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網絡政治謠言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

2016-04-11 09:17:35江先鋒
勝利油田黨校學報 2016年5期
關鍵詞:謠言政治思想

江先鋒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黨委宣傳部,上海 201620)①

?

網絡政治謠言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

江先鋒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黨委宣傳部,上海 201620)①

當前,網絡政治謠言在高校的傳播呈現(xiàn)出一系列新的特征,對大學生思想產生了越來越大的沖擊,造成部分大學生思想價值觀出現(xiàn)混亂、社會責任感削弱、健全人格精神蝕噬。網絡政治謠言對大學生產生影響有著內在的多維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在深刻把握這些原因的基礎上,以觸角植入、多重引導、教育延伸、日常關愛等措施,加強思想教育與引導,不斷提升大學生應對網絡政治謠言干擾的認知、辨析與抵制能力,維護高校的和諧穩(wěn)定。

網絡政治謠言; 大學生;生成機制;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互聯(lián)網的迅速普及和新媒體的廣泛應用,網絡已經滲入大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他們獲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這既為其豐富社會認知、拓展視野開辟了新路徑,也為網絡負面信息流傳提供了便利的平臺。近年來,網絡政治謠言在高校傳播甚囂塵上,對大學生思想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成為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一個新挑戰(zhàn)。深入分析網絡政治謠言對大學生影響的內在原因,進而基于高校實際,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視角提出應對策略和引導路徑,幫助大學生不斷增強對網絡政治謠言的認知、辨析與抵制能力,這在當下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網絡政治謠言在高校傳播的基本特征

作為一種以渲染政治問題為指向、以網絡傳播為依托的謠言,網絡政治謠言“是個人或集團為了實現(xiàn)特定政治需要,以國際互聯(lián)網絡為傳播媒介,在沒有事實根據(jù)或雖事出有因但在傳播過程中卻嚴重失真的情況下,對政治人物或政治集團進行有意誣陷、攻擊和誹謗的政治傳言”[1]。高校作為知識匯集、傳播的重要場所,有著空間的集聚性、信息的多源性、創(chuàng)新的內在性等屬性,這使得網絡政治謠言在高校的傳播呈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特征。

1.高??臻g的集聚性使得網絡政治謠言傳播呈現(xiàn)線上的“群圈型”與線下“口耳型”交織,形成了共振效應?!按髮W生在媒介使用和信息技術方面具有明顯優(yōu)勢,樂于并善于使用各種新技術、新功能和新應用。”[2]政治謠言在高校的傳播,主要是通過網絡載體,由于其內容的政治性、敏感性,一般不是“廣而告之”地出現(xiàn)在網絡上,而是主要通過一些由點到面的QQ群和微信“朋友圈”在學生中傳播。但是,另一方面,高校的空間結構與其他社會組織不一樣,有著集聚性的特點,這一特點不僅體現(xiàn)在高校有著較為集中的教學區(qū)和生活區(qū),且很多高校本身就處在彼此相鄰的大學城中,還體現(xiàn)在數(shù)以萬計的大學生以同班、同鄉(xiāng)、社團組織等系列關系組成了一個個密切的學習、生活團體。在此環(huán)境下,使得網絡政治謠言一經產生,不僅在線上“群圈”間迅速流傳,而且同時伴隨著學生點對點間的口耳相傳,線上線下傳播形成了共振效應,使得它的蔓延速度更快、影響范圍更廣,出現(xiàn)了跨時間間隔、跨校際區(qū)域的超大規(guī)模傳播現(xiàn)象,有時甚至一個起始不為關注的、影響很小的政治謠言,在經過共振之后演變成受眾廣泛、具有一定影響的重大事件。

