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觀音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探微

2016-04-13 14:15:01王金星劉瓊英
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6年5期
關鍵詞:遂寧觀音價值觀

王金星,劉瓊英

(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四川 遂寧 629000)

觀音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探微

王金星,劉瓊英

(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四川 遂寧 629000)

觀音文化是優(yōu)秀中華傳統文化之一。觀音文化有著愛心、慈善、平等、包容、和諧、向真、向善、向美的豐富內涵,愛心、慈善、和諧的合理內核與向真求真、向善求善、向美求美的鮮明價值取向;有著民俗信仰文化、民族佛教文化、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屬性和民族性、歷史性、普適性、獨特性的鮮明特征;觀音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實質要義、價值取向、目標宗旨、價值功用上具有很強的一致性。應當將觀音文化的研究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弘揚有機結合起來,揭示其深厚的淵源關系,深刻認識其相同、相通、相融之處和特定的價值意義,讓優(yōu)秀傳統文化更好地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與弘揚服務。

觀音文化內涵屬性;核心價值觀;融合統一研究;傳承弘揚踐行

隨著習總書記系列講話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踐行與地方文化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愈來愈發(fā)現響應黨中央號召,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踐行與中華傳統文化、地方文化的研究發(fā)掘有機地融合統一起來的極端重要性,特就觀音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如下探究。

1 觀音文化的實質要義與價值取向

眾所周知,佛教文化博大精深,觀音文化源遠流長,觀音信仰不僅在中國、在印度、日本等國家流行,而且“觀音菩薩的信仰當然不僅僅限于東亞,而是遍及整個亞洲”[1],是佛教王國的一個國際性話題。只不過中國觀音文化的歷史悠久、氛圍更濃,且獨具特色,學界一直廣泛關注而已。

遂寧地處中國巴蜀文化圈的中部,“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發(fā)源地,也是中國觀音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2],其觀音信仰不僅非常普遍,而且有著1300多年歷史和三朝九帝敕封過十一次的靈泉廣德兩大中國著名的觀音道場,影響非常久遠廣大。得到邢莉、錢文忠、李利安、江玉祥、陳兵等50多位著名專家學者和高僧大德的高度關注,深入研究和充分肯定。其道場廣德寺被中國緣佛協主席趙樸初老稱為“西來第一禪林”,賜名遂寧“觀音故里”。遂寧也被中國民俗學會命名“中國觀音文化之鄉(xiāng)”,得到歷屆市委市府、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不緊舉辦了多屆中國觀音民俗文化節(jié),而且作為地方特色文化,愛心之都、慈善之都和“觀音文化城”來傾力打造,作為了弘揚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強市、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升品質品位的重要戰(zhàn)略舉措,在全國頗具特色和影響力,值得特別關注。

對于觀音文化的研究,包括遂寧在內的中外專家學者歷時已久并有著豐碩的成果和諸多定論,從中,我們可以梳理、領略到如下基本點。

1.1 觀音文化的基本內涵

事實表明,觀音文化不僅源遠流長,而且博大精深。包括其身世、性別、家境、衍化、法號由來、類型、造像、法門道場與儀規(guī)、法力、經典、中外觀音的區(qū)別、觀音文化的形成與傳播等等,從古至今,中外學者的研究甚眾,著述頗豐,單經典、專著之外的文藝類就有“俗講、說唱、評話、戲曲、變文、變相、寶卷、善書、靈驗故事傳說、傳說、筆記小說、傳記”等多種形式,甚至還有傳奇的演繹?!懊耖g觀音文學因其多樣化和通俗便捷的傳播樣式在民眾中備受歡迎,其影響之深之廣,是其它佛教文學望塵莫及的”[3]。從博大精深的觀音文化中,我們可以從其基本內涵中梳理出愛心、慈善、和諧、平等、包容等關鍵詞。

愛心。始終對人充滿關愛之心是觀音布道的基本要義和行為準則,這首先體現在中國觀音不同于印度觀音,是由社會生活中真實的人演化而來的“人格神”,是由最初的男性逐步演變?yōu)榕陨?。因為除去其他因素之外,女性即母性,是愛的本源、載體、象征和代言人。其次體現在她得道成佛的過程中。因傳說中觀音的原型主體為中國古代西部興寧國妙莊王的三公主妙善。對于妙善向佛之舉妙莊王一直是極力反對的,但她卻堅定不移地拒絕了父親對自己的婚嫁安排,一心向佛;當父親十分震怒,派兵火燒白雀寺之時,她咬破手指噴血成雨滅火救寺;在父王法場問斬不成,紅綾賜死后思念成疾,久病不愈,瀕臨死亡之時,妙善化為老僧,以自己的手眼救得父親生命,表現出的是一種超乎尋常的愛;第三是體現在觀音菩薩設置道場,廣施甘露、普度眾生、救苦救難,被封為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的法號上。相傳,觀音是成為佛了的,只是為了普度眾生才以菩薩身份出現救苦救難的,足見其愛是坦蕩博廣、真誠無私,感人至深的;第四是體現在其慈眉善目,遍灑甘露,送子送福,千手千眼、無處不在,有苦即幫、有難必救,惠及眾生的高大形象上??梢?,觀音菩薩的愛是一種無垠無疆、坦蕩無私、無時無處不在的大愛、博愛、誠愛、至愛,是真正面向勞苦大眾、救人水火的真愛。

