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杏 李曉帆 劉輝忠 陳曉文
(廣州血液中心機采成分部,廣東廣州 510095)
?
1年捐雙份血小板20次以上獻血者外周血常規(guī)的變化*
劉杏李曉帆劉輝忠陳曉文
(廣州血液中心機采成分部,廣東廣州 510095)
摘要:目的分析在新的國標實施的情況下,廣州地區(qū)人群按最短間隔期多次捐獻雙份單采血小板的捐獻方式,獻血者的外周血常規(guī)的變化。方法選取76名在一年內(nèi)捐獻雙份機采血小板20次以上的無償獻血者,在首次和末次采集血小板前分別進行外周血常規(guī)的檢測,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自愿獻血者一年內(nèi)捐獻20次以上且每次均捐獻2U機采血小板后,首次和末次捐獻前的外周血常規(guī)的比較結(jié)果顯示,白細胞計數(shù)(WBC)、紅細胞計數(shù)(RBC)、血紅蛋白值(Hb)、血細胞壓積(Hct)和血小板計數(shù)(PLT)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只要符合兩次捐獻血小板的間隔期大于14天,捐獻者就已經(jīng)能夠依靠自身調(diào)節(jié)恢復(fù)原狀,對機體并無明顯不利的影響。
關(guān)鍵詞:機采血小板;血常規(guī);獻血者
機采血小板具有濃度高、純度高、紅細胞及白細胞污染少,受血者產(chǎn)生HLA抗體和血小板抗體的機會少等優(yōu)點,在臨床上獲得廣泛應(yīng)用[1]。2012 年7 月1 日,我國正式實施新的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捐獻單采血小板的間隔期由原來的不小于4 周、不大于12 次/年,改為現(xiàn)在的不少于2 周、不大于24 次/年[2]。本文旨在研究在新的國標實施的情況下,廣州地區(qū)獻血人群按最短間隔期多次捐獻單采血小板且多次捐獻2U 的情況下,對于獻血者的外周血象會否引起變化。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廣州血液中心自愿無償捐獻機采血小板20次及以上且每次均捐獻2U的獻血者76名。每次捐獻前均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8467-2011)——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對機采血小板獻血者進行體檢,體檢合格才進行機采血小板的采集。
1.2方法血小板單采使用MCS+血細胞分離機、Amicus血細胞分離機和Trima血細胞分離機及其配套的一次性耗材。用血細胞計數(shù)儀[Sysmex(KX-21N)]監(jiān)測所有的實驗對象在1年內(nèi)初次和末次捐獻機采血小板前的白細胞計數(shù)(WBC)、紅細胞計數(shù)(RBC)、血紅蛋白值(Hb)、血細胞壓積(Hct)和血小板計數(shù)(PLT)。
2結(jié)果
自愿獻血者1年內(nèi)捐獻20次以上且每次均捐獻2U機采血小板后,首次和末次捐獻前的血象參數(shù)比較見表1。其中,白細胞計數(shù)(WBC)、紅細胞計數(shù)(RBC)、血紅蛋白值(Hb)、血細胞壓積(Hct)和血小板計數(shù)(PLT)之間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1年內(nèi)捐獻20次以上2U機采血小板的獻血者首末次獻血前外周血象的比較±s)
3討論
2012年7月1日,新的國標將兩次捐獻單采血小板的間隔期由原來的不小于4 周、不大于12 次/年,改為現(xiàn)在的不少于2 周、不大于24 次/年。由于廣州地區(qū)獻血人群平均身高體重均小于我國北方人群,本文旨在研究按最短間隔期多次捐獻單采血小板且每次捐獻2U 這種新的模式下,對廣州地區(qū)獻血者的外周血象會否引起變化,對他們的身體健康會否有潛在的影響。只有確保了獻血者的身體健康,保障了獻血者的權(quán)益才能進一步促進我國無償獻血事業(yè)的良性發(fā)展,從而滿足臨床用血。
在本研究中,76名無償獻血者均在1年內(nèi)捐獻機采血小板20次以上且每次均捐獻2 U,獻血者在這1年中首次和末次捐獻機采血小板前外周血象的比較結(jié)果顯示,白細胞計數(shù)(WBC)、紅細胞計數(shù)(RBC)、血紅蛋白值(Hb)、血細胞壓積(Hct)和血小板計數(shù)(PLT)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許多人的研究表明,每次間隔期為1~2 個月多次捐獻機采血小板的獻血者外周血小板值變化無統(tǒng)計學意義[3-4]。而本研究表明,即使獻血者在更短時間內(nèi)持續(xù)大量多次捐獻血小板,只要符合兩次捐獻的間隔期大于14天,其外周血小板計數(shù)就已經(jīng)能夠依靠自身調(diào)節(jié)恢復(fù)原狀,而由于每次捐獻機采血小板損失的全血量很少,所以其白細胞計數(shù)(WBC)、紅細胞計數(shù)(RBC)、血紅蛋白值(Hb)和血細胞壓積(Hct)也能夠很快恢復(fù)。