2.高校信息的多源性使得網絡政治謠言傳播呈現(xiàn)受眾內在求證心理與外在從眾行為相交匯,形成了疊加效應。高校中的信息具有多源性,從價值取向來看,既有源自課堂等主流思想,也有來源于網絡、個體的非主流思潮。當前大學生喜歡使用網絡進行信息檢索、互動交流,當他們獲知的信息與自己日常所受教育不一致時,便產生內在的求證心理。網絡政治謠言一般都是將人們所關注的政治熱點進行歪曲與夸大,賦之于“內幕”“真相”等標題,由于愛好質疑的特性,大學生對于網絡政治謠言有著強烈的內窺心理,驅使他們持續(xù)關注。此外,網絡政治謠言的影響還與大學生中“發(fā)騷友”密切相關。所謂的“發(fā)騷友”是指一些具有較強的表達能力和獨到的話題分析能力,但喜歡在網絡上發(fā)牢騷吐槽,其言論迅速得到一批人肯定和認同的大學生?!鞍l(fā)騷友”消極的心理取向,以其過于偏激的言論,對網絡政治謠言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使得部分大學生成為盲從者。“謠言之所以能夠廣泛、迅速的傳播,正是利用了人們‘人云亦云’的從眾心理和‘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求證心理,加之信息在傳遞之中的變異性,使其距離真相日漸日遠?!盵3]

3.高校創(chuàng)新的內在屬性使得網絡政治謠言的傳播呈現(xiàn)話語的縱向邏輯再煉與橫向內容拓展相呼應,形成了后續(xù)效應。高校與一般學校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既是一個傳播信息的場所又是一個創(chuàng)造新信息的場所。大學生具有很強的信息再生產能力,喜歡加工改造一些他們認為不完善的信息材料,對于網絡信息亦然?!皩W歷程度越高的網民對互聯(lián)網的依賴比例越大,大學本科及以上的網民中網絡依賴比例達63.9%?!盵4]這使得網絡政治謠言在高校的傳播不是處在一種靜止的狀態(tài),而是處在一個邏輯不斷完善、內容不斷豐富的動態(tài)過程中。一些大學生面對網絡政治謠言,喪失了本應具有的理性判斷力,自覺不自覺地加入再傳播的過程,他們或對其邏輯再造、突出主題,或發(fā)掘類似事實、充實所謂論據(jù),等等,進行縱向的邏輯再煉與橫向的內容拓展。在當下,在信息傳播上“人人都是麥克風”,謠言傳播的范圍可以呈幾何級拓展,加上其邏輯、內容不斷優(yōu)化,致使網絡政治謠言的影響力在不斷傳播過程中被放大,形成了強勁的后續(xù)效應。

二、網絡政治謠言對大學生成長的消極影響

網絡政治謠言“不管是以‘親眼所見’吸引眼球,還是打著‘還原歷史’幌子,其目的都是要搞亂世道人心,不僅‘惑眾’,更欲‘禍國’,其危害不可小覷”[5]。高校處在各種思想思潮交流交匯交鋒的前沿,網絡政治謠言的蔓延不僅給大學生的價值選擇帶來了困惑,更對他們健康人格的養(yǎng)成產生了深遠的負面影響,有著無與比擬的危害性。

1.消解了主流價值觀教育的成效,使部分大學生價值觀出現(xiàn)混亂。網絡政治謠言所提供的信息通常是與主流宣傳教育不一致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它以新鮮、震撼的形式出現(xiàn),恰好迎合了大學生好奇心理,滿足了其感官上的需求,使得大學生自以為窺得了真知、了解了真相,致使網絡政治謠言不斷內化為部分大學生政治認知的一部分。這樣以來,網絡政治謠言的傳播給涉世未深的大學生的思想造成了極大的混亂,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他們在政治認知、價值取向等方面出現(xiàn)了混亂,直接消解了高校主流價值觀教育的成效,導致了在當前開放的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中“一些青少年社會經驗不足,分辨能力、自控能力較弱,面對網絡謠言,可能會對社會、對未來產生消極情緒,從而玩物喪志,放棄精神追求和事業(yè)進取”[6]。

2.削弱了社會責任感的養(yǎng)成,使部分大學生出現(xiàn)了非理性的群體行為。網絡政治謠言有著很大的蠱惑性,作為一種嚴重失實的政治信息內容,它們有的對黨和國家的政策妄加揣測,有的放大社會負面事件激發(fā)矛盾,有的直接解構主流宣傳話語,其傳播使得部分在校大學生產生了非理性政治認知,甚至是政治行為,成為校園不和諧的潛在因素。由于網絡的隱匿性、不可控性,謠言再傳播沒有現(xiàn)實社會責任的壓力感,一些大學生在政治謠言的蠱惑下,大肆進行再傳播,使得過去被排拒在傳統(tǒng)媒體之外的小道消息、耳語,現(xiàn)在可堂而皇之地在學生間快速地進行傳播。這使得網絡政治謠言一經蔓延,即使相關部門在第一時間對謠言內容進行辟謠,也沒有辦法對傳播過程進行有效干預。這種不負責任的網絡傳播行為,嚴重削弱了高校通過各種方式所進行的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育,容易滋生出一些非理性的群體政治行為。