慈善。無論在觀音菩薩的處世準則還是世人的心目中,她都是以慈悲為懷為本的。佛教梵文認為,“慈”是給人以快樂;“悲”是解除人的痛苦。觀音一心向善的慈眉善目,給人以異常和藹的親切感,也引領著人們的積極向善。慈者母也,慈者仁也,慈者善也;悲者哀也,悲者同情、善良、友好也。行為方式上的慈善,給人以好感、快感、美感、安全感、信任感,營造的是一種和諧友好、平等溫馨,舒適安全、幸福美滿的良好環(huán)境氛圍。觀音的行為準則和方式是發(fā)善心、施善舉、做善事,廣結善緣、廣種福田、樂善好施、行善積德、遍灑甘露、救苦救難、澤被世人。她不僅以身作則,且以身示范,帶動世人,踐行慈善,引領整個社會的慈善風尚。因此,她不僅帶動了遂寧,帶動了四川,而且?guī)恿宋髂系貐^(qū),帶動了全國,在民間得到廣泛認同,因而其道場靈泉廣德得到官府的高度認可,唐宋明三朝九帝的十一次敕封,專賜玉印和通關寶印,并許以特權,在明清時代就統領西南地區(qū)三百多座寺廟,成了名副其實的觀音故里,西來第一皇家禪林,也成就了其“中國民間虔誠信仰的第一佛”[4]的崇高地位和聲譽,使遂寧成為了聞名遐邇的首善之區(qū)和全國慈善城市。

平等。在觀音的關愛、施善、悲憫義舉中,是以“善”和“惡”為標準尺度來區(qū)分對象的。一方面對善者慈愛悲憫,樂善好施,救苦救難,賜福施惠,廣種福田,澤被萬民;另一方面對惡者勸化懲戒,絕不手軟。一是勸導大家廣結善緣、普施善舉、樂善好施、行善積德,不以善小而不為;二是勸誡大家諸惡莫做,不以惡小而為之;三是對行善者予以保護褒獎和鼓勵,對作惡者予以制止懲戒或處罰。主張、奉行、堅持的是一種善惡分明,獎懲得當的是非觀念,體現的是一種公平正義,公正無私、賞罰分明的基本準則。民間傳說難以查考,《西游記》和相關著述中佐證頗多,最具說服感召力的但是廣大人民群眾的長期信賴與尊崇,觀音文化的三大香會節(jié)千百年來久盛不衰更是最好的明證。

包容。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善舉,一種善的體現。主要表現在懲惡時有明確的是非標準,分清是大惡小惡,慣惡偶惡,區(qū)分動機與目的。對那種不是一貫、蓄意、誠心作惡者,對那種好心人犯錯誤或被教唆、逼迫作惡者予以諒解、包容、點化、引導,而不是不分情狀緣由,不看對象地一味懲處,搞成了以惡制惡。這既包括了對自己行為方式、動機目的、標準尺度的檢點把握與反思,也包括了對他人、特別是對父母長輩的包容,從不斤斤計較,小題大做。更不冤枉好人,錯怪他人,搞以怨抱怨。要避免冤冤相報,害人害己。這實際上是一種大度從容的品質品位,是一種修煉境界和高層次目標追求。這不僅僅是對世人,在宗教界、佛教界,也有個派別宗親的理解包容問題,這也是千百年來佛教宗教界雖派別林立,卻也相安無事、更無戰(zhàn)爭的根本原因所在。

和諧。觀音歷來主張人與人之間和諧友好相處,而且不分高低貴賤,不爭你大我小,你弱我強,而要相互理解體諒,有愛心、慈善之心。要以慈悲為懷,彼此平等相待。要分清善惡,相互尊重,要設身處地、換位思維、行善積德、友好相處。讓世間變得友好和諧,無紛爭攻訌,無詆毀殺伐,無災害戰(zhàn)爭,讓人們生活得幸福美滿。這既是以愛心、慈善、包容、平等為基礎的,又是幾者的升華和整體效益效應,更是最高目標境界的追求,是令人向往和為之奮斗的源泉與動力。

求真。這是觀音的行為方式和目的動機之一,也是觀音文化的實質要義與價值意義的基本體現。其本意是要人們追求本真,展示本真,呈現自己的本來面目,不能虛妄、說假話、做假事、造假像,顯得不誠實、不本樸、不厚道、不真誠,沒有是非觀念,沒有善惡標準。更不能誤入歧途,不行善、反作惡,把自己偽裝起來,成了兩面人、偽君子,害人害己。要做一個善良、正直、待人平等、能原諒別人的缺點錯誤,積極向上、健康豁達的好人,做一個真實可信和藹可親,不矯揉造作,沒被裝進套子,不懈追求真實、追求真理、修正錯誤、堂堂正正的真實的、真正的、大寫的,能頂天立地,經天緯地之人。

