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qū)漁溝中學 萬海全
蘇教版初中語文《社戲》教學設計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qū)漁溝中學 萬海全
《社戲》是魯迅先生的憶事散文,是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傳統(tǒng)篇目。在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記敘了自己兒時觀看社戲的經(jīng)歷,抒發(fā)了對童年時代美好回憶的留戀之情,以及對兒時伙伴們的深深懷念。課文中對景物的描寫非常用心細致,讓人覺得身臨其境,帶有濃郁的江南水鄉(xiāng)風情。教師要幫助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寫出景物的特點的,如何把情景交融的手法拿捏到位的,加強對人物形象的理解。
《社戲》是一篇優(yōu)美的憶事散文,課文節(jié)選的部分充滿著詩情畫意。文章的語言非常優(yōu)美,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手法,如何抓住細節(jié)去把景物描寫得動人而真實。作者把自己對幼年時期的美好回憶,和對故鄉(xiāng)風土人情的懷念都融入了文章對景物的描寫中了。文中還刻畫了幾個典型的人物形象,教師要啟發(fā)學生去感受其不同的形象特點。
1.知識與能力:有感情朗讀課文,理解作者賦予其中的思想感情。
2.過程與方法:體會作者獨特的寫景手法,了解以景寫情、融情于景的寫作手法對于表達中心思想的作用。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中國農(nóng)民的善良好客、樸實淳厚的性格,以及他們勤勞能干的美好品質(zhì)。
1.教學重點:把故事情節(jié)梳理清楚,懂得敘事過程中的詳略得當,感受以景寫情的妙用,作者如何通過寫景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2.教學難點:正確把握作品的深刻內(nèi)涵和思想。
(一) 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師:親愛的同學們,我們剛從懵懂幼稚的孩童時代進入少年時期,童年的回憶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也是值得一生去懷念的,那么誰能說一說自己童年時代你最愛做的事呢?你最喜歡的地方是哪里?(請學生舉手回答)童年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光,那時候發(fā)生的故事是可以值得一輩子去述說的。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魯迅先生的童年回憶,看一下他的《社戲》,瞧一瞧他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樣的。
(設計意圖:使用引導性強的開場白,可以引起學生探究的欲望,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課教學的思維軌道上來。)
(二)初讀課文,熟悉內(nèi)容
1.使用投影儀播放有關“社戲”的圖片資料。
2.安排學生介紹自己收集到的“社戲”的信息。
3.播放課文朗讀的錄音資料,讓學生跟著去熟悉課文內(nèi)容。
(設計意圖:準備一些資料,方便學生增加對課文的理解,避免對課文內(nèi)容的認識出現(xiàn)脫節(jié)。)
(三)研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整體感知故事情節(jié)
A: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對課文的內(nèi)容做到全面把握。試著用自己的語言把課文內(nèi)容簡潔地表達出來。(學生的概括大意符合即可)
B:要求仔細研讀課文,讓學生留意重要的地方,并用手中的筆圈出來做標記,讓學生搞懂文章的脈絡,理清故事情節(jié),分清楚敘述的詳略情況。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分別閱讀課文,互相交流,教師負責做出指導,共同總結。( 演示)①和母親隨母歸省住在平橋村。②過著釣蝦放牛的日子。③看社戲前的一番波折。④夜晚航行看社戲過程中。⑤在趙莊看社戲。⑥看社戲后乘船歸去途中偷豆。⑦六一公公送豆。詳細敘述了③④⑤ 簡略敘述了①②④⑦。
(設計意圖:對文本的感知能力決定了信息篩選能力。而這篇課文篇幅較長,蘊含的內(nèi)容吩咐,需要一定的時間去理清文章的主次順序。)
2.整體感知課文的思想內(nèi)涵
思考:這篇課文取名《社戲》,但是并沒有太多關于社戲的篇章,這是否合理?可否改成《平橋村一夜》?說出你的想法和理由。
安排學生分組交流,互相分享自己對課文中作者中心思想的理解和看法。
(設計意圖:探究能力是需要重點培養(yǎng)的一項能力,教師要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提升自己在語文學習中的自主探究能力。)
(四)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1.師:你認為課文中哪部分寫的最好呢?仔細閱讀你覺得最出色的環(huán)節(jié),然后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來,其次說一說對全文的作用是什么,最后說出這一環(huán)境精彩的原因,有哪些美的地方,作者運用了怎樣的語言手法,并寫出自己的看法。
2.先安排學生對文章進行精讀,隨后進行分組交流,做后匯集到一起,所有人集體討論。
3.結論:《社戲》有“三美”:自然美、人性美、情感美。
(設計意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是循序漸進的,從初步閱讀到仔細閱讀,由淺入深,從粗到精,充分遵循語文閱讀的規(guī)律,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討論。)
同學們,魯迅先生筆下的江南水鄉(xiāng),寄托了他童年時代的一切美好回憶,勾勒出了一幅淳樸敦厚的江南農(nóng)家的風情花卷,顯示了先生心中溫情、柔軟的一面。昨日的回憶總是美好而又溫暖的,人生的起起伏伏總會因為那一段日子而變得燦爛明媚,就讓我們翻開課本,去體會那份難忘的情愫。
寫一篇短文,敘說自己的幼年時光。
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上,教師講課的范疇僅僅局限于課本提供的幾本資料,無法使學生的思維得到解放。在新課改下的語文課堂中,教師應當更多的關注到學生的人文需求,突破原有的教學歐式,讓學生不再是死記硬背地學習語文。從而充分挖掘學生的思維潛能,不斷的提高人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