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莉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應該注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數學應用的生活化;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fā)展學生數學建模的意識。依托教材,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做到:提出數學問題—探究解決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關鍵詞:生活化;模擬現(xiàn)實;創(chuàng)設情境;體驗應用;促進思維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二者是相輔相成的?;谛W生的年齡和認知結構,小學數學教學應該注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數學應用的生活化。以此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觀察、歸納、概括能力,發(fā)展學生聯(lián)想、想象、構造的思維和應用數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建模的意識。
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指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周圍環(huán)境中的數、量、形、時間、空間等現(xiàn)象產生興趣,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將小學數學生活化”。知識的的呈現(xiàn)要與社會生活相接軌,強調數學學習不能脫離生活。在傳授數學知識和訓練數學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內容;在參與關心學生生活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為自己的生活服務。充滿生活氣息和時代色彩的數學學習,不僅貼近學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學生的心理需要,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而且也給學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順應了“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的要求。
小學數學教材提供了大量有利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實驗、推理等活動的內容和學生所喜愛的活動形式,以利于學生的有效學習。依托教材,筆者認為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做到:提出數學問題(數學問題來源于生活)——探究解決方法(生活問題提煉為數學)——解決實際問題(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
一、課中提出數學問題,探究解決辦法。
1. 模擬現(xiàn)實生活情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如在學習“人民幣的認識”這節(jié)課中,讓學生先看一段購物情境的錄像,然后結合實際說一說購物的時候要注意哪些事項;接著,利用教室展現(xiàn)一個商店的真實情境,讓學生親身參與體驗,讓學生親身感受從實際問題到數學問題的轉化過程,用已經學過的人民幣知識解決購物活動中遇到的付錢、找錢、比較商品價格以及人民幣之間的換算等問題。通過模擬生活的場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全體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加深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的同時,進一步掌握人民幣的換算及計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應用數學的能力。
2. 創(chuàng)設操作性情境,設計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根據小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特點,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學生活動為主組織教學,對一些實際問題讓學生動手測量、演示或操作,使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獲得學習成效,既能鞏固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比如,孩子對秋天的落葉非常感興趣,為此,我們可以設計一些活動,在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討論、思考想出了用幾何圖形在樹上貼標記來區(qū)分落葉和非落葉樹的方法;在分組實地探索中,又通過個人觀察、小組合作交流、集體分享等形式積累了計數、分類、方位等數學經驗。在進行隊列操練時,根據男生、女生或個子的高低,可以有意識地指導學生觀察所處的位置,從而對學生進行分類、排序教學?!罢l在誰的前面,誰在誰的后面”等,使學生對數字的排序或大小有了一定的認識。讓數學從學生生活的周圍環(huán)境中展開。
學生在生活中“做中學”、“學數學”?!白鲋袑W”就是讓學生多進行一些實踐課的鍛煉,實踐課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進行發(fā)問、討論,引導學生鍛煉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讓學生去發(fā)展并表述真實的世界。在實現(xiàn)這一教學時,要遵循讓學生去觀察生活中的某一現(xiàn)象,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假設并進行實驗;在整個活動中間讓孩子及時表達自己對現(xiàn)象的觀察、提出假設,得出結論并與同伴進行交流、討論;在一個主題下,教師充分尊重并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把活動分為若干階段,循序漸進地進行。
3. 創(chuàng)設游戲性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數學學科特點和小學生年齡特點,設置游戲性情境,把新知識寓于游戲活動之中,通過游戲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的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狀態(tài),在游戲中得到知識,發(fā)展能力。例如,在課堂訓練時,組織60秒搶答游戲。教師準備若干組數學口答題,把全班學生分為幾組,每組選4名學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師提出問題,讓每組參賽的學生搶答,以積分多為優(yōu)勝,或每答對一題獎勵一面小紅旗,多得為優(yōu)勝。學生在游戲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不少有用的知識,有力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 課堂體驗應用,提高應用數學意識
數學教學應該充分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嘗試、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形成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從而運用數學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如在學習“折線統(tǒng)計圖的認識”一課中,可以設計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首先舉例: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心電圖、股票分析圖等折線圖在生活中的應用。請你仔細觀察,你有何發(fā)現(xiàn)?