3.蝕噬了健全人格精神的涵育,使部分大學生產生了狹隘、偏執(zhí)的心理?!按髮W生只有具備了健全和諧的人格,才能不斷提升自身內在修養(yǎng),在日常交往中才能夠尊重和理解他人,避免以自我為中心,實現(xiàn)人際關系的和諧?!盵7]網絡政治謠言削弱了大學生的價值認知與判斷能力,致使他們中部分人信仰迷茫、價值失落、道德弱化和觀念混亂,進而嚴重影響其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主要體現(xiàn)在:部分大學生受其影響情緒易激動、性情多疑、心理陰暗、喜歡憤世嫉俗;有的甚至認識問題非常極端、反應和行為過激。這些人格缺陷問題的出現(xiàn),使得一些大學生思想意識越來越偏離現(xiàn)實社會,不能用正面、積極心態(tài)觀察、認知社會,難以明晰自己的人生目標,端正人生態(tài)度,從而失去了以積極陽光心態(tài)投身社會的動力,總是不能正確擺正個人、社會與國家之間的位置。

三、網絡政治謠言對大學生思想影響原因的多維分析

大學生的思想受網絡政治謠言影響的原因是多維的,只有深入分析、全面認知這些原因,才能準確把握高校網絡政治謠言傳播、影響產生的內在生成機制,從而為有效探尋應對之策提供學理依據(jù)與邏輯基礎。

1.轉型期存在的一些消極現(xiàn)象是網絡政治謠言對大學生思想產生影響的宏觀背景。當前中國社會正處在轉型時期,一些失范脫序現(xiàn)象層出不窮,引人關注。這主要體現(xiàn)在: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及結構調整,部分家庭、群體因失業(yè)導致了經濟困難,他們及其身邊人時常埋怨社會,且內心處于一種焦躁不安的狀態(tài),對未來懷有一定程度的不安全感,因而對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喜歡聽信一些負面的信息;此外,隨著中央反腐力度的加大,各種腐敗現(xiàn)象被披露出來,更為令人注目的是,許多腐敗分子都是典型的“兩面人”,“很會偽裝,喜歡表演作秀,表里不一、欺上瞞下,說一套、做一套,臺上一套、臺下一套,當面一套、背后一套”[8]?!皟擅嫒恕彼魉鶠閯訐u了一些人對主流價值觀的信仰。這些社會的現(xiàn)實存在給大學生的思想帶來廣泛而又深刻的影響,使得他們中一些人的社會認知呈現(xiàn)膚淺性、片面性、盲目性和偏激化,懷疑主流教育內容,對于那些揭露社會或官員陰暗面的信息內容反而相當感興趣,這給網絡政治謠言的影響提供了現(xiàn)實背景。

2.獨特的個性特征是網絡政治謠言對大學生思想產生影響的主體內因。盡管政治意識在當代大學生觀念中有所淡化是不爭的事實,但這不意味著他們對政治問題不感興趣。實際上,大學生在其政治認知構建中有著自己獨特的主體性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一是社會議題討論參與意愿強烈,但理性認知尚不夠成熟。“受主觀和客觀因素的限制,大學生不能有效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理論知識科學地分析政治事件的真實性與否,而是更多地傾向理想化、程序化,參與政治時缺乏控制力?!盵9]因此,大學生對社會政治議題的理性認知還比較欠缺,由此導致了一些大學生在網絡上發(fā)表對政治問題見解時容易沖動,有時僅憑自己的直覺而不顧一切加以妄評。二是初具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但情緒化外顯仍然比較明顯,容易為群體情感所左右。盡管從個體來說每個大學生思維中都蘊含著理性思考的元素,可是一旦進入網絡,受群體氛圍影響,則可能會迅速蛻變?yōu)閺娏业那榫w化外顯,且極易產生沖動、憤怒等情緒,特別是當他們受到朋輩們的情緒感染時,理性思考會不自覺地被感性情緒所逐漸掩蓋甚至取代,從而有利于網絡政治謠言影響的發(fā)揮。