求善。這既是觀音的行為方式、行為準則,也是觀音文化追求的目標境界之一。這里的善即“好”。佛教文化講究因果,行善是觀音、也是整個佛教的行為方式,樂善好施既是觀音文化中的行為特征、行為理念,也是觀音文化中追求的一種品質精神。求善是行善這種行為方式的動機目的。其間施善是因,求善是果,施善的目的就在于要求得一個好的結果。所謂行善積德,實際上也就等于行善求德,做好事的目的是希望能有一個,能尋求一個好的結果,這自然也就成了觀音文化的價值取向了。在觀音文化中,求善的目的在于倡導大家都行善,都做好事,以此帶動促進整個社會都行善,都做好事。如果這樣,就會使整個社會,整個人類都向好,都變好。這自然是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求美。這同樣是觀音行為的動機目的之一。觀音的慈眉善目本身就是一種美,更何況女性更具柔美的天資和品性。愛心也是一種美,而且是一種非同一般的心靈美。慈善與愛心結合是一種由心靈到行為,由內在衍生到外在,內外雙修,內外融合統一的形象美、行為美、氣質美。平等待人、公正處事既是一種行為美,更是一種姿態(tài)美、品質美,也是一種心靈美的外在表現和內外在高度融合統一美。包容也是一種待人處世的行為方式,但是一種比平等待人更勝一籌,顯得更加大度、從容的雅量,是人生修為的一種更高境界。和諧則是一種氛圍,一種態(tài)勢、一種氣勢,一種環(huán)境氛圍上的唯美、大美、氣勢美、整體美、協調美。是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融合統一,天人合一,是一種最高層面最高境界的美,求之不得。

1.2 觀音文化的合理內核

在觀音文化的基本內涵中,最為核心、重要的是愛心、慈善、和諧。這三個關鍵詞,六個字構成了觀音文化的合理內核。

首先,就愛而言,觀音之愛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愛,而是一種真誠的,沒有疆域界別,沒有種族,沒有性別年齡,沒有高低貴賤的大愛、泛愛、真愛。愛天下眾生,尤其愛受苦受難的黎民百姓,時不分古今,地不分南北、人不分等級品相,只要有苦有難,是正當合理需求,她都及時救助,讓你得到解脫。觀音之所以能得到古今中外民眾的愛戴追捧,其源蓋出于此。觀音的愛是自發(fā)的、自主的。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其一主要是觀音自身以法眼觀之,發(fā)現誰有苦有難有需求便主動施救,并非《西游記》和相應傳說那樣要有求于她、拜她,找到她才被動施愛;其二是因為眾生相知道她是大慈大悲、普度眾生,無疆無界,真心關愛眾生相的大菩薩,所以特別認同,特別親切,一旦有需求便會自發(fā)地、積極主動地表達愿望。即令有的無災無難,也要祈求保佑其少災免難、富貴平安、健康幸福;觀音的愛是無私的,不索取回報,不計報酬的真正的愛。如果要說期求的話,也就是希望能在她的引領帶動、教育啟示下人人結善緣、大家施愛心,以慈善之心來回報社會,來為自己積德祈福,讓他人幸??祵帯S^音本身是不希求、不索取任何回報的。即令是信眾的燒錢化紙,打拱作揖、甚至添油上香進貢,也都不是觀音的本意,而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虔誠、樸素的回報,是一種感恩的方式;觀音的愛是一種有原則、有標準尺度,愛憎分明的愛,其標準尺度就是好與壞、善與惡、是否應當關愛、值得關愛的問題,其原則是萬善皆為,諸惡莫作。換言之,她是不會對真正的壞人、惡人施舍愛善的。

第二,就慈善來講,與愛一樣,慈善也都是觀音菩薩的基本行為與態(tài)度方式。從一定程度上講,慈與善是一致的,且互為因果。慈即仁慈,善即善良,都是一種美好的人生態(tài)度和品質,也是贏得眾生相信任、敬仰、信奉、尊崇的基本緣由和前提。慈善與丑惡是相對而言的,慈善的態(tài)度,善良的面孔能給人以和達,和善、親近、親敬感,能產生信賴、依托、敬重感;丑惡則讓人望而生畏、望而生厭、望而卻步,產生避讓、疏遠、排拒心理乃至于厭惡、憎恨的感覺。觀音文化不僅僅是慈眉善目,而且還要慈航普度,永遠給人引領、帶動大家以慈悲為懷,友善為本,真正地關愛施舍眾生。廣做善事、廣興善舉、廣結善緣,積極主動施愛向善,讓社會、讓人間變天堂,更美好,以此來體現對萬民,對眾生相的真正的愛,來踐行、落實對眾生的愛,使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而不是空對空,只停留在簡單的泛愛上。

第三,就和諧而論,同樣既是觀音文化中的一種人生、處事態(tài)度,也是一種效應與目標、境界的追求。因為就處事態(tài)度而言,在眾生相中涉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處理問題。不僅包括了男女、長幼、親情之間要和善、和諧、友好相處,而且還包括了不同家庭、種族、地域、層次類型乃至國別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僅包括人與人,還得包括人與社會,與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的自然、和諧、友好相處,是整體的大的和諧。就目標境界而言,不僅涉及到相處態(tài)度、方式方法問題,還涉及到目標任務與評判的標準尺度;不光要和、而且要諧,是一種自然的、平等的、包容的,沒有任何問題與障礙,很融洽、美好的。其間還涉及到認識問題,涉及到思想理念和思路舉措問題,這還是能否和諧的重大基本前提。如果這類問題解決不好,就必然對目標的實現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危害,甚至會大打折扣而導致其最終難以實現。

