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覃小林
摘 要:新媒體以其自身優(yōu)勢,已成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主要的媒介之一。新媒體時代,如何應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面臨的新問題與新挑戰(zhàn),需要高校深入探討與研究?;诖耍咝塾谵D變傳統(tǒng)教育理念、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打造校園精品等,切實提高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有效性。
關鍵詞:網(wǎng)絡平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媒體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2-07
新媒體以網(wǎng)絡信息技術為依托,并以方便快捷、資源豐富等優(yōu)勢迅速受到大眾的青睞。新媒體的應用及其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不斷改變著公眾的生產生活方式,也對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保證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教育工作者的關鍵任務在于理清思路,找到科學有效的方法。因此,根據(jù)新媒體的特征特點和大學生的需求,深入研究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對切實提高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現(xiàn)狀
大學生是使用新媒體最主要的群體之一,新媒體在為大學生的發(fā)展帶來積極、健康、有益的因素的同時,也為大學生價值觀的選擇帶來消極的、負面的影響。因此,高校應充分利用新媒體,在鞏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所取得的現(xiàn)有成果的同時,進一步拓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空間,這也是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當務之急。
1.培育內容具有時代性,但遠離大學生生活
新媒體以其強大的包容性,成為各種思想、各種價值觀念、各種文化相互碰撞的主要平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吸收和借鑒新媒體所提供的海量信息內容,其內涵不斷得到豐富和發(fā)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亦是依據(jù)國家當前的實際,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凝練而出的。其內容從產生到發(fā)展,都以一系列科學理論為依托,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內容具有科學性和時代性。然而,由于培育內容是國家站在全局的高度所提出的,于大學生而言,培育內容過于宏大,不能與大學生實際生活相融合,使得大學生更樂于接受簡單的網(wǎng)絡信息。
2.培育途徑不斷創(chuàng)新,但培育實效性不強
高校適應時代的需要,注重運用新媒體,創(chuàng)建校園網(wǎng)絡平臺、校園微博等,以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期線上線下與學生雙向互動,平等交流,加深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然而,校園網(wǎng)頁內容說教色彩濃重,更新速度慢,大學生點擊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網(wǎng)絡宣傳平臺的頻率并不高。從目前的效果來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提出至今, 依然沒有達到使全體大學生自覺覺醒、自覺實踐的目的。因此,在增加培育途徑和手段的同時,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還需注重增強實效性。
3.培育力度不斷加大,但培育深度不夠
近年來,高校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工作十分重視,著眼于培育途徑不斷創(chuàng)新、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增加經(jīng)費投入等手段和方法,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力度在不斷加大。然而,由于新媒體的廣泛應用,其消極影響亦影響社會各界,使社會風氣功利化,學校學術風氣相對浮躁。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成果只重數(shù)量不重質量,理論研究后勁不足,缺乏更深層次的剖析,致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流于表面,培育深度明顯不夠。
二、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影響因素
十八大報告指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蓖瑫r還強調:“構建和發(fā)展現(xiàn)代傳播體系,提高傳播能力?!睘閷崿F(xiàn)十八大提出的上述目標,高校應在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過程中,發(fā)揮新媒體的影響力,充分調動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性。
1.傳統(tǒng)育人模式難以適應新需要
新媒體的開放性及交互性打破了時空的限制,大學生接受信息渠道多樣,傳統(tǒng)育人模式受到更多挑戰(zhàn)。這就要求高校轉變教育理念,了解學生的新需求,關注學生日常行為。不可否認,傳統(tǒng)育人模式短期內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亦有助于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的順利開展。但是,新媒體時代,學生接受信息渠道多樣化,以灌輸為主要方法的傳統(tǒng)育人模式,已不適應大學生的需要。因此,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過程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在傳統(tǒng)育人模式中加入新的元素,以增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有效性。
2.多種社會思潮泛濫
新媒體傳播的多種思潮對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造成巨大的沖擊。信息傳播渠道的多樣化,信息內容的冗雜性,大眾接收的信息日益碎片化,使大學生難從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信息中分辨真假。某些大學生受自身興趣愛好、價值取向、情感需求的影響,將注意力放在滿足自身需求上,新媒體傳播的某些錯誤思潮趁機侵入,通過微信、微博、網(wǎng)絡等方式加以傳播,以較為隱蔽的方式傳播錯誤思想,使大學生對當前社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內容的認識出現(xiàn)較大偏差。這些錯誤思潮,影響高校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效果,增大了培育難度,亦對價值觀念正在形成時期的大學生產生不可低估的影響。
3.市場經(jīng)濟功利化的影響
