力小,即便失敗也損失小;要么采取高維度價值空間的抗壓式發(fā)展戰(zhàn)略,發(fā)展可能迅速,但是阻力大,一旦失敗也會損失巨大。
為了進一步論述上述命題,本文提出一種經濟學思維實驗,即滅失假定:
定義6.2:滅失假定,是指在假定特定經濟主體或客體不存在或者滅失的情況下,分析當前經濟主體或客體的行為路徑,或者分析當前理論的有效性的一種思維實驗。
重新回到“布隆迪能否超越瑞典”這個問題,如果所有經濟實力超過布隆迪的國家都因為各種原因不存在或者滅失了,那么問題就轉換為“布隆迪能否發(fā)展成為想象中的瑞典”。在滅失假定前提下,布隆迪將具備全球資源調配能力,具備國際話語主導權與國際價值空間的構建能力,是否成為瑞典那樣的發(fā)達國家不僅不再成為問題,而且速度更快、成效可能更明顯。
同樣,本文嘗試將滅失假定應用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所有國家。如果一切比它們發(fā)達的國家因為各種原因滅失,那么“中等收入”國家將變更為“發(fā)達高收入”國家。這些“發(fā)達高收入”國家將主導國際價值空間的構建,那么他們還會持續(xù)在“陷阱”中不能自拔么?之所以存在“中等收入陷阱”,是因為在當前國際宏觀制度下,新興國家往往處于國際制度價值空間的底層。任何期待破壞現(xiàn)有國際價值空間的努力,都會受到全面阻力。發(fā)展中國家很難取得國際稀缺社會資源,因此很難規(guī)避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
因此,將一個國家?guī)氚l(fā)達國家,實際上是追求國際化的社會價值——而這是絕對的稀缺的,不可調和的。過于依靠自身的比較優(yōu)勢,可能會導致發(fā)達國家對本國的強制降維,就像中國現(xiàn)在被稱為世界工廠一樣。如果發(fā)展中國家體量不是足夠大,大到可以在內部轉換比較優(yōu)勢,大到可以脫離國際構建內部價值空間,否則就只能在低端價值空間謀求國家的國際地位。因此,本文給出如下命題:
命題6.8:不發(fā)達國家可以通過結盟的形式,以制度聯(lián)合謀求制度對等,以龐大體量對外抗衡可能存在的降維攻擊,最終提升國際化的價值空間。
Grossman and Helpman認為對知識產權保護是為鼓勵知識創(chuàng)新,可以提高社會福利水平[26]。Gaisford and Richardson認為知識產權保護也可能允許壟斷性行為,減少知識創(chuàng)新散播,從而對經濟增長產生不利影響[27]。Furman,Porter and Stern通過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論證了知識產權保護的強化,是創(chuàng)新績效(以全球專利測量為例)的一個關鍵驅動因素[28]。但知識產權該如何保護,過弱和過強的保護顯然都是不合適的。知識產權保護政策需要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平衡點[29]。
研究知識產權制度對經濟增長的直接影響的文獻較少。Park選取了110個國家從1960年到1990年的數據,研究表明R&D、市場環(huán)境和國際一體化程度可以解釋各國知識產權保護強度的差異[30]。Maskus and Penubarti利用了99個國家的橫截面數據,發(fā)現(xiàn)知識產權保護與經濟發(fā)展水平不是線性關系那么簡單,當經濟從最貧窮的階段過渡到有一定技術模仿能力的中等收入階段時,專利保護的強度隨著經濟的增長而下降[31]。Gould and Gruben對79個國家進行研究,得出知識產權保護的強度與經濟增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但這個研究結果并沒有得到廣泛認可,通常認為是受到了因果關系的誤導[32]。
本文認為,以上研究直接地證明了在不同發(fā)展階段,知識產權制度對經濟發(fā)展的意義完全不一樣。知識產權更適用于發(fā)達國家,也就是社會價值生產占據主流的R 0.5工業(yè)經濟與R 1.0信息經濟時代的社會。在發(fā)達國家,專利保護可以有效地促進全要素生產率增長。顯然,“保護”這個概念成立的前提,必然是兩個對立面和一個暴力機關——權力持有人、權力施行對象(任何其他人,包括潛在的侵權者),以及權力的賦權機關。在國際層面上,權力的賦權機關就是國家(比如美國)或國際聯(lián)盟(日本構建的美日軍事聯(lián)盟)的國際軍事威懾力。發(fā)達國家一般依靠軍事威懾,確保與不發(fā)達國家的技術貿易處于優(yōu)勢地位。
命題7.1:知識產權是一種制度安排,通過國家暴力機關或國際軍事威懾力予以認可與保證。
由于專利技術為代表的知識產權等,往往和社會價值取向、社會發(fā)展方向相關。因此一旦資源持有人在社會價值取向或者社會發(fā)展方向上被剝奪了支配權,就相當于被剝奪了全部支配權,實際上就是被剝奪了財產權。因為對資源的任何處置,只要不是社會價值取向,將沒有任何實質意義。