就這三者的關系而言,愛是動因,動機,是出發(fā)點,也是一種初衷和情感態(tài)度。如果沒有愛、沒有真愛、大愛,就失去了慈的基礎前提,就難以產生慈善,做到慈愛,堅持慈悲為懷,廣結善緣,廣施善舉。因此,慈善是愛的形式、路徑,是愛的手段、方式和舉措,如果光有愛心,沒有慈與善的路徑舉措,愛就是空洞的、虛無的、蒼白的,沒有任何價值意義甚至反倒叫人厭惡,具有很大負面效應的。人們就不可能喜歡、信奉、尊崇觀音,自然也就失去了觀音文化;和諧是愛心和慈善的目標效應和結果。愛通過慈善而最終落實到和諧,落實到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友好相處,各就其位,各得其所而又相互關聯、相互信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有機融合統一。和平、和諧、友好相處,讓人、人類社會全面、健康、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從這個意義上講,愛心是動機目的,慈善是路徑舉措,和諧是目標效應;愛心是前提條件,慈善是橋梁紐帶,和諧是目標結果。三者追求的都是真、善、美。因此,這應當是觀音文化的基本的合理的內核和有機統一所在。

1.3 觀音文化的價值取向

從觀音文化的六大內涵、三大內核中不難發(fā)現其鮮明的價值取向,這就是引導人們向真求真、向善求善、向美求美。

所謂向真求真,即觀音文化的基本目的在于引導人們向真求真,去努力做一個說真話、干真事、具真情、追求真理的真實可信之人。雖然觀音沒這樣講,但要真愛、是真慈、狀真悲、行真善,亦即引導人們求真務實,反對虛偽、虛假、虛妄,給人營造一個真實可信的生存發(fā)展環(huán)境,提供真實可信的成長成人空間,這在觀音的教義和行為舉止中是昭然若揭,隨處可見,不容質疑的。

所謂向善求善,就是觀音特別主張、期盼大家要結善緣、做善事、行善積德、遇事朝最好的目標去努力。而不能是非不分,善惡不辨,危害忠良,危害百姓,危害社會,危及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目的在主張、謀求、教育、引導、鼓勵人們和衷共濟,努力營造一個友善、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社會氛圍。

所謂向美求美,就是要在真與善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讓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平等相待、友好相處;相互理解認識、信賴支持、休戚相關,榮辱與共;積極向上,感恩奮進;明辨是非、愛憎分明;讓社會和諧、穩(wěn)定、進步、文明,讓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體驗、感受到的是一個十分友善、溫馨、和諧、安定、幸福、美好的世界。

在觀音文化中,三個價值取向是遞進式的,也是一個目標指向很明確,目標定位很科學,很高遠的有機體,頗具鼓舞性、激勵性,令人振奮鼓舞和向往的。其中,真是基礎、是第一目標;善是思路舉措也是第二目標追求,在真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再上新臺階;美是終極目標、整體目標、最高境界,登峰造極,令人神往。

2 觀音文化的基本屬性與鮮明特征

從觀音文化的豐富內涵、基本內核和價值取向、生成傳播情狀中,不難發(fā)現其如下基本屬性與鮮明特征。

2.1 基本屬性

透過觀音文化的全部歷史與進程,可以看到其如下基本特性。

第一,觀音文化是一種民俗信仰文化。

觀音文化不是由官方提倡、主導而形成的,而是千百年來由有觀音的不懈宣示、主導、踐行,讓人們感受深切,深信不疑,進而衍化為民間對觀音的信奉、敬仰、崇拜,對觀音文化的傳承弘揚而逐步形成的。盡管其間唐宋明三朝九帝的十一次敕封也具有特定的效用,但民間肇始在前,信奉、敬仰、崇拜、弘揚、光大在前,造成相應效應、聲勢、影響在前,皇室對觀音文化的認可在后,這是不爭的基本事實。因此,只能說皇帝的敕封敕賜是對觀音文化的一種肯定和認可,進一步堅定了人們的信念、助推了民間對觀音的信奉和崇拜,而不能因此否定其民俗文化的基本屬性,最多也只能說皇帝的敕封對觀音文化的繁榮起了推波助瀾作用而已。

觀音文化的民俗信仰屬性還體現在觀音的由來上?!坝^音菩薩三姐妹,同鍋吃飯各修行。大姐修在靈泉寺,二姐修在廣德寺,只有三姐修得苦,修了西山白雀寺,又修南海普陀寺”和“古代遂寧莊王城,妙莊國王管萬民。年老五十無太子,只生公主三個人。妙清妙音和妙善,一心向佛去修行。大姐修在靈泉寺,二姐修在廣德寺,只有三姐修得苦,修了西山白雀寺,又修南海普陀寺”。[5]這些得到專家們認可的民間傳說表明,中國的觀音菩薩就是由中國西部古興寧國妙莊王之三公主妙善學佛修身衍化而來的。其實這一傳說不光遂寧人民在口口相授,代代相傳,在臺灣學者于君方的《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中就生動地敘述過他外祖母為其講述過的與之完全一致的民間傳說,《陜西通志續(xù)修》也有“妙善到四川遂寧白雀寺削發(fā)為尼”的記載,明確表明了妙善修行的白雀寺即四川遂寧的白雀寺??梢娖溆绊懮钸h和真實可靠性。此外,“檔案記載: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遂寧信奉觀音的寺廟曾達143處,僧尼2287人”,僅城郊四門就多達70余處[6],而這些寺廟都并非官方所建,而是民間自發(fā)建成。最具說服力的是每逢初一十五各地信眾自發(fā)前往靈泉廣德上香禮佛者年逾百萬。之外還有臥佛院、臥佛溝的盛唐石刻造像和高峰山明代“仙畫”和千年不變的每年農歷二月、六月、九月十九觀音出生、出家、得道日的民間香會節(jié),信眾每年都在百萬人以上。事實表明,“川中遂寧對觀音的崇拜已成為千年不變的民俗情節(jié),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表明,本土觀音文化早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次,成為延續(xù)千年民間民眾信仰民俗”[7],其民俗信仰文化之屬性是顯而易見的。

