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云
?
五代渤海高公夫人王氏墓志考辨
張志云
五代 渤海高公 高氏家族
比對五代渤海高公夫人王氏墓志與現(xiàn)存相關文獻,墓志中“懷遷”當為王夫人之祖,與五代延州高萬興之父高懷遷并非同一人,僅同名而已。墓志中“思殷”為王夫人之父,與高萬興兄弟并無關聯(lián)。墓主王夫人之夫高某為高萬興家族之成員,與高允韜、高允權為同輩。墓志中“渤海公”并非爵號,應為“渤海高公”之簡稱。墓志中仍然有諸多信息無法從現(xiàn)有文獻中給予印證。
2009年9月陜西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延安普查二隊于延安市寶塔區(qū)南泥灣鎮(zhèn)樊莊發(fā)現(xiàn)五代渤海高公夫人王氏墓志,該墓志現(xiàn)存于延安市寶塔區(qū)文物管理所①。志蓋盝形,蓋頂篆書陰刻“瑯琊縣君”四字,剎邊下四周斷面陰刻八卦圖案,一角已殘。志石、志蓋均為砂石質,呈正方形,邊長75、厚11厘米。志文楷中帶行,陰刻,共34行,滿行41字,約1300余字,鐫刻于后晉天福七年(942年),未具撰書者姓名。墓志詳細記述了高公夫人王氏家世、渤海公生平事跡及履歷官職、王氏生卒年月等情況及五代十國時期梁、唐、晉、蜀之間的頻繁戰(zhàn)亂。該墓志的發(fā)現(xiàn)對研究高氏家族史及五代史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目前學界僅有學者段雙印對此有過研究。關于該墓志志主王氏及丈夫渤海高公的身份,段雙印先生的研究結論為:一、志主王氏為“高思殷”③夫人;二、“高思殷”為五代時期高萬金之子、高萬興之侄;三、“高思殷”所擔任虢、德州刺史為死后追贈④。筆者通過對墓志和相關文獻的考證后認為,上述問題尚有進一步研究的空間和必要。
為便于分析,將墓志移錄于下(其中無法識別處以“□”標示,行末以“//”標示):
□晉竭忠建榮興復功臣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司徒使持節(jié)開州諸軍事守開州刺史渤海高公夫人瑯琊郡//縣君王氏墓志銘并序
夫人乃瑯琊之大族,祖彌因官徙家北門,今為延安人也。乃周太子//之苗裔、秦將軍之源流。或以體貌堂堂,入漢家之廊厝;或以風神穆穆,掌晉室之鈞衡。文章則四//子馳名,貴盛則五侯出郡。若茲華族,诇可殫論?
曾祖諱□,皇任衛(wèi)國軍右都押衙、檢校司空。王父諱//懷遷,皇任衛(wèi)國軍左都押衙、檢校司空、累贈太尉。烈考諱思殷,皇任虢、德州剌史、檢校司徒?;蚵暁馊珂R、//或須髯似戟,振驍雄于鷹塞,遺軌范于侯藩。乃父則時屬梁太祖,大啟霸圖,廣羅英物,屬鞬麾下,請命//轅門。自黑槊以知名,運長矛而入敵,屢彰殊績,頻命剖符。陷陣摧堅,已播開張之勇;觀民設教,復聞廉范之能。//既懷慶善之心,果誕優(yōu)柔之女。
夫人即先司徒之愛女也。生而聰惠,長而淳和。抱澗中挺秀之姿,有雪后不凋之//操。藹然四德,彰乎九宗。年十三,渤海公以健羨名家,欣崇淑質,畢備委禽之禮,精行奠雁之儀,爰//自親迎。及于厝見,舅姑皆忻于援室,鄉(xiāng)間盡質于宜家。
