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宏資(長沙雅禮教育集團初中語文大教研組長)
語文課本的奇幻漂流
文/陳宏資(長沙雅禮教育集團初中語文大教研組長)
九十年代末語文教育逐漸回歸人性,新語文時代開始。2001年6月,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頒發(fā),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即“新課改”)拉開序幕。如今“新課改”已經走過15個年頭。在這場“靜悄悄的革命”中,語文課本發(fā)生了哪些變化?不同時期的新教材又新在哪里呢?
新時代需要新經典,教材內容必須與時俱進,必須改革,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每隔幾年,語文教材都會在穩(wěn)中求變的基礎上進行一次“微調”,以吸收新的文學成果,緊跟社會變化。
但若說教材大變臉,“新課改”后則有三次,分別是2001年6月初審通過并在當年使用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新課標”)、2013年秋開始使用的義務教育教科書(“新教材”)及今年即將要使用的“部編本”教科書。
事實上,新世紀之初的課改放開了教材的編纂,使語文教材迅速從人民教育出版社“一統(tǒng)天下”發(fā)展為各地版本“群雄并舉”,一個城市的不同區(qū)域甚至可以使用不同的版本。
2001年來,湖南主要是使用人教版和語文版教材,湘教版教材也在部分地區(qū)露過臉。而長沙地區(qū)除幾年前曾有初一年級使用過一學期的語文版教材外,一直選用的是人教版語文課本,分別屬于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第10、11套中小學教材,以及即將上馬的“部編本”教材。
與1992年版的教材相比,2001版教材以語文和生活的聯(lián)系為線索,按“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三大板塊組織單元,每個單元包括“閱讀”和“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兩部分,貼近生活,十分符合升入初中的青?少年的發(fā)展心理特征。
且課本五分之四的選文是新的,具有典范性、可讀性、生活性,強調文質兼美和名家名篇,進一步加強了時文的比例,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并按主題組單元,打破了以體裁、表達方式、文體分類編排的方式。
具體上,這套課本每冊增有10首古詩詞,增加了課外古詩詞背誦和名著導讀,可促進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而舊課本中政治性比較強的課文則被刪掉如《荔枝蜜》《驛路梨花》等,保留了《春》《濟南的冬天》《羚羊木雕》《曹劌論戰(zhàn)》《愚公移山》等精品。還增加了胡適、沈從文、汪曾祺等作家的作品。另外,魯迅的文章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風箏》和《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整體上因人設文的情況大大減少了,做到了中外作品兼容并蓄,增強了對他國、他民族文化的認識。
還值得注意的是,“愛情”這一曾經諱莫如深的字眼也不再那么敏感。2001版中學語文課本共設計了7篇關于愛情的詩詞及文章,如《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望江南(梳洗罷)》,且“什么是愛情”“什么是愛情的真諦”也堂堂正正地出現(xiàn)在了初三語文課本《致女兒的信》中。新教材對學生向往的愛情話題進行正面引導,使學生認識愛情的純和真。
對教師來說,因為“新課改”強調探究式學習的教學方式,豐富知識結構和教學水平也成為教師的自覺行為。上好一堂課,老師會花更多的時間備課,調動文學儲備,讓教學更有創(chuàng)造性。
2013年,語文課本再次大變臉。修訂過后的人教版新教材更接地氣,選文多選用當代作家的作品,更具時代氣息,適合初中生的口味?!皩懽鳌豹毩⒊蓧K,初中教材有了系統(tǒng)的作文指導。
以初一上冊的語文課本為例。新課本在單元順序上作了調整。主題從第一單元的親情,到第二單元的學習生活,再到自然美景、人生體驗,由淺入深,由家庭到自然再到社會,這種調整貼近學生認知規(guī)律,有助于學生理解成長的過程。
而在課文總篇數(shù)上,初一上冊的總篇數(shù)不變,三分之一篇目更換,刪掉的有沈復的《童趣》、流沙河的《理想》、魯迅的《風箏》等,新增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魏巍的《我的老師》、吳承恩的《小圣施威降大圣》等?!墩撜Z》十則,改成了《論語》十二章,節(jié)選內容略變。最顯眼的是近年來熱議的魯迅,他的散文《風箏》在初一上學期的課本中飛走了。但《從三味書屋到百草園》并沒有刪掉,放在初一下冊。
人教社的解釋是新課本選文的標準是經典、符合學生的年齡需求、適合教學,《風箏》的背景、思想含義、深刻性更適合年齡大一點的孩子。
新教材中增加了寫作單元,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在舊課本里,每個單元后面有一個“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章節(jié),每節(jié)有一個主題。新課本里,把“寫作”獨立出來,刪去了口語交際的內容,增加了 “寫作導引”和“寫作實踐”,寫作的指導性更明確,對老師來說可操作性更強,訓練起來也有系統(tǒng)性。
此外,這次修訂更加注重寫文敘事,減少了一些抽象的內容,對于學生理解課文有很大的幫助??傮w上,2013版初中語文課本改變過分夸大教材人文性的傾向,重視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方法、習慣等;重視閱讀,提高閱讀品位;增加關于語音、文字、詞匯、文體、文學等方面的知識;避免走進一些誤區(qū),適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