第二,觀音文化是一種民族佛教文化。

觀音文化的民族性在后文的特征揭示中會有明確表述,是無可爭議的。其佛教性則主要體現在一是不僅有觀音的佛事修行活動,修行地點、修行道場、修行傳說,而且還有很多具體情節(jié),包括其一心向佛、禮佛、沖破父王層層阻撓,甚至不惜犧牲親情和生命,而且最終修成正果,得道成佛號“正法明如來”[8][13],在靈泉、廣德寺和南海普陀山建立著名道場的生動傳神故事。其產生形成過程就是一部濃厚的佛教文化史。其次是與其他佛教一樣,建有規(guī)制宏大,管理規(guī)范,嚴格遵循佛教教義規(guī)制建設的寺廟,且數量巨大。觀音的塑像不僅進了寺廟,而且是以觀音菩薩的名義進入佛教序列,獨立存在,達到至高境界的,是中國民眾公認,深深信奉的“第一佛”。三是其佛事活動有嚴格的程序規(guī)范,包括民間對觀音的朝山拜佛,都是謹遵佛教教義教規(guī)進行的,分工明確,組織嚴密,秩序井然,異常虔誠。四是就觀音修行的成效看,有諸如《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華嚴經﹒入法界品》等包括救難類、凈土往生類、般若類、華嚴類、密宗類等七個大類[9]的許多集佛教大成的經典流傳于世,不僅成果豐碩,而且千百年來受到弟子門生的信眾捧讀和研習。門下弟子、信眾和居士及每年進山朝香拜謁者不下百萬之眾,可見是異常典型的,具有濃厚民族文化色彩的民族佛教文化。

第三,觀音文化是一種優(yōu)秀的中華傳統文化。

中國作為有著5000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其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是舉世公認,無可爭議的。而觀音的文化底蘊之深,可以吸引全國的廣大民間信眾篤信千年不變,這本來就是一個奇跡。做為一種亞洲的文化現象,中國的觀音文化的獨特性也是無可非議的,沿襲1300多年的歷史足以表明其傳統性。優(yōu)秀則主要體現在觀音是中國民間的人格神,有著大愛無疆、慈悲為懷、救苦救難、普度眾生的博大胸懷和崇高境界,有著愛心、慈善、平等、包容、和諧的豐富內涵和求真、求善、求美的鮮明價值取向,這恰好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優(yōu)秀品質與道德風尚的集中體現,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和精髓所在。他們不僅自己秉持、踐行這種教規(guī)教義,而且教育、引領、鼓舞、帶動了無數信眾一起追求、一起傳承、一起弘揚光大,為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友好和諧相處,為人民的幸福安康、為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為引領時代社會道德風尚,提升人類和人類社會的品質品位,默默無聞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就其宗旨與實質要義來講,與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理念,與習總書記的繼承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些基本內核是完全一致,高度統一的,理當很好繼承、弘揚與光大。

2.2 鮮明特征

一是民族性。這首先是觀音形象的民族性。據專家們考證,單就中國觀音與印度觀音相比,除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之宗旨相同之外,其性別、出生、身世、形象都與印度觀音完全不同。就來源講,印度佛教傳說的觀音來源很不統一,由雙馬神童轉化,是彌陀佛之子,“世主如來弟子”等等。而中國觀音的來歷說法是比較統一的,佛教界和民間大都認為是由中國古代西部興寧國妙莊王的三公主妙善修行衍化而成,因此屬“人格神”范疇;印度觀音的原型是動物、是男身,中國觀音的原型是人,雖有最初男身,后變女身和本就是女身兩種說法,但最終是“一位美麗善良,救苦救難的女神”,具有女性崇拜、慈母形象特色。在地位影響上,印度觀音在釋迦牟尼佛之下,唯釋迦牟尼佛獨尊。中國觀音則是中國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結果,在道家之道觀里也有供奉。無數事實表明,在中國民間供奉的諸神中,觀音是核心,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佛。在云南大理甚至還有“只拜觀音不拜佛”的說法,足見觀音在中國佛教界的地位之高。在具體造型上,中國觀音種類也很多,僅專家們公認的就在33種以上,也是國外觀音所無法比擬的。

其次,中國觀音的民族性還體現在他來自民間,本是平民身份,民間認可、信奉、尊崇她,有著其他菩薩無可比擬的地位。雖然各地觀音的香會節(jié)有所不同,但大都認可其農歷2月19出生,6月19入道,9月19得道的說法,且已是定論,因而這三個香會節(jié)的香火最盛,往往是信眾八方云集、成群結隊、敲鑼打鼓、成千上萬甚至幾十上百萬集體朝山拜佛。觀音成了民間信仰的核心,觀音存在于千家萬戶的信仰之中,存在于觀音道場盛大的佛事活動之中,存在于傳承的民風民俗之中。無論佛事活動的時間地點,內容程序還是相應的著裝、路線、法器、器具,都是約定俗成,嚴格規(guī)范、獨具中國特色,據有濃郁的中華民族色彩和鮮明特性的。

