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世福
論蕅益智旭對“天命之謂性”的闡釋
黃世福
《中庸》提出的“天命之謂性”一直是儒學(xué)的重要思想主張。蕅益智旭以出家人特有的方式對“天命之謂性”命題進(jìn)行了詮釋。他將儒家所說的“天”區(qū)分為蒼蒼之天、主善罰惡之天、本原之天,主張生之謂性、性體用說、性善惡論以及性相近之說。智旭是站在佛教世界觀的立場上詮釋儒學(xué)“天命之謂性”,其本義是在介紹佛學(xué),藉儒說佛,會通儒佛。
儒學(xué);佛學(xué);心性論;天命之謂性
蕅益智旭(1599—1655),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幼時癡迷于儒學(xué),飽讀儒書,深諳儒學(xué)精髓,后來剃度出家,潛心佛學(xué)。然而,他在佛學(xué)上取得豐碩成果后,又重拾儒學(xué),以佛解儒,藉儒說佛,會通儒佛。這一心路歷程所體現(xiàn)出的思想特色,在蕅益智旭對心性問題的理解上也有所體現(xiàn)。智旭說:“世間之人,誰不談心說性?然語言雖同,旨趣碩異?!保?]1434
心性論問題是中國哲學(xué)的基本理論范疇?!吨杏埂诽岢隽恕疤烀^性”,此后一直是儒學(xué)的重要思想主張。智旭說:“天命謂性,自是子思以下一切后儒通計?!保?]1436
“天”是中國古代哲學(xué)的重要范疇,智旭在批駁天主教的過程中對儒學(xué)所謂“天”作了系統(tǒng)的闡述。
“吾儒所謂天者,有三焉:一者望而蒼蒼之天,所謂昭昭之多,及其無窮者是也。二者統(tǒng)御世間主善罰惡之天,即《詩》《易》《中庸》所稱上帝是也。彼惟知此而已,此之天帝但治世而非生世,譬如帝王但治民而非生民也,乃謬計為生人生物之主,則大謬矣。三者本有靈明之性,無始無終,不生不滅,名之為天。此乃天地萬物本原,名之為命?!保?]1597
智旭認(rèn)為,儒家所說的“天”的含義有3種。一是指蒼蒼之天。其所謂“望而蒼蒼之天”即蒼天,是與地相對之自然之天、宇宙之天,此天蒼茫無際,遙不可及。二是指主善罰惡之天,也即《詩》《易》《中庸》所謂的上帝。此天為神格化、人格化之天,用以主持人間公道,人間治理。此天治世而不生世,比如帝王治民而不生民。如果認(rèn)為此天是生人、生物之主宰,那就大錯特錯。智旭認(rèn)為,中國唐代以前所說的天,主要指主善罰惡之天?!叭惶茲h以前溯至三代,皆未嘗不謂天地神明,有靈有赫?!保?]1435“若據(jù)此土所稱天命,如商《書》云‘帝臣不蔽,簡在帝心’,周《詩》云‘文王在上,于昭于天’等,不過皆指帝釋天王,正是居須彌頂,統(tǒng)治人間,賞善罰惡之主。”[1]1434三是本原之天。此天“本有靈明之性,無始無終,不生不滅”,為天地萬物本原,也可稱之為“命”。
智旭認(rèn)為,《中庸》“天命之謂性”之“天”,不是自然之天,也不是主善罰惡的上帝之天;“天命之謂性”之“命”,既不是通過自身教化可改變的,也不是天賦的。“故《中庸》云‘天命之謂性’,天非蒼蒼之天,亦非上帝之天也;命非諄諄之命,亦非賦畀之解也。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正深證此本性耳……此真天地萬物本原,而實無喜怒,無造作,無賞罰,無聲臭。但此天然性德之中,法爾具足,理氣體用?!保?]1598-1599
在智旭看來,“天命”雖然無喜怒、無造作、無賞罰、無聲臭,但其天然本性之中,自然具足,理氣體用,是天地萬物的真正本原。
智旭認(rèn)為,《中庸》“天命之謂性”一說與印度“大自在天”能生萬物的觀點類似?!啊吨杏埂吠破湓唬骸烀^性’,則與西域所計大自在天能生萬物者相類?!保?]1433由此,導(dǎo)出了“生之謂性”的話題。
“生之謂性”是中國古代儒學(xué)之觀點,有“與生俱來”本性之意。荀子有“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董仲舒主張“如其生之自然之資謂之性”,王充有所謂“性本自然”,韓愈說“性也者與生俱生”,這些都是“生之謂性”的不同表述。程顥的表達(dá)更具體,他說:“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纟因缊,萬物化醇,生之謂性,萬物之生意最可觀。”[3]告子主張生之謂性,但智旭對他的主張頗有微詞:“告子謂生之謂性,而亦不指云何為生。”[1]1433認(rèn)為告子未對性作出具體解釋。唯獨《中庸》“天命之謂性”和西域“大自在天能生萬物”對此作了具體表述。
