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
中國有四大方言區(qū),常出好作家。從民國到20世紀80年代,都是這個規(guī)律。
第一個是北京方言區(qū),最著名的作家是老舍。我們都讀過《四世同堂》《駱駝祥子》《茶館》,完全用北京方言去寫。后來,北京方言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王朔,一口新京片子。北京方言代表了北京的一種皇家文化。過去北京四九城說話是不一樣的,東城和西城的人說話都比較提著;南城的說話都嗚哩嗚哩,有些連我也聽不太懂。我們小時候,某個同學(xué)一張嘴就知道他是東城的還是宣武的。
第二個是四川方言區(qū),像巴金、郭沫若都是。四川方言今天也可以讀到,一些文藝作品喜歡用四川方言來表現(xiàn)。比如前些年姜文拍的《讓子彈飛》就有兩個版本,一個是普通話版,一個就是四川話版。你會覺得四川話一下子變得非常有魅力。
第三個是湖南方言區(qū)。我們知道的大作家有沈從文、周立波。湖南方言極具魅力,尤其在寫優(yōu)美的景象時。我們讀沈從文的《邊城》就能感受到他語言的那種魅力。
第四個是陜西方言區(qū)。出了許多作家,比如柳青、路遙、陳忠實、楊爭光等。
這四個方言區(qū)為什么會出那么多的好作家呢?因為他們的方言用文字表達的時候,既有特色又能看懂。有人會問:上海話有沒有特色?太有特色了!上海人告訴我,他們有一份報紙全是用上海話寫的,但是上海人自個兒都看不懂,必須找人用上海話念一遍才能明白。再比如說老婆這個詞,北京話叫老婆,書面語是妻子,革命的書面語叫愛人,湖南話叫堂客,陜北話叫婆姨,一聽基本上都能懂??扇绻脺刂菰拰懩阒澜惺裁磫幔拷小傲唆~”。這就完全聽不懂了。上海話叫“介子婆”,寫成文字也保準你看不懂。
有人會說,魯迅不屬于這四大方言區(qū),但也是大作家啊。對,魯迅是浙江人。我小時候讀他的小說總覺得不是那么通順,像翻譯過來的。他說話為什么總愛用倒裝呢,為什么老是別別扭扭的呢?可能就是因為江浙語的優(yōu)勢用文字很難表現(xiàn)出來。所以說其他方言區(qū)不是不出大作家,依然可以出,但是他會寫得很辛苦,他必須拋棄從小熟知的方言,用另外一種語言,即普通話來寫作。因此,其他方言區(qū)的作家寫出名的相對少一些。今天的作家雖然來自五湖四海,但從小都受普通話教育。今天四十歲以下的作家,基本都是用普通話寫作,已經(jīng)失去了方言的魅力。我們的方言有兩種特性,一是語調(diào),二是擇詞。比如北京人說“我錢包鼓鼓的”,上海人則說“我皮夾子鼓鼓的”。上海人不但不說錢包,也不說錢,他們把錢叫鈔票。20世紀80年代我去上海出差,那時候編輯部的人總讓我捎點吃的回去。帶什么呢?帶糖,水果糖、軟糖、硬糖等。我去買糖,售貨員問我:“要男糖還是女糖?”我一聽就蒙了,什么男的女的!其實,她是在問我要硬糖還是軟糖。
記得當(dāng)時在上海坐出租,我跟司機說右拐,結(jié)果司機說“小轉(zhuǎn)彎”,我聽成了“向左彎”。我說右拐,他又說小轉(zhuǎn)彎。我說你怎么老跟我擰著呀!他說不是向左彎,是小轉(zhuǎn)彎。后來我才知道,咱們一般說的左拐右拐,上海人說成小轉(zhuǎn)大轉(zhuǎn)。大轉(zhuǎn)是左拐,小轉(zhuǎn)是右拐。由此可見,方言有很多獨特的東西,如果在我們這一代人中消失,是非??上У摹?/p>
(摘自《都嘟》新星出版社 圖/張文發(fā))
本欄編輯:周來陽
特別文摘2016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