其二是歷史性。僅以觀音故里遂寧為例,據專家們的考證,自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在通泉壩設廣漢郡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漢代以來就有佛教傳播[10]。且從“先有百佛院,后有遂寧縣”的民謠可見,遂寧觀音的傳承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了,單從觀音道場靈泉寺、廣德寺的建立、興盛和唐宋明三朝九帝十一次敕封的基本史實看,都已經是1000多年的歷史了。更何況其歷史性不僅僅體現在其歷史悠久上,更重要的還在于遂寧的史志、遂寧的百佛院、白雀寺、妙莊國、九蓮寺、以及九連山的莊王墓(天子墳)等文物古跡和有關觀音大士出生的古詩詞,都表明了其古已有之,早已客觀存在的悠久歷史。特別是三朝九帝的十一次敕封和勑賜的兩枚玉印、現存的九龍碑,都足以證明觀音、觀音故里千年滄桑的真實可靠性,證明觀音由妙善公主衍化而成是歷史事實,而并非虛妄之傳說。

其三是普適性(大眾化)。觀音所倡導的一切都是面向大眾,為人民大眾服務的,無論是她大慈大悲、廣施甘露、積善行德、普度眾生的教理教義,還是觀音文化中的愛心、慈善、平等、包容、和諧的豐富內涵和愛心、慈善、和諧的深刻內核都是利國利民的,都不僅為廣大勞苦大眾,而且為許多達官貴人、文人騷客、小到縣令州官,大到皇帝宰相所接受,所信奉、所尊崇,才有了千百萬人的頂禮膜拜,也才有了三朝九帝的十一(一說是五十一次)[11]次敕封和佛學界、宗教界以及政府命名的“觀音故里”、“西來第一禪林”、“中國觀音文化之鄉(xiāng)”、“慈善之都”、“中國觀音文化城”等一系列桂冠和觀音文化旅游節(jié)等諸多殊榮的落戶遂寧,這足以證明觀音文化的大眾化與普適性。

其四是獨特性。中國觀音美麗而慈善的女性慈母形象是獨特的;觀音是人格神,是真實的,而非虛構、虛無縹緲、玄乎其玄的傳說神,因此觀音是獨特的;觀音在中國是儒釋道三教崇一,是中華民族、中國信眾的第一佛,其崇高地位也是獨特的;中國觀音的遂寧道場受皇帝多次敕封和特別恩賜,賦予了寺內接旨的特權,被尊為皇家禪林是獨特的;中國觀音救苦救難得到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人名群眾的認可尊崇、朝拜,將其傳得神乎其神,引起朝野震動和高度關注,整個觀音文化也是獨特的;觀音文化現象受到歷朝歷代專家學者的高度重視,長期深入研究,不僅在地方、國家、北京圖書館存有相應影像資料,而且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在日本圣彼得堡冬宮博物館、華盛頓特區(qū)佛利爾美術館、大英博物館都存有相當類別的中國古代觀音圖像[12];在觀音故里遂寧,還有早于大足石刻的規(guī)模和大、數量很多、藝術水平很高的唐代摩崖造像和世界第一大石刻臥佛。所有這些都充分表明了中國遂寧觀音及觀音文化的獨特性。

正因為觀音文化具有上述特性,才鑄就了觀音故里、觀音文化的的品質、品位與燦爛輝煌。

3 觀音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度契合

從對觀音文化的系統梳理中不難發(fā)現,觀音文化與我們黨所倡導踐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關系密切,而且淵源很深,可以說是一脈相承,高度契合。這主要體現在:

第一,觀音文化的內涵內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質要義極具一致性。

這首先體現在“愛心”與“愛國”的一致性上。觀音文化倡導一個人要有愛心,要有愛,要知恩圖報,懂得感恩。但這個愛不是空洞虛無的,更不是簡單狹義的男歡女愛,而是一種大愛、博愛。猶如墨家所主張的“兼愛非攻”一樣,是廣義的愛,包括了愛自己、愛親人、愛他人、愛社會、愛祖國、愛好和平等,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強調的愛國主義的核心的實質要義是完全一致的。因為愛國不可能是空洞、抽象、毫無基礎的。如果一個人連自己、親人、他人,連自己的生存環(huán)境、所處的社會都不愛,能說他會愛這個國家嗎?顯然會失去基礎的。更何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種品質精神、理想信念和追求,其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歷練積累。雖然要求的是愛國,但“國”是家的家,包括你我他,包括了組成這個“家”的所有社會成員、社會團體、人民、事業(yè)、山川河流,以及它的社會屬性、它的制度與體制機制,包括愛這個國家的性質任務、目標宗旨、理想信念、道路舉措以及管理這個國家的政黨和領導階層、領導人,是這些愛的積累,是這些愛的集成與升華,這是不顯而易見,不言而喻的。

其次是“慈善”與“友善”。觀音文化強調慈悲為懷,與人為善,善待所有的人和事。主張救苦救難,行善積德,大慈大悲,慈航普渡,普度眾生;主張不殺生,珍惜所有生命。而且這種善是一種本能的、自發(fā)的、出自內心的、真誠的、積極主動的,無私的,不求任何回報的。倡導的是盡力將任何事朝好的方面去做、去想、去認真看待和處置,所體現的完全是一種對人與自然的特別關愛,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基本思想理念,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友善”在實質要義也上是完全一致的。因為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友善既包括了人與人之間的要和善、友好相處、團結互助,要相互體諒、理解、信任、支持,也包括了更高層面的人民與人民、地區(qū)與地區(qū)、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和平與友好,不互相攻伐、不訴諸武力,不發(fā)動戰(zhàn)爭,不相互殘害,一定要善待別人,友好相處。其實質都是珍惜生命、珍愛和平、與人為善、以鄰為伴、以人為本,希求和平、安全、穩(wěn)定、友好,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外交新政中體現得非常充分,因此二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其三是平等。這在觀音文化和社會主義和核心價值觀都有,而且是完全一致的。即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不分你大我小、你強我弱、高低貴賤;大家都當尊老愛幼、事親孝長、崇祖尚德,相互尊重、友好相待,而不能自恃清高、目空一切、目中無人、妄自尊大,甚至欺弱凌強、爾虞我詐、你爭我奪、巧取豪奪。要以大家的平等相待、友好相處來求得社會的公平正義、和平安寧,來創(chuàng)設共同的美好的生存發(fā)展環(huán)境、良好的社會秩序、幸福美好的生活。