其次,根據你的生活經驗和估計,用手勢比畫出下面這些數量的上升和下降趨勢。
(1)你家里一晝夜用電量的變化;
(2)一個人從出生到老,牙齒顆數的變化;
(3)從每年9月到次年2月,徐州火車客流量的變化;
(4)從春天到冬天,梧桐樹上樹葉數量的變化。
這一環(huán)節(jié)既幫助學生讀懂簡單的折線統(tǒng)計圖,做出正確的分析判斷,讓學生體會統(tǒng)計在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通過學生的實踐、交流、討論、分享,鍛煉了學生的邏輯表達能力、觀察能力、歸納概括能力、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
實踐證明,課堂中將數學帶到學生的身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運用數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培養(yǎng)和發(fā)展應用意識,實踐能力得到提高,數學思維方法、思維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開拓。
5. 獲取成功喜悅,讓學生體驗學習興趣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在數學教學中,要給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表現(xiàn)的機會,充分利用“低、小、全、快”的方法,階段性的開放學生的梯級思維。由淺顯的問題入手,引導學生對習題做出正確的解答。學生經過對問題的獨到見解或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績,并為獲取的成功漸進式地感到高興和驕傲,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最終讓學生明白只要開啟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當失敗時,會加倍努力,直到成功為止。因此,教師在設計提問、板書、作業(yè)時要因人而異,分層次地提出切合不同學生的不同要求,使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希望,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提高他們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
二、學以致用,注重課后、課外延伸,促進思維發(fā)展。
我們數學教師的首要責任是盡其一切可能來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梢姡皢栴}解決”與數學教學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小學生通過課堂練習,能夠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這些實際問題都是通過數學方法來解決的。只有把這些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才能真正達到內化。如在教學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后,讓學生聯(lián)系房屋的裝修,測量自己家的廚房、衛(wèi)生間,算出需要多少地磚、瓷磚。又如,學習“比和比例”后,可把學生帶到操場上,讓學生通過測量計算國旗旗桿的高。每單元的知識學完后,可組織學生說說本單元所學知識與我們生活中哪些問題有關,舉例來說明,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生活中,而且使數學知識向課外延伸,在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再如二年級學習了“三角形與四邊形”后,設計“我尋找、我創(chuàng)造”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從生活中的物體表面尋找學過的圖形,把它畫一畫、剪一剪、涂一涂,最后拼一拼。
在最后“我發(fā)現(xiàn)”欄目中,學生間的交流精彩紛呈,實現(xiàn)了“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學生1:我發(fā)現(xiàn)生活很多物體的表面是三角形和四邊形的。
學生2:用三角形和四邊形可以拼出美麗的圖畫。
學生3: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四邊形可以拼一個新的四邊形,也可以拼成五邊形。
學生4:我發(fā)現(xiàn)用這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出3種不同的四邊形。
三、應鼓勵學生深入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認識周圍的事物,用數學的概念與語言,反映和描述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問題。
讓學生在平常的生活中,搜集“生活中的數學”,并將它與書本知識有機結合,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年齡小,認識水平和接受能力以及邏輯判斷水平都比較低。因此,數學教學更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并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是產生情景的場所,我們更不應抽掉經驗的成分,作為單純抽象知識的堆積,而更應該注重情趣性,讓學生在已有的生活經驗中感悟到數學知識的樂趣,從而產生有意義的學習。所以,我們在,教學時,要把教材上的知識生活化,利用一些有意義的生活情境引入教學內容,使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數學是無處不在的。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走生活道路是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必須千方百計地讓學生在實際生活的情境中體驗數學,讓學生自覺地把數學知識運用到各種具體的生活實踐中,使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得到真正的提高,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讓數學課堂教學適應社會生活實際,讓我們的數學教學更加生活化、社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