渤海公即故雕陰之帥一毛、延安王之猶//子。枝分于炎帝,脈散于太公。洎秦漢巳來,梁唐之后,朝萬方者,有時亦有佐一人者,無世不無筭此華宗,本難//征引。先侍中之鎮(zhèn)北門也,是梁國受禪,晉水起兵。九州之戈戟連天,四海之煙塵蔽地。自河中侵我,//命公統(tǒng)戎,大開鄜疇之疆,屢破蒲津之眾,以功奏授禧州剌史。碧紬紅旆,已羅乃祖之門前;皂蓋朱輪,又//列嚴君之部內。淳風大扇,赤子皆殷屬。后唐莊宗皇帝詔命儲君總領諸將,征兵華夏,薄伐金州,//方命公部領鄜延兩道兵馬,同赴劍門。既覆梟巢,卻歸鳳闕。尋除渠州剌史,未終三載,已合一方。//其如明主之澄黃,虛謙蒼生之挽鄧,改授梁州剌史,仍加竭忠建榮功臣。六條布扇,萬井穆清。在//官而不受饋魚,歸闕而潛令留犢。授開州剌史,方服惠化,未及浹旬,便值西川節(jié)度使孟知祥//瞰二江三峽之波濤,恃九折七盤之巘崿,大馳甲兵來取郡城。天王振旅以未遑,渠師攻圍之轉急。既//殫兵力,遂陷賊廷。兩頭之消息不通,十載之危亡莫測。圣主雖嘉于忠節(jié),私門難遏其悲心。夫人//以公迥自成都,遂封石宛。著先妍之繡服,駕軼軋之魚軒。
嗟夫!壽也難躋德兮,空盛未盈。知命//已夢涉洹,徒勞扁鵲之醫(yī),不起晉侯之疾。以天福七年終于延安之私第,享年四十有六,即//以其年冬十月有一月,葬于延州膚施縣三交鄉(xiāng)盤龍里祖陵之側,禮也。儉無迪下,奢不傷生。//滿野鄉(xiāng)人,執(zhí)紼者兼鄰五十;四方會事,送葬者何啻十旬。秋風颯颯以添悲,流水嗚嗚而似咽。有子四人://長曰紹岳,次曰紹嵩,未盈壯室,欹嘆逝川;次曰紹廣,次曰紹綸,皆驥子龍駒,龜文鳳質。元昆以往,尋//慈父直造綿江;仲弟以稚,有奇才曾棲玉帳。猶以空苞純孝,未展怒飛。方求井里之魚,滿袖江南之橘。//未報劬勞之力,俄踵風樹之悲。于戲!夫人始自力御輪,建于屬纊。婦節(jié)而得堪比玉,夫賢而不假鑲金。四鄰//皆羨于齊眉,九族不聞其反目。暨渤海公西川出守,十載未歸,用嚴肅以御家,以猜嫌而約已,奉//姑以恭敬,教子以義方,直饒孟母之賢,曾家之法,授之懿德,彼有腆顏。深虞日月摧移,山河改變,恐馨//香之墜也,命濡染以紀之。謹為銘曰:
粵有大姓,出自宗周。秦朝將相,江左風流,時分業(yè)土,//伐襲弓囊。果生淑女,歸我通侯。其一
百兩陳庭,三星在戶。方寸恬和,性靈廉素。舅姑鐘愛,//宗親景慕。玉映水清,規(guī)行矩步。其二
夫憑熊軾,婦駕魚軒。政事簡要,歌詠喧繁。開江剖竹,惠養(yǎng)黎元,今行數(shù)日,//人已懷恩。其三
賊臣舉兵,攻我速甚。王師未來,邊城遂覆。佳音不還,閨門搏蘭。霜后見松,火中知玉。其四
修知有數(shù),//□智難逃。庭生驥子,真得鳳毛。云霄呈遠,鄉(xiāng)曲琴高。緣漿攀慕,嘔血哀號。其五
地契牛眠,祥符龍耳。奢異傷生,//□乎天禮。颯颯悲風,嗚嗚流水。勒石紀之,后天不己。其六
天福七年歲次壬寅十一月辛己朔四月甲申記⑤
墓志載“曾祖諱□,皇任衛(wèi)國軍右都押衙、檢校司空。王父諱懷遷,皇任衛(wèi)國軍左都押衙、檢校司空、累贈太尉。烈考諱思殷,皇任虢、德州剌使、檢校司徒?!倍坞p印先生認為該文字所述為高氏上三代家世、職官⑥。其依據(jù)為《舊五代史》記載,“高萬興,河西人。祖君佐,鄜延節(jié)度判官。父懷遷,都押衙。萬興與弟萬金俱有武干,效用于本軍⑦”;“高允權,延州人。祖懷遷,本郡牙將,生二子。長曰萬興,次曰萬金,梁、唐之間為延州節(jié)度使,卒于鎮(zhèn)。允權即萬金子也”⑧?!杜f五代史》和墓志的確均記載了名“懷遷”者曾任“都押衙”一職,段先生由此便認為二者為同一人、墓志所載世系為高氏家世,筆者認為似有不妥。