命題7.2:知識產權代表了社會發(fā)展方向與社會價值取向。
命題7.3:如果在社會價值取向上失去了對私有財產的支配權,則等同于完全失去了對該項財產的支配權。
這樣,將得出以下重要結論,該結論由本人在《后古典經濟學原理》一書中的相關章節(jié)[25]中做過分析與探討[24]:
命題7.4:知識產權的本質,是通過對他人或其他國家資源的間接占有,全部或者部分地剝奪了他人或其他國家對自身資源的支配權。
簡單地說,就是:
命題7.5:知識產權的本質,是對他人財富的間接占有。
顯然,本人給出的結論與目前學術界的觀點截然不同。目前在經濟學界以及法學界,一致認為知識產權是對智力勞動的確定與保護。雖然這是全世界學術界普遍認可的觀點,但本人認為這種認識僅僅看到了問題的表象。以及為了進一步闡述知識產權的本質,本文做出如下解釋:
首先所謂知識產權是一種權利,作為社會權利必然是社會的制度安排,而不是天生具備。其次,作為對知識的尊重,可以通過成本收益法進行溢價補償與獎勵,而且所謂的成本在過去與現(xiàn)在都是可以精確測算的。第三,任何勞動都需要智力,如果一定要對腦力勞動區(qū)分貴賤或者對高智商給予社會認可,那么以成本為基準做個物質或者榮譽獎勵機制是完全可行的。最后,任何智力勞動的成果,包括智力勞動者在內,本身即是社會培養(yǎng)的產物,其成果應該屬于社會。因此,對智力成果的尊重,完全可以采取成本收益法給予極高獎勵,但是當前發(fā)達國家在全世界推動的是財產權利剝奪法。采取權力剝奪法而不是成本收益法的內在原因,就是可以假借知識產權的名義剝奪他人與他國對自己財富或資源的支配權。這樣,資源所有人或者所有國,對自己的資源將僅僅擁有名義所有權。
命題7.6:知識產權對智力成果的保護,不是采取成本收益法,而是權利剝奪法。
命題7.7:基于權力剝奪法確定的知識產權制度,可以迫使資源持有人或持有國僅僅擁有資源的名義所有權。
當知識產權的跨國資源掠奪功能還沒有被發(fā)達國家發(fā)現(xiàn)和使用時,或者當價值空間還以自然狀態(tài)體現(xiàn)時,就需要對所有權進行直接占有——于是侵略戰(zhàn)爭就成為發(fā)達國家經濟擴張的主要形式?,F(xiàn)在的情況發(fā)生了變化:
首先,發(fā)達國家發(fā)現(xiàn)了知識產權這個具有戰(zhàn)略掠奪功能的跨國制度工具,而且這個制度工具有一件美妙的外衣——對智力成果的尊重和保護。
其次,現(xiàn)在技術的發(fā)展,使得產品的社會化屬性越來越明顯,價值空間一般以更加社會化的形式在不同的價值維度上存在,對價值空間的掠奪轉化為許可性掠奪。
最后,特別重要的是,主要發(fā)達國家的軍事實力無與倫比,而且結成了軍事戰(zhàn)略聯(lián)盟,這使得他們在維持國際社會價值體系上達到空前一致。
命題7.8:通過知識產權的形式,剝奪了他人或其他國家支配自身資源的權利,也就是剝奪了他人構建新價值空間的權力。
因此,不發(fā)達國家如果想對本國的資源行使支配權,必須經過所謂知識產權所有國的同意,而這種同意往往以價值空間的掠奪為前提。中國不僅全面成為世界工廠,更因為被世界發(fā)達國家隱形侵略,成為世界發(fā)達國家的提款機。
典型案例:中國2003年就開始主導的局域網國家標準WAPI。2005年法蘭克福會議上美國代表明確表示不討論WAPI問題(即1N7506提案),中國代表團無奈退場。2006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壓倒性的多數否決了中國WAPI成為國際標準的提議。美國政府表態(tài),如果不接受美國標準,就動用軍事力量干預臺海和西藏等問題。中國政府被迫把無比巨大的局域網市場,拱手讓給美國主導的Wifi標準。誰制定標準,就意味著誰掌握了專利的方向和體系。每年幾千億專利使用費流入了美國,這種隱性掠奪遠遠比顯性侵略要有效而直接。
定義7.1:知識產權戰(zhàn)略,是指發(fā)達國家通過知識產權制度的輸出,剝奪或控制了其他國家對自身財產與資源的支配權,從而控制其他國家新價值空間的構建,最終以軍事為后盾參與新價值空間的掠奪。
本文的上述觀點被Thompson and Rushing的實證結果所檢驗[33]。他的研究表明,在發(fā)展中國家,普遍實行的專利保護最低標準并不能促進經濟發(fā)展,除非該國的經濟發(fā)展已經達到一定水平。過去,西方國家不惜發(fā)動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武裝占領其他國家的資源?,F(xiàn)在,西方國家以先進武力為后盾,全球推行知識產權制度以達到對其他國家資源支配權的間接占有與控制。不同發(fā)展階段的國家,不可能采取相同的知識產權制度。在涉及到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制度對接時,發(fā)展中國家應該根據本國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和本國軍事實力,基于全球環(huán)境對本國的知識產權制度進行合理審視,要從國家經濟安全的高度看待制度的輸出與反輸出。知識產權為代表的西方制度,表面上看來是西方民主與人權概念的全球普及——例如知識產權是對智力的保護,但是如果深究其本質就會發(fā)現(xiàn),這是普世價值觀掩蓋下的全球價值掠奪。