3.政治謠言網絡傳播特點是網絡政治謠言對大學生思想影響的外在誘因。政治謠言在網絡傳播過程中有著自己內在的特點:一是傳播速度極快,具有吸引眼球效應。網絡政治謠言往往選擇在社會生活中具有較大影響的事件或人物,通過將一些他人不經意間透露出的信息,輔之以猜測與想象,并用“震驚”“揭密”等具有強烈情感暗示的詞語進行“講述”,以發(fā)泄對現(xiàn)政治體制、政府、政黨或領導人的不滿。由于其強勁爆料、標題誘人,導致人們瘋狂瀏覽、轉發(fā),傳播速度極快,吸引眼球,帶有強烈的煽動性和蠱惑性,容易對涉世未深的大學生的心理造成震撼,從而對他們的思想產生影響。二是裹挾性強、跨越時空影響面廣。在連鎖式、情緒化的傳播環(huán)節(jié)與語境中,網絡政治謠言所傳遞的信息很快就具有了“真實”“正確”的群體心理傾向,任何與這種傾向不一致或相反的意見,都會迅速地被淹沒在贊同與支持群體的話語中,致使那些質疑者只能成為沉默的跟隨者。這種裹挾功使得大學生在群體的環(huán)境中,其思想和行為較易受周邊人的影響與支配,容易喪失理性認識和理智判斷,成為網絡政治謠言的“俘虜”。

4.高校政治理論課說服力、引導力不足是網絡政治謠言對大學生思想影響的基礎動因。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一項重要職責是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和對待個人、社會與國家的關系,其教育功能的發(fā)揮與它的教學效果密不可分,只有采用符合學生身心特點及其需要的教學內容與方式,理論教育才能真正起到思想引領、品德涵育以及精神成長作用。當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離“學生真心喜愛、終生受益”目標尚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課授課中存在著下列問題:重學科意識,強調知識傳授,價值觀引導方面則相對比較薄弱;重理論性闡述,傳授普遍意義的文本理論,對錯誤社會思潮進行針對性批判方面則比較缺乏。此外,在課堂教學方面存在著方式單一、過分注重理論“說教”,缺乏對大學生群體的思想動態(tài)、政治傾向的關注,在“以理說服人”方面力度不足,這些都導致了理論教育沒有真正取得預期的效果。大學生“對網絡中廣為流傳的觀點有自己的獨立思考,但有時對黑白顛倒、是非不分的事情也存在思想困惑,迫切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10]。如果這種疑惑得不到解答,則給予了他們受網絡政治謠言影響的空間與土壤。

5.自媒體的廣泛運用是網絡政治謠言對大學生思想影響的促進因素。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社會信息傳播已經進入自媒體時代。自媒體不僅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實現(xiàn)了不同群體、不同地區(qū)之間的平等無障礙交流,而且其以個人為中心的傳播大大增強了個體的媒體意識。大學生與網絡接觸密切,特別是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他們可以將自己作為媒體即時傳送自己的想法、觀點和所見所聞。自媒體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及時性、形式多樣、述說方式新,使大學生容易接受政治謠言內容。網絡政治謠言利用其內容比較新奇、形式多樣的特點,采用文字、圖片、錄音、視頻等,以大家喜聞樂見的話語形式、符合他們情感需求的述說方式進行敘事,比較容易讓人相信并接受相關信息內容,大大增強了網絡謠言散播的力度。二是匿名性、真?zhèn)坞y辨,交互性比較強,使大學生容易傳播政治謠言內容。網絡的交互性功能使得部分大學生因社會責任缺失、法制觀念淡薄導致網絡行為失范,從而成為網絡謠言的傳播者甚至制造者。

四、思想政治教育視角下應對網絡政治謠言對大學生影響的策略

治理網絡政治謠言,規(guī)避其影響是一項社會系統(tǒng)工程,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重要路徑之一。當前高校需要在分析把握網絡政治謠言對大學生影響機制的基礎上,基于“預判-跟蹤-引導”的教育原則,以觸角植入、多重引導、教育延伸、日常關愛等措施,構建思想政治教育應對的路徑體系,加強思想教育與引導,不斷提升大學生應對網絡政治謠言干擾的認知、辨析與抵制能力。

