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燕
摘 要:有唐一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發(fā)展的極盛時期,由初唐開始的國家層面的文化教育為其奠定了堅實基礎,其中以唐太宗和武則天兩個時期尤為關鍵。初唐皇帝的著眼點是人才選拔,為此,他們大力倡導文化教育和人才培養(yǎng)。
關鍵詞:唐太宗;武則天;重文興教;科舉制度
唐王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極盛時期,奠定這個基礎的則是由初唐開始的、由國家策動的興旺發(fā)達的文化教育。當然,就其統(tǒng)治集團而言,興文教的目的功利性很強,用唐太宗的話來說,就是要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1]。
一、太宗皇帝真長策
唐太宗李世民于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繼位后,即采用招賢、科舉、制舉、薦舉、自舉等一系列措施來選拔人才。這里主要介紹以重文興教為內容的招賢和科舉。
其一,招賢辦學。
早在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世民就以秦王身份,開文學館,廣延四方之士。在他麾下,集中了所謂“十八學士”(十八位大知識分子)的強大智囊團,計有大行臺司勛郎中杜如晦,記室考功郎中房玄齡、于志寧,軍咨祭酒蘇世長,天策府記室薛收,文學褚亮、姚思廉,太學博士陸德明、孔穎達,主簿李玄道,天策倉曹李守素,記室參軍虞世南,參軍蔡允恭、顏相時,著作佐郎攝記室許敬宗、薛元敬,太學助教蓋文達,軍咨典簽蘇颋等18人?!笆藢W士”在李世民與李建成兄弟的政治斗爭中,在唐初統(tǒng)一戰(zhàn)爭中以及在貞觀初年的治國理政活動中,運籌帷幄,出謀劃策,做出了重大貢獻。
武德九年九月,即唐太宗剛登基第二個月,他就下令“于正殿之左,置弘文館,精選天下文儒。令以本官兼署學士,給以五品珍膳,更日宿直……討論墳典,商略政事,或至夜分乃罷”[2],表現(xiàn)出求賢若渴的精神。
弘文館成立不久,李世民又下令要求三品以上的大臣將子孫送到弘文館拜師學習。他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大臣們帶頭在全國掀起一個讀書學習,提高自身素質,以報效國家的熱潮。他向中書令岑文本發(fā)表了這樣一段精彩議論:
夫人雖稟定性,必須博學以成其道,亦猶蜃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懷火,待燧動而焰發(fā);人性含靈,待學成而為美。是以蘇秦刺股,董生垂帷。不勤道藝,則其名不立。[3]
是論闡明了他要求人人都要讀書學習,特別是年輕人(他們將來是國家的棟梁)要積極讀書求上進的道理。
由于唐太宗“以武功定海內,櫛風沐雨,不暇于詩書”[4],而他自己又曾長期體驗到重用讀書人的甜頭;因此,當他掌握到國家政權后,便決心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條件來培養(yǎng)人才、發(fā)掘人才、招攬人才和使用人才。他把“德行”及“學識”作為衡量人才的兩大標準。
為了得到國家急需的大批優(yōu)秀人才,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唐太宗下詔尊孔讀經(jīng)(為此而統(tǒng)一了經(jīng)學),并廣招天下儒生,給他們衣食和車馬費,讓他們到京師來,或選為國家官吏,或進入國學(即國子監(jiān))本部學習、提高。為此國學本部特增一千二百間房舍來接納天下儒生。國學本部容納不下,唐太宗又下令開放太學、四門、廣文等學館(當時均為貴族和官僚子弟的學校),招收生員;又在書學、算學等專業(yè)學校設置博士(高級教師),對外招生。當時,國學為全國最高學府,包括本部(亦稱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等六類學校。唐太宗又下令在地方設州學和縣學兩級學校,又在“諸州置醫(yī)學”。這樣,在唐太宗的力促下,唐朝以法令的形式確立了中央、州、縣的三級官學制。從漢武帝時代發(fā)展起來的中國官辦學校教育體制,由此得到法律意義上的承認與完備。
唐太宗十分關心學校教育,自貞觀五年(公元631年)以來,多次親臨國學視察,興致勃勃地觀聽祭酒(國學的長官)、司業(yè)(國學的副長官)、博士講述儒學經(jīng)典。為了表示尊師重教,他每次視察國學,必向教師們賜送御帛一束。
唐太宗尊師重教在當時是全國皆知的。貞觀六年(公元632年),他下詔說:
朕比尋討經(jīng)史,明王圣帝,曷嘗無師傅哉?……況朕接百王之末,知不同圣人,其無師傅,安可以臨兆民者哉?《詩》不云乎:“不愆不忘,率由舊章?!狈虿粚W,則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末之有也!可即著令,置三師之位。[5]
