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倩文
(陜西青年職業(yè)學院 陜西西安 710068)
?
地鐵公共藝術墻材料語言藝術探究
杜倩文
(陜西青年職業(yè)學院陜西西安710068)
地鐵公共藝術墻由于其平面性的表現和復合材料的應用,可以被涵蓋在廣義的綜合繪畫的概念內。古城西安在修建地鐵設計中,注重用各種公共藝術墻展現古代輝煌,通過不同的藝術手法,調用各種考古元素,特別是唐代女性服飾元素,表現西安歷史的燦爛悠久。同類元素在不同藝術語境與材質演繹下,顯現出了不同的材料語言。本文以西安地鐵公共藝術墻唐代服飾元素的應用入手,解析考古元素應用過程中不同材料的藝術語言。
西安地鐵;綜合繪畫;考古元素;材料語言
綜合繪畫也稱“綜合材料繪畫”或“混合媒材”,其中有水性、油性,丙烯、礦物等顏料,或是泥土、玻璃、陶瓷、鋼鐵、化學試劑等。作為廣義的綜合繪畫,地鐵公共藝術墻通過不同材質、不同形象的排列組合,在城市地下空間打造了一片多彩的藝術長廊。素有古都之稱的西安市,在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不忘時時對古代輝煌回首致敬,西安乃至陜西豐厚的考古元素成為西安地鐵公共藝術著重運用與表現的素材。
這些考古元素從實體向平面,或從推測想象到復原表現的過程中,被放置在不同的構圖中,被不同的材質再現、演繹,表達了公共藝術創(chuàng)作者對于古代文明不同的視角與思考。同時,考古元素本身的材質被創(chuàng)作者用其他材質所取代,借助綜合材料表現,在新的美術環(huán)境中使所用媒材產生不同的材料語言,傳達特殊的意境。
西安地鐵公共藝術墻作品繁多,畫面表現重點各有不同,本文就采用唐代女性服飾元素的公共藝術作品為例,分析不同材料組合和不同表現手法下,材料語言的變化。
以唐代女性服飾為重要表現元素的作品有:位于二號線的大明宮西站《對話》、北大街站《百變》、永寧門站《游春圖》和《唐韻》、體育場站《盛世》、小寨站《古韻新尚》,以及一號線朝陽門站《游春圖》。從表現手法上可以分為三類:將服飾元素單獨提取加以變化寫實表現、基于傳世名畫或出土古畫所創(chuàng)作的人物場景、經過一定變形表現的圖案化人物。不同的創(chuàng)作手法用于不同的材料表達,產生了豐富的材料語言效果。
位于北大街站的公共藝術作品《百變》綜合運用了不銹鋼、鑄銅、砂巖等材料,以唐代女性服飾樣式圖為元素,表現唐代和當下兩種盛世女性服飾的演變。一般來說,不銹鋼的材料語言偏向表達冰冷、工業(yè)化、速度感,鑄銅的材料語言更多偏向于輝煌、厚重感、歷史感,砂巖粗糙的表面則給人十足的滄桑感。作品用砂巖作底,用鑄銅著色表現唐代女性服裝,用鏡面不銹鋼表現現代女性,古今強烈的質感對比突出作品“百變”的主題。其中典型唐代女性女士開衫襦裙在裙擺的位置稍作處理,使之有隨風擺動之感,化解了考古圖片過于呆板的視覺感受;著色產生的斑駁感與背景石材相互呼應,在質感上有統(tǒng)一的一面,使圖案與背景適當融合,更好地增強與鏡面不銹鋼的質感對比;鑄銅的質感與人們心中對盛唐的向往共鳴呼應,在高反光度的不銹鋼和低反光的石材映襯下,古遠的輝煌厚重躍于壁上。
人物場景類的地鐵公共藝術,根據畫面主題的不同,所用材質的組合也不盡相同。
體育場站《盛世》所用材料組合與《百變》類似,以砂巖作底,以鑄銅表現唐朝貴族打馬球的場面。鑄銅不再著色,遂與砂巖底紋產生較為強烈的質感對比。在畫面中,鑄銅可塑性較強的特性被充分發(fā)掘,女性衣裙披帛迎風飄舞的動態(tài)被較為細膩地表現,但鑄銅厚重古遠的質感仍給觀眾造成了一定的距離感,營造了既真實又悠遠的輝煌夢境。大明宮西站《對話》所選用的材質是黃銅,黃銅被鍛造成片狀,以鏤空的線性造型表現以《虢國夫人游春圖》《簪花仕女圖》等傳世古畫上所表現的唐代仕女形象,和畫面上用不銹鋼鍛造的現代人物產生“對話”。作品將黃銅和不銹鋼用相似的處理手法表現古今人物,黃銅的歷史感和不銹鋼的現代感更加凸顯。永寧門站《迎賓圖》的材料組合則與前兩幅作品反道行之,利用砂巖為主體人物的表現材料,用銅和金箔點綴上大明宮、燈籠和牡丹等圖樣。砂巖質地較松軟,雖然不適宜做過于細膩的處理,但在地鐵站地下公共空間內,公共藝術的巨大體量可以消解砂巖的粗糙,人物服飾迎風飄動的柔軟質感并沒有被消減。同時,砂巖粗糙的顆粒感契合畫面“迎接絲路來客”的主題,畫面彌漫著絲綢之路的古遠質感,整面砂巖淺浮雕將主體人物和背景混為一體,削弱立體感而增加平面性,
寫實語言之外,也有略帶變形的圖案表現。