其四是在和諧上。這也是觀音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完全一致的。既包括了人與人之間,也包括了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都要求和平、善待、包容,在認識、觀念、步調上一致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體諒與支持。既要以和為尚,和而相同,也可以和而不同,求大同、存小異。但無論怎樣,前提是和,關鍵在和,即和平、和氣、平和,相互融合。不僅要和,而且要諧,要盡力通過交流、溝通來求得求大同、存小異,消除隔閡誤解、實現認識、觀念,態(tài)度、行動上的一致。求得彼此間的融洽、體諒、尊重、友好、關愛和支持。讓人與人、家與家、小家與大家、家庭與社會、國家與國家、地區(qū)與地區(qū),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間和諧相處,其樂融融,像一個非常友好的大家庭一樣,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各盡所能、各取所好、各得其所,甚至天人合一,共同構建和諧康寧的美好社會。

第二、觀音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價值取向、目標宗旨上頗具一致性。

觀音文化的價值取向的第一要義是教育引領倡導人們向真求真。

這里的“真”首先是真實,真正。即希望、要求每個人都做真實的人,當真人、做真實、展示真實的自我,而不作虛假,當裝在套子里的人,更不做表里不一的陰陽兩面人。因為佛教文化信奉并強調因果報應,認為虛假是不誠實的表現,是不能持久的,終究會被揭穿,會遭天譴,受懲罰。因而要求信眾既不自欺,也不欺人;要說實話、辦實事、不虛妄、不矯揉造作、兩面三刀、欺上瞞下、欺師滅祖。其次是真諦、真理。即要學習信奉佛家經典,懂得佛學之要義宗旨,遵守佛家的清規(guī)戒律,追求真理;要與人為善,不說假話、不打誑語、不圖虛名;要經常向佛祖懺悔,檢討自己錯誤。否則便很難得到真?zhèn)?、修成正果,很難升蓮界、脫苦海、逃厄運、免懲戒。這既與傳統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養(yǎng)性、齊家治國平天下相一致,也與今天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一個人、一個公民,特別是共產黨人一定要追求真理、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做真人、做真事、講真話、求真理是完全一致的。與我們黨倡導的事實求是的思想路線、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銳利武器,與習總書記在作風建設中要求的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實質要義是完全一致的。換言之,即觀音文化中的愛心、慈善、平等、包容、和諧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都包含有求真的基本意蘊和實質要義,而且都是基本的、首要的、是前提條件和要求,值得我們高度關注和很好把握。

觀音文化價值取向的第二目標是向善求善,即追求和善、良善,追求一種好的境界。觀音文化主張人們首先要有善心、要發(fā)善心,要與人為善,而不能與人為敵,動輒惡語傷人、怒目相向、甚至劍拔弩張,相互仇視、相互仇恨。一定要心存善念、樂善好施,做善事、施善舉,把方便、好處留給別人,困難、問題乃至風險留給自己,以此來行善積德,提升自己的品質品位,做大修煉的成效和功果,達到成神成仙成佛之目的,進入人生的最高境界。這與核心價值觀中友善待人、尊重他人、關愛群眾,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不計名利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基本宗旨是完全一致的。而且無論觀音文化的行善積德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友善他人都是不追求回報,不具功利性的一種自然而然的精神境界的提升與追求。

觀音文化價值取向的第三個層面是向美求美。這雖然在觀音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直接找不出這樣的表述,但在其字里行間和豐富內涵中卻又無不處處包蘊、充斥和洋溢著向美求美的價值取向和目標追求。觀音文化的大愛無疆、慈航普渡、救苦救難,行善積德,不求回報,全心全意為廣大勞苦大眾,追求平等、包容、和諧的人際關系和社會氛圍,而且千年追求、矢志不渝、百折不撓,無私奉獻、犧牲自我、幸福他人,廣施甘露、福澤八方、這難道不是一種大美、至美之崇高精神境界嗎?核心價值觀的讓國家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讓社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讓人們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這何嘗又不是一種大美、至美的高層次精神與社會追求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于無聲處聽驚雷”,我們完全能從中深切感受到向美求美的強大感召力、崇高精神境界與目標追求。