由于唐太宗的提倡,全國上下興起了讀書的熱潮。好學上進,迫切希望為國家效力的莘莘學子背著書籍,從四面八方風塵仆仆地趕到州、縣,趕到京師求學;即連吐蕃、高昌等邊遠民族地區(qū)以及高麗、新羅、百濟、日本等鄰國的貴族子弟,也紛紛前來唐朝國都求學。其時,在國學中,讀書的、講學的接近一萬人。長安國子監(jiān)成為當時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國家學府,也是最大的國際學府。
唐太宗從抓教育入手,來為國家建設培養(yǎng)人才,積累人才,儲備人才和選拔人才,反映出這位古代人本主義者卓越的文化膽略和遠大的政治眼光。
其二,科舉考試。
所謂科舉制度,就是設科考試,擇優(yōu)錄用的選官制度。其基本方法是分級考試,公平競爭,擇優(yōu)錄用??婆e制度創(chuàng)立于隋朝。隋煬帝時始設進士科,用考試方法來選取進士。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盛開選舉”,接著又仿效隋朝辦法通過科舉考試選取人才。唐太宗在隋朝進士科的基礎上,增加了秀才、明經(jīng)、明法、明書、明算等,共六科,作為科舉考試的常設科目??颇康脑龆?,有利于羅致各種人才,使得具有各種特長的人通過科舉考試的途徑被選用。
科舉考試科目雖多,但最受重視的是明經(jīng)、進士兩科。其中進士尤為被看重,也最難及第——100人中不過取一二名而已。所以,當時把進士及第比作“登龍門”。而天下士子則趨之若鶩,甚至有老死于文場者,亦無怨言。故時人有詩云:“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唐朝的宰相,多半都是進士出身。這說明有唐一代,經(jīng)過唐太宗的提倡,“讀書唯上品”——真?zhèn)€是深入人心,成為社會普遍共識;而建立在這個廣厚基礎之上的國家高級管理層的知識結構已明顯優(yōu)化。
唐太宗健全科舉制,擴大進士科,是對傳統(tǒng)的人才選拔與使用制度的一項大膽革新。它不僅為廣大具有真才實學者鋪墊了進身的階梯,而且還擴大了庶族地主參政執(zhí)政的機會。終唐一代,庶族地主拜相者共有142人(實際不止此數(shù)),而士族地主拜相者則有125人。[6]
二、則天皇后試雜文
繼唐太宗之后,武則天更為重視科舉制度,并很快發(fā)現(xiàn)了當時科舉制度的一些弊端。比如隋和唐初舉人答卷,沒有糊名制度,評卷時容易營私舞弊。武則天便“以吏部選人多不實,乃令試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盵7]武則天創(chuàng)立糊名制度,使評卷人不能知道答卷人的姓名,便于公平評分,公平競爭,有利于發(fā)現(xiàn)具有真才實學的人才。后來,“武后以為非委任之方,罷之?!盵8]對此,范文瀾先生指出,武則天廢糊名制,目的仍是從寬取士。[9]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在洛陽洛成殿出題,親自策問舉人,成為后來科舉考試中殿試的開端。長安三年(公元703年),她又開創(chuàng)武舉,以后“每歲如明經(jīng)、進士之法,行鄉(xiāng)飲酒禮,送于兵部”,進行考試。此前,她曾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將選拔人才的眼光投放到邊遠地區(qū),開創(chuàng)“南選”,使嶺南、黔中等地區(qū)的人才也能夠選拔出來,為國家效力。在考試科目和內容上,武則天貶明經(jīng)科重進士科。明經(jīng)科以孔孟經(jīng)書取士,而進士科則以文章詩賦取士。永隆二年(公元681年),武則天接受考功員外郎劉思立建言,“乃詔自今……進士試雜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后試策?!盵10]“試雜文”主要就是試詩賦,以甲賦、律詩(五言律詩,限定十二句)為考試內容。這樣一來,科舉制度便不僅為世家“士族所趣向”,而且也吸引來新興的庶族地主階級的萬千子弟,從而為新興庶族地主階級的參政打開了方便之門。據(jù)統(tǒng)計,至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朝共取進士205人;而在唐高宗和武則天統(tǒng)治的55年間(公元650年—705年),及第進士即凈增有一千多人。
上元年間(公元674年—676年)進士劉希夷——就是那位寫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代悲白頭翁》)的千古佳句的大才子,曾作過一首題作《餞李秀才赴舉》詩,感嘆高宗—武則天時期大開科舉求賢之門,文人儒士爭先恐后竟入“彀中”的紅火場景。詩曰:
鴻鵠振羽翮,翻飛入帝鄉(xiāng)。
朝鳴集銀權,暝宿下金唐。
日月天門近,風煙夜路長。
自憐窮浦雁,歲歲不隨陽。