印度人談及“性”,有多種稱謂,其中就有“大自在天”一說。“大自在天”為世間萬物、一切萬化之本原?!拔饔蛐杂?,乃有多途:曰時,曰方,曰微塵,曰冥諦,曰神我,曰大自在天,乃至別計地水火風(fēng)等,為一切萬化之原,稱之為性。”[1]1433眾生及萬物由大自在天產(chǎn)生,“見諸眾生從此天出,便計此天能生一切
也”[1]1433。
與儒家將“生之謂性”理解為與生俱來的本性不同,智旭解釋“生之謂性”時,將“能生萬物”之“大自在天”理解為萬物之本原,他所理解的“生之謂性”被稱為本體之“性”。
智旭在《中庸直指》中指出:“不生不滅之理,名之為天。虛妄生滅之原,名之為命。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而成阿賴耶識,遂為萬法之本,故謂之性。蓋天是性體,命是功能,功能與體,不一不異,猶波與水也”。[4]186-187智旭將不生不滅之理稱作“天”,虛妄生滅之原稱為“命”。天與命和合而成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萬法之本,稱之為“性”。所以天是性之本體,命是本體之功能。功能與本體,不一不異,就如同波浪與水之間的關(guān)系一樣。此處的“性”是體用合一的,天是性之體,命是性之用。
宋代以后,儒佛道三教走向合一。從某種程度上說,宋明理學(xué)就是在吸收佛教心性理論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智旭說:“直至宋儒,見佛書中,以種種天神而為侍從。恐謂渠等奉天,便出佛門之下。故竊涅槃第一義天,此經(jīng)大涅槃天之意,強飾其詞曰:‘天,即理也。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夫使天即是理,鬼神即良能者,則冬至圜丘,夏至方澤,乃至春秋社稷山川等祀,即是祭理祭良能乎?”[1]1434-1435智旭認(rèn)為宋明理氣學(xué)說來源于佛教涅槃心性學(xué)說。宋明理學(xué)將佛教“涅槃第一義天”解釋為“理”,將鬼神解釋為“二氣之良能”。在此,“天”演化為“理”,“命”演化為“氣”,“天是性之體、命是性之用”之說最終轉(zhuǎn)變?yōu)椤耙岳頌轶w、以氣為用”。
儒家的人性論大致可分為4類,即性善論、性惡論、性無善惡論、性有善惡論。孟子道性善,荀子道性惡,告子認(rèn)為性無善惡,董仲舒、王充主張性有善有惡,韓愈則明確宣揚“性三品”。傳統(tǒng)儒家認(rèn)為,只要經(jīng)過“內(nèi)養(yǎng)外化”,人皆可向善,“人人皆可為堯舜”。智旭在人性論問題上的觀點是矛盾的,一方面認(rèn)為性“非善非惡”,性無善惡;另一方面又主張“性具善惡”,有善有惡。
在人性論問題上,智旭首先運用體用觀巧妙地說明了性“非善非惡”,同時又“可善可惡”。
他說:“天是性體,命是功能,功能與體,不一不異,猶波與水也。體則非善非惡,功能則可善可惡。譬如鏡體非妍非媸,而光能照現(xiàn)妍媸。今性亦爾,率其善種而發(fā)為善行,則名君子之道;率其惡種而發(fā)為惡行,則名小人之道。道,猶路也。路有大小,無人不由,故曰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然善種發(fā)行時,性便舉體而為善;惡種發(fā)行時,性亦舉體而為惡。如鏡現(xiàn)妍時,舉體成妍;鏡現(xiàn)媸時,舉體成媸。妍媸非實,善惡亦然,無性緣生,不可思議”。[4]187本體之天無所謂善惡,其功能則可善可惡。比如鏡子本身無所謂美丑,但卻能照現(xiàn)美丑?!靶浴币彩侨绱?,從其善的一面出發(fā),“性”本體會導(dǎo)致善行,稱為君子之道;從其惡的一面出發(fā),“性”本體則行惡,即是小人之道。此即儒家所謂的率性之謂道。正如美丑一樣,善惡是因緣和合而生,緣散則滅,并無實體,故稱“無性緣生”。