1.觸角植入,及時關注網絡政治謠言的苗頭。在網絡環(huán)境中,政治謠言一般要經歷“謠言孕育-謠言變異-謠言擴散”等環(huán)節(jié),其中在政治謠言“孕育”階段,盡早發(fā)現(xiàn)、及時跟蹤有著重要的預警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將工作前置,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出擊,變“事后堵截”為“事先介入”。為此,高校的宣傳部、學工部、團委、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機構等,應以各種方式將網絡輿情搜集的觸角植入大學生中,力爭在第一時間獲知、跟蹤網絡政治謠言在大學生中傳播的情況。鑒于網絡政治謠言“群圈”傳播的特征,應以隱形的方式參與其中,遵循“多看不說”的原則,防止被疏遠、隔離,從而難以從中獲得最真實的信息。通過觸角植入,及時了解網絡政治謠言的演變,可以達到以下目的:一是迅速、精準地把握大學生受網絡政治謠言影響的狀況,尤其是他們對哪些政治謠言內容表示認可、在哪個問題上有群體性的思想傾向等,進而制定有針對性的引導對策;二是打造教育合力,發(fā)揮高?!叭ш犖椤甭?lián)動育人作用,網絡政治謠言出現(xiàn)后,思政理論課教師、思政工作者、專業(yè)教師三者要形成目標共同但分工各異的解構網絡政治謠言、合力教育的工作機制。

2.多重引導,緊緊把握校園網絡空間的話語導向。網絡政治謠言滋生之后,必須予以及時的關注與引導。針對大學生思想的特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實行多重引導:一是充分發(fā)揮學校主流教育的影響。針對網絡政治謠言所攻擊的黨和政府相關政策、重大決策等情況,把“三支隊伍”統(tǒng)合起來,進行正面的宣傳、解釋,尤其是通過校園微信公眾賬號等“微媒體”,把謠言顛倒的事實正過來、抹黑的地方亮出來,避免其在更大的范圍內進行擴散,維護高校的和諧穩(wěn)定。二是要培養(yǎng)一批思想堅定、以學生黨員為主體的大學生網絡骨干分子。通過教育讓他們以朋輩的身份,用共同的語態(tài)、共通的思想、平等的視角,在“群圈”中對網絡政治謠言進行消解,主動對同學在網絡上發(fā)表的內容進行評論交流、雙向互動溝通,引導達成客觀、理性認知,降低大學生對網絡政治謠言的信任度、減少轉發(fā)的頻率。“在消解網絡政治謠言的危害時,就要采用平等的視角,構建一個新的對話平臺,以充分可信的表達方式與公眾進行誠意溝通,讓不同的話語主體能夠獲得同等的表達機會。溝通是否平等和誠意,直接影響到溝通的效果?!盵11]

3.教育延伸,全面助推大學生以正面積極的心態(tài)認識社會。大學生只有有了正確的認識,才能在思想中形成應對網絡政治謠言的最強大“抗體”。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延伸,創(chuàng)建新的教育渠道,如“師生在線溝通”、學生興趣小組、社會實踐等。通過自由的討論交流活動,幫助大學生深刻認識社情國情世情,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全面了解國家發(fā)展取得的成就。在這過程中,尤其要注意直面學生提出的問題, 解疑釋惑,“解決問題時不回避主要矛盾,如果企圖通過轉移目標來加以消解,結果可能適得其反,不僅會引發(fā)新的不滿,而且會增加網絡政治謠言的可信度和攻擊力,增加謠言消解的難度和社會成本”[11]。通過教育延伸,針對大學生比較關注的政治熱點話題,主動發(fā)起討論,分析、解讀。一方面,構建新的對話渠道,在對話交流中與大學生進行誠意交流,增強主流價值觀的影響力和滲透力;另一方面,教育大學生正確對待自己,既要看到自身知識廣、眼界較寬的優(yōu)勢,又要看到自身閱歷經驗、認知水平等欠缺和不足,從而有意識地克服缺點、補齊短板,使自己更加成熟、更加優(yōu)秀。

