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露
正值開春時節(jié),萬物更新,剛剛從春節(jié)的“大魚大肉”中跳出來,大家不覺得該調整些什么嗎?有許多青少年朋友們想要這個時候開始大肆減肥,其實大可不必,只要適當調整生活方式,不讓脂肪過度飽和,就沒什么太大問題。要想身體過得去,不妨飲食加點“素”。
那么,加“素”有那么重要嗎?“素”又包含了哪些食材?我們又應該怎樣有效地加“素”呢?
“廣義素食”是個什么鬼?
食物多樣,品種齊全
針對現(xiàn)在社會比較流行的“絕對素食”,我給大家推薦的是“廣義素食”。這里面有什么不同呢?“絕對素食”是指連蛋類和奶類都不攝入的一類素食,也就是說只吃蔬菜、薯類、菇類和主食等植物性食物;而“廣義素食”是指在單純吃植物性食物的基礎上,可以適當攝入一些蛋類和奶類,最好再食用一些魚、蝦等高品質肉類。
為什么要這么推薦呢?對于單純吃素的飲食模式來說,長此以往會造成人體的營養(yǎng)缺乏,因為單純吃素的人很難從食物中獲得充足的優(yōu)質蛋白和脂溶性維生素、礦物質;而像鐵、鋅這類的礦物質和維生素B12是很難完全從植物性食物中獲取的,缺乏鐵會造成人體的缺鐵性貧血,缺鋅更會造成生長發(fā)育遲緩、免疫力低下,特別是對于正在生長發(fā)育的青少年兒童。而維生素B12需要特別強調一下,它幾乎全部存在于動物性食物中,從植物性食物中是獲取不到的,而維生素B12與人體的造血功能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長期缺乏會對身體造成嚴重后果。所以,長期的單純吃素不但不能減肥,還會造成營養(yǎng)不良,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而“廣義素食”的搭配,就很好地解決了以上問題。食用奶類食品可以補充鈣質,預防骨質疏松;蛋類可以增加優(yōu)質蛋白和一些脂溶性維生素的攝入。這種飲食結構相比“絕對素食”而言,可以保證營養(yǎng)的均衡攝入,而且也易于吸收。因為植物性食物和動物性食物相比,營養(yǎng)價值比較低,而且還難以被機體完全吸收利用。例如:植物性食物和動物性食物都含有“鈣”,但是兩者相比,動物性食物中的鈣質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所以,在餐桌上適當食用一些高品質肉類,好處還是很多的。特別是針對青少年人群來說,由于他們本身就處于身體快速生長發(fā)育的時期,各組織系統(tǒng)都在發(fā)育完善,特別是骨骼的發(fā)展,需要提供充足的鈣質,如果只吃“絕對素食”,很容易造成青少年發(fā)育遲緩、骨質疏松。除了鈣質之外,像鐵、鋅都是非常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它們分別和貧血、智力低下有著很重要的關系。
吃點素其實很重要
為什么說吃素有助于身體健康呢?現(xiàn)在,患肥胖癥、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越來越多,而長期吃素對于預防肥胖、心腦血管等疾病大有好處。而且“素食”的種類也很多,像蔬菜、薯類、真菌菇類、豆類,這些食物對于身體來說都有很好的作用。蔬菜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有效地增強身體免疫力,從而預防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薯類中含有豐富的淀粉和纖維素,可以為機體提供能量,并且可以預防便秘。而菇類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類和脂肪等營養(yǎng)成分,其中的多糖成分可以抵抗癌癥,為大家的身體加強防護。蛋白質是組成人體的重要營養(yǎng)成分,豆類中的蛋白質含量非常豐富,6.5千克黃豆中的蛋白質含量,相當于4千克瘦肉或1.5千克雞蛋中的蛋白質含量,因此多吃豆類食品可以對身體起到特別重要的作用。對于現(xiàn)階段我國居民的身體素質和疾病預防情況來說,科學合理的素食搭配是大有裨益的。
友情提示,自家烹調的時候,要告訴家里人正確健康的烹調方式:要注意先洗后切,開湯下菜,起鍋放鹽,盡量減少營養(yǎng)素的流失,而且要控制鹽和油的用量。每個人一天的鹽攝入量一般不要超過一個啤酒瓶蓋,也就是6克,特別是對于正在長身體的青少年而言,“控鹽”是一定要做的事情,鹽吃多了很容易造成鈣的流失,久而久之就會抑制身體骨骼的生長發(fā)育。油也要盡量少放,現(xiàn)在的青少年當中存在著很多“小胖墩”,這都和脂肪有著很深的淵源,而食用油恰恰含有的營養(yǎng)物質基本上全部都是脂肪;建議每人一天攝入不超過25克為宜,而且油要經(jīng)常更換品種食用,除去大豆油、玉米油,平時也可以換換口味嘗試一下亞麻籽油和橄欖油等新鮮品種的植物油,盡可能廣泛地選用各類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這樣能更好地為我們的身體保駕護航。
在單純吃素的基礎上,適當食用奶類、蛋類和一些像魚、蝦這類的高品質肉類,可以為身體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同時又能讓過年吃遍大魚大肉的自己解解膩,遵照這樣均衡健康的飲食結構,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