智旭又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是明不變隨緣,從真如門,而開生滅門也。”[4]224本體之天雖然不變,但可隨緣而現(xiàn)萬有。他從本體到相對差別的現(xiàn)象觀察說明性與善惡之間的關(guān)系??梢姡切袷且泽w用論性:性之體,非善非惡;性之用,可善可惡。這與王安石的“性本情用”和“性無善惡”思想非常相似。王安石以體用論性。他說:“世有論者曰:‘性善情惡’,是徒識性情之名,而不知性情之實也。喜、怒、哀、樂、好、惡、欲,未發(fā)于外而存于心,性也;喜、怒、哀、樂、好、惡、欲,發(fā)于外而見于行,情也。性者,情之本;情者,性之用。故吾曰:性情一也”。[5]234喜、怒、哀、樂、好、惡、欲,既是性又是情,在內(nèi)心未發(fā)時為性,已發(fā)于外而付諸行動的為情。性是情之本、之體,情是性之用,性和情是統(tǒng)一的。不同的是智旭站在佛教的立場,主張滅情或絕欲。王安石還探討了善惡的來源問題?!靶陨跚?,有情然后善惡形焉,而性不可以善惡言也。”[5]235性無善無惡,而情則可善可惡。這與智旭“體則非善非惡,功能則可善可惡”有一定相似之處。
理學(xué)家為了闡明人性善惡的原因,通常將性一分為二。例如,張載分性為“天地之性”和“氣質(zhì)之性”?!疤斓刂浴笔侨擞行误w前本來具有的,是善性;“氣質(zhì)之性”則是人有形體之后才有的,是有善有惡之性。與此類似,朱熹有“天命之性”和“氣質(zhì)之性”之說,認(rèn)為“天命之性”是至善的,“氣質(zhì)之性”有善惡的不同??梢娭切衽c理學(xué)家論性有很大的不同。智旭不贊成理學(xué)家的觀點,故曰:“天命之謂性,紫陽之解甚謬。”[2]1606
智旭又主張性具善惡、有善有惡。
他說:“若謂性非善惡,不礙善惡,則善惡從何處來,溷擾于性?既顯性后,善惡復(fù)歸何處。且正現(xiàn)善惡時,非善惡之性,避至何處,為復(fù)斷滅?善惡去時,非善惡之性,又從何來,為復(fù)更生邪?若謂善惡無性,隨妄緣有,既無其性,誰隨緣者?既隨緣必有能隨所隨,所隨即迷悟染凈,能隨豈非性善性惡?又即彼所隨迷悟染凈之緣,為在性外在性內(nèi)。若在性外,性不遍常;若不離性,那云非具。詎知無性之性,正善惡實性。設(shè)性中不具善惡,縱遇迷悟染凈等緣,決不能現(xiàn)修中善惡,如沙無油性,縱遇壓緣,終不出油。請即就喻以申明之”。[2]486-487智旭認(rèn)為,如果性本身不具有善惡兩種特質(zhì),則現(xiàn)實的善惡現(xiàn)象沒有出處?,F(xiàn)實善惡現(xiàn)象與性之善惡是緊密相連的。在以上分析的基礎(chǔ)上,智旭得出明確結(jié)論:“性具善惡”。他說:“不變之性,正由全具善惡,故能舉體隨緣,而善惡二修,正由全攬真性,故復(fù)舉體不變。不變舉體隨緣,故稱理具三千。隨緣舉體不變,故稱事造三千。又理具只是具于事造,事造只是造于理具,故雖稱兩重,亦非六千。雖云兩重,即重重?zé)o盡也?!保?]490-491性是“體”,是“理”?!绑w”隨緣而有善惡,“理”具而能造善惡之事,其根源在于“性具善惡”。
智旭在人性論上的矛盾是由于受其佛性論觀點的影響。在佛性論上,智旭堅持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蠢動含靈,皆有佛性,皆得作佛,無論大小升降,本覺平等,終無有二?!保?]671人人皆可成佛。但究竟何為佛性?智旭說:“體性平等諸地,同以本源清凈佛性為所依體”[6]?!吧抽T以勤息為義,乃出家之都名,不改名性,即指自性清凈心”[7]1745。又說:“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靜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保?]2052智旭雖然沒有對佛性作出明確回答,但從上文可知佛性的重要特性為“清靜”。佛教不以善惡論佛性,而是以“清凈”論佛性。正由于此原因,智旭在人性善惡觀上舉棋不定。無論對佛性本身作何理解,智旭在佛性問題上的成佛愿望與其在人性問題上的成圣訴求所表現(xiàn)出的向善追求是一致的。