一號線朝陽門站《游春圖》以卡通化的造型語言描繪了三個穿著唐代服裝的女性形象,材料以不銹鋼為胎,以漆畫表現主要形象。漆畫是古老的繪畫材料,經過現代工業(yè)化改造后,色彩豐富,造型自由,表現力最接近于架上繪畫。作品用明快艷麗的色彩,表現了一片繁花似錦當中唐代女性游春的圖景,再現史書當中所載長安游春的習俗,又用活潑可愛的造型,拉近今人與古人的關系。漆畫材料雖然歷史悠久,但應用廣泛,特別是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能見到漆材料的物品,因此不似金屬石材給人以較為明顯的距離感。和《盛世》《迎賓圖》《對話》那樣試圖造成古今對比、拉遠歷史距離的效果不同,以漆畫為主要表現材料的《游春圖》試圖消弭古今情感的溝界。傳統(tǒng)漆器作品堆器、雕漆的浮雕效果,被不銹鋼胎體的起伏肌理所取代,畫面效果更具現代性。
唐代女性服飾元素在西安地鐵公共藝術中被鑄銅、砂巖、黃銅、陶瓷、漆畫等材料表現,相同類型的考古元素,運用不同的材料語言,傳達不同的藝術效果和文化信息。在綜合繪畫創(chuàng)作中,既體現了相同題材通過不同材料所體現的藝術語言的豐富性,也體現了同一材質在不同的材料組合和造型語言表現下,自身語言的微妙變化。
借助材料本身的質感和記憶功能,激發(fā)觀眾的心理共鳴,在觀眾的視覺接觸材料質感的過程中,制造各種“遷想妙得”,豐富畫面的表現??v然公共藝術對于材質的使用有諸多限制,但材料語言的表現性仍然有巨大的探索空間。作為狹義綜合繪畫的室內架上綜合繪畫,在材料的使用上更具自由性,相同題材不同材質以及不同的材質組合所激發(fā)出的材料語言的豐富性,為畫家們的創(chuàng)作開啟了頗具意義的啟迪。
[1]李晶:物性與神思的遇合——綜合繪畫材料的拓展與藝術呈現,山東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4年.
[2]黃潔:繪畫的材料,材料的繪畫——綜合材料運用于繪畫中的審美意義[J].江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The Public Artistic Wall of Xi’an Subway Should Adopt Comprehensive Painting Material and language embodied by Archaeological Elements
DUQian-wen
(Shaanxi Youth Vocational College,710068,Xi’an Shaanxi,China)
Owing to its performance of flatnes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ompound materials,the subway’s public artistic wall can be included into the concept of broad comprehensive painting.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subways,Xi’an didn’t forget salute for the ancient brilliance via various public walls by using different artistic approaches and utilizing archaeological elements,especially female garment factors in the Tang Dynasty to present Xi’an for its brilliance and historic permanence.The similar element revealed different material’s languages under the different artistic background and material evolution.The essay analyzed artistic language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in the process of utilizing archeological elements via Tang Dynasty’s garments‘application in the public artistic walls of Xi’an Subway.
Xi’an Subway;Comprehensive Painting;Archaeological Elements;Language of Materials
2015-12-9
杜倩文(1986-)女,陜西眉縣人,陜西青年職業(yè)學院教師,主要從事高職教育教學與研究。
【西部文化】
J205
A
1674-2885(2016)02-7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