更有意義的是,武則天還在中國科舉史上首開“女科”,確立了招收女官的制度,使大批愿意為國家、為社會做貢獻的知識婦女得以參與政事。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又第一個開創(chuàng)了“試官”制度,派存撫使十人分巡十道,到各地巡視選擇和推薦人才。翌年,武則天親自引見,讓這些被舉者一律試作某官。這種“試官”制度是培養(yǎng)官吏的實習制度,有利于人才的迅速成長。武則天還以修書為名,廣召文辭之士,直接由北門入禁中,讓他們參議朝政,處理日常奏章。這同時也便削弱了宰相的權力。時人稱他們?yōu)椤氨遍T學士”。這些人中,有不少是來自關東和江南的中小地主階級知識分子。
長壽二年(公元693年),武則天在上官婉兒的幫助下,組織北門學士編寫出《臣軌》,頒行全國,“令貢舉者為業(yè)”,不僅規(guī)定它為舉人考試科目,而且還規(guī)定它為全國臣民必讀的教科書。是書指出法令“明不可蔽”,賞罰“信不可欺”,是“良將”必然具備的兩個重要條件。一般官吏也是如此,必須“當公法則不阿親戚,奉公賢則不避仇讎”;應該“奉法以利人”,而不能“枉法以侵人”。《臣軌》還援引《說苑》關于官吏行為有“六正”“六邪”的說法,要求官吏“處六正道”,“不行六邪之術”。所謂“六正”“六邪”的中心意思,就是要求官吏奉公守法,不圖私利,為國家盡力;反對違法損公,搞陰謀詭計,走歪門邪道?!冻架墶丰槍Ξ敃r吐蕃等的侵擾,提出大力培養(yǎng)和選擇智勇兼?zhèn)涞奈鋵ⅲJ為良將必須具備“五材”(“知不可亂,明不可蔽,信不可欺,廉不可貨,直不可曲”)、“四義”(“受命之日忘家,出門之日忘親,張軍鼓宿忘主,授槍合戰(zhàn)忘身”);稱這是“百勝之術”?!冻架墶愤€引《孫子兵法》,要求“良將”必須隨機應變,愛兵如子,慮事在先。
在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大批出身寒門而有真才實學的中小地主階級的知識分子通過科舉考試這種公平競爭,涌進各級國家政權。這不僅擴大了唐王朝的統(tǒng)治基礎,同時也有利于國家政治的安定和社會的穩(wěn)定。
看來,只要國家主持者是真心實意地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登高一呼,便會群賢咸至,人才濟濟,出現(xiàn)龍騰虎躍,爭先為國家做貢獻的生動局面——無論是西漢辦大學、官學,還是唐朝大興科舉制度,都莫不驗證了這個道理。而有唐一代近三百年的國力強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由知識與人才決定或支撐著的。
中國封建社會推進到武則天時代,由于對科舉制度的大力革新與初步完善,中國文官制度亦臻成熟。美國學者費正清認為:
公務員考稽制度是中國文明偉大的成就之一,而這種制度是在唐朝時真正建立起來的。由于科舉成為步入仕途、求取富貴的最主要手段,有志從政者就必須接受同樣的經(jīng)書、文學教育,從而使全國在思想文化上也形成了大一統(tǒng)的局面。由此人們也許會聯(lián)想到近代大英帝國培養(yǎng)統(tǒng)治階層的經(jīng)典式教育。[11]
近代西方各國資產(chǎn)階級政府在建立文官制度時,在事實上都吸收了以漢、唐為基礎的中國文官制度的合理部分。據(jù)報道,西方學者從18世紀就開始關注與研究包括太學(國子監(jiān))、科舉考試在內的中國文官制度,并把它們介紹給本國統(tǒng)治者、政治家。20世紀80年代,美國人事總署的負責官員艾倫·坎貝爾署長說,當我接受聯(lián)合國的委托,來中國演講文官制度時十分驚訝;因為“在我們西方國家的所有政治學教科書中,當談到文官制度的時候,都把文官制度的創(chuàng)始者歸于中國”[12]。
注釋:
[1]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述進士上篇》。
[2][3]唐·吳兢:《貞觀政要》卷七《崇儒學》。
[4]后晉·劉昫等:《舊唐書》卷七十三《鄧世隆列傳》。
[5]唐·吳兢:《貞觀政要》卷四《尊敬師傅》。
[6]參見趙克堯、許道勛:《唐太宗傳》,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6頁。
[7]宋·高承:《事物紀原》引《國史異纂》。
[8][10]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卷四十五《選舉志下》,卷四十四《選舉志上》。
[9]參見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修訂本第三編第一冊,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11頁。
[11](美)費正清:《中國:傳統(tǒng)與變遷》,張沛譯,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頁。
[12]轉見趙映林:《威懾萬民之法——法家與法制建設》,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8頁。
作者:西南民族大學圖書館(成都)副研究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