4.日常關愛,高度重視解決大學生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謠言是社會環(huán)境投射的影子”[12]14,實際上,我們應該看到,部分大學生接受、傳播網絡政治謠言的背后,其實往往隱含著自己的態(tài)度和意見,那些契合其利益訴求的謠言,他們才會格外關注與轉發(fā)。當前,高校存在著一些經濟困難的大學生,這些大學生大多自我意識較強烈,且比較敏感,“他們內心渴望得到周圍的人的幫助,希望能改善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但卻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憐憫,不希望把自己的貧窮暴露于公眾面前”[13]。他們通常不愿意對他人敞開心扉,但喜歡上網,在網絡上發(fā)泄個人情緒。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幫助大學生解決學習生活困難為抓手,將暖心關愛融人到日常工作之中。針對一些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要通過發(fā)放一定數(shù)量的生活補貼、提供勤工助學崗位、優(yōu)先推薦就業(yè)等措施,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努力為其健康成長營造一種公正、和諧的環(huán)境。在此過程中,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以真心博得真情,以尊重取得信任,要主動關心、持續(xù)關注、經常性交流,建立良好的信任互動關系,避免這些大學生成為網絡政治謠言傳播的“擴音器”,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

[1]張雷.論網絡政治謠言及其社會控制[J].政治學研究,2007(2).

[2]孫琦琰.網絡流言在大學生中的傳播路徑及應對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2015(1).

[3]詹國輝,周率,劉邦凡.網絡政治謠言的治理困境、成因及路徑選擇[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5).

[4]第35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EB/OL].[2015-02-03].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201502/P020150203551802054676.pdf.

[5]鐘新文.別讓謠言污染了"朋友圈"[N].人民日報,2014-08-11(04).

[6]劉明周.網絡謠言的特點與防范[N].光明日報,2014-08-31(13).

[7]張驪完目.培養(yǎng)大學生健全人格[N].吉林日報,2013-07-16(08).

[8]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5-03(02).

[9]王輝.當代大學生政治參與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探討[J].人民論壇,2012(20).

[10]龍斌.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如何有效傳播正能量[J].紅旗文稿,2015(17).

[11]謝新洲,陳春彥.網絡政治謠言消解策略[J].人民論壇,2015(34).

[12]弗朗索瓦絲·勒莫.黑寡婦:謠言的示意及傳播[M].唐家龍,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13]杜瑞平.新時期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問題探析[J].經濟師,2013(07).

(責任編輯王愛玲)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Political Rumors on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Countermeasure for Them

JIANG Xianfeng

(Publicity Department of the CPC,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hanghai 201620,China)

At present,the network politics rumors show some new characteristics in colleges,and pose more and more impact on college students,resulting in some confusion in ideological values,weakening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rosion of personality spirit,etc. There are a multi-dimensional intrinsic reasons in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politics rumors o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a profound grasp of these causes,with som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cognition and resistance discrimination of the network politics rumor,maintain harmony and stability of colleges.

network politics rumor;college students;formation mechanism;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10.13600/j.cnki.jpsslof.issn.1009-4326.2016.05.028

2016-08-21

2014年中共上海市教育衛(wèi)生工作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和上海市教育發(fā)展基金會“陽光計劃”項目“基于全員導師制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路徑研究”(E2-6206-15-050)的階段性成果

江先鋒(1978-),男,安徽青陽人,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黨委宣傳部講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009-4326(2016)05-0116-05

猜你喜歡
謠言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中國使館駁斥荒謬謠言
思想與“劍”
當代陜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當代陜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人大建設(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政治攀附”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想是什么”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政治不純”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當代陜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當謠言不攻自破之時
乌苏市| 封开县| 织金县| 兴宁市| 绩溪县| 霍林郭勒市| 阿图什市| 开化县| 邵阳市| 道真| 河北区| 青州市| 丰原市| 夏河县| 广平县| 长丰县| 仪陇县| 内江市| 惠州市| 临沂市| 潜山县| 吉安县| 张家港市| 苍山县| 繁昌县| 都安| 黄冈市| 和林格尔县| 清河县| 台江县| 寿阳县| 武穴市| 宜川县| 龙井市| 毕节市| 新闻| 咸丰县| 本溪| 河间市| 阜城县| 宕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