理由有三:其一,志文中三代人為“曾祖□、王父懷遷、烈考思殷”,“懷遷”之子為“思殷”;而《舊五代史》記載高氏世系為“祖高君佐、父高懷遷、子高萬興及高萬金”,“高懷遷”二子為“萬興與萬金”,假使志文中“懷遷”與《舊五代史》中“高懷遷”為同一人,為何《舊五代史》并未提及高懷遷另有一子名“思殷”呢?因此兩處同名“懷遷”僅為巧合而已。其二,押衙為武職名,也作“押牙”⑨,為地方州郡或藩鎮(zhèn)屬官。即使銘文與《舊五代史》均記載“懷遷”任職都押衙,然其上輩任職不同,墓志中“懷遷”之父職任右都押衙,而《舊五代史》載高君佐職任鄜延節(jié)度判官,五代時期的都押衙與節(jié)度判官顯然是不同官職⑩。其三,墓志中有“夫人即先司徒之愛女也”,對照前面的烈考“思殷”獲贈官檢校司徒,可推斷墓志所載世系為王氏家族世系,即渤海公夫人王氏為王思殷之女。
五代時期高萬興家族是以軍功起家。高萬興與其弟高萬金先為岐王李茂貞之部將胡敬璋的騎將,屢有戰(zhàn)功。胡敬璋死后,李茂貞假子李繼徽(按:本名楊崇本)以其愛將劉萬子為鄜延主帥,因劉萬子性格兇暴而失人心,高萬興兄弟領兵殺劉萬子,投奔梁太祖朱溫。梁太祖封高萬興為鄜延招撫使,與劉知俊合兵收取鄜、坊、丹、延等州,梁太祖封高萬興為延州刺史、忠義軍節(jié)度使,高萬金為保大軍節(jié)度使。貞明四年高萬金卒,高萬興為鄜延節(jié)度使,累遷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延安郡王、北平王。后唐莊宗即位,高萬興來朝,仍授予舊爵,同光三年(925年)十二月卒于任上。高萬興子高允韜初仕梁朝,授同州別駕,后充保大軍內外馬步軍指揮使。后唐一朝先后任保大軍兩使留后、延州節(jié)度使、右龍武統(tǒng)軍、滑州節(jié)度使,清泰二年(935年)八月卒于任上。
高萬金之子高允權不嫻武藝,初為義川主薄,歷任膚施縣令,后罷秩在家。后晉開運末年(946年),延州士兵乘契丹侵犯后晉之機發(fā)動兵變,延州刺史周密退守東城。叛兵群龍無首,便擁立高允權為帥,居于西城,與周密相拒數(shù)日。其時后晉將亡,高允權遂派李彬到太原歸附劉知遠,周密棄東城而去。劉知遠建立后漢,加封高允權為檢校太傅并授以旌鉞。后漢隱帝即位,先后加封檢校太尉、同平章事、檢校太師。郭威建立后周,又加封高允權侍中。廣順三年(953年)春,高允權死于延州。其子延州衙內指揮使高紹基秘不發(fā)喪,擅主軍政大權,謀襲父職。周太祖聞知命供奉官張仁謙前往巡查,迫使高紹基為父發(fā)喪;又命靜難軍節(jié)度使折從阮分兵屯延州。高紹基畏懼,多次向朝廷呈獻貢物。周太祖又命供奉官張懷貞率領禁兵兩指揮屯鄜、延,高紹基才以軍府事授予副使張匡圖。之后朝廷命客省使向訓權知延州,從此結束了高氏家族五代時期在延州的統(tǒng)治。
反觀墓志所載渤海高公與妻子王氏所生四子:“長曰紹岳,次曰紹嵩,未盈壯室,欹嘆逝川;次曰紹廣,次曰紹綸,皆驥子龍駒,龜文鳳質?!逼渲写巫咏B嵩年未及三十而早亡。檢諸傳世文獻,均無此高姓四子的相關記載。然而此四兄弟與高允權子高紹基名字排行均有一“紹”字,又且墓志時間在天福七年(942年),高紹基任延州衙內指揮使在廣順三年,時間段亦相當,因疑高姓四子與高紹基當為同輩。
依據(jù)文獻史料分析和墓志所載,筆者將五代高萬興家族和王氏家族世系排列如下:
比對上文排列的兩個家族世系,我們可得出以下結論:其一,墓志中 “懷遷”為王夫人之祖,與高懷遷并非同一人,僅同名而已。其二,墓志中“思殷”為王夫人之父,非王夫人之夫,與高氏并無關聯(lián)。其三,墓主王夫人之夫渤海公高某與高允韜、高允權當為同一輩人。