第三、觀音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性質功用極具一致性應當說,觀音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是文化,同屬思想建設、精神文明范疇的高層次文化,其基本社會屬性和社會功能是完全一致的。從一定意義上完全可以這樣講:觀音文化的基本內涵、內核和價值取向就是觀音文化的核心價值觀。觀音菩薩設置道場、講經說法的實質,就是在向廣大民眾宣傳、闡釋其教理教義和基本主張;觀音菩薩傳經布道,發(fā)善心、施善舉、灑甘露、救苦救難的行為,就是在踐行、傳播、傳承、弘揚其核心價值觀,其目的就在于教育與引導更多的人理解、接受、信奉、堅持其觀點主張,感受、體驗其價值意義,進而成為觀音文化之自覺、堅定的信奉、踐行、傳承、捍衛(wèi)與弘揚者,以此來引領、指導、統一人們的思想認識和行動,主導、引領時代與社會風尚,促進社會的變革與發(fā)展,提升社會的品質與品位,推動人類及社會的文明與進步。應當說,這與我們黨和國家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倡導踐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動機、價值意義是完全一致的。觀音文化能歷經千年而久盛不衰,是被實踐驗證了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其先進的思想理念、思路舉措、途徑方式、載體做法也是值得我們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踐行中很好學習研究、參考借鑒,發(fā)揚光大的。

觀音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這些相同相通相融相一致是否故弄玄虛、過于牽強附會,是一些偶然的巧合或趕時髦呢?這或許會是很多人的疑慮與反詰。是否牽強附會無需多說,因為事實擺在那里,事實勝于雄辯,事實自有公論。巧合不是,機緣倒是有,淵源則更深,而且是真正的。因為大凡學習研究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們都可以從中既看到中央的明確宣示和專家們的權威闡釋,也可以從字里行間的閱讀理解中深切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之間的深厚淵源與密切關系。從本文和相關著述中完全可以深切感受到,觀音文化雖然有著佛教文化的基本屬性,但其豐富內涵、合理內核和鮮明價值取向是中國幾千年積淀下來的中華傳統文化之精髓,其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地位是無可易移的。她之所以能傳播千年而經久不衰,在今天還有著十分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感召力,其根本也就在于她有著深深植根于社會、植根于廣大人民群眾并得到歷史檢驗、被社會歷史證明、廣大人民群眾認可贊同的完美內核和求真求善求美的正確鮮明價值取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同、贊美和自覺踐行,也同樣是因為她深深植根于優(yōu)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涵蓋、包融、吸取了包括觀音文化在內的優(yōu)秀中華傳統文化之合理內核與精華,是這些精華之集大成者。因此,學習、領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就是對優(yōu)秀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弘揚與光大。研究探討觀音文化的豐富內涵、合理內核和鮮明價值取向并揭示其與核心價值觀的關系,既是對優(yōu)秀中華傳統文化的整理發(fā)掘,傳承弘揚,也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領會、詮釋豐富與踐行尊崇。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應當加強中華傳統文化的研習與整理發(fā)掘,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從中來增強我們優(yōu)秀傳統文化之底蘊,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作為當代公民,我們理當很好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提升我們的傳統文化素養(yǎng)、人文與科技素質、思想道德水準和社會品質品位,為盡快很好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中國夢而做好充分準備,奠定堅實基礎,這既是習總書記和黨中央的要求與期盼,是時代社會發(fā)展的迫切需求,也是炎黃子孫、當代公民、文化傳人的應有態(tài)度和必然追求。

必須明確指出的是,我們所探索選取的是觀音文化中的精華,目的在揭示其與和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深厚淵源關系,堅定踐行、弘揚社會主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心決心和更好地傳承弘揚優(yōu)秀中華傳統文化,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無視作為佛教文化的觀音文化中的那些燒錢化紙、打躬作揖、言過其實、虛無縹緲、盲目崇拜、過度神化、虛假傳說,屬封建迷信,有悖辨證、歷史唯物主義,有悖共產黨人理想信念和道德水準的糟粕及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和危害,對此,我們完全應當按照黨和國家“批判地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一貫原則、主張和要求正確對待與處理之。

[1][12]于君方.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2][4][5][6][7][10]劉輝.中國觀音與人文遂寧[M].成都:巴蜀書社,2011.

[3][9]吳燕.中國觀音文化史[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

[8]吳燕.中國觀音文化史[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

[11]劉輝.中國觀音與人文遂寧[M].成都:巴蜀書社,2011.

[13]普通.觀音菩薩傳[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4.

責任編輯:周哲良

G127

A

1672-2094(2016)05-0063-09

2016-09-05

遂寧市社科研究重點課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觀音文化研究”(課題組長:王金星)的基本成果。作者簡介:王金星(1957-),男,四川遂寧人,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教授。研究方向:新聞寫作學、地方文化。

劉瓊英(1960-),女,四川遂寧人,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學、地方文化。

猜你喜歡
遂寧觀音價值觀
唐英恭制甜白釉觀音坐像
我的價值觀
30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走進遂寧“扶智”
揮槳逐浪觀音湖 龍舟競渡展雄風
科教新報(2021年21期)2021-07-21 15:37:33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遂寧地區(qū)健康成人外周靜脈血PLR參考區(qū)間的建立
遂寧高新區(qū)
廉政瞭望(2020年14期)2020-08-12 07:00:32
觀音(七絕)
寶藏(2017年6期)2017-07-20 10:01:06
觀音乘鳳
寶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4:20
知名企業(yè)的價值觀
双江| 理塘县| 巴南区| 通渭县| 许昌县| 来凤县| 洪泽县| 文山县| 景谷| 襄城县| 堆龙德庆县| 禹州市| 拉萨市| 东辽县| 新津县| 宜兰县| 中超| 印江| 侯马市| 铁岭市| 龙口市| 上饶市| 光山县| 安图县| 合水县| 文昌市| 永和县| 会东县| 司法| 曲阜市| 阳曲县| 贺兰县| 都昌县| 蓬安县| 台州市| 从江县| 元朗区| 五莲县| 荣成市| 句容市| 富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