“性相近也,習(xí)相遠(yuǎn)也”,這是孔子關(guān)于人性論的重要觀點。智旭認(rèn)為,“性近習(xí)遠(yuǎn),方是不變隨緣之義。孟子道性善,只說人道之性,以救時耳”[4]352。他說:“孔子曰‘性相近也,習(xí)相遠(yuǎn)也’,似指不變者為性,指隨緣者為習(xí)。孟子乃于習(xí)性之中,偏指人性為善,故與犬牛不同,則是佛門五戒十善方得人身意耳。”[1]1435-1436“不變隨緣”,指雖隨緣而現(xiàn)萬有,但其本體不變。不變者為“性”,隨緣者為“習(xí)”。在佛教看來,順性而修,則一切眾生皆可成佛,故曰相近。隨自己的習(xí)性而放任自流,則雖性相近,最終的結(jié)果卻相差甚遠(yuǎn)。
在智旭看來,性雖相近,但隨緣的過程中修行功夫卻不可忽視?!吧抽T以勤息為義,乃出家之都名,不改名性,即指自性清凈心。一期果報,五陰名質(zhì)。有其質(zhì)者,必稟其性,所謂性相近也。所緣名讬,造進(jìn)為修。隨于染凈緣,成逆順二修,遂有十界差別之果,所謂習(xí)相遠(yuǎn)也?!保?]1745
智旭還進(jìn)一步以體用論解釋“不變隨緣”及“性相近、習(xí)相遠(yuǎn)”。他說:“可見不變之理常自隨緣,習(xí)相遠(yuǎn)也……隨緣之習(xí)理元不變,性相近也。若以不變之體,隨隨緣之用,則世間但有天圜乃至木果等可指陳耳,安得別有所謂乾?故《大佛頂經(jīng)》云無是見者。若以隨緣之用,歸不變之體,則惟是一乾健之德耳,豈更有天圜乃至木果之差別哉!故《大佛頂經(jīng)》云無非見者。于此會得,方知孔子道脈?!保?]933-934認(rèn)為不變之性為體,隨緣之習(xí)為用,明確“以不變之體,隨隨緣之用”以及“以隨緣之用,歸不變之體”之關(guān)系,乃為“知孔子道脈”。
蕅益智旭雖剃度為僧,但他卻深諳儒學(xué)之精髓。智旭對儒學(xué)“天命之謂性”的命題以出家人特有的方式進(jìn)行詮釋,形成了他的心性論。但是,智旭畢竟是以佛教世界觀為指導(dǎo)來詮釋儒學(xué)的理論范疇,實際上無助于儒學(xué)本義的厘清。智旭系統(tǒng)詮釋儒學(xué)范疇的本義是在介紹佛學(xué),是藉儒說佛,會通儒佛,用以教化眾生。
智旭闡釋儒學(xué),會通儒佛之舉,對于儒學(xué)基本知識之推廣還是有益的。智旭對儒學(xué)思想之真諦確有實解,但未能達(dá)到儒學(xué)理論創(chuàng)作之境。智旭闡釋儒學(xué),對宣傳佛教義理也是有益的,可起到教化推廣之作用,但尚未進(jìn)入佛教義理創(chuàng)作層面。智旭闡釋儒學(xué),既有功于儒學(xué),也有功于佛學(xué),但無功于整個理論會通與義理創(chuàng)新。佛教并非人倫價值觀、現(xiàn)世的社會科學(xué),而是一門提出多重世界觀及輪回生命觀的宗教哲學(xué),因此,僅能在若干義理格式及倫理德目上與儒學(xué)互相溝通引用,當(dāng)論究哲學(xué)立場及稍有沖突的價值議題時,智旭就會從佛教的世界觀、價值觀的角度來批判儒家了[8]。
[1]蕅益大師全集:第2冊[G].福建莆田廣化寺影印本.
[2]蕅益大師全集:第6冊[G].福建莆田廣化寺影印本.
[3]河南程氏遺書[G].王孝魚,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4:120.
[4]蕅益大師全集:第7冊[G].福建莆田廣化寺影印本.
[5]王安石.性情[G]//王安石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6]蕅益大師全集:第4冊[G].福建莆田廣化寺影印本.
[7]蕅益大師全集:第5冊[G].福建莆田廣化寺影印本.
[8]黃世福.蕅益智旭視界中的“格物致知”[J].江淮論壇,2016(3).
(編輯:王苑嶺)
B920
A
1673-1999(2016)11-0005-03
黃世福(1967-),男,博士,中共安徽省委黨校(安徽合肥230022)哲學(xué)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佛教哲學(xué)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黨的宗教政策。
2016-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