關于渤海高公的身份,墓志中有詳細記載:“渤海公即故雕陰之帥一毛、延安王之猶子”。墓志中“渤海高公”出現(xiàn)1次,“渤海公”出現(xiàn)3次。但筆者認為此處“渤海公”不是封爵,而是“渤海高公”的簡稱。理由如下:其一,檢索五代文獻,被封渤??ね趸虿澈M醯挠懈呷f興、高季昌、高季興,卻從未有封渤海公的記載。其二,假使志主王氏之夫果真授封渤海公爵號,為何墓志首題未出現(xiàn)“渤海公”而僅為“渤海高公”?雕陰為古地名,戰(zhàn)國時魏始置,秦滅六國后,沿置雕陰縣,隸上郡;西漢在上郡下設雕陰縣及雕陰道,東漢沿置。史載雕陰之西南有雕山,故得此名。秦漢時期雕陰的地理位置在洛水上游,據(jù)方志記載,其方位在今陜西省富縣之北、甘泉縣之南。雕陰地名未見于魏晉南北朝時期,然隋大業(yè)初年置雕陰郡,統(tǒng)縣十一,其治所地理位置在今陜西省綏德縣。綜上,雕陰在秦漢為上郡所轄的縣(道),在隋大業(yè)年間為郡,且其地理位置亦不同。前文已論及五代后梁時高萬興任保大節(jié)度使,治鄜州,而鄜州在秦漢正為上郡雕陰。因此墓志“故雕陰之帥”極有可能為高萬金。此外,高萬金之兄高萬興在貞明六年夏四月被封過延安王,故而墓志“故雕陰之帥一毛,延安王之猶子”身份的渤海高公應該是高萬金的直屬后人、高萬興的侄兒,與高允韜、高允權為同一輩人。
此外,墓志記載渤海高公夫人王氏之安葬地點與方志能相互印證。墓志載“(王夫人)葬于延州膚施縣三交鄉(xiāng)盤龍里祖陵之側”?!堆影哺尽酚涊d“后梁高刺史萬金墓在府城南八十里盤龍村 ”。里是古代地方行政組織。自周始,后代多因之,其制不一。唐代百戶為一里,《舊唐書》載,“百戶為里,五里為鄉(xiāng)。四家為鄰,五家為保。在邑居者為坊,在田野者為村。村坊鄰里,遞相督察”。故盤龍里與盤龍村可視為同一指稱??梢钥闯觯醴蛉税苍嵊谧媪曛畟?,與高萬金墓在同一地點。似乎可以推斷,渤海高公是高萬金家族成員。
(一)渤海高公的婚配時間
墓志載“(夫人)年十三,渤海公以健羨名家……爰自親迎”,“(夫人) 以天福七年終于延安之私第,享年四十有六”。天福七年為公元942年,王夫人享年46歲,則當生于唐昭宗乾寧三年(896年),十三歲時為后梁開平三年(909年),渤海高公在這一年成婚。
(二)渤海高公的征伐生涯
墓志載曰:“先侍中之鎮(zhèn)北門也,是梁國受禪,晉水起兵……自河中侵我,命公統(tǒng)戎,大開鄜疇之疆,屢破蒲津之眾,以功奏授禧州剌史?!倍坞p印先生認為“先侍中”即為“王夫人之父,曾任侍中之職”。 筆者對此持疑,因為墓志中王夫人之父王思殷只授予“虢、德州剌史、檢校司徒”,并未任“侍中”一職。至于這位鎮(zhèn)守北門的先侍中為何人,尚待進一步研究,而僅從文字的敘述關系推理,極可能是渤海高公的父祖輩。通過這段文字可知渤海高公在后梁領兵進行開疆拓土的戰(zhàn)爭中,先后領兵攻占鄜城、蒲津之地,并以軍功授禧州刺史。
公元923年,晉王李存勖攻滅后梁,建立后唐。李存勖即為莊宗。墓志載“后唐莊宗……方命公部領鄜延兩道兵馬,同赴劍門……尋除渠州剌史……改授梁州剌史……授開州剌史”。這段文字記載渤海高公率領鄜延兵馬參與了后唐滅前蜀的戰(zhàn)爭,且先后除授渠州、梁州、開州刺史。關于后唐滅前蜀,《舊五代史》記載非常詳盡。后唐“同光三年(925年)九月庚子,是日(莊宗)命大舉伐蜀”,九月戊申,“魏王(李)繼岌、樞密使、侍中郭崇韜進發(fā)西征”,前蜀將領紛紛投降?!巴馊甓录撼螅和?