命題7.9:西方推行普世價值觀的表象,掩蓋了全球價值掠奪的實質。
目前,中國政府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針對這樣重大的改革路徑,不同的經濟學派有不同的解讀。凱恩斯主義者認為這是政府主導經濟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供給主義者則認為這正是他們所一貫堅持的供給創(chuàng)造需求的具體實踐,而市場自由主義者則認為這項政策的完美實施需要給予供給側廠商根據市場決定生產的自由選擇權。
在后古典主義的視角看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意味著兩個方面:一方面,改革的目的是價值空間構建,也就是通過供給構建價值空間,以創(chuàng)造社會稀缺性等各種模式創(chuàng)造與引導社會消費需求;另一方面,改革的模式是“結構化”,也就是要對價值空間進行重構再塑或者創(chuàng)新再建。在制度價值論的立場上,改革的最大意義,在于價值空間的構建,以及價值通道的暢通。
后古典經濟學堅持從多個維度看待經濟現(xiàn)象,構建多維經濟模型。本文認為,傳統(tǒng)經濟學研究的是經濟體量的外圍測度或者稱為求和測度,比如研究GDP時傾向于把第一、第二、第三產業(yè)等不同價值維度的數值加總。后古典經濟學認為,應該研究的是經濟體的體量測度或者稱為多維容積測度,明確不同價值維度或不同產業(yè)的社會屬性,賦予高級產業(yè)更高維度或更高權重。比如研究GDP時,傾向于把不用價值維度的數值乘積或者至少通過加權的形式加總。本人給出的后古典經濟發(fā)展模型,就是采取加權求和的方法[24]。這樣就明確區(qū)分落后產能與先進產能,落后國家與發(fā)達國家在經濟發(fā)展總量上的質的區(qū)別。根據麥迪森《世界經濟千年史》,在1820年,中國和英國各占世界GDP 32.9%和5.2%,但同時清政府年財政收入白銀4000萬兩,而英國折合1.5億兩??梢姡鸦诘谝划a業(yè)的自然經濟與基于第二產業(yè)的工業(yè)經濟進行簡單加總進行“求和測度”,實在是意義不大。如果基于當時的價值維度進行“多維容積測度”——計算乘積或加權匯總,則英國的經濟體量遠遠高于清代中國,這就是有效財政收入產生巨大差異的原因。
定義8.1:外圍求和測度,或求和測度,是指將不同價值維度或不同產業(yè)的經濟數值進行簡單加總,依據加總數值進行經濟學分析的測算方法。
定義8.2:多維容積測度,或容積測度,是指將不同價值維度或不同產業(yè)的經濟數值進行乘積或加權加總,依據乘積或加權數值進行經濟學分析的測算方法。
基于經濟體各個維度的價值分布進行求積或加權的容積測度,其意義要大于對經濟體各個價值維度進行簡單數值加總的求和測度。雖然求和測度有一定的意義——外圍周長比較大的空間一般而言容積也比較大,但顯然不是絕對的。在給定求和測度的情況下,容積測度的大小,完全取決于各個價值維度上的份額分布,也就是取決于制度安排。因此,在對若干可能的改革手段與預期目標進行評測時,所參考的標準就要既考慮外圍求和測度,更要考慮多維容積測度。本文認為應該把價值空間的提升作為改革的首要目標,依據對價值空間的容積測度作為對改革預期成果的主要評測標準。
本文提出了后古典經濟學的基本范式——稀缺性二元性與制度價值論,并對其相關理論做了全面闡述。對稀缺性的批判,意味著對經濟學出發(fā)點的革命性重構。制度價值論,則意味著把經濟學范疇內各個生產要素重新定位于制度空間。價值空間的提出,包括價值維度、價值測度等,為我們結構化思考經濟空間提供了新的模式。貨幣作為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是非中性的,貨幣的信用基礎是制度信用。我們也可以清晰地辨識文化與民主輸出背后,帶來的是對經濟安全的破壞與隱性的價值掠奪。制度輸出的典型例證就是知識產權,通過以武力為后盾對其他國家資源支配權的間接占有,取代了大工業(yè)時代對其他國家資源的武裝侵略與直接占有?;趦蓚€基本范式,本文提出了外圍求和測度與多維容積測度,可以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經濟改革的重點、測度方法與意義所在。未來的研究方向將是以稀缺二元性和制度價值論為范式基礎,對經濟學領域的宏微觀部分進行全新重構,進一步完善后古典經濟學的理論體系。
參考文獻:
[1]Malthus T R.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 [M].Courier Corporation,2007.
