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以蘭
摘 要:小學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是培養(yǎng)學生感悟語言,領會文章思想和閱讀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閱讀心理;主體地位;閱讀思維;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9-008-01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蘊含著豐厚的閱讀資源,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發(fā)展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在此,筆者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作了一定的思考。
一、了解學生的閱讀心理
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教”的輸出要以“學”的回饋為依據(jù),所以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活動,充分動用和協(xié)調學生的各種心理機制以提高其學習效率。小學生處于學齡初期(6歲到11歲),該年齡期的學生一般說來很樂意并很有興趣去掌握新知識、技能和技巧,他們渴望學會閱讀,他們在認識中的特點,表現(xiàn)在感知上有較強的情感性。有插圖的書,教師的描繪性語言,都能很快引起他們的反應。他們最先識記的并不是最本質的東西,而是對他們產生最深刻印象的東西。隨著學習的深入,他們逐漸形成一些正確的社會情感(如愛國、崇尚勇敢、樂于助人等),并以此來評價作品、評價人生。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注意到這一些是十分有益的。如何遵循著“感性——理性——再感性——再理性”的閱讀心理程序來發(fā)展學生的認識,使之對閱讀材料有較深的理解,這是教師首要研究的問題。因為小學生年齡小,所以在閱讀理解過程中只能按照:由文字到思想、由形式到內容、由部分到整體的心理過程來組織教學。
二、突出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
在閱讀教學中,基本的對話就是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但是教師要清楚的認識到對話的中心是每一個學生個人,而不是我們教師。教師必須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fā)現(xiàn),自行建構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會閱讀。所以要從各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必須要形成發(fā)展學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為創(chuàng)造性活動從本質上講就是與眾不同,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須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發(fā)揮。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師生間應當建立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系,確立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它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和關鍵所在。合理的提出閱讀要求,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知識水平,過深會挫傷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過淺容易導致孩子浮躁。因此,在教學中遵循“循序漸進”的教育方針,一年級上閱讀課文時,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讀懂一句話,能用自己的話大體說出一句話的意思,就應該給予表揚和鼓勵。二年級時,要求學生不僅能讀懂、讀通一句話,而且要準確地讀斷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話較準確地理解一句話的含義。三年級時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把各句聯(lián)系起來讀懂一段話,甚至一篇文章,能夠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能從句與句之中體會作者的感情。正是這樣一步一個臺階,不同時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學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讀懂,以至理解全篇內容。
三、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思維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從接受到讀物的第一個信息時,他的閱讀思維活動就啟動了。他要對這個信息進行詢問、作出猜測、產生期待。正是這種詢問、猜測、期待,成為閱讀活動得以自主、自由進行的內驅力。小學生還處于兒童時期,其感情總是處于運動的狀態(tài),他們在感受課文形象為之動情時,情感趨向高漲,大腦皮層的興奮中心開始轉向課文本身的語言,老師應從學生的面部表情、朗讀的聲調、發(fā)言的措辭,敏銳地覺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學生心頭涌動。教師要適時牽住學生的情感紐帶,引導他們去感受、去體驗,學生情感的波紋必然會漸漸地涌動起來。如教學《月光曲》中描寫《月光曲》的內容時,通過圖片、音樂引導學生進入《月光曲》的意境,從而進行感悟、欣賞,再從貝多芬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走進茅屋彈奏——即興創(chuàng)作的情感變化中找出貝多芬創(chuàng)作的靈感和激情,使學生用整個心靈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馳而神往,激起孩子極大的興趣,撥動他們的心弦。
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應該讓學生更多的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如《螞蟻和蟈蟈》這篇課文的教學,在引導學生充分閱讀課文之后,請兩組同學分別扮演螞蟻和蟈蟈,不僅根據(jù)課文內容進行表演,還啟發(fā)他們想象:螞蟻在炎熱的夏天搬糧食時,蟈蟈會怎樣嘲笑螞蟻?到了冬天,蟈蟈又冷又餓,螞蟻又會怎么告誡蟈蟈?這樣既豐富了表演內容,孩子們在活潑的表演,生動的敘說中,將課文的規(guī)范語言內化為了自己的生活語言。課堂是學習語文的主陣地,但它有著時間限制,不可能全部承擔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而作為課堂教學延伸和補充的課外實踐活動,對此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讓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學習語文,走進圖書館、書店與書交朋友,參觀訪問,參與社區(qū)公益活動,更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學習語言。如果我們在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課外實踐材料,巧妙設計,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訓練,會大大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