李)繼岌至興州,偽東川節(jié)度使宋光葆以梓、綿、劍、龍、普五州來降,武定軍使王承肇以洋、蓬、璧三州來降,興元節(jié)度使王宗威以梁、開、通、渠、麟五州來降,階州刺史王承岳納符印請命,秦州節(jié)度使王承休棄城自扶州路奔于西川”?!笆悄晔辉卤?,蜀主王衍出降?!贝送?,《舊五代史》記載這次跟隨魏王李繼岌及郭崇韜遠赴西川征伐前蜀的將領有梁漢颙、張廷蘊、牛景章、沈斌、卓環(huán)、王贄、李從襲等人,充當魏王府衙參謀的有李廷安,呂知柔、任圜、李愚等。然而,并未有高姓將領參與這次軍事行動。
(三)渤海高公最終死于戰(zhàn)亂
墓志記載:“(渤海高公)授開州剌史……便值西川節(jié)度使孟知祥……大馳甲兵來取郡城。天王振旅以未遑,梁師攻圍轉急。既殫兵力,遂陷賊廷。兩頭之消息不通,十載之危亡莫測。圣主雖嘉于忠節(jié),私門難遏其悲心。”可見渤海高公死于孟知祥的叛亂。前蜀亡后,蜀地為董璋和孟知祥占據(jù),二人常相互攻伐且先后叛于后唐。“長興元年(930年)九月壬戌,東川節(jié)度使董璋反。冬十月乙巳,孟知祥反。”
面對董璋與孟知祥的反叛,后唐也做了一些反制措施,先于長興元年(930年)十一月乙亥,“制西川節(jié)度使孟知祥削奪官爵,以其同董璋叛也”。接著在“長興元年冬,唐軍伐蜀,至劍門。二年(931年),以遂、閬既陷,又運糧不濟,乃班師”,可見后唐并未平定蜀地之叛。此后,孟知祥吞并東川后稱帝。史載“長興三年(932年),知祥又破董璋,乃自領東西川節(jié)度使。應順元年(934年),以劍南東西川節(jié)度使、蜀王稱帝于蜀,改元明德。七月卒,年六十一”。有關后唐末年與蜀軍交戰(zhàn)的史料還有如下數(shù)條:
清泰元年(934年)五月癸亥,秦州奏,西川孟知祥迫陷成州(今甘肅成縣)。
清泰二年(935年),西京弓弩指揮使任漢權奏,六月二十一日與川軍戰(zhàn)于金州之漢陰,王師不利。其部下士兵除傷痍外,已至鳳翔。先是周至鎮(zhèn)將劉赟引軍入川界,為蜀將全師郁所敗,金州都監(jiān)崔處訥重傷,諸州屯兵潰散。金州防御使馬全節(jié)收合州兵,固守獲全。
漢水去州城(按:指金州,今安康)百步。五代唐置水寨于此,以備蜀。清泰初,蜀將全師郁寇金州,拔水寨。防御使馬全節(jié)拒卻之。
以上史料可見,后唐自蜀地董璋、孟知祥叛亂之后,于長興元年(930年)冬派兵征討,直到清泰二年(935年)六月兵敗退至鳳翔。墓志中渤海高公任開州刺史是后唐末年,也正是唐蜀交惡時期,而開州地處交戰(zhàn)前線。據(jù)墓志載可知,擔任開州刺史的渤海高公遭遇孟知祥率兵圍攻,在兵力不足、缺乏外援的處境下,兵敗被俘,最終遇難。
以上將墓志與文獻加以詳細比對,可以推論墓志中的渤海高公為五代延州高萬興家族成員,然而墓志中仍然有諸多信息無法從文獻中找到史料支持。如王夫人之父王思殷任虢州、德州刺史,渤海高公先后任禧州、梁州、渠州、開州刺史以及渤海高公“部領鄜延兩道兵馬”參與伐蜀戰(zhàn)爭等,均無法在文獻中找到依據(jù)。既然渤海高公為高萬興家族成員,在后梁、后唐時期帥軍作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最終兵敗遇難,為何在傳世文獻中未見載記,這些疑問或許還有待新史料的發(fā)現(xiàn)方能予以澄清。
本文承蒙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周曉薇教授的悉心修改,謹致謝忱!