新媒體的虛擬性,極易使市場經(jīng)濟的功利化得到傳播,造成大學生出現(xiàn)誠信危機。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加深,市場經(jīng)濟成為推動整個社會快速發(fā)展的新的巨大動力。然而,由于市場經(jīng)濟配套的法律法規(guī)不成熟,使得一些社會奢靡之風經(jīng)由新媒體的大肆宣揚,在管理寬松的網(wǎng)絡世界大肆盛行,極易造成人們思想上的混亂。大學生是使用網(wǎng)絡的主要群體之一,市場經(jīng)濟的消極影響通過網(wǎng)絡傳遞給大學生,大學生之間的誠信危機突顯,嚴重影響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與正常的生活。
三、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路徑
大學生是國家最寶貴的人才資源之一,是主流價值取向的重要參與者,其一言一行無不反映其精神風貌。大學生的正確價值選擇,關乎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振興,能助推“中國夢”的順利實現(xiàn)。因此,高校應在傳統(tǒng)媒體的基礎上,結合新媒體的技術優(yōu)勢,切實提高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針對性、有效性。
1.轉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培育方法
轉變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前提是轉變傳統(tǒng)教育理念,確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觀念,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新媒體的迅猛發(fā)展帶來了文化多元、價值取向多樣的局面,這就要求高校應全面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作用,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大學生成為有道德、有理想、有紀律、有文化的四有新人。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新培育方法,兼容并蓄,吸收其他文化中的優(yōu)秀成分,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優(yōu)化新媒體的傳播環(huán)境,在內容上、形式上對新媒體傳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設計和改造,以學生為本,使新媒體真正發(fā)揮出為大學生服務的作用。拓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及宣傳渠道,改變單純課堂教學的理論教學法,進一步發(fā)揮新媒體技術展現(xiàn)大學生精神風貌的作用,促使大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打造網(wǎng)絡交流平臺,進一步深化社會主義價值觀理論體系改革
創(chuàng)建網(wǎng)絡交流平臺,充分利用網(wǎng)絡豐富的信息資源,進一步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體系改革。近幾年來,馬克思恩格斯及其后繼者經(jīng)典著作的解讀逐漸弱化,在造成人們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早就過時的同時,也給各種錯誤思潮以可乘之機。馬克思恩格斯及其后繼者如列寧、斯大林、毛澤東等人的著作中,都對馬克思主義進行過深入的闡述和探討,對這些著作進行深入的解讀,挖掘其中深刻的內涵,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進一步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體系。高校教師是高校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中堅力量,亦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研究者,因此,新媒體時代,促使教育者積極利用新媒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行研究,以及研究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培育工作等,對于加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改革多有益處。
3.健全培育有效載體,打造校園精品文化
馬克思強調環(huán)境對人的決定作用, 同時指出環(huán)境是由人來改變的。受市場經(jīng)濟功利化影響,某些人追逐名利,極易利欲熏心,不擇手段,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不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國家為改變當前狀況,提出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期扭轉不良風氣。高校亦可以校園精品文化為載體,為大學生營造良好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環(huán)境。不良風氣經(jīng)新媒體傳播而得以無限放大,就會危害社會,高校要利用媒體傳播校園文化,通過文化的熏陶作用向大學生傳遞正能量。校園文化是構建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校園文化以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為基礎,承載校園精神,針對學生群體,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熏陶。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文化,打造校園精品文化,并借助新媒體進行傳播,發(fā)揮校園文化在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作用,營造良好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環(huán)境。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其根本目的在于在全社會樹立共同的理想,形成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其目的在于使大學生以此作為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指導自己的言行。以網(wǎng)絡信息技術為依托的新媒體的出現(xiàn),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帶來了諸多影響,需要高校審時度勢,利用好新媒體的積極作用,規(guī)避新媒體帶來的負面效應,使大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參考文獻:
[1]鄭萬通.“社會主義協(xié)商民主制度”概念具有里程碑意義[DB/OL]http://news.takungpao.com/mainland/outlook/q/2013/0201/1421856.html.
[2]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沈壯海.核心價值觀凝練的思維四結[N].光明日報,2011-06-13.
[4]楊 明.國家與公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概括的基本路徑[J].紅旗文稿,2012,(4).
[5]馮留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路徑探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