不過,愿意在1年內(nèi)捐獻20次以上2 U機采血小板的無償獻血者均為以往就已經(jīng)多次參加過機采血小板捐獻的獻血者,他們體內(nèi)的骨髓造血環(huán)境可能已經(jīng)能夠適應(yīng)相對更加頻繁且大量的血小板丟失,對于從來沒有捐獻過機采血小板的健康人群而言,是否能夠一開始就適應(yīng)這種捐獻模式是我們需要進一步進行研究的課題,且本文僅討論短期內(nèi)頻繁捐獻血小板后的外周血小板計數(shù)變化,該捐獻方式對獻血者健康的遠期影響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血小板計數(shù)直接反映機體外周血中血小板衰亡的平衡狀態(tài),當體內(nèi)血小板短期內(nèi)發(fā)生明顯減少時,可促進骨髓的造血功能,從而不會傷害獻血者的身體健康。許多研究基于舊的國標,研究獻血間隔1個月左右多次捐獻血小板的獻血者,均證實了這一點。但新國標實施后,本研究選取的研究對象均為獻血間隔約為15天左右且每次均捐獻2 U的獻血者。因此,本研究中的獻血者的外周血象可以恢復(fù),說明只要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8467-2011)中的要求的間隔時間捐獻機采血小板,就不會造成對獻血者健康的影響,具有安全性。
參考文獻:
[1]Meltem A, Enver A, Fezan M, et al. The effects of plateletpheresis on donor platelet function and coagulation[J]. Transfusion and Apheresis Science,2007,37(2):113-114.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18467-2011):5.
[3]張艷瓊,羅宏新.多次捐獻機采血小板獻血者外周血常規(guī)的變化[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3,10(7):876-877.
[4]駱海燕,方放,馮彩虹.2個治療量機采血小板捐獻者的選擇方法[J].中國輸血雜志,2009,22(7):573-574.
The changes of the haematological values in donors who donate 2 units plateletpheresis 20 times or above within a year
LIUXingLIXiao-fanLIUHui-zhongCHENXiao-wen
(Guangzhou Blood Center, Guangzhou 510095,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sze the changes of the haematological values in donors who donate plateletpheresis according to the shortest interval and donate 2 units plateletpheresis each time in Guangzhou und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national standard. Methods: Seventy-six healthy donors who donate 2 units plateletpheresis each time and 20 times or above within a year were selected, and then the haematological values in donors were deteceted before the first and the last donation respectively, at last the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sed. Results: By comparing the haematological values in donors before the first and the last donation respectively,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of WBC, RBC, Hb, Hct and PLT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new GB, as long as the interval period between two blood donation is more than 14 days, they are able to recover to the original state by their own adjustment, and there is no obvious adverse effects on the body.
Key words:plateletpheresis; haematological values; donations
(收稿日期2015-12-09)
doi:10.3969/j.issn.1004-7115.2016.03.012
中圖分類號:R4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115(2016)03-0277-02
作者簡介:劉杏(1980—),女,湖北松滋人,碩士研究生。
*基金項目:廣州市醫(yī)藥衛(wèi)生科技項目(20141A01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