注 釋:
① 參見《西安晚報》2009年9月22日第16版《南泥灣發(fā)現(xiàn)五代墓志》;漢唐網文物普查欄《陜西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簡報(26期)》亦有相關記載。
② 段雙?。骸堆又莞呤宪娛录瘓F鎮(zhèn)鄜延》,《延安古代紀聞》,三秦出版社2010年,下同,第143頁;《文物普查發(fā)現(xiàn)的延州高氏家族墓志》,《后晉渤海高公夫人瑯琊縣君王氏墓志銘初識》,《后晉渤海高公夫人瑯琊縣君王氏墓志研究》,漢唐網漢唐論壇。
③ 筆者論證認為思殷乃王氏家族成員,與高氏家族無涉,故給“高思殷”標注引號。
④ 參見段雙印:《后晉渤海高公夫人瑯琊縣君王氏墓志銘初識》。筆者認為,盡管古代確有死后追贈刺史的事例,如唐初張倫死后被追贈幽州刺史、武則天在垂拱三年(687年)下詔追贈其堂兄武思元為汝州刺史等,然而在沒有文獻資料的支持下,不可以憑猜測來斷定墓志中思殷所擔任虢、德州刺史為死后所追贈。
⑤ 該墓志參考段雙印:《后晉渤海高公夫人瑯琊縣君王氏墓志銘初識》,筆者作了少處校改。在此向段先生表示感謝。
⑨ 押衙職掌古人表述不一。唐人李匡文認為“押衙”為武職名,宜作“押牙”,非押其衙府,蓋押牙旗者,與押節(jié)者相類。(〔唐〕李匡文:《資暇集》卷中,中華書局2012年,第178頁;胡三省認為押衙(牙)掌管節(jié)度使衙(牙)內之事。(《資治通鑒》卷216胡注,中華書局1956年,下同,第6887頁);《十國百官表》又載,五代節(jié)度使或自辟牙職,有稱左、右都押衙或都押衙者。(〔清〕吳任臣:《十國春秋》卷114《十國百官表》,中華書局1983年,第1660頁)。
⑩ 《文獻通考》之“總論州佐”記載,隋大業(yè)年間元藏幾任“過海使判官”,此使府判官之始。唐景云之后,有節(jié)度使判官,為節(jié)度使屬官;至五代,始參領州郡府職事。北宋沿置,但冒稱節(jié)度、觀察諸使判官之名,實與節(jié)度、觀察使無關,止為州郡屬官而已(〔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卷62《職官考十六》,中華書局2011年,下同,第1880頁)。胡三省則認為,“唐諸使之屬,判官位次副使,盡總府事”。 (《資治通鑒》卷216胡注,第6888頁)。以上可以看出唐五代時期節(jié)度判官與都押衙都是地方使府屬官,但前者位次要高于后者。
〔編輯、校對 陰美琳〕
張志云,男,1975年生,延安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講師;上海師范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郵編716000。
K246
A
1001-0483(2016)04-0066-06
本研究受陜西省教育廳2016年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五代延州高氏家族研究(16JZ091)”、延安市社會科學專項基金2016年度規(guī)劃項目“南泥灣新發(fā)現(xiàn)五代王氏墓志研究(16LK31Z)”、上海師范大學研究生優(yōu)秀成果培育項目“宋代官方禮制研究”(A-6001-15-001455)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