[2]Ricardo D.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M].Prometheus,1996.
[3]Musgrave A.Unreal assumption in economic theory[J].Kyklos,1981,34: 377-287.
[4]Barnett H J,Morse C.Scarcity and growth[M].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63.
[5]Lindert P H.Fertility and scarcity in America[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5.
[6]Meuris J,Leana C R.The high cost of low-wage work: E-conomic scarcity effects in organizations[J].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F(xiàn)orthcoming,2015.
[7]Huberman B A.Sociology of science: Big data deserve a bigger audience[J].Nature,2012,482(7385) : 308-308.
[8]Tufekci Z.Not this one: Social movements,the attention economy,and microcelebrity networked activism[J].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2013,57: 848-870,
[9]Petty W.A treatise of taxes and contributions[M].Brooke,1769.
[10]Smith A.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M].Рипол Классик,1937.
[11]Marx K,Levitsky S L.Das kapital: 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M].Regnery Gateway,1996.
[12]Paul A.Samuelson.Wage and interest: A modern dissection of Marxian economic modle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7,6: 884-912.
[13]Say J B,Biddle C C.A treatise on political economy[M].Grigg,1851.
[14]Barbon N.Discourse of trade[M].1690.
[15]Bentham J.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and legislation[M].Clarendon Press,1879.
[16]Samuelson P A.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nalysi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8.
[17]Galiani F.On Money: A translation of Della moneta[M].Published for Dept.of Economics,University of Chicago by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1977.
[18]Pareto V.The mind and society[M].Рипол Классик,1935.
[19]Hicks J R.Value and capital: An inquiry into som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economic theory[J].OUP Catalogue,1975.
[20]Menger C.Principles of economics[M].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1981.
[21]Gossen H H.The laws of human relations and the rules of human action derived therefrom[M].MIT Press,1983.
[22]Jevons W S.Money and the mechanism of exchange [M].New York: D.Appletox and Company,1885.
[23]Marshall A.Principles of economics[M].MacMillan,1920.
[24]徐晉.離散主義與后古典經濟學原理[J].當代經濟科學,2014(2) : 1-11.
[25]徐晉.后古典經濟學原理[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26]Grossman G M,Helpman E.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M].MIT Press,1991.
[27]Gaisford J D,Richardson R S.The TRIPS disagreement: Should GATT traditions have been abandoned?[J].Estey Centr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Trade Policy,2000,1(2) :137-170.
[28]Furman J L,Porter M E,Stern S.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J].Research policy,2002,31(6) : 899-933.
[29]Maskus K E.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the global economy[M].Peterson Institute,2000.
[30]Ginarte J C,Park W G.Determinants of patent rights: Across-national study[J].Research Policy,1997,26: 283-301.
[31]Maskus K E,Penubarti M.How trade-related ar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5,39(3-4) : 227-248.
[32]Gould D M,Gruben W C.The rol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6,48(2) : 323-350.
[33]Thompson M A,Rushing F W.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patent protection on economic growth: An extension[J].Journ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1999,24(1) : 67-76.
責任編輯、校對:鄭雅妮
作者簡介:徐晉(1976-),江蘇省漣水市人,管理學博士,麻省理工學院社會科技研究中心柏拉圖項目主任,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經濟發(fā)展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研究方向:產業(yè)經濟學,戰(zhàn)略管理。
收稿日期:2015-11-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848-2016(01)-0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