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鵬
?
正藍旗的柳條編織技藝
郭海鵬
在內(nèi)蒙古正藍旗北部草原上,生長著較大面積的黃柳、紅柳、灰柳等柳條,這是一種非常好活的植物,牧民在圍封草場時,不注意落下幾把柳條,它們就會自己生根發(fā)芽,驗證了那句“無心插柳柳成蔭”的俗語。
柳條耐旱抗風沙,生長迅速,枝葉茂密,根系龐大,固沙保土能力強。生長在正藍旗渾善達克沙地上的柳條,最深、最長的根可達30多米。20世紀80年代前,草原上的柳條長的比現(xiàn)在要好許多,如那日圖、扎格斯臺、寶紹岱一帶,柳林方圓數(shù)百里,有的地方不透陽光,牧民稱之為“黑柳林”。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那時牧民的生產(chǎn)生活都離不開柳條編制品,人們每年都要分片割許多柳條。柳條每隔兩三年必須割掉一次,叫作“平茬”,會越割越旺。如果不割,就會“頂死”,不像大多數(shù)樹木那樣怕砍伐?,F(xiàn)在牧民大都轉移進城,留在牧區(qū)的也住上了磚瓦房,牲畜用上了暖棚,柳條編制品失去了原來的作用,人們不再大量采割柳條,天然柳條反而變得越來越少了。
2008年,正藍旗的柳條編制已被列入自治區(qū)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自治區(qū)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柳條編制代表性傳承人,賽音胡都嘎蘇木巴音查干嘎查牧民吉·巴雅爾圖說他年輕時曾把一根濕柳條抓住一端,讓他的朋友在另一端使勁扭曲,結果柳條就是不斷,而且越扭曲承擔力越大,掛上一桶水都斷不了。有時牧民在野外趕勒勒車,半路上牛鞅子下面與車轅子拴在一起的那根繩子斷了,人們便會找一根濕柳條換上去,完全可以堅持一天走到家里。
過去,牧民住的是柳制蒙古包,牛羊圈是紅柳扎的,草垛是黃柳圍的,草庫倫的圍墻是用柳條編的,車上的囤笆子是用柳條穿的。此外,制作奶食品用的笊籬,拾糞用的背簍和叉子,裝草料用的大筐,接羔保育時節(jié)用的柵欄,當作倉庫、伙房使用的崩克等生產(chǎn)生活用品,也都是牧民用柳條編制而成的。那時候雖然不談什么柳編文化,但實際上柳編已經(jīng)“化”在了生產(chǎn)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牧民家庭中重要組成部分。
柳條編制是一門科學,有許多要求和講究。牧民由于長期和柳條打交道,對它的性能了如指掌,知道什么樣的柳條適合編制什么樣的生產(chǎn)生活用品,什么季節(jié)割的柳條最好用。據(jù)牧民介紹,一般來說,最好在春天發(fā)芽前、秋天上凍前割柳。柳條春天發(fā)芽后開始生長,上手容易脫皮,夏天正在發(fā)育,質(zhì)量欠佳。秋天已經(jīng)成熟,皮與心結為一體,質(zhì)量最好。冬天柳條上凍,脆而易折,也不好用。采割柳條時不能成片連根打光,察哈爾蒙古人有“背陽割柳、不抱陽打柳,落葉割柳,不綠葉打柳”的說法。割好的柳條不能馬上用來編制,起碼要在外面晾曬5天,讓它變得更加柔韌有彈性,且不易折斷。
編織柳制品不需要任何工具,有一雙勤勞而靈巧的手就行。但前期需要一種特殊的鐮刀,稱為柳鐮。柳鐮柄兒比普通鐮刀長,但刀頭很短,看慣普通鐮刀的人覺得它畸形,其實這是一種自然選擇。柳條叢生密集,必須單根采割,刀頭寬了不好出入而且易割了別枝。打枝杈的柳刀刀頭也小,刀柄短得出奇。這兩種柳刀,刀柄不是長就是短,完全是為了適應柳編生產(chǎn)需要。編制柳制品的柳條,都要打杈,光光地留一根,不用旁枝逸葉。
隨著現(xiàn)代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牧民生產(chǎn)生活方式的轉變,柳條編制用品從人們的視野中漸漸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